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 李某,男,63岁。1989年12月3日收入住院治疗。主诉:患慢性支气管炎20余年、肺心病3年。1989年11月20日因感冒诱发咳喘、胸闷、憋气,动则气喘加重,心慌,咳痰带血,全身水肿。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不佳。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双肺满布哮鸣音。肺底闻及湿性罗音。心率100次/分,三尖瓣听诊区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肝下界肋下3cm、剑突下4cm 处可触及,质软,无压  相似文献   

2.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纯红再障)的预后常不佳。本文报道一例伴有左肺多发性肺囊肿,右肾盂积水,肝脾肿大,严重贫血性全身水肿的纯红再障病人。经小剂量越婢加术汤与大剂量当归补血汤治疗后缓解。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肺在五脏中被称为"相傅之官",起着权衡治理全身的作用,就像帝王的宰相,承担着沟通君主与百官的作用。肺主全身经脉的运行。我从事足疗虽然已有十几年,对肺的功能,理论上也知道一些,但对其重要性却认识不足,总觉得肺和肝、心、脾、肾四脏相比,应排在最后。但我所经历的一件事。却彻底颠覆了我对肺的简单认识,其教育之深刻,使我终身难忘。2011年的10月份,正值秋季,天气异常干燥。老伴突然咳嗽起来,我忙为他做足部按摩检查,发现肺及支气管反射区有几个小气泡,但其它均  相似文献   

4.
姚正球 《江西中医药》1993,24(3):10-10,12
舒肺达肝法是姚老临床经验的总结。他认为:全身诸气主于肺,精神调摄司于肝。肝肺的升降为气机升降之(?)钥;肝肺的舒达为气机舒达的枢纽。气顺血和,脏腑协调,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大都与肝肺功能的正常与否密切相关。所以姚老对内妇儿科的许多病证,常以舒肺达肝立法。实践证明,每收效验。  相似文献   

5.
慢性荨麻疹发病以气机升降失常为本,外感风邪为标。肝升肺降是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的关键,慢性荨麻疹的发生与肝肺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基于“龙虎回环”理论,贾敏教授认为,慢性荨麻疹在临床上应重视肝肺同治,治肺先治风,治风先治肝,治肝宜治血。  相似文献   

6.
临床 5年多 ,应用“肺主治节”这一理论指导治疗内科疾病有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心得。肺主治节 ,出自《素问·灵兰秘典论》的“肺者 ,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主要概括了 :(1)肺主气 ,司呼吸。 (2 )通过呼吸运动 ,调节全身气机。 (3)推动血液运行。 (4)肺的宣发、肃降 ,调节水液代谢。肺的最基本功能是主气 ,司呼吸。有云 :“肺主治节 ,为诸气之枢。”肺为五脏华盖 ,其气贯百脉而通它脏。在于心 ,可推动血液运行 ;在于脾 ,可共生气 ;在于肝 ,肝升肺降 ,调畅全身气机 ;在于肾 ,肾主水 ,肺又为水之上源。由于肺与五脏六腑有如此密切关系 ,所以在内…  相似文献   

7.
一、名词术语解释(20分) 1.五体:一是指肢体的筋、脉、肉、皮、骨等五种组织。二是指肥人、瘦人、常人、壮士及婴儿等五种体质。 2.血海:一是指冲脉。由于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故称。二是指肝脏。由于肝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三是指经穴名。 3.戾气:即疫疠。是指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4.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经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 5.元神之府:指脑。由于人体的精神、意识、记忆、思维、视听感觉等皆产生于脑,故称。  相似文献   

8.
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西医常规治疗以饮食调整、利胆消炎、解痉止痛、手术为主,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中医认为胆囊炎一病基本病机为胆失通降,依据这一病机以及肺与肝胆、全身气机的联系,从肺入手,兼顾肝及脾胃,最终可使全身气机通畅,肝胆疏泄有度,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殊为难治,故有“风、痨、臌、膈,妙药难医”之说。古今文献虽有不少成功经验,而失误教训却未系统总结。笔者特介绍误治病案三则,意在吸取教训。不当之处,敬希教正。一、鼓胀伴黄疸误温益疾陶某,男,48岁,农民,于1977年10月4日入院。患者于1960年粪检发现血吸虫病,经治后未能控制病情进展。1972年因晚期血吸虫病脾功能亢进而行脾切除术,术后一般情况良好。近一月来肚腹胀大日渐加剧伴全身发黄而入院。检查:全身轻度浮肿,皮肤巩膜黄染,未见出血点,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肝触不清,腹水征(+)。肝功能:黄疸指数80单位,射絮(++),硫酸锌浊度20单位,谷一丙转氨酶180单位,西医诊  相似文献   

