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 PEEK)作为一种新型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弹性模量与人体皮质骨相近和射线可透性等优点, 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本文探讨使用3D打印个性化PEEK材料修复肩胛骨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采用肿瘤切除3D打印PEEK肩胛骨假体重建治疗肩胛骨肿瘤6例, 男3例、女3例, 年龄14~52岁, 滑膜肉瘤1例、Ewing肉瘤1例、软骨肉瘤4例。术前通过CT数据设计、制作PEEK假体;术中在确保安全外科边界的前提下进行肿瘤切除用假体置换, 其中全肩胛骨假体置换2例、部分肩胛骨假体置换4例。手术时间为90~170 min, 出血量为100~400 ml。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6~28个月, 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 全部患者均无瘤生存。末次随访时, 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最低为62分, 最高为68分;日本骨科协会肩关节评分最低为63分, 最高为78分。3D打印PEEK材料假体置换在肩胛骨肿瘤保肢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其质量轻、适配好、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D打印多孔结构金属支撑假体运用于重建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瘤性骨缺损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接受病灶内刮除灭活联合关节面下自体骨植骨及3D打印多孔结构金属支撑假体重建术的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9~44(35.6±6.8)岁;5例CampanacciⅡ级,1例CampanacciⅠ级。软骨下骨受损范围比例为27.0%±8.0%。术前影像学评估病变范围、软骨下骨受损范围比例。手术前后评估膝关节疼痛、下肢功能状况及膝关节活动度。术后评估假体-骨界面愈合情况、肿瘤学预后及并发症。同时建立3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为正常股骨、股骨远端瘤性骨缺损模型和3D打印多孔结构金属支撑假体联合关节面自体骨植骨重建瘤性骨缺损模型。采用髋关节-股骨肌肉多力负荷进行有限元分析各模型的力学差异。结果 患者随访12~27(25.6±1.2)个月,无失访。末次随访时,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术前[(2.6±1.5)分比(5.1±1.7)分]。国际骨肿瘤协会功能评分系统(MSTS)高于术前[(28.1±1.7)分比(25.6±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D打印假体在下肢长骨恶性骨肿瘤大段骨缺损的早期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1例下肢长骨恶性骨肿瘤切除患者利用3D打印假体重建患肢的临床效果。男6例,女5例;年龄8~63岁,平均(24.6±19.2)岁。肿瘤病理类型:普通型骨肉瘤8例,皮质旁骨肉瘤2例,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所有患者均规范完成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术后定期临床随访及影像资料评估肿瘤复发、转移及假体并发症,采用国际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STS)评分系统对肢体的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11例患者术中截骨长度80~360 mm,平均(225.7±94.9)mm,骨缺损占比24.4%~88.9%。股骨侧肿瘤重建7例,胫骨侧肿瘤重建4例。术后随访3~34个月,平均(20.0±9.8)个月。肺转移、多发骨转移、接骨板断裂、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各1例。末次随访MSTS评分为20~28分,平均(25.0±3.0)分;肢体短缩0~19 mm,中位数5 mm。讨论:3D打印假体兼备即刻稳定的金属重建技术和永久可靠的生物重建技术,可显著提升下肢长骨恶性骨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四肢恶性骨肿瘤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四肢恶性骨肿瘤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化疗2周后行肿瘤切除术,特制人工假体重建骨缺损.分析随访结果,包括术后疗效、生存情况、功能状况及处理.结果 23例经过术后3年1个月~15年随访(平均随访6年3个月),无瘤5年生存率34.8%(8/23),5年总生存率52.6%(12/23).结论术前全身化疗有利于杀灭血管内微小瘤栓,无瘤原则下切除肿瘤、特制人工假体重建骨缺损是一种有效的保肢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胫骨下段3D打印踝关节融合型肿瘤假体重建胫骨下段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安全性和早期临床疗效。方法:自行设计胫骨下段3D打印踝关节融合型肿瘤假体,假体远端的组配节段与距骨和腓骨远端接触面为3D打印金属骨小梁界面,通过锥接的组配式节段调节假体长度。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肿瘤切除术中应用3D打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3D打印定制钛合金骨小梁金属(titanium trabecular metal,TTM)臼杯联合植骨重建髋臼骨缺损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使用3D打印TTM臼杯联合植骨治疗全髋置换术后骨缺损患者8例。