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慢性肾衰竭虚证患者临床辨证舌象客观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客观地描述慢性肾衰竭虚证患者的舌象特征,以揭示其舌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方法:应用TP-1型中医舌象数字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舌象参数,采用酶法、比色法等技术检测CRF患者血生化指标。结果:慢性肾衰竭虚证5种证型中舌色指数以脾肾阳虚型为最高,润燥指数以阴阳两虚型为最低;5型中,舌象参数与血生化指标具有相关性,不同证型舌象参数对应的血生化指标不同。结论:TP-1型中医舌象数字化分析仪能够客观地描述慢性肾衰虚证5种证型舌象特征,指标重复性较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慢性肾衰各证型与舌象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舌象特征。[方法]选取200例符合RA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指标、使用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uses 28 joint counts,DAS28)等基本信息进行详细记录,观察其舌象变化,以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究现有中医证型与患者舌象的相关性。[结果]本次研究中200例RA患者的舌质以淡白舌、胖大舌和齿痕舌为主,舌苔以白苔、厚苔和腻苔为主;不同舌象的患者病情活动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显示,现有证型与此次舌象研究结果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合本课题组前期相关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RA证型——脾虚湿阻证,并明确了其舌质以淡白舌、胖大舌和齿痕舌为主,舌苔以白苔、厚苔和腻苔为主。[结论]RA患者舌象丰富多变,且不同证型中的表现不同,脾虚湿阻证是RA新的中医分型,该结果对临床诊疗和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晚期结直肠癌(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ACRC)患者舌象在不同临床因素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对辨证的重要意义,为中医临床诊治ACRC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2022年9月30日期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杨宇飞教授门诊治疗的3384例A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3384例患者的一般人口学信息、舌象信息以及诊疗信息。探讨ACRC患者舌象特点,分析在不同临床因素中ACRC患者的舌象分布差异。使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 纳入3384份ACRC病例进行分析,其中男性1891例,女性1493例,男女构成比为1.27∶1,平均年龄(60.90±25.66)岁,其中男性年龄分布较女性前移;异常舌色以暗红舌、红舌、淡暗舌居多,异常舌形以齿痕舌、裂纹舌以及舌有瘀斑为主,异常舌苔以腻苔与厚苔为主。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发病部位与舌色(暗红,淡暗)、舌形(齿痕)、苔色(黄、白)、苔质(厚、腻、水滑)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初次确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B型脑钠肽(BNP)在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浓度的变化,并评价其对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前后血浆BNP水平,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透析前后的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测量下腔静脉宽度,记录当次透析脱水量.结果 □66例MHD患者透析前后血浆BNP中位数分别为378.6 pg/ml及125.6 pg/ml,健康对照组为10.3pg/ml;透析前后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透析后较透析前显著下降(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MHD患者透析前后血BNP水平与LVDd、LVDs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与LV、RV、RVD、IVS无相关性.MHD患者透析前后下腔静脉宽度(IVCD)分别为(15.2 3.2)mm、(12.1±2.4)mm,当次透析脱水量占自身干体重的(5.1 2.1)%.透析前后血BNP的减少之比与平均下腔静脉宽度的减少之比呈正相关(P<0.01),与透析前后体重的减少之比呈正相关(P<0.05).LVEF<50%者8例,LVEF>50%者58例,血浆BNP水平分别为679.6pg/ml及112.5pg/ml,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2例左心扩大者血浆BNP水平(521.6pg/ml)显著低于54例左心室正常者(105.1pg/ml)(P<0.01).结论 BNP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MHD患者体内血容量的变化及左心功能状态,是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自身骨密度(BMD)动态变化的情况,分析骨密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对70例MHD患者观察18个月,观察前后使用双能X射线(DEXA)测定患者髋部BMD,并收集两个时间段的血生化指标。观察前后相应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BMD降低的影响因素及其与BMD变化的关系特点。结果:观察前后对比,BMD的T值、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有显著性变化(P<0.05);BMD变化值(△T)与透析龄呈正相关(Z=0.288,P=0.015);与BMD基础值呈负相关(r=-0.437,P=0.001);与基础血清肌酐呈负相关(r=-0.318,P=0.007)。结论:MHD患者骨量流失、钙磷PTH代谢障碍持续加重;透析龄、BMD的基础值、血清肌酐水平与BMD降低具有相关性;MHD患者透析早期BMD减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protein,HMGB1)和微炎症指标水平变化,探讨HMGB1与微炎症指标的关系,并研究在线血液透析滤过是否可清除HMGB1及改善微炎症状态。