10.
鱼腥草注射液致过敏性紫癜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1—4月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2例应用鱼腥草注射液导致过敏性紫癜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病例1 患者女,34岁;因咳嗽、发热、全身不适3天就诊。查体:体温38.2℃,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mmHg;咽红、扁桃体I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无药物过敏史,胸片、心电图正常。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发热证(风热犯肺型)。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72岁。因反复胸闷、心悸、气短10年就诊,既往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但每次予静推异搏定均可终止发作。查体:体温36.8℃,脉搏78/min,呼吸20/min,血压18/11kPa。全身皮肤粘膜无出血点、皮疹。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无药物过敏史。心电图Ⅱ、Ⅲ导联ST段压低,提示心肌缺血。诊断为冠心病、阵发性室上速。  相似文献   

12.
“一气周流”理论为黄元御的主要学术观点,阐述了“中焦土气斡旋,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的人体气机升降模型。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提出银屑病发生发展与其中肝升肺降环节密切相关。本文根植于经典,并结合现代研究证据论述肝升肺降失调或为部分银屑病关键病机,指出肝肺失调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局部皮损、全身表现与季节性加重三个方面,从升肝降肺为此类银屑病的治疗大法出发,概括了升肝降肺的常用药,同时配合调理脾胃,分期、分时用药以辅助治疗,以期为银屑病辨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 变应性亚败血症是一种少见疾病,西医疗效往往不佳。笔者运用消风散加黄藤治疗一例,报告于后。姚某,女,25岁,工人。1978年4月15日晚,左小腿被飞虫叮后,起10×4毫米之水疱,嗣后全身皮疹,瘙痒不适。半月后出现低烧、四肢关节酸痛,经用青霉素及抗过敏治疗无效。5月10日住某医院五十日,疑“变应性亚败血症”,但用激素不能控制复发,出现弛张性高热,全身反复皮疹,大关节游走性疼痛,浅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9月1日住武汉某院,体查:体温39℃,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20/70毫米汞柱,心尖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肺(-),肝肋下1厘米并有压痛,脾未及。颜面及全身  相似文献   

14.
内脏下垂病症的致病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病机应责之于大气下陷.张锡纯认为:“独名为大气者,诚以其能撑持全身,为诸气之纲领.”说明胸中大气能斡旋人体气化的升降出入,撑持脏腑的正常活动. 大气是肺肾脾肝心诸脏气中主升发的一部分汇集于胸中而成,但又不完全是肺肾脾肝心诸脏气的总合.如心为阳中之太阳,肾  相似文献   

15.
中药治疗慢性乙肝合并干燥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某某,女,55岁,因纳差、腹胀、乏力、尿黄20余天伴口眼及全身皮肤干燥不适于1996年10月8日入住我院。患者既往有乙肝病史5年,近20天来因外出旅游劳累,出现纳差、腹胀、乏力、尿黄并伴口眼干燥难忍及全身皮肤干燥,少汗半年余。查体:体温36℃,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8/10kPa,慢性肝炎面容,全身皮肤及粘膜轻度黄染,心肺(-),腹胀,肝肋下未触及,脾于左肋下2cm处可触及。舌质红少苔,舌面扪之干燥感,脉象细数。辅助检查:谷丙转氨酶140U,  相似文献   

16.
“秋不食肺”的告诫与“春不食肝”、“夏不食心”一样,皆出自东汉末年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何以“秋不食肺”?从张仲景解释“春不食肝”的论述(春不食肝者,为肝气旺,脾气败,若食肝,则又补肝,脾气败尤甚,不可救。……余脏准此)中可晓:人体之肺当旺于秋季,换言之,肺的正气在一年四季中数秋季最旺,而受制于肺的肝,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是一种泛嗜性病毒,能够对肝、肾、脑、肺、心肌、骨髓等全身所有器官或组织发生侵袭,引起损害和功能障碍。临床流行性出血热因病毒感染量、机体免疫力、发病时间不同等使得其症状错综复杂,轻重不一。因此临证时要谨守病机,辨证精当。  相似文献   

18.
患儿陈某,男,1987年8月1日初诊,初诊时年龄89天。主诉:全身黄疸两个多月。发病史:患儿出生于1987年5月6日,出生后20多天出现尿黄,满月不久巩膜发黄,之后迅速全身皮肤黄染。病后20天左右查HBsAg(一)、BRT10.5mg%、BRD4.85mg%,43PT、TTT、ZTT都在正常值范围。B超肝左叶4.5×4.3cm,肋下5.1cm,右叶最斜径8.4cm,结构回声未见异常,肝被膜光滑完  相似文献   

19.
<素问·咳论篇>日:"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肺脏本身病变和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咳嗽.治疗咳嗽应视野开阔,不能单纯治肺,而忽略调治他肺.临床上肝木病变殃及肺金而致咳嗽者,殊不少见.古今医家均十分重视从肝论治咳嗽.<素问·咳论篇>日:"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胁下满."<万病回春>更有"自古咳嗽十八般,只有邪气入于肝"之说.现就肝肺的生理关系、肝咳的病理机制及论治方法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20.
<正> 病例:男性,48岁,工人。住院号54937。因低热、咳嗽半月,咯血一周于1992年2月28日入院。查体:T:37.9℃,P:98次/分,BP:14/10kPa。全身皮肤无皮疹,左上肺叩诊浊音,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右肺未见异常,心脏检查正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