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32例无积水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0例患者成功一期取尽结石,一次结石取净率93.8%。2例铸型结石行二期PCNL,无结石残留。平均手术时间80 min,平均住院时间11 d。术中、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PCNL治疗无积水肾结石损伤小,并发症少,清石率高,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何述萍  吴丽萍 《四川医学》2009,30(5):774-775
目的探讨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从而达到提高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护理质量。方法总结2007年2月。2008年10月我科PENL治疗的5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及其护理措施。结果56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中有22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发生出血3例,结石残留16例。严重感染1例,肾贯通伤2例。22例发生并发症的患者都被及时发现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无1例因术后并发症而发生严重后果。结论PCNL虽属微创手术,但术中术后大出血、残留结石、术后感染等是PCNL较常见的并发症,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标准通道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超声引导标准通道 PCNL 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病人29例,其中结石直径>2.5 cm者25例,鹿角形结石18例,多发结石23例,感染性结石2例,孤立肾结石3例.结果 单通道取石26例,双通道取石2例, 中转开放手术1例,结石清除率为71.4%(20/28).手术时间为40~260 min,平均130 min.术中出血1例放置肾造瘘管改二期手术.术后除1例因肾动静脉瘘行肾动脉栓塞,未发生术后大出血及感染情况.结论 超声引导下标准通道 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对于严重并发症应足够重视,并随时做好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孤立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接受B超引导下行微创经皮肾镜手术治疗16例孤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单通道碎石,术中留置肾造瘘管及双J管,术后随访患者结石清除率,血清肌酐,尿素氮,有无新发高血压。结果 12例患者一期手术清除结石,2例患者二期手术清除结石,2例患者二期手术后有结石残留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清除结石,1例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经高选择性介入栓塞治疗治愈,无重大并发症,随访1年,患者肾功能改善,无结石复发及新发高血压患者。结论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孤立肾肾结石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非孤立肾患者相同,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术(mPCNL)治疗孤立肾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采用彩超引导下行mPCNL治疗孤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在彩超引导下均1次穿刺成功,一期或二期取尽结石,无肾切除、大出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孤立肾结石处理难度及风险较大,有一定经验基础上行彩超引导下mPCNL治疗孤立肾结石相对安全、并发症少,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乐婷 《中原医刊》2011,(22):121-122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护理配合。方法32例肾结石患者,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PCNL治疗肾结石。结果32例患者中27例1期取净结石,3例1周后2期取净结石,2例肾盏内残留小块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CNL治疗肾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出血少、结石清除率高的优点。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配合、器械的术后管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疗效和经验。方法 7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PCNL治疗,分析手术疗效,总结手术经验。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穿刺成功,2例中转开放手术,76例患者均行一期碎石术,其中74例行单通道取石,2例双通道取石,平均手术时间为56.38 min,结石清除率96.15%,3例术后继发出血,1例保守治疗治愈,2例术后出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无丢肾、无败血症、无尿瘘、气胸、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基层医院根据自身情况开展PCNL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但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充分术前准备、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8.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F14~F16M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疗效与技巧。方法总结2003年1月-2007年12月间利用MPCNL技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32例,其中9例先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7d~10d后行Ⅱ期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其余23例患者均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28例采用单通道取石,4例采用双通道取石。结果术后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结石清除26例(81.25%);6例结石残留的患者中,有2例残留结石移行至输尿管上段给予ESWL治疗,结石顺利排出。另有1例残留结石下移至输尿管下段,用输尿管镜将结石取出。1例孤肾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行Ⅰ期取石,术后出现中毒性休克;其余患者术后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MPCNL疗效肯定,具有安全、实用、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MPCNL在处理孤立肾肾结石并发梗阻性肾衰中,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尿管球囊导管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输尿管球囊导管建立人工肾积水后进行PCNL治疗无积水肾结石43例,对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结石清除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3例患者均Ⅰ期成功建立皮肤肾通路,Ⅰ期碎石成功,无改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85±11)min,1例患者术中输血400mL,无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2d复查尿路平片,40例患者排净结石,3例有结石残余需体外碎石治疗,结石清除率93%(40/43)。结论输尿管球囊导管的应用在PCNL治疗无积水肾结石中安全、方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y,FURS)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在孤立肾肾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6年12月20例孤立肾肾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FURS组8例,PCNL组12例,比较2组结石大小、手术时间、血红蛋白变化、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肾功能变化和结石清除率。结果:FURS组与PCNL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4.4±23.8) min、(125.0±55.4) min,无统计学差异(t=0.988,P=0.336);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3±2.6) d、(6.0±2.8) d,无统计学差异(t=1.429,P=0.170)。FURS组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下降的中位数为-2.0 g/L(-6.0~8.0 g/L),明显低于PCNL组的6.0 g/L(-3.0~14.0 g/L)(Z=-2.047,P=0.041)。2组并发症均为ClavienⅠ~Ⅱ级,其中FURS组发热1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例,PCNL组发热3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例,输血1例。