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于脾脏的淋巴瘤极少见,国内报告仅见10例。本文报告三例原发于脾脏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组织学类型:例1为结节型裂无裂细胞性,例2为弥漫型无裂细胞性,例3为结节型大细胞性。其中例3由于肿瘤结节间伴有显著的良性巨噬细胞增生和噬红细胞现象,著者认为形态学上符合 Jaffe 等1984年报告的模拟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淋巴瘤。  相似文献   

2.
淋巴瘤是脾脏常见的恶性肿瘤。它可分为脾脏本身的原发恶性淋巴瘤和全身恶性淋巴瘤脾脏浸润两种,其中全身恶性淋巴瘤脾脏浸润占绝大多数。本文收集近5年来在本院诊治的8例脾脏淋巴瘤患者资料,均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脾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多切面对脾脏进行探查,发现可疑病灶后仔细观察其大小,形态,边界及与周围脏器关系。结果:脾脏囊性病变16例中,单纯性囊肿5例,脾内血肿9例,脾脓肿2例。脾脏实质性病变19例中,脾血管瘤12例,脾良性淋巴瘤1例,恶性淋巴瘤2例,脾转移性肿瘤4例。误诊2例中,脾内血肿1例,脾血管瘤1例,均经手术病理或CT检查证实。结论:超声因其安全,无创,价廉,可反复观察等优点,对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脾脏淋巴瘤的彩超特征,为临床分期、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0例脾脏淋巴瘤患者超声图像。结果:60例脾脏淋巴瘤中,弥漫型7例,表现为弥漫性脾肿大,实质回声减低,分布不均,无明显结节;粟粒型36例,表现为脾脏轻度增大,其内弥漫分布粟粒样结节,密集处呈蜂窝状;结节型8例,表现为脾脏局限性增大,内见单个中低至极低回声实质性团块;混合型9例,表现为脾脏增大,脾内可见多个大小不一、形态不一的团块。结论:彩超检查对脾脏淋巴瘤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1987~2002年间6例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左上腹疼痛、乏力、脾脏肿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改变;所有病人均施行了脾脏切除术和化疗,生存时间为10个月至15年;均为B细胞性,未见T细胞性;免疫组化结果:CD20、CD79.LCA 3例均为强阳性,CD684例阳性,CD45RO、CD3、CD566例均为阴性.结论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主要采取脾脏切除术并辅以化疗或放疗,这样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脾脏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980年—2010年在我院获的确诊并治疗的12例原发性脾脏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做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例为霍奇金淋巴瘤(HL).结论 脾脏原发性淋巴瘤以NHL为主,其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左上腹痛或不适,脾肿大,贫血和发热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原发脾脏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脾脏良性肿瘤45例,其中脾血管瘤21例,脾囊肿11例,脾淋巴管瘤8例,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3例,脾错构瘤1例,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1例;脾脏恶性肿瘤13例,其中脾脏B细胞淋巴瘤11例,脾脏霍奇金淋巴瘤及脾脏血管肉瘤各1例。B超和CT是主要的检查方法。全组行脾切除术51例,其中开腹脾切除术23例,腹腔镜脾切除术28例;部分脾切除术5例;脾切除+胰腺体尾部切除术2例。所有病例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9个月~9年,平均随访时间(43.8±21.3)个月,41例脾脏良性肿瘤患者预后良好,无复发和转移;11例脾脏恶性肿瘤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63.6%和27.2%。结论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手术切除不仅是脾脏肿瘤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重要的确诊方法。脾脏局限性良性肿瘤可选择部分脾切除术以保留脾脏功能。早期手术及术后联合放化疗可改善脾脏恶性肿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尤其是淋巴瘤最常累及的部位之一。脾脏的淋巴瘤可以是原发和继发,多见的是继发性淋巴瘤,原发于脾脏的淋巴瘤较少见,现将2例脾脏原发惰性小B细胞淋巴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皇旭辉  沈健  毛新峰  方海英 《现代实用医学》2013,(10):1161-1162,F0004
目的 探讨脾脏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特征及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脾脏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多层螺旋CT图像.结果 脾脏淋巴瘤主要表现为脾脏局限性或弥漫性肿大,18例脾脏淋巴瘤中,弥漫结节型3例;多发肿块型7例,其中4例出现病灶相互融合,1例病变内见出血;巨块型8例,其中6例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出现不均匀强化,2例密度均匀,增强后轻度强化,内可见血管漂浮征.结论 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清楚显示脾脏淋巴瘤的形态、大小及强化方式,对脾脏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脾脏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以期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脾脏淋巴瘤6例,其中4例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2例患者行MRIT1W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扫描。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照,分析此6例患者的CT及MRI表现。结果 6例患者脾脏不同程度增大,CT平扫时多为低密度灶,MRI为T1WI双回波序列低信号,T2WI压脂序列稍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动脉期病灶轻度均匀/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稍减退,各期的强化均低于同层面的脾脏实质的强化程度,不均匀强化者病灶内见片状无强化区。其中脾脏淋巴瘤累及肝脏3例,累及胃2例,累及淋巴结5例。脾脏小B细胞淋巴瘤多形成弥漫浸润型或栗粒结节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多形成单发巨块型。结论 CT及MRI影像学方法,在病理诊断之前,对鉴别脾脏占位病变的良恶性及高度提示脾脏淋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13例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进行分析,探讨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恶性淋巴瘤8例,血管肉瘤4例。恶性纤维组织肉瘤1例。均行脾脏切除,合并临床脏器切除4例。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生存3月~9年。提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并辅以放疗化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脾脏淋巴瘤的CT表现.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脾脏淋巴瘤CT扫描资料.结果2例表现为巨块型,4例表现为多发结节型,2例表现为脾脏弥漫肿大型.其中7例为继发,1例为原发.结论 CT对脾脏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较少见,现将我院所见2例脾脏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1.临床资料 例1,女,37岁,因左上腹包块、疼痛、消溲月余入院。体检上腹可触及20cm×16cm肿块有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血液常规及生化等指标未见异常,行脾切除术,脾脏18cm×  相似文献   

