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肺转移的131 I治疗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与非老年人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进行131I治疗的38例DTC肺转移患者,将其分为老年组17例和非老年组21例,采用胸部CT、131I显像及Tg变化综合判断131I治疗效果差异,并对可能影响131I治疗DTC肺转移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131I治疗有效率老年组为9例(52.9%),非老年组为18例(85.7%,P=0.0364,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合并其他脏器远处转移(P =0.0126)及肺病灶类型(P=0.0211),均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P=0.8634)、肿瘤病理分类(P =0.6475)及颈部淋巴结转移(P =0.9177),均P>0.0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DTC肺转移的131I治疗效果不及非老年,其主要影响因素与非老年略有差异,但其仍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08—2013年经病理证实为肺癌的老年组病例351例以及非老年组病例174例,分析两组间肿瘤大小与部位、病理类型、分期、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结果:(1)两组间肿瘤大小以大于等于3 cm多见,部位以左上及左下为主,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组病理类型以鳞癌多见(亚组分析男性以鳞癌多见,女性则以腺癌多见),而非老年组以腺癌较多见。(3)在分期上,两组均以晚期(IIIb~IV期)多见,而老年组肺内及脑转移少于非老年组,老年组Ⅰ期发现率高于非老年组,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常见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要症状,但老年组中较多病人表现为胸闷气急,非老年组则较常见胸痛,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老年组多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性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肺癌以鳞癌多见,临床表现以咳嗽最常见,多有胸闷气急,常并发COPD及肺部感染,尽管与非老年相比,老年组Ⅰ期发现率高,肺内及脑转移较少,但因并发症多,耐受性差,治疗仍以化疗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肺转移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确诊为DTC肺转移的病人给予相应剂量的131Ⅰ治疗,对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局部淋巴结转移、肺外远处转移、清灶治疗前血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手术方式、术后治疗时间和肺部摄取131Ⅰ形态等9个因素进行分析,评价131Ⅰ治疗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病人的年龄、清灶治疗前血Tg水平及肺外远处转移与疗效有关(P < 0.05~P < 0.01);经多因素分析,肺外远处转移是影响131Ⅰ治疗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P < 0.05)。结论131Ⅰ治疗DTC肺转移疗效较好,肺外远处转移是影响DTC肺转移疗效的确切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 将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252例胃癌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与非老年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胃癌患者占36.0%.老年组男:女=3.74∶ 1,男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20).腹胀腹痛为最常见临床表现,但老年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43.3% 比61.7%,P=0.005);老年组消瘦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5.6%比6.2%)(P=0.015).老年胃癌患者合并第二肿瘤的概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2.2% 比2.5%)(P=0.002).老年组贲门胃底癌最常见,占36.7%,非老年组胃窦癌最常见,占34.6%.老年组2.2%的患者胃癌为多起源,而非老年组均为单中心起源.总体77.8%的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70.9%,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的比例相近.98%的患者接受了化疗,老年组接受三线及三线以上化疗的患者比例仅为非老年组的1/3(3.3% 比 9.3%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方案选择方面,老年组更多的患者选择了FOLFOX/XELOX的两药联合方案(73.3%).中位生存时间老年组26.5个月,非老年组28.0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5).按分期分层比较,Ⅳ期老年组中位生存时间(22.7个月)有较非老年组(16.1个月)延长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中男性比例更高,易以消瘦起病,贲门胃底癌最常见,多中心起源及合并第二肿瘤的比例较非老年组升高;治疗方面,老年胃癌患者可以耐受规范的手术及化疗,手术比例与非老年组相近,更多患者选择了两药而非三药的联合化疗方案;老年胃癌整体预后与非老年患者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14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36例和非老年组7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组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肾炎、使用维生素D比例明显低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P、Hb水平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Ca、CRP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ALB、Scr、BUN、iPTH水平明显低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iPTH与BMI、P、Hb、ALB、Scr、BUN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a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透析龄、CRP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主要以糖尿病肾病为主,营养状况较差,甲状旁腺激素较低,iPTH与BMI、P、Hb、ALB、Scr、BUN呈正相关,与Ca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老年与中青年甲亢患者临床特点及131I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09年5月~2012年5月对不同年龄(≥60岁 VS 60岁)甲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131I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老年组与中青年组的甲状腺估重、甲状腺24h摄取131I率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5.44、12.64,P0.05)。