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64~87岁,平均年龄(78.1±7.0)岁。Paprosky髋臼骨缺损ⅡB型2例,ⅡC型1例,ⅢA型3例,ⅢB型2例。采用3D打印技术,根据髋臼骨缺损形态设计并制作TTM臼杯,结合植骨技术,重建髋臼骨缺损。随访时以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疗效,摄X线片评价假体位置、稳定性和植骨愈合情况。结果随访18~36个月,平均(25.0±6.1)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从术前(36.3±8.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82.8±6.3)分。术后髋关节旋转中心基本位于解剖位置,翻修侧髋关节旋转中心垂直距离与健侧相差(0.5±2.7)mm,水平距离与健侧相差(-2.0±6.1)mm。末次随访假体位置良好,随访期间假体周围未见进行性透亮线,无假体松动、移位及螺钉断裂,植骨愈合良好,无再次翻修病例。结论应用3D打印TTM臼杯联合植骨进行髋关节翻修重建髋臼骨缺损,可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改善髋关节功能,假体初始稳定性好,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3D打印假体在儿童股骨恶性肿瘤保骺保肢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3月至2022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骨肿瘤外科采用3D打印假体保骺重建患肢治疗股骨恶性肿瘤5例患者。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7~15岁,平均(11.0±2.7)岁。肿瘤病理类型:骨肉瘤4例,尤文肉瘤1例。均规范完成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术后定期临床随访及影像资料评估肿瘤复发、转移及假体并发症,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协会(musculo skeletal tumor society, MSTS)评分系统对肢体的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5例患者术中骨缺损范围8~34 cm,平均缺损(19.7±10.86) cm,缺损范围24.4%~83.3%。重建方法:1例患者钛金属3D打印多孔复合假体+带血管腓骨移植+定制钢板重建,4例患者钛金属3D打印多孔复合假体重建+定制钢板重建。术后随访4~61个月,平均(24.8±22.0)个月。5例中1例患者出现肺转移,2例患者术后钢板断裂。末次随访MSTS评分26~28分,平均(27.0±1.0)分;肢体短缩0.5~4.3 cm,平均短缩(1.8±1.5) cm。结论...  相似文献   

8.
报告共6例应用表面膝关节假体联合3D打印仿生垫块重建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切除术后骨缺损患者的中期随访结果, 男1例、女5例, 年龄分别为50、40、68、53、35、42岁;初次手术者3例, 复发后手术3例。术中行瘤段整体切除后, 以表面膝关节假体联合3D打印仿生垫块填补骨缺损, 并利用微孔结构及补片重建周围韧带抵止点。随访时间分别为60、90、60、60、75、50个月。随访期间局部无复发、假体周围无透光影及松动迹象。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 KSS)临床评分分别为87、92、85、90、95、78分;功能评分分别为70、100、70、100、100、80分。骨骼肌肉软组织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Score, MSTS)评分分别为27、28、26、26、26、27分。表面膝关节假体联合仿生垫块可以有效填补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后的骨缺损, 实现膝关节的解剖及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球轴型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重建股骨远端骨缺损的可行性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及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13例股骨远端原发肿瘤患者和3例膝关节周围假体置换术后翻修患者资料, 男8例、女8例, 年龄(43.3±17.8)岁(范围15~71岁)。13例股骨远端肿瘤患者中, 骨肉瘤6例、骨巨细胞瘤5例、平滑肌肉瘤1例、软骨肉瘤1例;3例假体置换术后翻修患者中, 肿瘤型假体术后无菌性松动2例、表面人工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1例。设计并制作球轴型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重建16例患者肿瘤切除或假体翻修术后股骨缺损。术后定期随访, 复查X线片评估下肢力线, 采用中文版36条简明健康调查量表(36-item short-form, SF-36)评价术后生活质量, 应用美国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MSTS)93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肢体功能。结果 16例患者均顺利安放假体, 除2例行全股骨置换患者外, 其余14例患者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长度(18.2±11.7) cm(范围8.6~47.1 cm)...  相似文献   

10.
