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老年患者术前访视与风险评估 1.1总体评估老年患者术前访视与评估是实施麻醉手术前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客观评价老年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力及其风险,同时对患者的术前准备提出建议,包括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查、调整用药方案、功能锻炼,甚至延迟手术麻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力,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和死亡风险。老年患者术前应当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代谢当量水平、营养状况、是否存在可疑困难气道、视力状况、精神从知状况、言语交流能力、肢体运动状况、是否急症手术、近期急性气道疾患、过敏史、脑卒中病史、心脏疾病病史、肺疾病病史、内分泌疾病病史、用药史(包括抗凝药物等)、头颈部放疗史、既往外科病史等对患者进行评估,以期全面掌握患者的身体状态。必要时,邀请相应多科专家参与讨论手术时机、方案以及相应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居家访视护理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相关行为领域问题的访视效果,为社区居家访视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引进奥马哈系统(Omaha System)构建居家访视评估表,随机选择60例居家慢性病患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各20例,最终完成研究58例)进行3次访视,对最常见的3大问题进行干预。结果47例(81.0%)慢性病患者存在营养问题,比例最高,其次是药物治疗方案问题[44例(75.9%)]和健康照顾督导问题[27例(46.6%)];物质滥用问题所占比例最少,为13.8%(8例)。患者或家属营养、药物治疗方案和健康照顾督导问题的认知、行为、状况评分(K-B-S评分)都随着访视次数的增加而提升,访视前后各方面的评分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3次访视后,只有高血压患者组的营养问题认知评分和糖尿病患者组的药物治疗方案问题的认知和行为评分达到4分。结论居家访视能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营养、药物治疗方案和健康照顾督导问题的K-B-S评分,逐渐改变慢性病患者不良的健康相关行为习惯,但是需要更长时间的跟踪干预,才能帮助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湖北省麻醉护理发展现况,为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湖北省76所二级及以上医院麻醉护士工作及相关现况进行调查。结果 76所医院中27所设置了麻醉护理单元,20所在筹备中;52所设置了麻醉护理岗位,共有麻醉护士264人(三级医院222人,二级医院42人),三级医院麻醉护士学历分布显著优于二级医院(P0.01);麻醉科护理单元设护士长及护理组长管理12所,手术室护士长代管15所;业务范围包括麻醉苏醒室观察、麻醉前后访视及麻醉中管理等;麻醉护士反映的主要问题为人员过少、机制不完善,继续教育欠缺。结论湖北省麻醉护士达到一定规模,但发展水平不均衡;应特别重视二级医院的麻醉护理建设,明确麻醉护士职责,加强继续教育,提升麻醉护士队伍水平,促进麻醉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背景麻醉前访视时采用视频辅助方式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是一种新方法,可以增加患者对麻醉过程及风险的了解。但尚不清楚该方法对患者的焦虑情绪以及手术前访视所用时间的影响。方法209例患者,在行大手术前到麻醉门诊进行手术前访视,随机分为3组:无视频组(G1)、访视前播放视频组(G2)、访视后播放视频组(G3)。访视前和访视后采用焦虑状态分级和视觉模拟评分考察患者的焦虑程度。访视后采用标准化问卷了解患者对麻醉技术以及相关风险的了解程度和满意度。结果3组之间在焦虑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观看视频的患者麻醉知识了解程度远高于未观看视频的患者。与G1组(17.6±7.2分钟)、G3(18.3±9.6分钟)组相比,G2(23.1±14.0分钟)组患者访视所用时间明显延长。这一差别在拟行有创监测的患者亚组中更为显著。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视频对患者进行详尽的麻醉风险教育不能改变患者的焦虑情绪,但可以增加患者对麻醉过程及相关风险的了解。患者在麻醉访视前观看视频,将增加访视所用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访视方案。方法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依据,选取17名专家进行德尔菲法咨询和40例患者预试验,构建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访视方案。结果形成的高血压家庭访视方案包括"高血压家庭访视评估表"、"高血压家庭访视干预方式"和"高血压家庭访视问题的效果评分"三部分。"高血压家庭访视评估表"2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93.7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和0.85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01和0.498(均P0.01);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5,社会心理领域、生理领域、健康相关行为领域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48、0.680、0.838;总的重测信度r为0.949,社会心理领域、生理领域、健康相关行为领域r分别为0.956、0.799、0.946。内容效度为0.882。结论高血压家庭访视方案设计合理,可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访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学龄前期手术患儿适宜的访视和术前干预模式。方法选取200例3~6岁择期手术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前1d手术访视,进入手术室后立即开始实施麻醉;观察组术前5d开始每天访视,通过游戏、图片等介绍手术室环境及麻醉前配合等方法,术前静脉穿刺采用无痛措施等。分别取术前1d、术前30min、麻醉前测量患儿的心率、呼吸、动脉压。结果两组不同时间心率、呼吸、动脉压比较,干预主效应均P<0.05。结论对学龄前期手术患儿行5d访视和综合术前干预有助于密切患儿与手术室护士的关系,维持其生命体征平稳,保证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访视方案。方法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依据,选取17名专家进行德尔菲法咨询和40例患者预试验,构建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访视方案。结果形成的高血压家庭访视方案包括“高血压家庭访视评估表”、“高血压家庭访视干预方式”和“高血压家庭访视问题的效果评分”三部分。“高血压家庭访视评估表”2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93.7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和0.85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01和0.498(均P〈0.01);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5,社会心理领域、生理领域、健康相关行为领域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48、0.680、0.838;总的重测信度r为0.949,社会心理领域、生理领域、健康相关行为领域r分别为0.956、0.799、0.946。内容效度为0.882。结论高血压家庭访视方案设计合理,可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访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术前麻醉评估中心在胸科手术中的效果,为提高围手术期患者麻醉安全质量提供保障。方法:选取2020年7月1日—2021年2月1日进行胸科手术的患者1 6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访视组(对照组)和术前麻醉评估中心组(观察组),每组800例。对照组患者于手术前1 d由麻醉医师去病房进行访视和风险评估;观察组于手...  相似文献   