经过积极治疗后,老年组的治疗有效率与中青年组比较无明显差异(X2=0.17,P0.05)。34例老年组患者中发生甲减5例,发生率为14.71%,90例中青年组患者中发生甲减4例,发生率为4.44%;经统计学比较发现老年组患者的甲减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6,P0.05)。结论 131I治疗老年与中青年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无差异,可作为老年甲亢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131I的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入院的1854例确诊为DTC的患者其中肺转移45例,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甲状腺炎、被膜侵犯、有无甲状腺外组织侵犯筛选出DTC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根据131I治疗效果,将45例肺转移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显影时机方面存在的差别,分析影响131I治疗DTC肺转移疗效的因素。结果 131I治疗DTC伴肺转移有效率为55.56%(25/45)。单因素分析显示DTC病理类型滤泡癌、甲状腺外组织侵犯发生肺转移的风险显著增加(χ2=41.388,11.9112,P均<0.05);年龄、性别、甲状腺炎对DTC发生肺转移无影响(χ2=2.65,0.074,0.8290.118,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病理类型、甲状腺外组织侵犯是DTC肺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00.001,OR=8.409,2.792);进一步对DTC肺转移的患者131I的疗效分析显示,年龄≥55岁患者,131I无效的比例显著高于年龄<55岁组(χ2=6.252,P=0.012);而显影时机分析显示,首次治疗发现肺转移的患者有效比例为92%,显著高于随访发现肺转移患者比例8%,(χ2=6.354,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年龄、显影时机是131I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滤泡状癌、甲状腺外组织侵犯会增加DTC肺转移的风险且高龄、随访时发现肺转移的患者131I治疗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8.
65岁以上老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株洲市一医院病理科116例65岁以上的老年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老年乳腺癌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表达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p53、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表达的特点,并与同期115例非老年患者比较。结果①老年乳腺癌肿块大小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乳腺癌ER、PR、C-erbB-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ER、PR阳性表达率高,C-erbB-2阴性表达率高。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乳腺癌p53、GSTπ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非老年组Ⅲ级(组织学分级)患者比例高于老年组,老年组Ⅰ级患者比例高于非老年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低,组织学分级较低,ER、PR阳性表达率高,C-erbB-2阴性表达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和特点。方法回顾和总结10所综合性医院450例老年糖尿病死亡病例,并将其与同期住院的152例非老年糖尿病死亡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前3位死因老年组为脑血管病、心血管病、肾衰竭,非老年组为酮症酸中毒、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组间死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老年组随着年龄的增长,合并肿瘤及感染的患者住院病死率增加;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男性死因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9)。老年组女性死因以脑、心血管病变及肾衰竭等慢性合并症为主,非老年组女性以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老年组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重视对绝经期后女性心血管病的防治,预防糖尿病慢性合并症,保护脏器功能,有效的控制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积极防治感染,对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死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131 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伴肺转移的疗效、影响因素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接受131 I治疗的DTC伴肺转移患者.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累积剂量、病理学类型、显像时机、摄131 I形态、治疗前Tg水平、颈部淋巴结转移等.统计学方法包括t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观察131 I治疗和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131 I治疗DTC伴肺转移的有效率为63.3%(31/49),无效率为36.7%(18/4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4.194,P<0.001),治疗前Tg水平(t=3.632,P<0.05),胸片和(或)CT显示(χ2=7.385,P<0.05),伴其他远处转移(χ2=8.586,P<0.05)及显像时机(χ2=8.077,P<0.05)5个因素与131 I疗效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伴其他远处转移及治疗前Tg水平是131 I治疗DTC伴肺转移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131 I治疗对患者造血功能、肝功能等无明显影响,仅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唾液腺功能受损.