 发生在四肢长骨干的肿瘤,临床上保肢治疗常采用瘤段切除异体骨或自体骨重建骨缺损,但自体骨或异体骨移植重建存在骨愈合时间长、易感染、固定较为困难等问题。Abudu等在上世纪70年代首次使用节段型人工假体(intercalary prosthesis)进行四肢长骨干肿瘤切除后的重建,但由于长骨干的肿瘤发生率不高,临床资料有限,尽管国外此种假体的临床应用时间较长,但总的例数并不多。目前,国内尚无节段型人工假体重建长骨干瘤段骨切除后骨缺损的临床报告。为熟悉其手术操作技术、明确手术治疗效果,我们近期对股骨、肱骨和尺骨骨干肿瘤应用节段型人工假体重建瘤段切除后的骨缺损,并回顾性分析节段型人工假体的设计特点、优势和不足,目的在于探讨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及评价其早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感染因素导致的膝关节肿瘤型假体失败病例进行骨水泥固定翻修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20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128例膝关节肿瘤型假体失败接受骨水泥固定翻修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男71例、女57例, 年龄(33.5±15.4)岁(范围8~77岁)。128例患者中骨肉瘤73例、骨巨细胞瘤38例、未分化肉瘤8例、软骨肉瘤4例、Ewing肉瘤2例、纤维肉瘤2例、滑膜肉瘤1例。假体翻修部位:股骨远端假体105例、胫骨近端假体23例。翻修原因:无菌性松动64例、假体部件损坏47例、肿瘤复发17例。经初次骨水泥固定翻修术后失败19例, 其中16例接受了二次骨水泥固定翻修术。主要观察指标为假体生存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流行病学数据、手术相关并发症及美国肌肉骨骼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MSTS)93膝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 128例初次骨水泥固定翻修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27±33)个月(范围6~326个月)。初次翻修手术后发生并发症25例(19.5%), 其中导致假体寿命终结19例(14.8%), 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股骨上端肿瘤患者的保肢手术中以肿瘤型人工髋关节假体重建骨缺损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自1999年3月至2006年12月间45例骨肿瘤保肢手术中以肿瘤型人工髋关节重建股骨上端的临床资料,其中转移性肿瘤26例,恶性淋巴瘤2例,骨肉瘤4例,软骨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尤文肉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侵袭性骨母细胞瘤1例,骨巨细胞瘤5例。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61个月,平均26个月。所有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1%。其中3例发生术后感染,4例患者发生术后髋关节脱位,脱位患者均为全髋重建,3例患者术后局部复发,2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发生假体周围骨折,假体的5年生存率为82%。43例患者的MSTS评分为(21.0±4.3)分。结论在股骨上端肿瘤的保肢手术中以人工髋关节来重建骨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肿瘤型假体重建膝关节周围原发性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WX  Ye ZM  Yang DS  Tao HM  Lin N  Yang ZM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0):665-668
目的总结膝关节周围原发性骨肿瘤保肢手术中人工关节重建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2月至2005年12月83例应用肿瘤型假体重建膝关节周围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临床资料。其中骨肉瘤58例,多中心骨肉瘤2例,皮质旁骨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骨巨细胞瘤13例,平滑肌肉瘤1例,尤文肉瘤2例,软骨肉瘤2例。根据骨缺损重建部位分组:股骨下端组44例,胫骨上端组34例,全股骨置换组5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30个月,平均41个月。局部复发6例,2例晚期感染,假体松动2例,无假体断裂;假体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2%、82.1%。41例植骨患者形成皮质外骨桥。肢体肌肉骨骼肿瘤外科治疗重建术后功能评分:股骨下端组19.0—29.0分,平均25.0分;胫骨上端组17.0—28.0分,平均24.4分;全股骨置换组16.0—21.0分,平均19.0分。股骨下端组和胫骨上端组功能优于全股骨置换。结论肿瘤型人工关节重建膝关节周围骨肿瘤并发症发生率低,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下保留股骨髁的定制型假体重建股骨远端恶性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6月~2021年9月我科对12例股骨远端恶性肿瘤术前通过CT、MRI确定病变范围,利用计算机辅助制作截骨导板及保留股骨髁的定制型假体,待假体定制完毕后行肿瘤瘤段切除、保留股骨髁的定制假体重建术。术后采用美国骨骼肌肉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MSTS)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 手术时间180~270 min,平均200 min。术中出血量300~800 ml,平均450 ml。12例随访12~50个月,平均21.9月。2例术后12、16个月因肿瘤肺部转移死亡,1例术后3个月肿瘤肺转移带瘤生存,1例(8.3%)术后1年出现关节假体周围感染。10例影像学示假体及钢板位置良好,无松动及骨吸收征象,股骨近端3D打印项圈固定在位,4例有连续骨痂形成;末次随访患肢功能状态良好,膝关节屈曲105°~135°,平均115°,伸直无受限,MSTS评分22~28分,(24.3±1.8)分。结论 3D打印辅助保留股骨髁的定制型假体置换技术在不增加手术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多孔钛合金假体修复四肢长骨无菌性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7年12月至2022年12月应用3D打印多孔钛合金假体治疗四肢长骨无菌性骨缺损患者13例, 男7例、女6例, 年龄(52.6±11.5)岁(范围35~72岁)。