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宫颈癌计划剂量预测回归模型,并将预测剂量引导生成Monaco 计划系统(TPS)可调用 的优化模板文件,实现宫颈癌的自动计划设计。方法:对50例宫颈癌术后调强治疗计划中的危及器官采集基于重叠体积直 方图的几何特征值和基于剂量直方图的剂量目标值,建模后将模型预测剂量结果自动生成Monaco TPS模板文件,进而由TPS 调用优化。使用该方法对另外10例未参与模型训练的测试病例进行自动计划设计,并和人工设计的计划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自动计划比手动计划的平均设计时间减少了40 min(P<0.05),且平均调优次数降低了3次(P<0.05),剂量学指标和计 划执行效率上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预测剂量引导的宫颈癌自动计划可以达到临床要求,并且提高了计划 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2.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可以制作出各种精细、结构复杂的产品,降低了产品的制造难度,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总结了3D打印技术及其实现方式,在制作放疗组织补偿膜、射程补偿器方面的应用,还介绍了3D技术在后装放疗及放疗剂量验证方面的应用,总结前人研究发现3D打印产品可以实现提高放疗靶区的剂量精度,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而3D打印技术与放疗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放疗的精确度和安全性,为肿瘤精确放疗提供强有力支撑。本文总结分析的3D打印技术在放疗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有助于他人研究快速获取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有关中学生的主观生存质量因素的影响如何,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心理矛盾、心理障碍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医务工作者深入探讨的问题。为此文章对海口市公立与私立学校中学生主观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海南省海口市两所公立和两所私立中学的2000名在校的学生。回收1912份调查表,回收率为95.6%。其中公立学校学生1000名(52.3%),高中学生509人,初中学生491名。私立学校学生912名(47.7%),高中学生420名,初…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转染对放射诱导的C17.2神经干细胞(NSCs)凋亡的抑制作用,为探索治疗放射性脑损伤(RE)的新途径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以直线加速器照射C17.2 NSCs建立离体放射性损伤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和坏死率,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并拟合生存曲线.构建含bFGF片段的真核表达体pcDNA3.1-bFGF质粒后,脂质体法转染C17.2 NSCs,观察转染pcDNA3.1-bFGF质粒后细胞对放射的耐受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转染pcDNA3.1-bFGF的C17.2 NSCs放射后凋亡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转染空质粒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外源性bFGF基因转染对放射诱导的C17.2 NSCs凋亡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RE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定量检测放射性血脑屏障(BBB)破坏的不同方法,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放射性BBB破坏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急性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大鼠(直线加速器6MeV电子束单次照射25Gy)分为单纯照射组和照射前尾静脉注射bFGF组(250ng/kg),并设未照射对照组;分别于照射后2、7和30d采用脑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并用单次静脉注射3mg/kg伊文氏蓝(EB)后脑组织的EB含量法评估BBB破坏情况。结果照射后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注射bFGF组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均低于单纯照射组(P〈0.05)。受照后不同日期的脑组织EB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含水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EB后检测脑组织,浓度法较干湿重法测脑含水量能更好地反映BBB的破坏情况;bFGF对受照后BBB破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源性Nurrl基因修饰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基因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FGF8)和音猬因子(Shh)诱导下体外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情况。方法间充质干细胞被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Nurrl组)、C组(FGF8+Shh组)及D组(Nurrl+FGF8+Shh),采用脂质体法将pcDNA3.1-Ntrr1转染B、D组间充质干细胞,Western blot观察Nurr1基因表达情况,并在神经元条件培养液中进行增殖培养和诱导分化,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细胞性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巴胺含量。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后Nurr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A组和B组未发现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而C组和D组TH阳性细胞分别为10.12%±2.65%及25.36%±3.13%,多巴胺含量分别为(43.6±2.1)nmol/L及(83.2±3.5)n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1)。结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FGF8和Shh诱导下可以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外源性Nurr1基因修饰后,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脑梗死(ACI)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病情和梗死灶大小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ELISA法测定32例ACI患者的第1、7和14d血清VEGF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康特征的关系。结果 1.ACI发生后血清VEGF即开始升高,在第7d时达高峰,第14d仍维持较高水平;2.ACI中血清、EGF水平与梗死灶大小及病情轻重有关;梗死灶越大,病情越重,血清VEGF水平越高。结论 血清VEGF在ACI发生后呈动态变化;血清VEGF与ACI的严重程度有关,提示动态检测血清VEGF、水平对临床判断ACI严重程度及预后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面神经F波对于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应用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仪对53例早期(3d内)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患者分别检测健侧和患侧面神经F波。结果其中37例严重病变患者患侧面神经F波消失,健侧面神经F波存在。16例轻至中度病变患者患侧面神经F波存在,但患侧面神经F波的平均潜伏期、潜伏期最小值及潜伏期最大值和健侧相比明显延长,患侧F波出现率和健侧相比明显减少。所有53例患者的统计结果表明F波健侧与患侧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1),健侧明显高于患侧。结论面神经F波作为一种能准确评价面神经颅内段功能的简单、敏感的客观方法,为一种早期诊断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客观指标,将在面神经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与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将80例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涂于创面,对照组(40例)用磺胺嘧啶银涂于创面,观察2组的止痛效果、创面炎症控制、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结果治疗组止痛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换药后创面炎症控制方面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换药次数,治疗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在止痛效果、减轻瘢痕发生率方面优于磺胺嘧啶银,磺胺嘧啶银在预防、控制创面感染,加快深度烧伤创面愈合等方面优于湿润烧伤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药、调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静滴,疗程均为14 d。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14天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测血VEGF水平。结果治疗后第7、14天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2,P=0.00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3);治疗组患者血清VEGF浓度在治疗第7天、第14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01,P<0.001);治疗后第7天、第14天,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与血清VEGF水平呈正相关(r=0.59,P=0.014;r=0.655,P=0.010)。结论尤瑞克林可能通过上调血VEGF表达治疗保护缺血脑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