9.
书讯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3):195-195
K.C.Wong教授曾是美国麻醉界的领袖人物,也是一位成功的美国华裔科学家。他出生在中国,8岁时随父亲到美国生活,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立足于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白人社会之中,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长期担任犹他大学麻醉科主任,曾担任国际麻醉研究学会(IARS)主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患儿术前访视效果,提高患儿手术配合度。方法将100例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高位结扎及包皮环切术患儿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前1d按常规进行术前访视;观察组编制适合患儿身心特点的术前访视漫画手册,于术前1d到患儿病床边采用术前访视漫画手册及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访视。结果观察组入手术室、静脉穿刺及麻醉诱导期配合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术前访视漫画手册及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访视有利于提高访视效果,提高患儿手术配合度。  相似文献   

11.
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和香港麻醉科医学院联合举办的美国 nesth&nalg期刊论文中文摘要已在 http://wwwhkca edu上k网站发表。每月发表该期刊当月论文摘要约 30篇左右,能及时反映临床麻醉药理学、疼痛诊治以及 ICU等最新的成果。欢迎全国各地麻醉界工作者及相关科室人员查阅,并相互转告,希望提出批评指正。关于查阅http://www.hkca.edu.hk网站的通知@孙大金  相似文献   

12.
阐述手术患儿术前焦虑的非药物干预方法,包括父母陪伴下麻醉诱导、多种形式的术前访视、音乐疗法、分散注意力、童趣化护理干预和游戏、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等,旨在为指导医护人员更有效地对手术患儿术前焦虑进行预防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产科麻醉中的热点讨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产科麻醉问世一个半世纪以来始终存存着争论。目前的争论主要包括4个问题:①分娩时实施区域性麻醉镇痛的时机是否会影响产程的长短或者宫颈扩张的速度;②区域性麻醉镇痛是否会增加阴道手术助娩和剖宫产术的危险性;③剖宫产麻醉的选择:区域麻醉还是全麻;④在非产科手术中,麻醉是否会增加产妇的风险。本文就以上问题以循证医学为基础逐一进行慨括性的讨论.并介绍美国产科麻醉界的最新共识。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在麻醉医师的保驾护航下.我国消化内镜技术飞速发展.已成为最常见的侵入性检查方法之一.许多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本文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经口内镜下肌层切开术(POEM)这两项新技术的操作方法及麻醉相关问题人手,从术前访视、麻醉选择与术中监护等方面分析了新兴内镜治疗技术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5.
在许多麻醉教材及杂志上,列出了如针麻、局麻、镇痛麻醉、全身麻醉等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方式,但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及术后访视,全身麻醉是神经外科手术首选的麻醉方式,其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6.
扁桃体切除术(腭扁桃体)是小儿的一种常见手术,其中Ⅲ度扁桃体肿大常合并气道阻塞,在麻醉过程中存在潜在危险,容易出现呼吸道梗阻而发生窒息.麻醉必须诱导平稳,这对于保证患儿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我院2005~2008年度收治扁桃体手术中有21例Ⅲ度肿大的患儿,经过术前详细访视,麻醉前制定周密方案,采用慢诱导非清醒插管,插管顺利,手术过程平稳.  相似文献   

17.
石磊  赵蕊 《护理学杂志》2011,26(20):51-52
目的总结前列腺癌根治术手术配合经验,为持续性提高手术配合品质提供参考。方法对352例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予术前访视和完善各项准备,置仰面平卧折刀位;术中巡回护士确保手术所需条件,器械护士熟悉手术过程,高度集中注意力,与术者默契配合。结果 352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3.0 h,术程顺利,于复苏室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指标正常后送返病房监护室。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广告索引     
尊敬的朱也森教授:您好! 我是《麻醉与监护论坛》的忠实读者,经常在各类杂志和学术会议上看到或听到您的学术见解,受益匪浅,解决了我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的许多困难和疑惑。尤其是关于困难气道的麻醉处理和控制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方面,您的独到见解帮助我能够从容面对麻醉诱导期和恢复期的各种问题。现我有一个病例,向您请教,望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9.
<正>华人麻醉界国际性学术交流与合作与日俱增。为此,多位热心致力于促进中外麻醉学发展交流的学者们共同努力成立一非营利性学术组织,命名为国际华人麻醉学院(Internationl Chinese Academy of Anesthesiology,ICAA)。在此,我们高兴地郑重通告:ICAA于2012年4月15日正式成立,总部现设立在美国宾法尼亚州的费城。ICAA接受杰出的华人和非华人麻醉学者为其会员。  相似文献   

20.
<正>华人麻醉界国际性学术交流与合作与日俱增。为此,多位热心致力于促进中外麻醉学发展交流的学者们共同努力成立一非营利性学术组织,命名为国际华人麻醉学院(Internationl Chinese Academy of Anesthesiology,ICAA)。在此,我们高兴地郑重通告:ICAA于2012年4月15日正式成立,总部现设立在美国宾法尼亚州的费城。ICAA接受杰出的华人和非华人麻醉学者为其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