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城市儿童饮食行为与其营养状况的多重对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深入了解城市儿童饮食行为与他们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儿童的饮食行为和促进健康提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与措施。方法选择福州和莆田2个城市4所小学的1~6年级小学生做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使用多重对应分析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儿童的各种不良饮食行为中,最常见的分别为挑食偏食(19.2%)、常喝含糖饮料(15.5%)和常吃甜食(11.7%)。有21.3%的儿童营养不良,23.3%的儿童超重或肥胖,只有55.4%的儿童营养状况正常。儿童消瘦与挑食偏食严重和不吃早餐有关;儿童超重或肥胖与不挑食偏食和有时吃西式快餐有关;儿童营养状况正常与常吃早餐、不挑食偏食,以及不吃腌制食品和西式快餐有关。结论福建省2城市4所小学学生的不良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欠佳的发生率均较高,要重点改善早餐行为、挑食偏食行为和进食西式快餐行为,促进儿童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及家长营养知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建光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4):1750+1807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和家长对营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咸宁市城区一所幼儿园256例3~6岁儿童的父母为调查对象。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法,应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儿童中有不良饮食习惯者较多。87.89%的儿童早餐质量较低。82.81%的儿童喜欢吃零食,32.42%的儿童存在挑食、偏食问题,33.20%喜欢碳酸饮料;家长对营养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为保证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应合理安排儿童膳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关部门应根据家长的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探索其"知信行"素养与体质指数水平的相关性,为制定广州市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4所中小学579名在校学生膳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营养知识知晓程度被评为"优秀"和"良好"的中小学生仅分别占1.1%、5.5%,男生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5,P0.05);58.7%的中小学生对营养知识感兴趣,97.5%意识到营养知识对健康的重要性;超过半数中小学生存在吃零食(90.1%)、挑食偏食(69.2%)、吃宵夜(70.7%)等不良饮食行为;正常组中从不吃宵夜的人数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9,P0.05)。结论广州市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整体水平不高,大多数中小学生的饮食态度较为端正,但仍存在不良饮食行为,其中肥胖中小学生吃宵夜问题尤为严重。应加强膳食营养健康教育,重点纠正低年级与超重肥胖学生的饮食结构与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唐山市丰润区小学生饮食行为习惯及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研究方法,抽取唐山市丰润区某小学一~六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每个年级抽取3个班,对所抽取班级的所有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关于小学生饮食行为的调查结果中,不良饮食行为的检出率很高,为95.2%。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挑食、偏食、睡前进食、经常喝含糖饮料。被调查父母营养知识知晓率较高,对孩子的饮食行为比较关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学生的不良饮食行为与父亲工作状态、年级、对孩子不喜欢的食物采取的做法和家庭类型有关。结论挑食、偏食及经常喝含糖饮料是目前小学生存在的主要饮食行为问题,应提倡儿童膳食均衡,合理指导和宣教,并积极倡导健康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5.
2003年天津市区某小学学生饮食行为及营养发育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调查目前小学生营养知识、营养状况及饮食行为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采取问卷调查、膳食调查、体格检查的方式调查了实验小学部分学生营养知识、营养发育状况及饮食行为。结果:多数学生及其家长掌握了一些营养知识,学生的营养发育状况有所改善;但在学生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偶尔不吃早餐(13.3%)、吃零食(36.7%)、挑食和偏食(50%)等;膳食调查表明学生的膳食在肉、奶类食品的摄入水平较高使得蛋白质与铁等营养状况较好,但仍存在钙、锌、VC、VA等营养素供给不足的问题。结论:目前大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具有能够满足学生合理膳食的物质基础;家长对营养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希望得到营养指导;为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对学生及其家长进一步开展营养知识的普及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城市儿童挑食偏食行为的影响,为改善他们的饮食行为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省4所小学的1~6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使用累积比数模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城市儿童挑食偏食的现象较为普遍,82.1%(887/1081)的儿童至少有1种特别不喜欢而不吃或少吃的食品,饮食行为好、中、差分别为17.9%,62.8%,19.2%;偏食的种类较多,依次为豆类、蔬菜类和鱼虾类;女生不吃肉类、蛋类和奶类的比例均高于男生.家庭环境因素中的母亲职业、监护人的认知水平和家庭收入依次对儿童的挑食偏食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结论我省城市儿童挑食偏食行为的发生率较高,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的挑食偏食行为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城市儿童挑食偏食行为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城市儿童挑食偏食行为的影响,为改善他们的饮食行为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省4所小学的1~6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使用累积比数模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城市儿童挑食偏食的现象较为普遍,82.1%(887/1081)的儿童至少有1种特别不喜欢而不吃或少吃的食品,饮食行为好、中、差分别为17.9%,62.8%,19.2%;偏食的种类较多,依次为豆类、蔬菜类和鱼虾类;女生不吃肉类、蛋类和奶类的比例均高于男生。家庭环境因素中的母亲职业、监护人的认知水平和家庭收入依次对儿童的挑食偏食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结论我省城市儿童挑食偏食行为的发生率较高,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的挑食偏食行为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桂西地区留守儿童营养不良的原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留守营养不良儿童监护人发放问卷调查表。结果出生后7天内添加辅食71人,2~3个月添加辅食28人,1岁添加辅食1人,91人每天吃零食,其中28人以零食为主食,57人有偏食、挑食,51人不按时进食,99人喂食量均少或不定。100.00%监护人不知晓婴儿的最佳食品、添加辅食时间和原则,99.00%监护人不知晓如何选择婴儿食品,95.00%监护人不知晓婴儿食品应单独制作,94.00%的监护人不知晓按时进食的重要性,81.00%监护人不知晓如何搭配小孩膳食,10.00%监护人不知道小孩吃零食不好。结论留守营养不良儿童普遍存在不良饮食习惯,监护人对儿童营养与喂养知识缺乏。加强对留守儿童及监护人进行营养与喂养方面的指导,促进儿童体格发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导致学龄期儿童单纯性肥胖的行为因素,为探讨行为干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淄博市城区、农村各3所7~12岁学生3428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学龄期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总检出率为10.88%(373/3428),城市儿童肥胖率为11.47%(207/1806),农村儿童为10.05%(166/1622),差异无显著性;男童总肥胖率为12.28%(217/1776),女童为9.39%(156/1662),男童与女童的肥胖率差异有显著性(χ2=6.830,P<0.01).