结论 131 I是治疗DTC伴肺转移的有效手段,不良反应少,其中年龄小、治疗前Tg水平低以及仅肺转移的患者131 I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放射性碘(131Ⅰ)扫描研究含碘造影剂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肺转移病灶131Ⅰ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8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实施131Ⅰ治疗前患者是否接受增强CT扫描及其与治疗的间隔时间分为增强CT扫描1组(间隔时间<3个月,n=32)、增强CT扫描2组(间隔时间≥3个月,n=27)和未接受增强CT扫描的阴性对照组(n=23).131Ⅰ治疗后,131Ⅰ扫描观察和分析各组肺转移病灶的摄碘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肺转移病灶131Ⅰ扫描阳性率比较显示,增强CT扫描1组明显低于增强CT扫描2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增强CT扫描2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131Ⅰ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扫描1、2组肺转移病灶实施首次131Ⅰ治疗后,131Ⅰ扫描表现为阴性患者的疗效差于阳性患者.结论 131Ⅰ扫描对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肺内病灶的131Ⅰ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接受131Ⅰ治疗前3个月内使用含碘造影剂会影响该类患者肺内病灶对131Ⅰ的摄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与中青年Graves病(GD)患者临床特点及131Ⅰ治疗效果.方法:726例接受131Ⅰ治疗并且随访1年以上的GD患者中,老年组(年龄≥60岁)74例,中青年组(年龄<60岁)652例,对其临床特点及131Ⅰ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老年GD患者FT3、FT4、甲状腺重量、甲状腺最高吸131Ⅰ率与中青年患者比较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效半衰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合并心房颤动、心力衰竭、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症、糖代谢异常等较为常见,结果显示两组比较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131Ⅰ治疗后1年老年组与中青年组GD患者临床痊愈率、好转率、无效及甲低发生率分别为66.2%、71.3%;14.9%、21.6%;5.4%、1.7%;13.5%、5.4%,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Ⅰ治疗可作为老年GD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95例老年A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并观察给予化疗后的治疗效果,同时以203例非老年Al患者进行比较。结果:(1)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比例(77.9%)明显高于非老年组AML患者比例(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组AML患者继发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比例(31.1%)明显高于非老年组比例(4.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老年Al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中位数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4)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老年组CD64+(28.7%),CD14+(25.6%)表达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CD64+(8.7%),CD14+(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Al)完全缓解率(23.7%)明显差于非老年组AL患者(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分析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免疫表型特点及临床预后,确定白血病细胞的性质,对老年白血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预后分析有重要意义;老年白血病患者独特的免疫表型特点可能是老年Al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IGRA)对老年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结核病专科门诊及结核病区住院患者共855例,诊断为继发性肺结核,以痰结核菌涂片阳性为菌阳肺结核组,反之为菌阴肺结核组,两组均分别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及非老年组:年龄60-80岁为老年组,18-59岁为非老年组。855例患者中270例痰结核菌涂片阳性为菌阳肺结核组,585例痰结核菌涂片阴性为菌阴肺结核组,菌阳肺结核组中老年组有53例,非老年组有217例;而菌阴肺结核组中老年组183例,非老年组有402例,所有患者既往无肺结核病史,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行IGRA检测。结果菌阳肺结核组中IGRA阳性236例,其中老年组42例(79.2%),非老年组194例(89.4%);菌阴肺结核组中IGRA阳性540例,其中老年组163例(89.1%),非老年组377例(93.8%)。在菌阳肺结核组老年与非老年组IGRA阳性率分别与菌阴肺结核组老年与非老年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IGRA阳性率在无论是在菌阳肺结核还是菌阴肺结核组,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91;3.929,均P0.05)。结论 IGRA有较好的临床辅助诊断肺结核价值,但在老年肺结核中的辅助诊断价值弱于非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PCI治疗的213例STEMI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02例≥65岁为老年组,111例<65岁为非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血管造影指标、手术及预后指标。