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内皮素受体(ETR)拮抗剂达芦生坦(DR)对大鼠心肌ETR的选择性,及一次给药对肺动脉高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放射受体结合方法测定DR对125I-ET与大鼠左室膜ETR竞争结合。对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静脉注射DR后右室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结果:DR(0.1μmol.L-1)竞争125I-ET1与心肌ET受体的总结合率降为31.5%±7.7%。抑制125I-ET1与ETAR和ETBR结合的IC50值为1.93±0.21和147±20 nmol.L-1,比值为76。DR输注后20 min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结论:DR是有较高亲和力与选择性的ETAR拮抗剂。急性一次给药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芳烷酮哌嗪类化合物SCP-1和SCP-2与5-HT1和5-HT2受体体外是否有结合作用.方法5-HT1受体取材于大鼠大脑皮质,5-HT2受体取材于大鼠海马.采用受体-配体结合测定法测定10-3mol·L-1的SCP-1和SCP-2对5-HT1,5-HT2受体的最大结合率、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Hill系数.结果10-3mol·L-1的SCP-1和SCP-2与5-HT1受体的最大结合率分别为75%和63%.SCP-1和SCP-2与5-HT1受体结合的IC50分别为1.584和5.495μmol·L-1,二者与5-HT1受体结合的Hill系数分别为0.98和1.02.10-3mol·L-1的SCP-1和SCP-2与5-HT2受体的最大结合率分别为92%和87%.SCP-1和SCP-2与5-HT2受体结合的IC50分别为1.0和2.512μmol·L-1,二者与5-HT2受体结合的Hill系数分别为0.86和0.88.结论SCP-1和SCP-2与5-HT1受体的结合方式是与单一受体位点结合,并且这种结合服从质量作用定律(Hill系数接近于1).SCP-1和SCP-2与5-HT2受体呈现不规则性结合,也可能有负相互作用或多种结合位点(Hill系数偏离1).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左室ETR及其亚型的变化.方法用125I-ET-1建立内皮素受体及其亚型的放射配基分析法,进行饱和结合试验,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左室心肌ETR及其亚型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1) 放射配基分析法检测ETR的基本实验条件为37 ℃孵育 60 min,膜蛋白投放量以20~40 μg 为佳; (2) ET-1及非选择性拮抗剂bosentan、选择性拮抗剂BQ123、BQ788等均能竞争抑制125I-ET-1与内皮素受体的结合,而去甲肾上腺素则不能抑制; (3) 正常大鼠左室内皮素受体数量为 (92.21±34.34) nmol·  相似文献   

4.
苯乙胺类新化合物抗前列腺增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具有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拮抗作用的XBM系列苯乙胺类新化合物的体外生物活性及体内药效作用。方法:SD大鼠离体肛尾肌等张力试验,观察XBM系列新化合物的拮抗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XBM-21的α1-AR亚型选择性;采用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观察XBM-21的抗前列腺增生作用。结果:大部分XBM系刳新化合物具有α1-AR拮抗作用,XBM-21的pA2值为8.42。钙流筛选测得XBM-21在α1A-AR、α1B-AR和α1D—AR上的IC50值分别为71.5mmol/L、1.03μmol/L、65nmol/L,且XBM-21能明显改善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干湿重指数。结论:新化合物XBM-21具有明显的α1-AR拮抗作用,且亚型选择性较强,提示该新化合物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所引起的症状将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内皮素1及其受体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露伟  贾瑞鹏  温传俊  刘军  王劲松 《江苏医药》2006,32(7):618-619,i0001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及其受体(ETAR与ETBR)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移行区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P)与1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ET-1及其受体表达。结果 良性前列腺移行区组织中ET-1与ETAR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结论 ET-1及其ETAR参与了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罗映  李苌清  周岐新  林勤 《中国药房》2012,(31):2891-2894
目的:测定柚皮素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hPPARs)的亲和力与内在活性,确定柚皮素是否为hPPARs的天然配体。方法:采取放射性标记配基结合试验(RBCA)鉴定柚皮素与hPPARs LBD的配体结合功能,并采用反式激活报道基因试验测定筛出柚皮素的功能活性。结果:RBCA法测得柚皮素与hPPARα的半数抑制率(IC50)为(2.11±0.35)μmol·L-1,抑制常数(Ki)为0.47μmol·L-1;反式激活报道基因试验测得柚皮素对hPPARα、hPPARβ/δ的半数有效剂量(EC50)和最大活性倍数(Emax)分别为11.4μmol·L-1、18.1,对hPPARγ1的EC50和Emax分别为10.3μmol·L-1、16.4。结论:柚皮素能与hPPARs结合,对hPPARα、hPPARγ1、hPPARβ/δ有一定程度的内在活性,是hPPARs的天然配体。  相似文献   

7.