不同年龄组肥胖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2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坐卧时间过长(看书作业、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等)、不喜欢体育运动、进食速度快、喜欢肥腻肉食、不吃早餐、挑食偏食、常吃零食甜食、常吃快餐为主要危险行为因素,户外活动时间较长(每天>2h)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学龄期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发生率较高,与不良行为因素密切相关,家庭、学校应采取行为干预措施,以减少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掌握的现状和饮食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行中小学生营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京市6所中学的840名中学生及7所小学的95 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营养知识比较缺乏,早餐情况较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吃零食、偏食和挑食现象普遍。结论:在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方面,需要对中小学生进行宣教干预,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营养知识,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石河子大学大学生营养知识(K)、营养态度(A)和饮食行为习惯(P)的现状,为今后开展大学生营养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问卷,抽取石河子大学在校的1 728名大学生,对其进行调查,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不及格率67.0%,不同性别、专业、生源地学生的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营养态度普遍较积极,92.9%的男生和97.3%的女生都认为营养对健康很重要,但如果要付钱去接受营养知识,仅有45.2%的男生和52.3%的女生愿意。饮食行为方面,每天坚持吃早餐的学生仅占59.5%,每天喝牛奶的学生仅占7.5%,仅有24.9%的学生没有食零食的习惯。结论多数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的认识,不合理的饮食行为较普遍,应结合不同学科学生特点进行营养教育,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2.
女大学生饮食行为、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目前女大学生的饮食行为、营养知识水平、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打下基础。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抽取两所院校的426名女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并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被调查的女生中37.09%有时不吃早餐,3.29%1日只吃2餐,15.26%每日餐次不定,饮食无规律,34.74%经常吃零食,35.92%只偶尔饮或从不饮牛奶或豆浆;女生的营养知识偏低;女生中营养不良者占31.69%,超重者占0.94%,无肥胖者,但对自己体型感到不满意的占63.84%,其中有54.14%的人采取了各种减肥措施;营养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饮食无规律、食欲差、进食速度慢、经常吃零食、生活费用低与营养不良的发生有关。结论一些不合理的饮食和生活行为方式在部分女生中存在,可能对其营养和健康状况带来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在女大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status of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among rural residents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actice of such behaviors. Methods One thousand and ninety subjects aged 15 years or over in a rural community, Anhui Province, China were surveyed. A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on the health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the subjects. Information on health behavior included smoking, drinking, dietary habits, regular exercises, sleeping pattern and oral health behavior.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smoking and drinking in the male subjects was 46.5% and 46.9%,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positive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smoking and drinking. Only 8.3% of all subjects ate three regular meals a day regularly. Among subjects who ate two meals a day, 89.7% did not have breakfast. Only 1.7% of subjects took part in regular exercise. About 85% of subjects slept 6 to 8 h per day. Only 38.4 % of the respondents had the habit of hand washing before eating and after using the lavatory. 79.3% of the subjects brushed their teeth every day, and among them, only 10.6 percent brushed their teeth twice a day.Further analyses showed that 64.8% of subjects had 3-5 items of positive health behaviors out of 8 items and only 16.9% had six or more items. Logistical regression analyses suggested that better health behavior was affected by sex, age, years of education, income and health knowledge.Conclusion The status of health behaviors among rural residents was generally poor. It is thus urgent to reinforce health education in rural communitie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status of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among rural residents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actice of such behaviors. Methods One thousand and ninety subjects aged 15 years or over in a rural community, Anhui Province, China were surveyed. A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on the health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the subjects. Information on health behavior included smoking, drinking, dietary habits, regular exercises, sleeping pattern and oral health behavior.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smoking and drinking in the male subjects was 46.5% and 46.9%,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positive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smoking and drinking. Only 8.3% of all subjects ate three regular meals a day regularly. Among subjects who ate two meals a day, 89.7% did not have breakfast. Only 1.7% of subjects took part in regular exercise. About 85% of subjects slept 6 to 8 h per day. Only 38.4 % of the respondents had the habit of hand washing before eating and aft  相似文献   

15.