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中女性比例高,心功能差,多合并高血压,吸烟者比例高,TC、LDC-C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多血管病变比例高,钙化病变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即刻造影成功率及手术成功率低于非老年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住院时间较非老年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院内死亡7例(8.86%),非老年组院内死亡1例(0.90%),老年组院内死亡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CI治疗老年急性STEMI的即刻造影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较高,说明老年急性STEMI患者实施PPCI治疗是可行的,随着院前延迟时间的缩短和介入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改善老年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老年患者及非老年患者经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2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住院行PEG治疗的患者84例,其中年龄≥65岁者44例为老年PEG组(老年组),年龄〈65岁者40例为非老年PEG组(非老年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生化资料、基础疾病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老年组患者男/女为25/19例,非老年组患者男/女为3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2,P=0.035);老年组白蛋白水平[(34.23±4.75)g/L]低于非老年组[(37.52±4.18)g/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271,P=0.002);老年组循环系统疾病发生率(81.82%)高于非老年组(47.5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916,P=0.001);老年组脑中风发生率(88.64%)高于非老年组(52.5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8.727,P=0.000);非老年组颅脑外伤发生率(27.50%)高于老年组(0.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3.923,P=0.000);老年组造瘘口感染发生率(15.91%)高于非老年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2,P〈0.05)。结论老年组白蛋白水平低于非老年组,老年组心血管病、脑血管病、造瘘口感染率高于非老年组;非老年组多为男性患者,多有颅脑外伤病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和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差异。方法 312例初发AMI患者分为非老年组(年龄<60岁,n=124)和老年组(年龄≥60岁,n=188),比较分析两组间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冠脉病变的特点。结果非老年组绝大多数为男性(84.7%),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阳性及心理压力较大者比例、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老年组,而高血压、糖尿病史在老年患者更为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老年组冠脉病变以单支为主(56.1%vs 13.7%,P<0.05)、症状典型、并发症少、预后好,老年组冠脉病变以三支多见(53.4%vs 15.9%,P<0.05)、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3.3%vs 4.0%,P<0.05)。结论老年与非老年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不同,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危险因素干预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合并远处转移患者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152例DTC合并远端转移灶患者,经131Ⅰ清甲治疗后,133例患者接受了131Ⅰ阶段性长期治疗,平均剂量(172.3±22.4)mCi/次(1 mCi=37 MBq),131Ⅰ人均治疗(8.31±5.2)次,间隔(127±26)d,其余因转移灶不摄取131Ⅰ或其他并发症放弃131Ⅰ治疗.随访期1~10年.结果经131Ⅰ治疗后,37例(24.3%)治愈,82例病情好转或控制,总有效率为78.2%,其余无效或恶化.影响131Ⅰ疗效的主要因素包括转移灶的性质和部位、患者的年龄和131Ⅰ治疗的副反应.结论131Ⅰ是治疗DTC合并远处转移的有效手段,早期发现转移灶及控制131Ⅰ治疗的副反应是该治疗方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实施放射性碘(131Ⅰ)清除残余甲状腺(清甲)治疗,分析影响清甲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DTC术后接受131Ⅰ清甲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和x2检验,分析患者性别和年龄、DTC的病理学类型和有无转移、甲状腺残余组织大小、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甲状腺摄碘率和131Ⅰ治疗剂量对清甲疗效的影响.结果 共收集183例患者资料,其中一次清甲完全者109例,占59.56%.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残余甲状腺大小和131Ⅰ治疗剂量分别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Wald=8.59,P=0.003;Wald=6.40,P=0.011).x2检验结果 显示,与血清TSH水平≥30 μIU/mL患者比较,血清TSH水平<30 μIU/mL患者的清甲效果较差(x2=7.291,P=0.007);而血清TSH水平<60 μIU/mL与t>60 μIU/mL患者间清甲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31Ⅰ清甲治疗中,残余甲状腺大小和131Ⅰ治疗剂量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血清TSH水平≥30 μIU/mL者的清甲疗效较好,而过高的血清TSH水平则并不能使清甲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实施放射性碘(131Ⅰ)清除残余甲状腺(清甲)治疗,分析影响清甲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DTC术后接受131Ⅰ清甲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和x2检验,分析患者性别和年龄、DTC的病理学类型和有无转移、甲状腺残余组织大小、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甲状腺摄碘率和131Ⅰ治疗剂量对清甲疗效的影响.结果 共收集183例患者资料,其中一次清甲完全者109例,占59.56%.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残余甲状腺大小和131Ⅰ治疗剂量分别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Wald=8.59,P=0.003;Wald=6.40,P=0.011).x2检验结果 显示,与血清TSH水平≥30 μIU/mL患者比较,血清TSH水平<30 μIU/mL患者的清甲效果较差(x2=7.291,P=0.007);而血清TSH水平<60 μIU/mL与t>60 μIU/mL患者间清甲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31Ⅰ清甲治疗中,残余甲状腺大小和131Ⅰ治疗剂量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血清TSH水平≥30 μIU/mL者的清甲疗效较好,而过高的血清TSH水平则并不能使清甲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