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脑梗死后癫(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7例脑梗死后癫癎患者(脑梗死癫(癎)组)和75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和IL-6水平.结果 脑梗死癫(癎)组血清TNF-α[(2.5±0.57)ng/L]、IL-2[(9.0 4-0.83)ns/L]及IL-6[(97.5±3.1)ng/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NF-α(0.89 4-0.36)ng/L,IL-2(4.3±1.5)ng/L,IL-6(13.3 4-11.1)ng/L](均P<0.01).结论 脑梗死后癫(癎)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2及IL-6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细胞因子可能在脑梗死后癫(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进展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进展性脑梗死组37例,非进展性脑梗死组60例)入院后1 d、3 d、5 d、7 d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及TNF-α水平和50例正常对照者的IL-6及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各时间点IL-6及TNF-α的浓度均明显高于无进展性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无进展性脑梗死组各时间点IL-6及TNF-α浓度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进展性脑梗死的重要血清蛋白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 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白细胞介素-1( IL- 1)、白细胞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40例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和常规中西药物治疗,对照组40例仅采用常规中西药物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和4周后外周血hs-CRP、IL- 1 IL- 6和TNF-α水平,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结果 康复组治疗后2和4周时外周血hs-CRP、IL- 1 和IL- 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FMA、MBI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血清hs-CRP、IL- 1 、IL- 6 和TNF-α水平,并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4例癫癎发作期患者、31例治疗稳定期患者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5例对照者(正常儿童)血清IL-2、IL-6、TNF-α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癫组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发作组高于稳定组(P<0.01)。结论癫癎患者的免疫系统处于活化状态,细胞因子水平的失衡参与了癫癎的免疫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PSD)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I-1β)、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SD组(36例)及卒中后无抑郁患者(对照组;32例)的血清IL-1β、IL-6及TNF-α水平,并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将PSD组分为轻度组(8~16分;9例)、中度组(17~23分;17例)及重度组(≥24分;10例),比较各组血清IL-1β、IL-6及TNF-α水平的差异.结果 (1)PSD组血清IL-1β[(35.2±4.2)ng/L]、IL-6[(11.3±4.3)ng/L]及TNF-α[(32.4±6.9)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8.1±3.3)ng/L、(6.1±1.9)ng/L及(21.6±4.8)ng/L;P<0.01];(2)卒中后重度抑郁组血清IL-1β[(41.8±3.2)ng/L]、IL-6[(17.5±5.7)ng/L]及,TNF-α[(38.8±5.8)ng/L]水平,均高于轻度抑郁组[分别为(29.1±2.3)ng/L、(6.6 ±1.7)ng/L及(25.9 ±3.3)ng/L;P<0.05]、中度抑郁组[分别为(34.6±2.6)ng/L、(10.2 ±3.5)ng/L及(32.1±3.6)ng/L;P<0.05],中度抑郁组亦高于轻度抑郁组(P<0.05);(3)血清IL-1β(r=0.637)、IL-6(r=0.698)、TNF-α(r=0.722)水平均与抑郁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P<0.01).结论 IL-1β、IL-6及TNF-α可能在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抑郁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10例,检测患者血清Hcy、IL-1和TNF-α水平,同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价患者抑郁情况。结果共有34例患者并发抑郁(抑郁组),76例无抑郁(非抑郁组);抑郁组患者血清Hcy、IL-1和TNF-α水平分别为(18.11±4.22)μmol·L~(-1)、(40.22±3.81)ng·L~(-1)和(37.80±7.10)ng·L~(-1),明显高于非抑郁组患者(P0.05);重度抑郁患者血清Hcy、IL-1和TNF-α水平分别为(23.55±2.06)μmol·L~(-1)、(57.91±3.80)ng·L~(-1)和(58.73±7.05)ng·L~(-1),明显高于中度抑郁和轻度抑郁患者(P0.05);患者抑郁程度与血清Hcy、IL-1和TNF-α呈正相关(rs=0.611、0.523和0.552,P0.05)。结论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血清Hcy、IL-1和TNF-α明显升高,可能与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01—2016-05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7例为患者组,同时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3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IL-10、TNF-α以及CRP水平,并分析患者组血清IL-10、TNF-α、CRP水平与梗死面积大小的关系。结果患者组血清IL-10、TNF-α、CR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组中,血清IL-10、TNF-■、CRP水平随着患者脑梗死面积的增大而增加,且脑梗死大面积者血清IL-10、TNF-α、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脑梗死小面积者、中等面积者(P0.05),但脑梗死小面积者与中等面积者血清IL-10、TNF-α、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10、TNF-α、CRP参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及发展,梗死面积越大,IL-10、TNF-α、CRP水平越高。