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选择性肝门阻断切肝24例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外科(325027)郑志强,陈公高肝叶切除的传统方法是全蒂阻断肝门15分钟,近年来文献报道选用选择性肝门阻断法切肝(1)。我院自1990年6月~1995年6月共施行肝叶、段切除63例。其中采用选择性肝门阻...  相似文献   

2.
肝静脉阻断技术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肝静脉阻断技术在复杂肝脏肿瘤切除术中防止肝静脉破裂大出血及空气栓塞的作用。方法 对71例肝脏肿瘤手术切除病例施行了1根以上主肝静脉阻断。所有肿瘤均位于第二肝门并侵犯或压迫1根以上主肝静脉。肝静脉阻断方法采用绕线结扎、血管带阻断或血管夹及心耳钳夹闭法。结果 71例中无1例肝静脉分离破裂,行肝静脉结扎28例,血管带阻断26例,血管夹阻断17例;阻断右肝静脉34例,右肝静脉+中肝静脉2例,左、中肝静脉共干24例,左、中肝静脉分干2例,左、中、右三干9例。施行半肝全血流阻断35例(右侧24例,左侧11例)。交替半肝全肝血流阻断4例,第一肝门阻断加部分肝静脉阻断23例。第一肝门阻断加全部肝静脉阻断(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9例。71例肝肿瘤均顺利切除。结论 肝静脉阻断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流阻断技术。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术既能控制术中出血,又能保证全身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3.
逆行性肝尾状叶切除7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Peng SY  Liu FB  Liu YB  Li JT  Xue JF  Wang JW  Xu B  Qian HR  Feng XD  Fang HQ  Hong DF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3):1508-1511
目的探讨逆行性肝尾状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和意义。方法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1月施行逆行性肝尾状叶切除术7例。先将肝尾状叶从第一、第二肝门游离并与正常肝实质离断,最后处理肝短静脉而完成尾叶切除。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7例中单独尾叶全切除4例,单独尾叶部分切除1例,联合右半肝的全尾叶切除2例。平均手术时间(273±44)M IN,断肝和尾叶分离时间歇阻断肝门,平均失血量(1114±241)M L,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胸腔积液1例,并发腹水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6 D,随访5~16个月,6例继续存活,1例术后6个月死于肺内转移。结论当尾状叶肿瘤与IVC紧贴,难以游离肝短静脉时,或当肿瘤侵犯IVC或肿瘤巨大无法左右推动时,适于应用逆行性尾状叶切除术。该技术提高了肝尾状叶肿瘤手术切除率,增加了高难度尾叶切除的安全性,也适度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肝三叶切除术1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肝三叶切除治疗肝巨大肿瘤的手术技术和经验。 方法 本组肝三叶切除术11例术前肝功能均为Child A级,无肝硬化。瘤体最大横径为12 ̄35cm,行右三叶切除7例,左三叶切除4例。术中施行全肝血流阻断6例,阻断时间为6 ̄22分钟,其中在全肝血流阻断下成功修复损伤的下腔静脉和主肝静脉各2例。 结果 术中输血400 ̄1600ml,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胆瘘和右侧胸腔积液各2例。切除肿瘤湿重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静脉阻断技术在复杂肝脏肿瘤切除术中防止肝静脉破裂大出血及空气栓塞的作用。方法对105例肝脏肿瘤手术切除患者施行了1根以上主肝静脉阻断。所有肿瘤均位于第二肝门并侵犯或压迫1根以上主肝静脉。肝静脉阻断方法采用绕线结扎、血管带阻断或血管夹及心耳钳夹闭法。结果105例中无一例肝静脉分离破裂。施行半肝全血流阻断41例(右侧27例,左侧14例),交替半肝全血流阻断4例,第一肝门阻断加部分肝静脉阻断45例,第一肝门阻断加全部肝静脉阻断(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15例。其中46例同时行第三肝门分离。105例肿瘤顺利切除。结论肝静脉阻断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流阻断技术。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术既能控制术中出血,又能保证全身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6.
肝动脉栓塞术后二期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朝良  傅德庄 《普外临床》1996,11(5):310-311
作者报道了196例巨块型肝癌经肝动脉栓塞术后,20例获得二期切除,术后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0%、60%、25%。作者对HAE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二期肝切除的适应证及必要性。强调当HAE使肿瘤缩小,病变转为可能切除时,应不失时机地施行二期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肝动脉栓塞加手术切除治疗大肝癌37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英华  蒋学祥 《普外临床》1997,12(3):133-135
作者报告37例大肝癌采用肝动脉栓塞(TAE)加手术切除的疗效及临床病理研究结果。37例肝癌直径5 ̄24cm(平均11.2cm),TAE与动脉灌注化疗同时进行,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5-FU),阿霉素(ADM)或表阿霉素(E-ADM),丝裂霉素(MMC)和顺铂(CDDP),多采用三种药物联合方案,肝动脉末梢栓塞剂采用国产或进口碘化油,用明胶海绵颗粒作近端栓塞。手术切除前进行1 ̄4次TAE,每次相隔4  相似文献   

