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患儿外周血可溶性Fas蛋白(sFas)、可溶性Fas蛋白配体(sFasL)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变化,并探讨三者对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绵阳富临医院2016年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82例重症肺炎、196例轻症肺炎患儿和178例健康儿童,分别为重症组、轻症组和对照组;重症组患儿再根据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29例)和预后良好组(153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重症组、轻症组治疗前和对照组外周血sFas、sFasL和MPO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组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外周血sFas、sFasL和MPO水平以及联合指标预测重症组患儿预后不良的价值。 结果三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和体重,重症组与轻症组患儿病原微生物分布、肺炎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重症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sFas、sFasL和MPO水平分别为(104.63 ± 19.75)ng/L、(1 062.36 ± 179.85)ng/L和(1 020.26 ± 59.71)U/L,轻症组患儿分别为(80.52 ± 13.66)ng/L、(703.57 ± 127.66)ng/L和(796.75 ± 43.02)U/L,对照组儿童分别为(58.78 ± 10.16)ng/L、(577.83 ± 121.22)ng/L和(632.59 ± 38.71)U/L;重症组和轻症组患儿以上3个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Fas:重症组 vs.对照组:t = 27.605、P < 0.001;轻症组vs.对照组:t = 17.322、P < 0.001;sFasL:重症组 vs.对照组:t = 29.908、P < 0.001,轻症组vs.对照组:t = 9.744、P < 0.001;MPO:重症组 vs.对照组:t = 71.920、P < 0.001;轻症组vs.对照组:t = 38.647、P < 0.001),重症组患儿以上3个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组(t = 13.885、22.488、41.973,P均< 0.001)。重症组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5.93%(29/182)。预后不良组患儿双重/多重感染占比(χ2 = 12.081、P = 0.001)、多肺叶感染占比(χ2 = 32.378、P < 0.001)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t = 6.432、P < 0.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t = 3.658、P = 0.001)、C-反应蛋白(CRP)(t = 19.415、P < 0.001)、降钙素原(PCT)(t = 26.101、P < 0.001)、sFas(t = 13.717、P < 0.001)、sFasL(t = 5.357、P < 0.001)和MPO(t = 5.435,P < 0.001)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患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上指标均为重症组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 = 5.969、95%CI:4.857~6.304、P = 0.029,OR = 7.485、95%CI:6.785~8.126、P = 0.014,OR = 5.332、95%CI:4.593~5.567、P = 0.010,OR = 4.959、95%CI:4.246~5.337、P = 0.015,OR = 5.143、95%CI:4.879~5.695、P = 0.003,OR = 6.126、95%CI:5.630~6.558、P = 0.008,OR = 8.325、95%CI:6.452~9.902、P = 0.005,OR = 8.469、95%CI:7.879~8.653、P = 0.001,OR = 9.132、95%CI:8.882~9.594,P = 0.003)。外周血sFas、sFasL和MPO水平预测重症组预后不良的Cut-off值分别为125.07 ng/L、1 171.21 ng/L和1 053.04 U/L;sFas、sFasL和MPO以及3个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5、0.890、0.897和0.955,3个指标联合预测AUC均显著高于sFas、sFasL、MPO水平单独预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 5.693、P = 0.005,Z = 5.192、P = 0.007,Z = 4.982、P = 0.009)。 结论重症肺炎患儿外周血sFas、sFasL和MPO水平均偏高,且在预后不良重症患儿中水平均更高,其联合应用可预测患儿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技术应用于全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并根据子宫大小、是否合并盆腔粘连分成单纯型和复杂型全子宫切除术绘制其学习曲线。 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的80例LESS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均由同一位熟练掌握妇科标准腹腔镜技术的术者施行。定义术中探查子宫大小如孕周数≤8周、无盆腔粘连者为单纯型全子宫切除术,子宫大小如孕周数>8周、合并盆腔粘连者定义为复杂型全子宫切除术。结合手术例数和手术时间绘制2组学习曲线。 结果80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无术中更改手术方式。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暂未发现切口感染、脐疝等术后并发症。观察2组学习曲线,单纯型全子宫切除术经过约20例后,手术时间渐趋平稳;复杂型全子宫切除术经过约26例后,手术时间渐趋平稳。 结论LESS在全子宫切除术中是安全、可行的,单纯型和复杂型全子宫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分别为20例和26例。  相似文献   
3.