通过血清IL-10、TNF-α、CRP水平检测有益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合并抑郁对冠心病患者的炎症反应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2020年6月我院150例冠心病患者,入院第二天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抑郁程度,设为非抑郁组以及轻中度、重度抑郁组;检测血清炎症标志物,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检测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包括血清血管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等,分析HAMD评分与血清炎症标志物及内皮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50例冠心病患者检出抑郁症45例,轻中度抑郁29例,重度抑郁16例;重度抑郁组血清IL-6、IL-18、TNF-α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抑郁组、非抑郁组,轻中度抑郁组显著高于非抑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抑郁组血清ET-1、TXB2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抑郁组、非抑郁组;而轻中度抑郁组血清ET-1、TXB2水平显著高于非抑郁组,重度抑郁组NO、6-keto-PGF1α水平显著低于轻中度抑郁组、非抑郁组,轻中度抑郁组则显著低于非抑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HAMD评分与血清IL-6、IL-18、TNF-α、ET-1、TXB2水平呈正相关,与NO、6-keto-PGF1α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抑郁检出率较高,合并抑郁会增强冠心病患者炎性反应,加重内皮功能损伤,且抑郁程度越高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4例癫癎发作期患者、31例治疗稳定期患者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5例对照者(正常儿童)血清IL-2、IL-6、TNF-α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癫组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发作组高于稳定组(P〈0.01)。结论癫癎患者的免疫系统处于活化状态,细胞因子水平的失衡参与了癫癎的免疫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体积的关系。方法 收集9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24h)为脑梗死组,40例门诊健康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IL-6、TNF-α、hs-CRP水平,分析其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中等体积梗死组和小体积梗死组相比,大体积梗死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且三者均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检测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有助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梗死体积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42例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其精神症状,脑脊液对照组为10例外科手术患者,血清对照组为试剂盒提供正常的健康者血清细胞因子浓度。结果患者组脑脊液和血清IL-2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脑脊液和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与年龄、体重、病程、PANSS总分及其分量表分等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TNF-α水平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r=0.37,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和外周均存在细胞免疫障碍,但未发现其与临床症状相关,血清TNF-α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早期发病可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癫痫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7例脑梗死后癫痫患者(脑梗死癫痫组)和75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和IL-6水平。结果脑梗死癫痫组血清TNF-α[(2.5&#177;0.57)ng/L]、.89&#177;0.36)ng/L,IL-2(4.3&#177;1.5)ng/L,IL-6(13.3&#177;11.1)ng/L](均P〈0.01)。结论脑梗死后癫痫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TNIL-2[2(9、0&#177;0.83)ng/L]及IL-6[(97.5&#177;13.1)ng/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NF-α(0F-α、IL-2及IL-6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细胞因子可能在脑梗死后癫痫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与高血压致急性脑梗死(ACI)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一科和神经内科自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ACI并高血压患者102例(其中小体积梗死30例,中体积梗死45例,大体积梗死27例)和单纯ACI患者30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检测ACI并高血压组患者入院第1、3、5、7、14天,单纯ACI组、对照组入院第1天血清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血清IL-6、IL-8、TNF-α水平与ACI体积的相关性. 结果 入院第1天ACI并高血压组、单纯ACI组、对照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3、5、7天对照组、小体积梗死组、中体积梗死组、大体积梗死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4组TNF-α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并高血压患者血清IL-6、IL-8水平在第1、3、5、7天与ACI体积呈正相关关系,TNF-α水平在在第1、3、5、7、14天与ACI体积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 IL-6、IL-8、TNF-α水平与高血压对ACI的发病有协同作用,ACI并高血压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与脑梗死的体积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10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并给予舍曲林进行抗抑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显著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8以及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脑梗死后抑郁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帮助患者提升神经及运动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障碍与炎症因子及miR155水平的关联。