14.
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在临床上十分少见。国外Ahmann 等在5100例恶性淋巴瘤中仅发现49例原发于脾脏。牌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依据 DasGup 提出的标准,即身体其他部位查出的肿瘤,至少应在脾原发6个月以后发现,否则不是原发的。国内资料记载有以下4项:①病变仅限于脾脏;②  相似文献   

15.
何祝堂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2):1454-1455
目的:提高对脾脏疾病的CT诊断水平。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7例脾脏疾病进行CT分析,用日立W400及CECT/e机进行脾脏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慢性脾出血伴出血性梗塞1例,脾梗塞3例,脾囊肿3例,脾血管瘤4例,恶性淋巴瘤2例,转移瘤3例。结论:CT对脾脏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发现脾脏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运用CT区分脾脏血管性病变与淋巴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穿刺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脾脏病变的发病年龄、性别、脾脏指数、病变大小、数目、有无液化、钙化、强化幅度、强化方式等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脾脏病变中,11例血管性病变(6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窦岸细胞血管瘤,2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9例淋巴瘤;两组间发病年龄、病变大小、数目、有无液化、钙化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脾脏指数、动脉期强化幅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海绵状血管瘤呈不均匀性强化,1例呈渐进性填充式强化,2例窦岸细胞血管瘤呈“雀斑征”,1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呈“辐轮征”;9例淋巴瘤实质部分均呈均匀、轻中度强化。结论 脾脏血管性病变与淋巴瘤CT表现不同,CT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恶性淋巴瘤腹部结外器官受侵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腹部结外器官受侵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脾脏受侵3例,呈现出局部肿块型,多发结节型,弥漫肿大型;肝脏受侵2例,其中1例呈无回声局限性块状型,1例呈弥漫性低回声结节型,小肠受侵1例,肾脏受侵1例,CDFI显示多数病灶血流较为丰富。结论:超声检查对恶性淋巴瘤腹部结外器官受侵具有一定价值,可显示病变的大小、位置及对周围组织的挤压、有无胸腹水等。  相似文献   

18.
脾脏结核、腹腔淋巴结结核临床上少见,且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容易误诊。现将我院脾脏、腹腔淋巴结结核误诊为恶性淋巴瘤2例报告如下。 例1:男性,29岁。因反复发热、乏力3个月,经B超检查,诊断恶性淋巴瘤于1992年4月入院。体检: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脾肋下3cm,无压痛。心肺听诊正常。血 WBC5.4×10~9/L,血 Hb105g/L,血ESR125mm/h,胸片正常,B超示腹腔淋巴结肿大,脾内淋巴瘤浸润。给氮芥、阿糖胞苷、阿霉素及强的松联合化疗,体温恢复正常,B超复查:脾脏、腹腔淋巴结明显缩小。但胸片复查示左上肺结核,故怀疑脾脏结核可能,行剖腹探查:脾脏20cm×14cm×6cm,质中,整个脾脏密布黄豆大小结节,胰头胰体周围均有多个肿大淋巴结,行睥切除及腹腔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均为“结核”。术后给予链霉素、利福平、雷米封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胸片复查左上肺结核病灶明显吸收,腹部B超腹腔内未探及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9.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或其它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侵犯脾脏少见。本院于1995年至1999年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3例 ,报道如下 ,供临床参考。1.一般资料男性1例 ,女性2例 ;年龄分别为31、37、40岁。病程2月~3年。2.临床表现2例以左上腹疼痛就诊 ,另1例以腹围增大就诊 ,均无发热表现。体检 :脾重度肿大 ,于脐上2cm~脐下3cm触及 ,超正中线 ,肝肋下未及 ,全身未及肿大浅表淋巴结。3.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红细胞正常 ,血小板分别为46、84、96×109/L。胸部平片或CT…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淋巴瘤患者行腹腔镜脾脏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例原发性脾脏淋巴瘤患者行腹腔镜脾脏切除手术治疗,观察分析其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中出血量(92.80±35.08)m L,手术时间(108.30±23.20)min,淋巴结清扫数目(20.60±5.50)枚;患者术后开始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恢复胃肠蠕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50±1.16)d、(5.38±0.20)d、(2.05±0.50)d及(10.08±0.60)d;患者手术后无感染、胰漏与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原发性脾脏淋巴瘤患者行腹腔镜脾脏切除手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均较短,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且无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