内皮素系统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素(ET)具有强力而持久的血管收缩作用,同时促进细胞的生长和促有丝分裂。ET-1与内皮素受体(ETR)结合发挥作用,ET-1过度表达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广泛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表明,ETR拮抗剂具有预防和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作用,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善,运动耐力和功能分级提高,提高了生存率。目前,非选择性ETR拮抗剂波生坦经FDA批准用于治疗休息或者轻微运动(WHO功能分级评为Ⅲ和Ⅳ级)PAH。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内皮素 (ET 1)诱导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 ,观察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osentan对肥大心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胰酶消化法分离乳鼠心肌细胞 ,分 4组进行细胞培养。对照组常规培养 ,不加任何干预因素 ,其余 3组分别加入bosentan10 -8mol·L-1、ET 110 -10 mol·L-1、ET 110 -10 +bosentan10 -8mol·L-1,培养 72h后观察心肌细胞生长情况并用放免法测定培养液中ET 1和心钠素 (ANP)含量。结果 :各组ANP测定水平分别为 :对照组 6.4 6±0 .38μg·L-1,bosentan组 4 .87± 0 .5 6μg·L-1,ET 1组 13.60±1.12 μg·L-1,ET 1+bosentan组 9.4 2± 0 .5 8μg·L-1。镜下观察见ET 1刺激乳鼠心肌细胞肥大 ,加用bosentan能使心肌细胞肥大程度减轻。结论 :ET 1可刺激乳鼠心肌细胞肥大 ,bosentan可使心肌细胞分泌心钠素减少 ,抑制ET 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5亚型与G 蛋白亚单位G1 1 (m5AChR G1 1 )融合蛋白 ,探索m5AChR与G1 1 之间的耦联功能、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两步PCR法建立m5AChR与G1 1 融合cDNAs,并在Sf9细胞内表达。 [3 H]QNB和 [3 5S]GTPγS结合实验检测m5AChR与G1 1 融合蛋白的功能。结果m5AChR G1 1 融合蛋白的表达水平为 (60 .4± 2 .0 )nmol·g-1 膜蛋白。不同配体存在使融合蛋白中G1 1 与GDP的亲和力发生变化。乙酰胆碱(ACh)、卡巴胆碱、毛果芸香碱、异丙铵、异丙嗪及阿托品存在时 ,GDP的IC50值分别为 1 35,63 ,1 82 ,4.1 ,8.9和 5.9μmol·L-1 ,无配体存在时 ,GDP的IC50 值为 2 3.4μmol·L-1 。结论 杆状病毒Sf9细胞系统表达的m5AChR G1 1 融合蛋白具备m受体配体结合特性和组分间耦联的功能。m5AChR G1 1 融合蛋白对GDP亲和力取决于m受体配体的性质 ,分析GDP的亲和力的变化有利于筛选和鉴别m5受体亚型特异性配体  相似文献   

10.
