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胡桃夹现象”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勤  邹雅  李小丽  李琦  张颖  夏婷婷  范兵  韩奇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9):711-713,F000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 phenomenon,NCP)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NCP组(19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测量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夹角θ,左肾静脉近肾端最宽处内径a及其血流峰值速度Va,经过夹角处左肾静脉内径b及其血流峰值速度Vb,通过简化柏努利方程计算左肾静脉与下腔静脉压力差(AP)。【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NCP的解剖情况和血流动力学变化,NCP组与对照组θ无显著性差异,a/b、△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P≥3.5mmHg为临界值诊断NCP准确性达97.4%o【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诊断NCP的首选方法,△P与a/b内径比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NCP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彩色超声对胡桃夹血流动力学研究以探讨其超声诊断的指标。方法:对患者组、对照组各40例分别检测左肾静脉受压段、扩张段血流速度,并检测患者组双肾主肾动脉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及内径,并对各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胡桃夹患者平卧位时左肾静脉受压段、扩张段的阈值分别为:Va≥94cm/s,Vb≤16cm/s,左肾主肾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较右侧减慢,左肾主肾动脉阻力指数较对侧增高。结论:胡桃夹患者左肾静脉受压段、扩张段血流速度改变及左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为超声诊断该病提供了较有意义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胡桃夹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学周 《中原医刊》2006,33(9):11-12
目的提高对胡桃夹症的认识,改进治疗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采用左肾静脉下移与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术治疗的胡桃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症状均为反复血尿,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胡桃夹现象患者左肾静脉最宽和最窄处内径比均>3,近端血流速度明显增快,且站立15m in后更明显。肉眼血尿消失时间分别在术后第2、5、4天,镜下血尿消失时间分别在术后第4、6、6天,随访至少4个月,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术前诊断胡桃夹综合征的首选方法;左肾静脉下移与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术治疗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方法较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胡桃夹综合征左肾静脉各参数的指标。方法:应用探头频率3.5~5.0MHZ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30例患者左肾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及压力变化情况。结果:30例患者左肾静脉内径均增宽,仰卧位时左肾静脉狭窄部位内径约1mm~2.4mm,狭窄扩张部位近端内径约4mm~8mm,狭窄部位血流速度约120~195cm/s,狭窄扩张部位近端血流速度约25cm/s~45cm/s,压力阶差约6.55~18.49mmHg。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左肾静脉进行观察及准确的测量,可以动态的观察左肾静脉血流速度的变化及内径的变化,对胡桃夹现象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超声诊断意义。方法1例患者行超声检查,测量左肾静脉受压段、扩张段血流速度及内径,并检查左肾静脉是否有侧支循环建立。结果该患者存在左肾静脉侧支循环建立。结论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可引起左肾静脉侧支循环建立。  相似文献   

6.
魏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404-240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胡桃夹现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量7例患者平卧位及站立位左肾静脉最窄处和最宽处内经(a,b),血流速度(Va,Vb),并与健康对照组(1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胡桃夹现象患者左肾静脉近端血流速度明显增快,b/a增大,Va/Vb增大,站立位更加明显,组间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为胡桃夹现象患者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胡桃夹现象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刚  陆恩祥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0):111-111,124,F0003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胡桃夹现象血流动力学,探讨其超声诊断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方法对实验组30例、正常组20例受检者检测受压段左。肾静脉血流速度、压力阶差(AP)、压力(P),并检测胡桃夹患者双肾主肾动脉、叶间动脉的血流速度及双肾主肾动脉阻力指数,并对各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胡桃夹患者平卧位受压段各阈值为:Va≥0.9m/s,△P≥2.97mmHg,P≥5.97mmHg,左肾主肾动脉、叶问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减慢,左肾主肾动脉阻力指数增高。结论反复血尿、蛋白尿患者左肾静脉受压段压力升高及左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为超声诊断胡桃夹提供了较有意义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查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对儿童胡桃夹现象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血尿查因疑似患儿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患儿仰卧位、侧卧位、脊柱后伸15~20min左肾静脉经过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受压变窄的内径、血流峰值及窄后内径、血流峰值,并将8例胡桃夹现象阳性患儿数据与从59例正常儿童中随机选取的8例相应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胡桃夹现象阳性患儿其左肾静脉狭窄处内径范围在1.25~2.17mm之间,狭窄处峰值流速在129.80~201.46cm/s;正常儿童左肾静脉狭窄处内径范围在1.33~2.41mm之间,狭窄处峰值流速在27.26~69.36cm/s。结论左肾静脉狭窄处峰值流速可作为诊断胡桃夹现象阳性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多普勒对胡桃夹现象患者支架植入术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对7例行左肾静脉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的胡桃夹现象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测左肾静脉近心端和远心端内径(a、b)、血流(Va、Vb)及最窄处峰值静脉压差(△P).结果:除左肾静脉远端内径外,各项检测指标术前与术后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和超声检查结果基本相符.结论:超声可作为评价胡桃夹现象患者支架植入术疗效的一种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对35例胡桃夹综合征(NCP)患者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见左肾静脉明显受压变窄,狭窄前均扩张,仰卧位左肾静脉狭窄前扩张部位近端内径(b)/比狭窄处内径(a)宽2倍以上,脊柱后伸位后宽4倍以上,最宽者达9倍.NCP组狭窄部位流速增快,呈高速湍流频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NCP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5例胡桃夹综合征(NCP)患者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见左肾静脉明显受压变窄,狭窄前均扩张,仰卧位左肾静脉狭窄前扩张部位近端内径(b)/比狭窄处内径(a)宽2倍以上,脊柱后伸位后宽4倍以上,最宽者达9倍。