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2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以上),按随机原则分为在线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17例及血液透析组(HD组)12例,另选取10例健康体检者作正常对照。分别检测HDF组与HD组患者入选时单次透析前、单次透析后及透析3个月后的血清HMGB1、IL-6、TNF-α、hs-CRP水平,同时检测正常对照组的上述指标。结果:MHD患者单次透析前血清HMGB1、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HD患者单次透析前血清HMGB1与TNF-α、hs-CRP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823、0.627,P0.01),而HMGB1与IL-6则无相关性(r=0.282,P0.05);与单次透析前比较,HMGB1在HDF组单次透析后、透析3个月后均有所下降,在HD组单次透析后、透析3个月后均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在HDF组单次透析后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HDF组透析3个月后、HD组透析3个月后升高,HD组单次透析后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在HDF组单次透析后、透析3个月后均有明显下降,在HD组单次透析后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D组透析3个月后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在HDF组单次透析后有所升高,透析3个月后有所下降,在HD组单次透析后,透析3个月后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与HD组透析3个月后比较,HDF组hs-CRP低于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MGB1、IL-6、TNF-α亦低于HD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血清HMGB1、IL-6、TNF-α水平升高,提示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MHD患者血清HMGB1与TNF-α、Hs-CRP呈显著正相关,考虑其可能作为一项评价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新指标,在线血液透析滤过可明显降低MHD患者TNF-α水平,并可能有助于降低患者HMGB1水平,改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利用Dirk R Kuypers的方法对本透析中心158例MHD患者的皮肤瘙痒情况进行评分,了解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临床特征,再进一步分析相关临床指标(性别、年龄、透析年限、皮肤干燥患病率、血液透析滤过(HDF)频率、透析前血肌酐、钙、磷、钙磷乘积、血红蛋白、甲状旁腺激素)与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本透析中心MHD患者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高达62.66%。其中轻度瘙痒占25.25%,中度瘙痒53.53%,重度瘙痒21.21%。患者发生皮肤瘙痒的常见部位是背部、下肢、胸部、头颈。其中背部尤其严重。皮肤瘙痒组与无皮肤瘙痒组相比,年龄、透析年限和皮肤干燥患病率、HDF频率、血磷、钙磷乘积、i PT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瘙痒组的年龄、透析年限、皮肤干燥患病率、钙磷乘积、i PTH均高于轻度瘙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皮肤瘙痒程度可能与皮肤干燥程度、钙磷乘积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肺结节患者的舌象参数特征,为肺结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客观参考指标。方法:纳入210例肺结节患者,运用《中医肺系疾病问诊量表》采集患者临床信息,根据临床信息对所有患者进行辨证。同时,纳入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TF-1型舌面一体仪采集患者舌象信息,比较不同中医证型肺结节患者的舌象特征参数。结果:210例肺结节患者包括气阴两虚证62例、气虚痰湿证81例、肝郁脾虚证67例。(1)舌中部舌质颜色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证型组患者的TCMIDR、TCMIDG、TCMIDV均降低(P0.05),气阴两虚组、气虚痰湿组患者的TCMIDB亦降低(P0.05),气阴两虚组患者的TCMIDS升高(P0.05);与气虚痰湿组比较,肝郁脾虚组患者的TCMIDH升高(P0.05)。(2)舌总体舌苔颜色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证型组患者的CCR、CCG、CCV均降低(P0.05),气阴两虚组、气虚痰湿组患者的CCB亦降低(P0.05),气阴两虚组患者的CCS升高(P0.05)。(3)舌中部舌苔颜色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证型组患者的CCMIDR、CCMIDG、CCMIDB、CCMIDV均降低(P0.05),气阴两虚组患者的CCMIDS升高(P0.05)。(4)舌尖部舌苔颜色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证型组患者的CCTIPR、CCTIPV均降低(P0.05),气阴两虚组、气虚痰湿组患者的CCTIPG、CCTIPB亦降低(P0.05),CCTIPS升高(P0.05);与气阴两虚组比较,肝郁脾虚组患者的CCTIPS降低(P0.05)。(5)舌右边部舌苔颜色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气阴两虚组患者的CCRIGHTS升高(P0.05);与气阴两虚组比较,气虚痰湿组、肝郁脾虚组患者的CCRIGHTS均降低(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肺结节患者的舌象参数存在差异,舌象客观指标对肺结节临床辨证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通量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钙、磷代谢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1月-2012年11月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MHD患者7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高通量方式透析,对照组采用低通量方式透析,对比两组透析前和透析1、6、12个月后的血钙、血磷水平及Scr(血肌酐)、ALB(血清白蛋白)和PHT(甲状旁腺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透析前,两组在血钙、血磷水平及Scr、ALB和PHT水平上均无显著差别(P>0.05);透析后,观察组患者血钙水平升高更明显,血磷水平降低更明显;同时Scr、ALB和PHT的变化均更明显(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方式对MHD患者的钙、磷代谢功能改善效果更显著,透析更为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9例透析龄≥6个月的MHD患者(MHD组)根据有无心血管疾病(CVD)事件发生分为MHD合并CVD组(MHD-CVD组,n=26)和MHD未合并CVD组(MHD-nCVD组,n=43)。