川北医学院护理新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川北医学院护理新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川北医学院护理本科2008级297名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的营养KAP问卷调查。结果:川北医学院护理新生对营养知识比较欠缺,营养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50.73%,且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牛奶摄入不足等,但有积极良好的态度。结论:应加强护理新生营养教育,提高营养知识水平,改变不良饮食行为,提高健康水平,为其能有效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蚌埠市城乡老年人营养状况及饮食行为差异。方法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蚌埠市城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人1 249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结果蚌埠市老年人营养不良率为9.7%(121/1 249),其中城市老年人的营养不良率为6.5%(39/602),明显低于乡村老年人的12.7%(82/647)(P < 0.01)。不同饮食口味和不同食用蔬菜、水果、鱼、禽、蛋、大豆及其制品频率老年人营养状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不同食用奶类频率老年人营养状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城市和乡村老年人在饮食口味和食用蔬菜、水果、鱼、禽、蛋、大豆及其制品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蚌埠市城乡老年人营养不良状况和饮食行为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糖代谢异常孕妇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雪丹 《吉林医学》2011,(24):5051-5052
目的:调查糖代谢异常孕妇饮食结构及营养素摄入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指导。方法:选取OGTT试验异常孕妇79例作为调查对象。使用24 h膳食回顾调查法,分析调查对象每天膳食热能及各种营养素摄入量,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来源,餐次比情况,并将饮食状况与孕妇OGTT血糖浓度进行Log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大部分热能摄入过量;脂肪及糖类产热比偏高,蛋白质产热比相对偏低(P<0.05)。三餐能量分配不合理,晚餐过高,早餐不足。经过Logistic回归的分析,早餐中粥、肠粉和米饭的摄入过多为危险因素,水果日摄入量>400 g为危险因素;孕期蔬菜食物日摄入量400 g以上为保护因素。结论:糖代谢异常妇女饮食营养结构不合理。有必要进行个体化饮食指导,提高怀孕与生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职大学生早餐认知态度及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职大学生旱餐的认知态度和营养状况,为改善高职大学生早餐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97名高职大学生,进行早餐认知态度和连续3d的早餐膳食调查。结果高职大学生营养不良者占29.56%,营养过剩者占1.72%。每天吃早餐的学生占57.8%,早餐食用率女生高于男生,食品专业学生高于非食品专业学生。学生不吃早餐的原因主要是早上起床晚而担心上课迟到。仅1.4%的学生早餐营养充足,男、女生早餐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375,P〉0.05),食品专业学生早餐质量优于非食品专业学生(X2=6.490,P〈0.05)。学生多数营养素和能量的摄入均未达到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S)的30%。多数学生早餐营养态度良好,愿意了解更多的早餐营养知识,并希望改变早餐不良饮食行为。结论高职大学生早餐就餐率不高,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加强学生营养知识教育,提供合理营养早餐,改善学生早餐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初中学生的营养知识行为及态度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初中一到三年级学生问卷调查,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初中学生对必需营养素种类维生素C 优质蛋白质钙碘能量脂肪铁膳食纤维良好的食物来源的知晓率分别为30.39%86.93%82.35%67.97%65.03%46.08%80.07%46.41%和49.35%。每周食用早餐牛奶鸡蛋蔬菜和水果6~7次的学生分别仅占69.28%15.69%14.05%61.76%和31.37%。89.22%的学生认为营养知识对健康有影响,愿意学习营养知识的学生占86.27%,愿意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学生有85.29%。结论该初中学生营养知识知晓情况不容乐观,饮食行为不科学,但学习营养相关知识的态度积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住院新失能老人出院前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住院的新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人口社会学资料、疾病资料等各因素对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影响,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照顾者照顾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照顾者照顾能力总分为15.0±6.8,高于香港地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影响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患者自评经济水平、入院时自理能力,以及照顾者的文化程度和日均照顾时间(P<0.05),可解释照顾者照顾能力总变异的32%。结论:住院新失能老人出院前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处于较低水平,护理人员应特别加强对入院时自理能力低、经济收入低的新失能老人的照顾者以及文化程度低、照顾时间短的照顾者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