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祛寒逐风合剂治疗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祛寒逐风合剂治疗痹的临床疗效,以风湿液为对照,在临床症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表明祛寒逐风组优良率为98.3%,对照组优良率为86.3%,两组比较P<0.01,表明祛寒逐风合剂疗效明显优于对照药物.观察认为,祛寒逐风合剂具有温经祛寒、逐风除湿、活血止痛、补养肝肾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痹,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祛寒逐风合剂治疗wang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延昌  席书贤 《中医正骨》2000,12(11):15-16
为观察祛寒逐风合剂治疗wang痹的临床疗效,以风湿液为对照,在临床症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表明祛寒逐风组优良率为98.3%,对照组优良率为86.3%,两组比较P〈0.01,表明祛寒逐风合剂疗效明显优于对照药物。观察认为,祛寒逐风合剂具有温经祛寒、逐风除温、活血止痛、补养肝肾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wang痹,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祛寒逐风合剂联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阳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口服祛寒逐风合剂,50 mL/次,3次/d;B组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 mL/次,1次/周;C组口服祛寒逐风合剂50 mL/次,3次/d,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 mL/次,1次/周。3组均连续治疗5周。观察治疗前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关节疼痛或不适、最大步行距离、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前后3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A组为86.7%,B组为90.0%,C组为96.7%,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寒逐风合剂联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阳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祛寒逐风合剂对阳虚型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关节液及血清中透明质酸(H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A、B、C3组。A组采用祛寒逐风合剂治疗,B组采用透明质酸钠治疗;C组以祛寒逐风合剂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5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液和血清中HA的含量。结果:关节液HA水平3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HA含量A、C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祛寒逐风合剂联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阳虚型KOA能升高患者膝关节滑液中HA含量,降低血清中HA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火龙疗法配合祛寒逐风方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口服祛寒逐风合剂,50 mL/次,3次/d,配合火龙疗法,每天治疗1次;对照组口服祖师麻片,3粒/次,3次/d,局部用周林频谱仪治疗,2组均以治疗5天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57.1%,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愈显率为21.4%,总有效率为78.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火龙疗法配合祛寒逐风方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祛寒逐风合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膝骨关节炎风寒痹阻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关节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膝骨关节炎风寒痹阻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疗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祛寒逐风合剂,每次50m L,每日3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美国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压痛指数、中医症状评分,白细胞介素(IL)-1β、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骨钙素、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TRACP)-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对2组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6%(42/47),对照组为74.47%(35/4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WOMAC评分、VAS评分、压痛指数、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WOMAC评分、VAS评分、压痛指数、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IL-1β、IL-6、TNF-α、VEGF、TRACP-5b水平明显下降,骨钙素、BALP水平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IL-1β、IL-6、TNF-α、VEGF、TRACP-5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骨钙素、BA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祛寒逐风合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风寒痹阻证患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关节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7.
张延昌 《中医药导报》2002,8(8):494-495
以 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的、早在 190 0年的汉代医简中的“伤寒逐风方”为主方配制的“祛寒逐风合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2 5例 ,总有效率为 96 % ,并能明显改善腰骶及双臂疼痛、肢体关节肿胀、晨僵、关节功能障碍及低热等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痹痛合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不设盲,临床研究设计,分为两组,对照观察其总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痹痛合剂具有补肝肾、祛风湿、化瘀痰、止痹痛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张新建 《中医正骨》2003,15(10):11-12
为观察研究以清化蠲痹合剂辅佐治疗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将 89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4 6例在运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中药清化蠲痹合剂辅助治疗 ,对照组 4 3例仅用西药布洛芬、扶他林及雷公藤片等常规治疗。结果显示两组在改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均有较好疗效 ,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比较也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表明清化蠲痹合剂为主辅佐治疗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清石合剂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水提醇沉法配制 ,制订其质量标准 ,并以排石冲剂为对照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观察治疗组 160例 ,平均有效 91.2 % ;对照组 40例 ,平均有效率为 70 .0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 .0 5)。结论 :清石合剂临床疗效好 ,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11.
王静 《光明中医》2009,24(7):1277-1278
观察祛疣合剂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治疗组60例口服祛疣合剂,外涂O.025%迪维霜;对照组55例口服胸腺肽肠溶胶囊,外涂0.025%迪维霜.各治疗三个疗程后根据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0%,统计学处理:χ2=4.5,P<0.05.结论:祛疣合剂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验方(祛寒除痹汤)治疗风寒夹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经验方(祛寒除痹汤)结合骨盆牵引治疗,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结合骨盆牵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为13.3%,对照组为10.0%;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  相似文献   

13.
祛寒逐风合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的,早在1900年的汉代医简中的“伤寒逐风方”为主方配制的“祛寒逐风合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5例,总有效率为96%。并能明显改善腰骶及双臂疼痛,肢体关节肿胀,晨僵,关节功能障碍及低热等症状。  相似文献   

14.
张氏祛痹复元膏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张氏祛痹复元膏对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颈椎病分成两组,试验组963例,采用外贴张氏祛痹复元膏治疗,对照组859例,采用外贴市售骨质增生一贴灵治疗.结果:试验组优良率为90.15%,对照组优良率为79.12%,两组间临床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张氏祛痹复元膏对颈椎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二藤通痹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二藤通痹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组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并给予二藤通痹合剂口服,分别于治疗2周和4周进行疗效评估及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2周后ACR20有效率30%,ACR50为15.00%,ACR70为5.00%;治疗4周后ACR20有效率76.67%,ACR50为53.33%,ACR70为13.33%.结论 二藤通痹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并且疗效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拟经验方祛寒逐风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治疗途径。方法选取8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MTX(甲氨蝶呤片),LEF(来氟米特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经验方祛寒逐风颗粒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测定晨僵持续时间、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VAS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2周、治疗后第24周及两组间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P0.05);治疗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VAS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结论祛寒逐风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更好的控制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湿热痹合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湿热痹合剂治疗,对照组以布洛芬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总疗效及改善证候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热痹合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痹通合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痹通合剂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服用痹通合剂;对照组40例,服用雷公藤多甙片(湖北黄石制药厂生产)并对治疗前后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64%,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且治疗组明显改善了外周血液流变学、ESR、CRP等实验室指标(P<0.05或P<0.01).结论:痹通合剂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其作用机理与抗感染、消除抗原、免疫调节、抑制炎症介质、抗炎镇痛、改善血流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桑生除痹合剂治疗增生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08例,治疗组采用桑生除痹合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抗骨增生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有效率为71.3%,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桑生除痹合剂治疗增生性脊柱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当归痛风胶囊治疗原发性痛风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本鸿 《陕西中医》2008,29(4):442-444
目的:观察祛风湿、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尿酸变化。方法:采用当归痛风胶囊(当归、制马钱子、制川乌、制草乌、独活、木瓜、牛膝、白芍、黄柏、丝瓜络、川芎、萆等)治疗本病56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湿,活血祛瘀,通痹止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