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抑郁药的评价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大脑生化改变所致的疾病,属精神疾病的范畴。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主要为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A)和/或5-羟色胺(5-HT,Serotonin)、多巴胺(Dopamine,DA)这些特定的神经递质含量过低及其受体功能下降。当然,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与发育因素也为抑郁症的初发增加了危险。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为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其发病可能与脑内神经递质或受体功能紊乱有关,主要是大脑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A)等神经递质含量的减少[1]。抑郁症的诊断目前尚无客观的实验室证据,主要根据病人的病史和临床症状,如情绪低落,并出现许多伴随症状,而且程度严重、旷日持久,造成病人社会功能受损,或者给病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抑郁症的治疗有多种方式,但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药物从上世纪50年代的第一代单胺氧化酶抑制药(MAOI)发展到目前的第三代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SSRI),尤其是80年代以后开发的SSRI,具有安全、有效、不…  相似文献   

3.
浅论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美善 《中国药事》2007,21(4):277-278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终生患病率高达15%~20%,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抑郁心境、快感缺乏、无价值感以及罪恶感等。常见的抑郁症还包括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如自发性运动、睡眠及体重改变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抑郁症具有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自杀率高,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等特点,给社会造成了重大的负担,因而受到各国的关注。然而抑郁症及各种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较多研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功能下降为其主要病理改变,各种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均通过不同途径提高神经元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以期达到治疗目的。本文对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及合理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抗抑郁药     
张兰平 《药学进展》2006,30(11):524-526
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主要有3大类:调节脑内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平衡的三环类、减缓这些脑内神经递质降解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增强5-HT活性但不影响其他神经递质的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venlafaxine)是一种三环类化合物,于1994年上市,是第一个5-HT和NE再摄取抑制剂。尤其作为严重抑郁症的一线治疗药具有特殊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盛建华  施慎逊 《上海医药》2009,30(10):448-450
促认知药(cognitive enhancer)是指治疗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症状的药物,用以改善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或延缓认知功能的衰减。其主要作用机制为影响酶的活性及改善脑组织代谢,或改变痴呆的病理过程,或加强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以恢复大脑皮层功能及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6.
多数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涉及神经递质。有几组抑郁病人的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活性下降,但不是所有抑郁病人都有这种情况。这些异常不能解释病人的症状,也不能预示药物的效果。此外,健康人5-HT或去甲肾上腺的缺乏也不会引起临床明显的抑郁症状。对5-HT系统来说,以低色氨酸膳食和服无色氨酸的氨基酸饮料以促使急性耗竭可发生轻度的焦虑症状。就去甲肾上腺素系统而言,用儿茶酚胺合成抑制剂α-甲基-对酪氨酸(α-MPT)所致的耗竭,常常引起困倦,但不会改变正常人的情绪。总之,这些观察表明这两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对维持正常情绪…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大鼠脑组织和血液中神经递质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胺类神经递质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为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方法 对SD大鼠进行21 d慢性刺激建立抑郁症模型后,对参与调节情感、睡眠及记忆等的海马、皮质组织以及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进行荧光检测.结果 NE、DA在抑郁症大鼠脑组织皮质和海马中的水平同其在血液中的浓度一样,均比正常大鼠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 NE和DA水平降低是造成抑郁症发病的主要原因.荧光法检测血液中的神经递质水平,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评判抑郁症减轻程度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临床一线抗抑郁药物大多是基于经典“单胺假说”研发的,普遍存在起效延迟、有效率不高、损伤认知等缺陷。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发现,5-羟色胺(5-HT)能致幻剂具有改善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类疾病的潜能。本文重点围绕5-HT能致幻剂对神经可塑性、炎症反应和神经递质水平的调节作用,综述了其抗抑郁的可能机制,为重度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发病率高、致死率高,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柴胡具有疏肝解郁之功效,临床上多用其复方制剂治疗抑郁症。近年来发现,柴胡中的柴胡皂苷a具有潜在的抗抑郁作用,能通过调节炎症因子及相关通路,增强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改善神经递质水平及神经元细胞凋亡,下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发挥抗抑郁作用。主要对柴胡皂苷a的抗抑郁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便于为药物研发和抑郁症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类疾病之一,有着高患病率、高致残率以及高复发率的特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神经递质在维持脑内化学平衡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已有多数研究表明,神经递质与抑郁症的发病和治疗有着密切联系。因此,研究与抑郁症相关的神经递质有可能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提供研究靶点与思路。该文综述了近期国内外有关神经递质功能与抑郁症发病的研究成果,旨在解析当前研究较多的神经递质功能与抑郁症发病的深入联系,为后续探索抑郁症发病机制与诊疗策略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病人抑郁症的发生率及治疗方法。方法: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11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对有抑郁症者应用盐酸舍曲林(郁乐复)或盐酸帕罗西汀(赛乐特)治疗。结果:112例病人中有抑郁症者47例,发病率41.96%,治疗后好转率85.1%,治疗后HAMD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症的发生率高,应用特异性,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抗抑郁症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抑郁症有其生物学基础,如脑内神经递质和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负反馈失调和神经免疫异常等。近年来,抗抑郁症类药物随着抑郁症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深入而逐渐发展。本文对抗抑郁药临床应用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发展现况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培奇 《上海医药》2009,30(10):454-456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症,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临床上以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强直为最突出症状。帕金森氏病的病理生理学虽迄今仍未得到完全阐释,但目前通常认为其与黑质中含神经黑素神经元的变性有关。含神经黑素神经元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丧失会导致神经递质多巴胺水平降低,由此引发各种帕金森氏病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脑神经递质功能变化。方法纳入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单相抑郁障碍(简称单相抑郁)患者39例、双相抑郁障碍(简称双相抑郁)患者35例,用ML-2001型脑功能分析仪,记录18min的脑电信号,经模数转换后存贮并自动完成数据处理,打印检测报告。结果39例单相抑郁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神经递质的功率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正常功率低;乙酰胆碱的功率较正常参考值高(P〈0.05),谷氨酸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例双相抑郁患者脑内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功率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正常功率低;谷氨酸、乙酰胆碱的功率较正常参考值高,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羟色胺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比较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实测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神经递质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相抑郁患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低于正常,双相抑郁患者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明显高于单相抑郁患者,双相抑郁患者临床特征的不典型性是否与谷氨酸有关,两者能否作为单、双相抑郁患者鉴别的生物学标志,还需要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抑郁症治疗和护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抑郁消极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患者体内的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色胺(5-HT)神经递质失调有关,其患病率呈年轻化和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发展中国家最严重的负担,届时重度抑郁会成为造成死亡和残疾的第2大原因。  相似文献   