大鼠胃壁细胞胃泌素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建立大鼠胃壁细胞胃泌素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实验方法。方法 以12 5I [Leu15] gastrin17 I为标记配基 ,以大鼠胃壁细胞悬液为受体制备 ,反应体系总体积为 2 0 0 μl,37℃恒温水浴振荡孵育 30min ,以 49型玻璃纤维滤膜分离结合和游离配基。结果 胃泌素受体结合符合简单单位点结合模型 ,Scatchard作图求出胃泌素受体结合参数Bmax=4 46 0 4× 10 -12 mol·L-1,Kd=1 2 49× 10 -10 mol·L-1。单点法求出特异结合位点数 70 3 2sites·cell-1。细胞浓度在0 2 5× 10 9~ 2× 10 9cells·L-1范围内 ,与标记配基特异性结合容量成正比。同一样品特异结合测定方法变异系数为7 0 4%。竞争抑制实验证明12 5I Gastin与大鼠胃壁细胞结合特异性良好。结论 大鼠胃壁细胞胃泌素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实验方法符合受体结合实验方法学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皮素 1(ET 1)和内皮素A型受体 (ETAR)在硫芥中毒后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观察大鼠硫芥中毒后肺组织ET 1和ETAR各自转录表达变化、相互关系及其与组织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 硫芥中毒后大鼠肺组织ET的含量明显增加 ,2h达峰值 ,但在 12h后下降到低于正常组 ;中毒后肺组织ET 1及ETAR的mRNA表达均增加 ,ET 1mRNA在 2 4h仍高于正常 ,ETARmRNA在 2 4h低于正常组。结论 ET 1及其受体ETAR在硫芥中毒后肺部病理生理进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新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0 2 1 4与正常大鼠心肌内皮素 (ET)受体结合特点 ,对血管收缩的拮抗作用及对高血压大鼠血压的降低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配体竞争抑制结合法和ET 1引起的胸主动脉环收缩法分别研究CPU0 2 1 4与正常大鼠心肌ET受体结合的特性和对血管收缩功能的拮抗作用 ;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观察注射醋酸脱氧皮质酮 (DO CA)和饮用盐水造成的高血压模型大鼠的心肌ET受体的改变及其股动脉平均动脉压的变化 ,研究CPU0 2 1 4的降压作用。结果 CPU0 2 1 4在正常心肌膜上竞争性结合1 2 5I ET1 ,其IC50 为1 6nmol·L-1 ;抑制ET 1所致胸主动脉环收缩。DOCA 盐型高血压大鼠表现内皮素受体的Bmax值和Kd 值升高 ;CPU0 2 1 4使清醒高血压大鼠的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 ,在 6 0~ 90min时最为明显。结论 CPU0 2 1 4在正常大鼠竞争结合内皮素受体、拮抗血管收缩 ,在内皮素异常高血压大鼠可降低其血压 ,表明CPU0 2 1 4对治疗高血压有良好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阐明内皮素 3(ET 3)对肺动静脉的作用机理 .利用犬离体肺动静脉条 ,观察其张力改变 .结果可见 :①ET 3(1~ 30 μmol·L- 1)引起肺动脉舒张 (低浓度 )和收缩 (高浓度 )双向反应 ,ETB 受体激动剂IRL162 0 (1~ 30 μmol·L- 1)只引起舒张反应 ;去内皮 ,ETB 受体阻断剂IRL10 38(1μmol·L- 1)或左旋硝基精氨酸 (L NA ,10 μmol·L- 1)均使ET 3或IRL162 0所致舒张反应减弱或消失 ,ETA 受体阻断剂BQ12 3(10 μmol·L- 1)则使ET 3所致收缩反应翻转为舒张反应 ;②同浓度的ET 3和IRL162 0只引起肺静脉浓度依赖性收缩反应 ;BQ12 3可使ET 3所致收缩反应减弱 ,IRL10 38可使IRL162 0所致收缩反应减弱 ;③在BQ12 3预处理条件下给予第二剂ET 3(30 μmol·L- 1) ,肺静脉表现为舒张反应 ,吲哚美辛 (1μmol·L- 1)可使其舒张反应减弱 .