采用ELISA法检测透析前和透析后即刻(透后即刻)的血浆Hcy浓度;应用心脏彩超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分析血浆Hcy水平与心脏彩超测定指标的相关性。以4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MHD组透析前和透后即刻的血浆Hcy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透析前,MHD-CVD组血浆Hcy浓度显著高于MHD-nCVD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HD患者血浆Hcy水平与LVEDD、LVPW、LVM和LAD呈正相关(r=0.315,P=0.008;r=0.355,P=0.003;r=0.314,P=0.009;r=0.248,P=0.040),与LVEF呈负相关(r=-0.262,P=0.030)。在透后即刻血浆Hcy浓度较透析前下降≥50%的MHD患者中,透后即刻血浆Hcy水平降低与LVPWD呈正相关(r=0.401,P=0.036),其中MHD-CVD组透后即刻血浆Hcy水平降低与LVEDD和LVESD呈负相关(r=-0.419,P=0.031;r=-0.534,P=0.008)。结论 MHD患者(尤其是合并CVD的患者)普遍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Hcy水平能反映LVM及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可调钠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可调钠透析对透析脱水患者低血压的防治作用,以及透析前后血钠浓度的变化,评价PH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规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6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18人,分别行普通透析与可调钠透析,观察透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透析间期平均血压、心率,超滤量和透析后血钠浓度的变化。结果透析后可调钠透析组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透析组,而超滤量显著高于普通透析组,血钠浓度、心率等无明显差异。结论可调钠透析可明显降低透析脱水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并且明显缓解患者的水负担,提高透析的充分性,还能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及对中大分子毒物的清除。方法选择4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血液透析(CHD)组与HFHD组,每组各20例。以3个月为观察期,测定和比较2组单次透析前与透析后即刻差值,单次与3个月后透析前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酐(Scr)、血红蛋白(Hb)、血磷(P3+)、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记录和比较单次透析前及3个月后二维超声心动图中心脏左房前后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的数值。结果①单次透析前后hs-CRP、Scr、Hb水平差值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3+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β2-MG水平无论是在单次透析前后还是和3个月后2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3个月后HFHD组较CHD组hs-CRP、P3+水平与单次透析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cr、Hb、LAD、IVST数值水平与单次透析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D与CHD对Scr等小分子物质清除无显著差异,HFHD可以较好地清除β2-MG等中大分子物质,进而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在延津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共7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低通量组(n=39)和高通量组(n=39).低通量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高通量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6个月血清肌...  相似文献   

14.
15.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随着各血液净化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类血透并发症时有发生.本文针对一些血透并发症对血液透析机及水处理系统的维护进行经验总结及探讨.  相似文献   

16.
血液透析与微炎症状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红卫 《医学综述》2006,12(21):1305-1307
尿毒症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而微炎症状态可导致营养不良及血管粥样硬化性疾病等,直接影响尿毒症患者的预后,血液透析可清除代谢毒物、废物,减轻其对机体的不良影响,但加重了炎性反应的进展。本文就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Hemodialysis in small childre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 M Grushkin  B Korsch  R N Fine 《JAMA》1972,221(8):869-8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