16.
雌激素影响中枢神经递质代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卵巢切除(OVZ)与雌激素替代(ER)对小鼠脑部海马区主要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和卵巢切除组,卵巢切除组又分为不给药,给药7d和给药40d的亚组。3个月月龄的雌性C57BL/6J小鼠(n=40)摘除卵巢后至7个月月龄,于断头取标本前7d和40d分别给以雌激素(17β-雌二醇)。取小鼠脑海马分别测定ChAT,NA,5-HT的含量和活性。结果:卵巢切除未给雌激素小鼠子宫明显比对照组轻,(P<0.05)。而卵巢切除给雌激素7d及40d亚组小鼠子宫重量比卵巢切除未用激素小鼠重(P<0.01)。卵巢切除组ChAT活性和NA及5-HT递质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卵巢切除组给雌激素7d和40d亚组并未增加ChAT,NA和5-HT的含量和活性。结论:雌激素去除降低了脑部的主要中枢神经递质的活性和含量,而且随时间的时间的延长下降更明显,单纯的雌激素的替代对中枢神经递质的含量和活性并不能产生作用。ββ  相似文献   

17.
王瑛 《河南医药信息》2002,10(20):34-35
目的 观察非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方法 将不以持续剧烈胸痛、胸闷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心电图和(或)心肌酶确诊后,记录其首发临床症状。结果 首发症状不典型者占急性心肌梗死的31.5%,无疼痛症状者58.1%。结论 非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病情重、死亡率高,对可疑病人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以免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18.
具有相对良好的综合耐受性和不会引起心律失常的高效高选择性5一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较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更适用于治疗心肌梗死(MI)后伴发的抑郁症病人。但SSRIS与卜阻滞剂合用时需考虑药物间相互作用,需谨慎用药。抑郁症与MI紧密相关。MI病人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5%~ZO%,而正常人为5%。由于抑郁症状经常被认为是病人对严重躯体疾病的正常反应,且其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于典型的抑郁症状,因此该病常常被忽视。抑郁症病人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之间平衡的改变,使得左心室肥大,动脉粥样硬化等导致原始致癌基因…  相似文献   

19.
神经递质调节剂普瑞巴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瑞巴林是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一种类似物,能阻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临床用于治疗外周神经痛、糖屎病性外周神经病(DPN)引起的疼痛、疱疹后神经痛(PHN)及部分癫痫发作的辅助治疗。对其药理作用、药动学及临床应用评价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本文就抑郁症涉及的中枢神经递质进行综述,按照单胺类、氨基酸类、乙酰胆碱和神经肽类进行介绍,并探讨临床抑郁治疗目前遇到的挑战和处理办法及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