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按入院后终止妊娠孕周分为3组,A组,孕周≤32周;B组,32周〈孕周≤34周;C组,孕周〉34周。根据期待治疗时间分为3组,Ⅰ组,治疗时间≤48小时;Ⅱ组,治疗时间:3~9 d;Ⅲ组,治疗时间〉9 d。比较终止妊娠孕周及期待治疗时间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期待治疗过程中患者原有并发症加重或发生新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以Ⅲ组最高。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孕周越早,新生儿死亡率越高,新生儿死亡率随着期待治疗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P〈0.05)。新生儿窒息率以Ⅱ组最低。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威胁母儿预后,严密监测进行期待治疗可明显改善围生儿结局,合适的期待治疗时间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34周的早发重度子痫前期病例126例,按首诊孕周分成A组28+1~32+6周45例和B组33+1~34+6周81例。分析发病孕周、终止妊娠时间及方式、孕周延长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和小于孕龄儿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例均没有孕产妇死亡和子痫发生,但围产儿的预后差异有显著性,B组围产儿死亡率及发病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在终止妊娠前短期的保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减少围产儿死亡率及提高生成率,发病孕周愈早围产儿预后愈差。  相似文献   

3.
182例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晓华  艾瑛  杨沛  刘兴会 《华西医学》2006,21(1):106-107
目的:从早发型和晚发型的角度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病相关因素和保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182例,按发病孕周分为早发型组45例(≤34周)和晚发型组137例(>34周),早发型按终止妊娠孕周分为A组17例(≤32周)、B组14例(>32周~≤34周)、C组10例(>34周),比较各组的母儿结局。结果:80·2%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患者未进行正规产检;早发型比晚发型舒张压高、延长孕龄长、剖宫产率低、新生儿Apgar评分低、围产儿死亡率高,P<0·05;早发型延长至>34周终止妊娠,新生儿窒息率(10%)和围产儿死亡率(10%)明显降低,P<0·005。结论:加强产前宣教和管理对于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有积极作用。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比早发型妊娠结局好。早发型延长至>34周终止妊娠母儿结局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母儿结局及期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性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109例患者,根据发病孕周分为三组:小于30周42 例(A组),30~31+6周28例(B组),32~33+6周39例(C组).比较三组期待治疗的时间,孕妇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三组孕妇期待治疗时间A组〉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发病越早,围生儿死亡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孕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重,并发症发生率高,围生儿预后差,其母儿结局与发病孕周密切相关,可在严密的母婴监护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行期待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不同发病孕龄及终止妊娠时机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15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发病情况及妊振结局。按发病孕龄分3组,a组<28周,b组28~31+6周,c组32~33+6周。按终止妊娠孕周分为4组,A组<32周,B组32~33+6周,C组34~35+6周,D组≥36周。比较各组患者期待治疗的平均时间、并发症和围生儿病死率。结果:(1)a组围生儿病死率为87.5%,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65.6%;b组围生儿病死率为38.5%,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1.3%;c组围生儿病死率为11.4%,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45.5%。随着发病孕龄的增加,围生儿病死率逐渐降低(P<0.05),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随发病孕周增加而下降,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围生儿病死率为87.8%,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8.5%。B组围生儿病死率为64.3%,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46.4%。C组围生儿病死率为8.3%,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2.8%。D组围生儿病死率为10.0%,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妊娠3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分型、期待治疗时间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4周)病例84例,按终止孕周分成A组(≤31+6周)38例和B组(32~34周)46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经过和母儿结局。结果 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并且A组最常见并发症为肾功能异常(50%)及胎盘功能不良(47.4%),B组最常见并发症为HELLP综合征(2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围产儿死亡率及早产儿住院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1),两组的围产儿预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在有先兆症状后干预越早,可改善围产儿预后(P〈0.01);A组期待治疗时间长者围产儿结局明显好于期待治疗时间小于1周者(P=0.02),同时并不增加并发症。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的时间越早,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随之增加,及早诊治,在终止妊娠前短期的保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减少围产儿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470-5471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接诊的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终止妊娠孕周分为A、B、C、D组及患者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比较不同孕周组及不同分娩方式组的围生儿结局。结果不同孕周组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止妊娠孕周越早,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越高。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选择在孕34周后终止妊娠对围生儿结局相对较好,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采用剖宫产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保守治疗及临床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保守治疗时限及妊娠结局。方法60例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其发病孕周分为3组,A组(〈28周)14例,B组(28~31^+6周)27例,C组(32~33^+6周)19例。分析3组孕期治疗时限、孕妇并发症、胎儿及围产儿结局。结果A、B、C组保守治疗时间分别为(8.4±6.6)、(10.3±7.2)、(9.2±6.2)d,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孕妇并发症低于A、B组(P〈0.05);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C组明显低于A、B组(P〈0.01)。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保守治疗可行,但需严密监测母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发病孕周越晚,孕妇并发症越少,围产儿成活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的治疗及围产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不同孕周的重度早发型子痫前期资料。根据发病孕周分组(孕周<28周、29~30+6周、31~32周)。结果 29~30+6周、31~32周期待治疗的时间显著长于孕周<28周(P<0.01);三组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孕周延长而下降。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母婴情况。  相似文献   