NCP组狭窄部位流速增快,呈高速湍流频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NCP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彩超检测儿童左肾静脉受压综合症4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儿童左肾静脉受压综合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P5500彩色多普勒多功能超声仪对49例肾功能正常的血尿、蛋白尿患儿分别取仰卧位及直立后伸位20min后观察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左侧(扩张段)内径b与前方(狭窄处)内径a,观察b/a比值。彩色多普勒(Color doppler flow imation,CDFI)及脉冲多普勒(Pulse—wave doppler,PD)分别观察左肾静脉扩张段的色彩及流速和左肾静脉受压段色彩及流速。结果49例患儿左肾静脉均可探及不同程度受压,仰卧位时b/a〉3,后伸位20min后b/a〉4;CDFI显示49例患儿均可探及左肾静脉扩张段血流呈浅红色、狭窄处呈花色血流;PD显示左肾静脉扩张段血流缓慢、狭窄处血流加速23例,26例由于角度影响无法检测狭窄处流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儿童左肾静脉受压综合症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背景 目前胡桃夹综合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各种影像学方法对该病的诊断价值及其诊断标准方面。通过无创方式提供更多与病变相关的量化参数,是胡桃夹综合征临床诊断、治疗依据研究的重点。然而,对左肾静脉不同狭窄程度引起左肾静脉与下腔静脉压力差值、左肾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未见相关的数据资料。 目的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对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数值的模拟,探讨血液流速、静压力、壁面切应力与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70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真实患者的左肾静脉CT增强图像为基础,应用CFD方法对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左肾静脉进行血管内血流模拟计算,获得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并与超声测得的血管内径及流速比较。 结果 左肾静脉血流入口处的压力显示为高压,狭窄处与出口处显示为低压,从入口到出口呈现压力递减的特点。壁面切应力除狭窄处外均呈现较低的壁面切应力,越靠近狭窄中心位置,切应力越高,狭窄处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左肾静脉其他区域,与超声检查结果一致。 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血管模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为狭窄处左肾静脉内径变小,流速增快。  相似文献   

14.
胡桃夹现象也称胡桃夹综合征或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它是左肾静脉受压伴发血尿或直立性蛋白尿、腹痛和精索曲张的一种疾病[1].很多临床医师及超声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本文旨在探讨该类患者左肾静脉受压时最宽处与最窄处血管内径的比值范围,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胡桃夹”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以及左肾静脉受压情况,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胡桃夹”综合征方面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使用64排多层螺旋CT,回顾性观察134例正常检查者及4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左肾静脉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距离,左肾静脉最窄内径及左肾门左肾静脉最宽内径,以明确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对左肾静脉形态的影响,并计算出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参考范围。结果134例正常人中,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为49.8°±26.2°,“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为25.3°±8.0°;正常人左肾静脉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距离为(1.26±0.72)cm,“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为(0.58±0.21)cm,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影响左肾静脉的形态,漏斗型左肾静脉(左肾门区左肾静脉最宽内径与左肾静脉最窄内径的比值〉3)的出现率在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35°时为30.6%((15/49),〉35°时为4.7%(4/85),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清楚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以及左肾静脉受压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胡桃夹现象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例经血尿检查疑似胡桃夹现象的患儿进行超声诊断,选取确诊为胡桃夹综合征的100例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10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血流动力学。结果不同体位下,胡桃夹综合征患儿的各项参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受压扩张部位内径、受压狭窄部位内径,受压部位血流速度、扩张部位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胡桃夹综合征患儿与对照组左肾静脉狭窄处的内径范围分别为1.26~2.18 mm、1.36~2.51 mm,狭窄处峰值流速分别为128.67~200.27 cm/s、6.98~68.87 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可作为儿童胡桃夹综合征的检查首选影像学方法,患儿的左肾静脉狭窄处的峰值流速可在胡桃夹现象阳性诊断中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胡桃夹现象病儿体位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胡桃夹现象病儿体位改变对改善左肾静脉症状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位相显微镜检测28例病儿直立位和蹲位各20 min后的尿红细胞形态和数量,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左肾静脉最窄处和最宽处内径,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胡桃夹现象病儿蹲位20 min后正形红细胞排出数量和左肾静脉近心端内径/远心端内径比值,与直立位20 min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04、9.88,P<0.05、0.01).结论 特定体位对左肾静脉狭窄的病儿症状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组(20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测量左肾静脉近肾端最宽处内径a及其血流峰值速度Va,经过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所导致的狭窄处左肾静脉内径 b及其血流峰值速度Vb,通过简化伯努利方程计算左肾静脉与下腔静脉压力差(△P)。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a/b(p<0.05)、△P(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以△P≥3.5mmHg为临界值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准确性达97.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首选方法,△P与a/b内径比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牛德强  胡萍 《新疆医学》2013,43(7):28-29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胡桃夹综合症"的价值。方法:采用平卧位、直立位、蹲位、右侧屈膝位分析10例"胡桃夹"综合征的左肾静脉远端和近端血管内径及流速。结果:平卧位、蹲位、右侧屈膝卧位与直立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平卧位、蹲位、右侧屈膝卧位可以使左肾静脉远心端内径(b)/近心端内径(a)减小,Va/Vb减小。结论:彩超对观察"胡桃夹"综合征不同体位左肾静脉内径及血流改变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胡桃夹现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36例胡桃夹综合征患儿进行检查,并总结其声像图特点。结果本组36例患儿均见左肾静脉受压征象,左肾静脉夹角段直径范围为0.10~0.24cm,平均0.12cm;左肾静脉扩张段直径范围为0.59-1.22cm,平均0.72cm。左肾静脉扩张处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右侧肾静脉,血流频谱包络不整,呈动脉性血流频谱,舒张期出现平台状改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胡桃夹现象准确、简便、快捷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