方法:募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65例为病例组,173名健康人为对照组。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miR155水平。病例组与对照组均用词语流畅性测验(VFT)、Stroop色词测验(SCW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来评估其执行功能。结果:病例组VFT、SCW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例组WCST-错误应答数、WCST-持续错误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WCST-正确测验数、WCST-完成分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TNF-α、IL-6、IL-8、miR15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IL-6与WCST-完成分类数呈负相关,与WCST-持续错误数呈正相关;TNF-α与VFT总分呈负相关,与WCST-错误应答数呈正相关;miR155水平与VF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炎症因子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62例老年单纯无症状脑梗死患者为A组,选择68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患者为B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对照组、A组及B组颈动脉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组及B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依次升高(P<0.05)。结论炎症因子参与老年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生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合并糖尿病者炎症反应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糖分解烯醇酶(NSE)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07-2016-06收治的136例HIE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所有病例均给予基础对症支持治疗,并对比治疗前、1d后、3d后和7d后血清NSE、TNF-α和IL-6水平。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比2组治疗前血清NSE、TNF-α和IL-6水平。结果重度组不同时刻血清NSE、TNF-α和IL-6水平均远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远高于轻度组(P0.05),组内不同因子水平每2个时刻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血清NSE、TNF-α和IL-6水平在HIE中异常升高,且因子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死亡风险也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GF-9)鉴别诊断青少年双相抑郁和单相抑郁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在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50例青少年单相抑郁患者为单相抑郁组,50例青少年双相抑郁患者为双相抑郁组。同期选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青少年为对照组。采集每组受试者血清IGF-1、FGF-9水平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抑郁严重程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组患者血清IGF-1、FGF-9水平与炎症因子、HAMD-24评分的相关性。分析血清IGF-1、FGF-9水平诊断青少年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双相抑郁组血清IGF-1、FGF-9、IL-6水平高于单相抑郁组和对照组,单相抑郁组血清FGF-9水平高于对照组,双相抑郁组和单相抑郁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变化,进一步确认其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纳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48例住院抑郁症患者,招募64例健康对照组。采集对照组和患者组治疗前后静脉血,采用ELISA试验检测其血清TNF-α、IL-6和IL-18水平。收集抑郁症患者既往住院次数、住院时长、病程、发病年龄、用药剂量等临床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结果治疗前,患者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40±1.46)pg/mL vs.(2.02±1.39)pg/mL,(2.54±0.69)pg/mL vs.(0.49±0.30)pg/mL,P均0.05];血清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23.01±4.55)pg/mL vs.(35.31±5.20)pg/mL,P0.05]。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和IL-1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6和IL-18水平的变化值与既往住院次数、住院天数、病程、发病年龄、抗抑郁药剂量、HAMD-17评分均无线性相关(P均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改善与血清TNF-α、IL-6和IL-18水平变化之间可能并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芍药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UC)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UC伴焦虑抑郁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与试验组55例;对照组予以帕罗西汀及美沙拉嗪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芍药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临床症状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炎症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 相比对照组(79.63%),试验组总有效率(94.34%)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症状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UC伴焦虑抑郁患者,芍药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能够更好地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和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