血液肿瘤合并感染病原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了解血液肿瘤合并感染病原菌分布的特点及耐药性变化。方法  1998~ 2 0 0 2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血液科各种培养所检出的细菌菌种 ,运用WHONET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血液科分离得到 5 36株菌株 ,其中革兰阳性菌 2 30株 (4 2 .9% ) ;革兰阴性菌 30 1株(5 6 .2 % )。居前 6位的革兰阴性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属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产生率为2 7.3%和 33.3%。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血液肿瘤患者最易感染的革兰阳性菌 ,达 88.5 %。对革兰阴性菌整体而言 ,亚胺培南平均耐药率仅为 11.4 %。治疗产ESBL的菌株感染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头孢吡肟、酶抑制剂是最好的选择。鲍曼不动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维持在 2 5 .0 %~4 1.3% ,对第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为 2 2 .7% ,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 12 .7%。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可达 14 .5 % ,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较好。结论 应根据血液科细菌分布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基因位点rs180062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  方法  选择经组织学确诊的汉族552例新发宫颈癌患者作为病例组,与病例组人群不存在生物学相关的654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利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基因型,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基因型与人群罹患宫颈癌的风险比(odds ratio,OR)及其95%的可信区间(95%CI);Stata 11.0软件对中国人群rs1800629多态性与宫颈癌的关系进行Meta分析。  结果  与TNF-α rs1800629野生型GG基因型的相比,个体携带rs1800629 GA、AA及GA/AA基因型的个体罹患宫颈癌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对该位点多态性与宫颈癌关系的Meta分析发现,TNF-α rs1800629遗传变异与中国人群宫颈癌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TNF-α基因rs1800629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中国人群宫颈癌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药及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方面疗效取得一定进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远志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远志皂苷、远志寡糖酯,石菖蒲的主要有效成分为β-细辛醚,其有效成分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相应的药理作用,主要以防治AD、改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为主。文章将远志、石菖蒲单味药及药对干预AD的不同病理机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
阿尔兹海默病与帕金森病均是影响人类健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具有一定的共性,归纳总结为神经元的凋亡;小胶质细胞的调节作用;miRNA的表达;自噬过程的调节作用及P62蛋白的降解作用。通过对阿尔兹海默病与帕金森病的共性机制进行归纳,其优势在于针对部分既有阿尔兹海默病的临床表现,又有帕金森病临床表现的患者,可以采取同一种干预手段进行治疗,这将是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与研究的又一突破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膈症围手术期机械通气策略,以期减少并发症,改善肺功能,提高存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3月新生儿外科手术治疗的28例重症先天性膈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机械通气策略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12例)为2001年至2005年收治的患儿,使用常频呼吸机和高PIP、低PEEP,维持PaCO2在30~35 mm Hg(1 mm Hg =0.133 kPa);B组(16例)为2006年至2009年收治的患儿,使用常频呼吸机和较高PEEP(6cm H2O,1 cm H2O=0.098 kPa),当PIP高于25cm H2O,导管前SaO2> 85%时,改用高频震荡通气,并采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策略.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及肺功能随访结果.结果 A组12例,9例出现复张性肺水肿,3例气胸,死亡2例.B组16例,3例出现复张性肺水肿,无气胸发生,1例死亡.A组术后复张性肺水肿发生例数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肺功能随访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重症膈疝术后通过机械通气策略的改变,可以减少患儿术后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但对肺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2(superoxide dismutase 2,SOD2)rs488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GSTP1)rs1695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经组织学确诊的汉族395例新发宫颈癌患者作为病例组,与病例组人群不存在生物学相关的465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利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基因型,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基因型与人群罹患宫颈癌的风险比(odds 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与SOD2 rs4880 TT基因型比较,携带rs4880 TC基因型、CC基因型和TC/CC基因型的个体发生宫颈癌的风险分别升高15.1%、96.6%和18.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5,95%CI:0.84~1.57,P=0.378;OR=1.97,95%CI:0.64~6.09,P=0.231;OR=1.19,95%CI:0.87~1.61,P=0.271);与GSTP1 rs1695 AA基因型相比,携带rs1695 AG、GG及AG/GG基因型的个体罹患宫颈癌的风险无明显变化(P > 0.05),该位点多态性与宫颈癌关系的Meta分析也提示rs1695遗传变异与宫颈癌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SOD2 rs4880和GSTP1 rs1695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宫颈癌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新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大剂量化疗方案的开展,明显改善了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缓解率和生存率。但同时这些治疗导致了患者免疫系统的严重抑制,大剂量化疗使患者的粒细胞缺乏(粒缺)期延长。因此,感染成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甚至成为这些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沈杨 《智慧健康》2022,(7):95-97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0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左心室重构情况、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左心室重构改善情况明显更好,生活质量明显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缬沙坦和螺内酯联合应用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更好,可以有效改善预后,临床应用价值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