本研究表明 :①存在于肺动脉平滑肌上的ETA 受体参与血管的收缩反应 ,肺动脉内皮上的ETB 受体通过释放NO参与舒张反应 ;②肺静脉平滑肌上的ETA 和ETB 受体均参与收缩反应 ,但ETB 受体所致收缩反应易脱敏 ;③在肺静脉平滑肌上可能还存在非ETA/非ETB 受体 ,通过释放舒张性PG物质参与舒张反应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造影剂泛影葡胺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心肌细胞内皮素受体A (endothelinreceptorA ,ETAR)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 (STZ)腹腔注射建立SD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设对照组、模型组、泛影葡胺组 ,BQ1 2 3 泛影葡胺组 ,利用RT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心肌组织ETAR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各组糖尿病大鼠心肌ETAR表达上调 ,CM组上调尤为明显(P <0 .0 5) ,注射BQ1 2 3后 ,可见其表达下调。结论 :有糖尿病肾病基础病史时 ,泛影葡胺可引起心肌组织ETAR表达变化 ,从而影响心脏功能 ;预防性使用选择性ETAR拮抗剂BQ1 2 3 ,可下调ETAR蛋白表达 ,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司帕沙星单用和与联苯乙酸合用时 ,对γ 氨基丁酸 (GABA) ,NMDA ,AMPA和海人藻酸诱导电流的作用。方法 :应用全细胞式膜片钳技术在急性打散的新生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上记录GABA ,NMDA ,AMPA和海人藻酸的诱导电流。结果 :司帕沙星 1mmol·L- 1对GABA诱导的电流有迅速可逆的抑制作用 ,抑制率为 (4 7.6±s2 .9) % ,而联苯乙酸 10 μmol·L- 1无抑制作用。但联苯乙酸 (10 μmol·L- 1)与司帕沙星 1mmol·L- 1合用时 ,稍稍增强抑制作用 ,司帕沙星单用或合用联苯乙酸 (10 μmol·L- 1)对GABA诱导电流的IC50 分别为 (2 38± 2 1) μmol·L- 1和 (89± 5 ) μmol·L- 1。司帕沙星、联苯乙酸或司帕沙星合用联苯乙酸对NM DA ,AMPA和海人藻酸诱导的电流无明显作用。结论 :提示司帕沙星 ,或与联苯乙酸合用时所产生的中枢神经毒性可能与抑制GABA诱导的电流有关 ,而与NMDA ,AMPA和海人藻酸诱导的电流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具有中枢黑素皮质素受体3和4(melanocortin 3 and 4 receptors,MC3R,MC4R)高亲和活性和选择性的新化合物(α-促黑激素类似物)。方法:从大鼠下丘脑及周围组织中提取富含MC3R和MC4R的膜蛋白,进行放射标记的α-促黑激素([125I]-NDP-α-MSH)配体与MC3R,MC4R的结合实验,求出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和平衡解离常数(Kd)。用10 nmol.L-1浓度的与MC3R和MC4R高亲和活性的已知激动剂(PT141)和已知阻滞剂(SHU9119)及各受筛化合物进行竞争结合或抑制实验,比较并找出与MC3R和MC4R具有高亲和活性的新化合物。结果:饱和实验求出Bmax=64.81 pmol.g-1蛋白,Kd=0.768 2 nmol.L-1。受筛化合物中LK-FS024与MC3R和MC4R的亲和活性最高,与PT141几乎相同(相对结合率为97%)。结论:LK-FS024与MC3R和MC4R有较高亲和活性,可能是一个具有较好药理研究价值的α-MSH类似药。  相似文献   

17.