8.
肝脏外科的发展和手术中控制出血方法的发展密切相关,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成败及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有关,出血量越大,并发症和死亡率越高.为减少肝脏手术中出血及简化切肝技术[1-2],笔者设计并对患者施行了一种简易的切肝技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肝静脉在肝脏外科中的作用:(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11.
肝切除术中不同肝静脉阻断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肝静脉止血带阻断法与Satinsky钳阻断法在第二肝门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肝静脉阻断法切除第二肝门区肿瘤180例,根据肝静脉阻断方法的不同,分为止血带阻断法(n=95)及Satinsky钳阻断法(n=85),止血带阻断法中将右肝静脉和/或左、中肝静脉共干分离出并绕止血带,收紧止血带将肝静脉血流阻断.Satinsky钳阻断法中将右肝静脉和/或左、中肝静脉共干的前壁及两侧壁分离出,不分离肝静脉的后壁,用Satinsky钳沿腔静脉表面纵向夹闭肝静脉.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肝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而肝静脉分离时间Satinsky钳阻断组明显短于止血带阻断组(6.2±2.4)min与(18.3±6.2)min.止血带组中有1例右肝静脉、4例左、中肝静脉共干由于肿瘤压迫无法分离出而改为Satinsky钳阻断.1例左、中肝静脉共干分离时后壁破裂出血也改为Satinsky钳阻断. 结论 两组防止肝静脉出血的作用相似,但Satinsky钳阻断法较止血带阻断法操作更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2.
13.
对肝癌二期切除疗法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恿文  谭云山 《普外临床》1992,7(4):223-225
  相似文献   

14.
第Ⅷ肝段切除术30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王义  陈汉  吴孟超  孙延富  尉公田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7):505-507,T002
目的 探讨肝腔静脉结合部肝肿瘤手术切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在间歇性肝门阻断下行肝切除术,部分病例预置肝下下腔静脉(IVC)阻断带;切肝先易后难,最后处理肝静脉根部;全组68例患者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生存期。结果 68例肝腔静脉结合部肝肿瘤均在间歇性肝门阻断下得到成功切除,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因皆得到妥善处理;切除的68例肝肿瘤中65例为原发性肝癌,术后1、2、3和4年生存率分别为64.11%、52.82%、44.90%和36.98%,其中肿瘤有包膜者术后生态率显著高于无包膜者。结论 肝腔静脉结合部肝肿瘤可在简单的间歇性地门阻断下获得安全切除,不必常规作复杂的全肝血流阻断;对该部位边界清楚的原发性肝癌应积极争取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63例姑息性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年9月至1993年1月,对63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中肿瘤局限于一叶的,行肝动脉门静脉分期化疗栓塞(50例);肿瘤为多源性的,切除主要病变侧肝叶,另叶肝脏变行肝动脉化疗栓塞(5例);或左,右叶轮流行肝动脉化疗栓塞(8例)。病人均可耐受手术,症状不同程度地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7.
肝动脉瘤: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常温下阻断入肝血流行肝切除术8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三叶切除治疗巨大肝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21例平均直径15.7(12~36)cm的巨大肝肿瘤,其中包括原发性肝癌15例,肝平滑肌肉瘤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5例,在入肝血流阻断下行肝肿瘤切除。结果 2l例肿瘤均得以顺利切除,行肝右三叶切除术14例,肝左三叶切除术7例。切除肿瘤重量平均2010(1230~6725)g,平均出血量980(150~4000)ml,人肝血流平均阻断时间23(12~63)min,其中入肝血流阻断1次者16例(76.2%),2次者5例(23.8%)。术后所有病人均出现一过性肝功能损害,1例(4.8%)发生肝功能衰竭于术后19d死亡,13例(61.9%)有一过性腹水,7例(33.3%)右侧胸腔积液,均经进一步处理后恢复顺利。20例获随访,1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35.7%、28.6%和7.1%,1例肝平滑肌肉瘤患者术后生存29个月,死于肿瘤复发及广泛转移,5例肝血管瘤患者术后均健康生存。结论 肝三叶切除术难度大,但只要术前正确评估,术中方法得当,肝脏储备功能良好.围手术期处理适宜.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肝静脉主干血流控制在第二肝门部肿瘤切除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在我科实施第二肝门部肿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肝功能Child-PughA级9例,B级2例,单独阻断肝右静脉6例,左中肝静脉共干3例,阻断肝右静脉+左中肝静脉共干1例,阻断肝右静脉+下腔静脉1例。结果 11例患者术中失血量在300~2000ml,住院天数13.5±2.1天,术中血管阻断时间29±10.1min。术后并发症:胸腔积液1例,胆漏1例,腹水2例。11例患者随访时间2~18月,目前无患者死亡。结论熟练掌握和应用肝静脉主干阻断技术,可以提高复杂肝脏肿瘤切除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