骨缺损部位:肱骨2例、桡骨1例、股骨5例和胫骨6例, 其中1例患者同时合并股骨与胫骨缺损。13例患者均为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骨不连, 其中肥大性骨不连5例、萎缩性骨不连8例;内固定手术距骨缺损修复手术的间隔时间为(20.1±3.6)个月(范围16.5~26.6个月)。通过大体观察、影像学评估、上肢功能评分(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下肢功能评分(lower extremity functional scale, LEFS)、患者满意度评价等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13例患者清创后骨缺损长度为(11.7±4.5)cm(范围6.0~20.6 cm), 植入假体长度为(12.9±5.3)cm(范围6.1~22.9 cm);术后(14.8±6.5)d(范围2~22 d)开始部分或完全负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肢肿瘤切除后使用非骨水泥组配式人工关节重建的初步疗效,分析假体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0月—2016年9月使用MEGASYSTEM-C非骨水泥组配式肿瘤型假体系统治疗的150例下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男88例,女62例;年龄12~81岁,中位年龄24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骨肿瘤分类:骨原发恶性肿瘤120例,中间型肿瘤27例,转移性肿瘤3例。134例为初次手术,16例为复发后再次手术。87例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行化疗,无患者行围术期局部放疗。假体重建股骨近端32例,股骨远端83例,胫骨近端35例。记录患者术后随访时间;肿瘤学结果,包括患者生存状况、肿瘤复发状况;假体失败发生情况,包括假体生存率、假体失败情况(失败原因、失败后再治疗方案)等,假体失败原因根据Henderson等定义的分型方式分为5型。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及假体生存率。末次随访时根据肌肉骨骼肿瘤协会(MST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下肢功能,并比较不同重建部位患者的MSTS评分。结果 150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84个月,中位时间39个月。随访期内患者无瘤存活116例,带瘤存活10例,因肺转移或多发转移死亡24例。120例原发恶性肿瘤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1%、76.6%;不同重建部位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1)。7例(4.7%)于术后7~21个月局部复发。150例患者假体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92.5%;不同重建部位假体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5)。随访期间共24例(16.0%)患者发生26次假体失败,其中1型失败9例、2型1例、3型3例、4型5例、5型8例。末次随访时126例存活患者中120例无假体失败发生。除不同重建部位对4型失败发生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29),是否化疗对5型失败发生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2)外,其余各型失败发生率与不同重建部位、是否初次手术和围术期是否化疗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肢5例(5型4例、4型1例),假体取出3例(2型1例,3型1例,4型1例),保留原假体翻修3例(1型2例,5型1例)。患者总体MSTS评分为(24±3)分,其中重建部位位于股骨近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的患者MSTS评分分别为(24±3)、(25±3)、(23±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14,P=0.052)。结论下肢肿瘤切除后采用非骨水泥组配式人工关节重建,早期随访显示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影响早期假体生存的主要原因为肿瘤进展及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广泛切除及功能重建手术方法治疗股骨上段恶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7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62例股骨上段恶性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男29例,女33例;年龄14~73岁,中位年龄35岁。原发性肿瘤41例,病程0.5~14.0个月,平均2.5个月;其中骨肉瘤16例,纤维肉瘤7例,软骨肉瘤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6例,间叶源性肉瘤4例,尤文肉瘤1例,血管肉瘤1例;按Enneking分期:ⅠB期3例,ⅡA期2例,ⅡB期35例,Ⅲ期1例。转移性肿瘤21例,其中16例有恶性肿瘤史;病程0.1~28.0个月,平均3.4个月。术中行根治性切除9例,广泛性切除39例,边缘性切除14例。39例行人工假体重建(假体组),14例行假体异体骨复合物(allograft-prostheticcomposite,APC)重建(APC组),8例截肢,1例最终行全股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6例因肿瘤远处转移死亡,术后生存16~56个月,平均28个月;36例生存患者随访时间28~221个月,平均64个月。原发性肿瘤术后局部复发率为4.88%(2/41)。术后假体组出现股骨头脱位2例,假体柄断裂1例,髋部疼痛3例,髋臼磨损3例,假体柄周围松动5例;APC组出现移植骨与宿主骨不愈合3例,髋臼磨损1例。末次随访时,假体组患肢按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功能评分为77.69%±6.50%,APC组为85.71%±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股骨上段恶性骨肿瘤广泛切除后,可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肿瘤切除后APC重建的患肢功能优于人工假体重建。  相似文献   

18.