Zhang JN  Geng Q  Chen XJ  Fang WW  Wu XH  Yang D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3,24(11):1099-1102,1173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肌钙调节蛋白和内皮素系统的变化及培多普利和比索洛尔干预的影响.方法:二肾-夹制备高血压糖尿病大鼠模型,部分大鼠用培多普利及比索洛尔治疗.3个月后检测大鼠LV/BW及左室β1AR、钙调节蛋白、内皮素受体(ETR)等mRNA表达,ETR及亚型Bmax和KD值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DCM大鼠LV/BW增高,SERCA表达下降,活力降低,β1AR及IP3—1R上调,ETR数量降低,ETAR降低为主.培多普利及比索洛尔治疗逆转心室肥厚同时改善钙调节蛋白及内皮素系统的失调.结论:DCM大鼠心室肥厚阶段存在心肌细胞钙调节蛋白及内皮素系统的失调,用培多普利及比索洛尔治疗后可逆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GABA)受体与γ-羟基丁酸(GHB)受体在羟丁酸钠(SO)对脑缺血的保护中何者更重要,为临床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寻找新的药物靶标。方法采用大鼠海马脑片缺氧复氧(H-R)损伤模型。设正常对照组、H-R模型组、SO1,10和100μmol·L-1组;NCS-382(GHB受体拮抗剂)100μmol·L-1组、荷包牡丹碱(Bic,GABAA受体拮抗剂)100μmol·L-1+saclofen(Sac,GABAB受体拮抗剂)100μmol·L-1(Bic+Sac)组、SO100μmol·L-1+NCS-382100μmol·L-1(SO+NCS-382)组、SO100μmol·L-1+Bic100μmol·L-1+Sac100μmo·lL-1(SO+Bic+Sac)组和SO100μmol·L-1+NCS-382100μmo·lL-1+Bic100μmol·L-1+Sac100μmol·L-1(SO+NCS-382+Bic+Sac)组。用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及TTC染色法检测脑组织损伤。结果模型组LDH释放率为(41.5±8.1)%,明显高于对照组(n=6,P<0.01);TTC染色的A490nm值为0.030±0.008,显著低于对照组(n=6,P<0.01)。SO1,10和100μmo·lL-1组的LDH释放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n=6,P<0.05,P<0.01,P<0.01);TTC染色的A490nm值则明显升高(n=6,P<0.05,P<0.01,P<0.01)。单用GHB受体阻断剂NCS-382,或联合使用GABAA与GABAB受体阻断剂Bic+Sac,LDH释放率和TTC染色的A490nm值均接近模型组(n=6,P>0.05)。SO+NCS-382组LDH释放率较SO100μmol·L-1组明显升高(n=6,P<0.01);SO+NCS-382组和SO+Bic+Sac组TTC染色的A490nm值较SO100μmol·L-1组显著降低(n=6,P<0.01,P<0.05);而SO+NCS-382+Bic+Sac组LDH释放率和TTC染色的A490nm值都与SO100μmol·L-1组有明显差异(n=6,P<0.01),且较SO+Bic+Sac组更明显(n=6,P<0.01),但与SO+NCS-382比较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阻断GHB受体比阻断GABA受体对SO对大鼠海马脑片H-R损伤的保护作用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9.
正常中国人心脏各部位内皮素受体及其亚型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正常中国人心脏各部位内皮素受体(ETR)及其亚型的分布。方法 125I-ET-1作为放射配基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检测心肌细胞膜ETR及其亚型的变化。结果 正常人心脏各部位ETR数目不同,依序为右房≈左房>室间隔>右室>左室;亚型ET  相似文献   

20.
<正> 采用放射配基与受体结合实验,研究了烟碱对M受体亲和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5℃下烟碱1.0μmol·L_(-1)与大鼠脑匀浆温育30min,M激动剂槟榔碱及氧化震颤素与mAChR高亲和力结合位点的亲和力显著增强,Kd值分别由0.35±0.11(n=5)降至0.03±0.01(n=7)μmol·L_(-1),P<0.01;由7.00±3.95(n=3)降至0.48±0.44(n=4)P<0.05;而与低亲和力位点的亲和力及高、低亲和力位点的比例无显著变化,烟碱与脑匀浆温育30min后,M拮抗剂QNB与mAChR结合的亲和力显著降低,0.1 nmol·L~(-1)10μmol·L_(-1)烟碱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