10.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围产期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发病孕周分为3组,即A组(孕周〈28周),B组(28周≤孕周〈32周),C组(32周≤孕周〈34周)。【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随孕周增加而降低,但ABC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间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随孕周的延长而下降,且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期待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母婴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母婴预后,在期待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护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1.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围产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09年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分娩的9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早发型组,妊娠<34周)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晚发型组,妊娠≥34周).结果 与晚发型组相比,早发型组在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蛋白尿(++)或>2 g/24 h方面、异常围生儿结局的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792、4.741、27.03,P均<0.05).早发型组围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1743.86±630.34)g明显低于晚发型组(2940.47±762.36)g(t=6.71,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痈前期患者的病情重,异常围产儿结局发生率高,存活率低.积极预防、预测、早期诊断及处理早发型重度子痛前期患者对改善母婴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的效果与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不同妊娠时间分为三组,每组40例:A组28~29+6周,B组30~31+6周,C组32~33+6周。三组患者均行期待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期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B组延长孕龄时间、新生儿平均增加体质量明显多于A组和C组,终止妊娠时间低于C组,高于A组,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组新生儿脑病、新生儿透明膜病、围生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密切监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情况,在不损害母婴安全情况下,适当延长孕周,可降低围生儿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期待治疗期间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方便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和护理干预组(B组),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平均孕龄延长、观察两组患者发病孕周、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子痫、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和低蛋白血症等情况;围生儿预后方面,分析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围生儿死亡率等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均没有发生孕产妇死亡和子痫的发生,但围生儿的预后差异有显著性,B组围生儿病死率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在终止妊娠前短期的保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减少围生儿病死率,发病孕周早,围生儿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不同孕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围产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早,病情重,妊娠并发症及围产儿患病率、死亡率较高。研究表明,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实施期待治疗,不同孕周组母儿并发症及围产儿预后存在很大差异。笔者总结我院2006-05/2008—05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探讨不同孕周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母儿结局的影响,以提高期待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母儿结局及终止妊娠的时间和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01/2009-01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例患者中利凡诺引产18例,阴道自然分娩13例,31例经治疗后病情好转继续妊娠,5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剖宫产39例,剖宫产率36.8%,无孕产妇死亡。孕30周后终止妊娠的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病死率及母体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孕30周前终止妊娠者。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密监测下短期期待治疗可明显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改善围产儿结局,而孕产妇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特征及其围产结局。方法回顾分析515例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特征、器官受累比较、保守治疗可行性及意义、终止妊娠时机和分娩方式选择、围生儿结局。结果①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组间血压、发病孕周、终止孕周、治疗时间、系统产前检查例数比较,差异显著;②早发型患者尿酸、24h尿蛋白定量、红细胞压积均较晚发型患者增高,新生儿体质量低于晚发型新生儿体重,差异显著;③早发型和晚发型发生并发症各为135及237例次;发生器官受累各为91例及150例,均以单器官受累为主;④孕周越小转NICU病例越多,小于胎龄儿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越高;⑤比较早发型两种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显示除住NICU病例有明显差异,重度窒息、小于胎龄儿发生率和围生儿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早、病情重,对母儿危害极大,严格选择病例、严密监护下,实施保守治疗,适时选择适当分娩方式终止妊娠可显著改善母儿的围生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早发型重度子痢前期发病母婴结局。方法对64例早发型重度子痢前期病例根据其孕周分为A组(孕期〈28周)、B组(28周≤孕期〈32周)、C组(32周≤孕期〈34周)。比较3组间孕妇终止妊娠和保守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围生儿存活情况、孕妇死亡情况及分娩方式。结果3组间终止妊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保守治疗时间与A、C2组比较,A组并发症发生率与B、C2组比较差异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胎儿生长受限和胎儿窘迫发生率与C组比较、B组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并发症多,围生儿死亡率高,且孕周越小发生率越高.在保证孕妇安全下可保守治疗适当延长胎龄,以期尽量使胎儿成熟,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早,病情重,妊娠并发症及围产儿患病率、死亡率较高.近年来,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越来越得到重视.不同孕周直接影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的高低[1].本文通过分析33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期待治疗对不同孕周母婴结局的影响,以选择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175-2177
目的研究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母婴结局。方法选择34例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孕周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2周的15例孕妇为A组,32~34周孕妇为B组,对两组孕妇病史、家庭史及特点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分娩结局与围产儿结局。结果 A组重度14例,占93.33%,明显高于B组,A组头痛、头晕、眼花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A组24h尿蛋白定量检测≥5g、≥2g的比例分别为46.67%、86.67%,均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1例孕妇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两组分娩方式、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80%,而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53%,明显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20%、60%和46.67%,明显高于B组,死亡2例,围生儿死亡率为1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周越短,围产儿结局越差.通过适当有效的干预延长孕周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重度子痫前期96例临床特征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颖  李国芸  毕冬华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2):110-111,112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妊娠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96例,以孕34周为界分为早发子痫组(32例)和晚发子痫组(64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妊娠并发症、围产儿结局。结果早发子痫组脏器损害发生率、妊娠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胎儿及新生儿病死率与晚发子痫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围产儿结局发生率均较高,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是最迅速、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