特制人工假体在四肢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制人工关节在骨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骨肿瘤切除、特制人工假体置换重建骨缺损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术后疗效、生存情况、功能状况、并发症及处理。肿瘤包括恶性骨肿瘤23例,良性骨肿瘤30例。结果:23例恶性骨肿瘤:5年无瘤生存率34.8%(8/23),5年生存率52.2%(12/23),局部复发率17.4%(4/23),最终保肢率82.6%。30例良性骨肿瘤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0),总的保肢率为85%(17/23)。结论:特制人工假体置换可用于骨肿瘤的保肢治疗,但应进一步改善假体设计、固定、软组织重建,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D打印微孔钛(钽)假体重建下肢骨髓炎致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收治的18例下肢骨髓炎致大段骨缺损患者资料。男10例, 女8例;年龄(45.3±14.1)岁;骨缺损侧别:左侧13例, 右侧5例;骨缺损部位:股骨11例, 胫骨7例。骨髓炎病程为1.0(1.0, 3.5)年。骨缺损长度为8.35(6.50, 9.84)cm。采用个性化3D打印微孔钛(钽)假体修复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大段骨缺损。术后观察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 采用Paley感染性骨缺损骨愈合评价标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功能量表(LEFS)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评定患者的疗效。结果 18例患者术后获(12.2±0.3)个月随访。1例患者术后2个月发生伤口感染, 微孔钛假体取出后行Ilizarov骨搬运术治疗;其余17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末次随访时18例患者的疼痛VAS评分为2.0(1.0, 4.0)分, 显著低于术前[(6.1±2.3)分];LEFS评分为54.00(34.50, 69.25)分, 显著高于术前[(18.50(9.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以股骨近端上移重建骨盆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手术技术要点,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方法 自2006年10月至2011年5月,对5例骨盆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同侧股骨近端截骨上移重建骨盆环连续性、肿瘤型人工关节假体重建髋关节,男3例,女2例;年龄19~55岁,平均30.6岁。软骨肉瘤3例、原始神经外胚层瘤2例。3例肿瘤累及骨盆Ⅰ+Ⅱ区,2例累及Ⅱ+Ⅲ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MSTS)功能评分评价患肢功能,评价肿瘤学预后。结果 至末次随访时5例患者中1例死亡,1例带瘤生存,其余3例无瘤生存。主要并发症包括肿瘤局部复发、假体松动、植骨不愈合、浅表感染、坐骨神经麻痹。1例患者术后15个月发生植骨不愈合,内固定松动,可扶拐行走。1例患者因假体松动,术后26个月行翻修手术。1例患者术后6个月肿瘤局部复发改行截肢手术;1例术后18个月局部复发,未进一步处理带瘤生存。MSTS评分为11~25分,平均19.2分。结论 同侧股骨近端上移重建骨盆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是一种有效重建骨盆连续性的方法,既适用于骨盆Ⅱ+Ⅲ区缺损,也适用于骨盆Ⅰ+Ⅱ区缺损。但此术式仍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其近期效果与骨盆假体类似,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