FURS组术前血肌酐(171.6±113.4) μmol/L,与术后第1天[(163.9±108.9) μmol/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025,P=0.345);PCNL组术前血肌酐(152.4±65.9) μmol/L,与术后第1天[(161.0±56.2) μmol/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114,P=0.289);2组间术前、术后比较血肌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70,P=0.644;t=-0.076,P=0.940)。FURS组和PCNL组一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62.5%(5/8)、75.0%(9/12),无统计学差异(Fisher检验,P=0.455)。结论:FURS和PCNL均为孤立肾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FURS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具有微创优势;PCNL结石清除率高,更适合孤立肾铸型结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开放手术结合肾镜对8例孤立肾多发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先行开放手术打开肾盂,再利用肾镜碎石、取石.结果 所行治疗均一次性将结石全部取出,且手术历时短,出血量少,术后2例患者并发感染,术后15d肾功能检查均正常,所有患者2a内均无复发.结论 开放手术结合使用肾镜对孤立肾多发结石患者治疗效果好,结石取尽率高,历时短,术后并发症少,2a内无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患者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4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PCNL治疗的22例孤立肾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以及5年以上随访资料,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无石率(stone free rate,SFR)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超声检查评估远期结石复发率,通过血肌酐及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评估肾功能情况。结果: 本组22例患者中,平均年龄为(50.3±11.8)岁,10例解剖性孤立肾,12例功能性孤立肾,中位结石直径为1.65(1.1~3.9) cm,全部为多发结石,包括7例鹿角形结石。术前的中位血肌酐为104.5(60.0~460.0) μmol/L,平均eGFR为(60.3±29.4) mL/min。平均手术时间为(88.2±42.0) min,各有11例单通道和双通道PCNL。术后第一天的中位血肌酐为102.0(63.0~364.0) μmol/L,平均eGFR为(58.0±25.1) mL/min,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7±5.2) d。本组有5例(22.7%)患者出现短期并发症,其中4例患者同时出现术后感染和大量出血,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胸膜损伤,行胸腔闭式引流后好转; 2例(9.1%)患者出现长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发生输尿管狭窄,行球囊扩张术后好转;其余15例(68.2%)患者均未见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为6.2(4.7~11.1)年,最近一次随访的中位血肌酐为104.0 (72.4~377.0) μmol/L,平均eGFR为(60.1±23.7) mL/min,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例(27.3%)患者出现肾功能减退。术后初始和最终SFR分别为72.7%和100%; 6.2年的随访时间内9例(40.9%)患者结石复发,复发后共进行13次取石手术,最近一次随访的SFR为63.6%。结论: 本研究目前是国内外已有报道中关于孤立肾肾结石患者PCNL术后随访时间最长的研究,超声引导下标准通道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可以达到理想的SFR。长期随访结果表明仍有较高的结石复发率,但术后患者远期肾功能稳定,部分患者出现轻度肾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并发症,评价其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我科从2008年10月—2010年5月通过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86例,男50例,女36例,年龄27~81岁,其中铸型结石5例,重复肾上半肾结石1例,孤立肾结石2例。结果术后大出血2例,腹腔积液2例,术后发热3例,腹腔积液患者1例行剖腹探查,1例行腹腔置管引流,其余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开展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初期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感染及周围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斜仰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在治疗马蹄肾合并多发肾结石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4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8例马蹄肾多发肾结石行斜仰卧位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结石残留、出血、感染情况.结果 8例马蹄肾患者(13侧肾结石),均一期建立通道并碎石,一期清除结石9侧,二期清除4侧.围手术期出血较多需输血1例;严重感染3例,经抗感染治愈,均未发生感染性休克.随访1个月~5年,目前尚无结石复发需二次手术者.结论 斜仰卧位PCNL治疗马蹄肾多发肾结石一期结石清除率较高,并发症可控,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赵海贤  李小捷  张丽鹏  严春晖  郭征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934-1934,1936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多期、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中的作用。方法:2006年5月-2009年2月共行PCNL术治疗肾结石患者112例,其中26例在一期手术中7-20天实施多期单通道(16/26)、多期多通道(10/26)治疗。分析26例多期、多通道PCN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护理要点。结果:所有患者经术前和术后护理都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该组患者结石的清除率达88.4%(23/26),无大出血、严重感染、腹腔脏器损伤、造瘘管脱落、术后输尿管石街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护理工作有助于PCNL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患者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4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PCNL治疗的22例孤立肾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以及5年以上随访资料,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无石率(stone free rate,SFR)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超声检查评估远期结石复发率,通过血肌酐及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评估肾功能情况。结果: 本组22例患者中,平均年龄为(50.3±11.8)岁,10例解剖性孤立肾,12例功能性孤立肾,中位结石直径为1.65(1.1~3.9) cm,全部为多发结石,包括7例鹿角形结石。术前的中位血肌酐为104.5(60.0~460.0) μmol/L,平均eGFR为(60.3±29.4) mL/min。平均手术时间为(88.2±42.0) min,各有11例单通道和双通道PCNL。术后第一天的中位血肌酐为102.0(63.0~364.0) μmol/L,平均eGFR为(58.0±25.1) mL/min,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7±5.2) d。本组有5例(22.7%)患者出现短期并发症,其中4例患者同时出现术后感染和大量出血,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胸膜损伤,行胸腔闭式引流后好转; 2例(9.1%)患者出现长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发生输尿管狭窄,行球囊扩张术后好转;其余15例(68.2%)患者均未见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为6.2(4.7~11.1)年,最近一次随访的中位血肌酐为104.0 (72.4~377.0) μmol/L,平均eGFR为(60.1±23.7) mL/min,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例(27.3%)患者出现肾功能减退。术后初始和最终SFR分别为72.7%和100%; 6.2年的随访时间内9例(40.9%)患者结石复发,复发后共进行13次取石手术,最近一次随访的SFR为63.6%。结论: 本研究目前是国内外已有报道中关于孤立肾肾结石患者PCNL术后随访时间最长的研究,超声引导下标准通道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可以达到理想的SFR。长期随访结果表明仍有较高的结石复发率,但术后患者远期肾功能稳定,部分患者出现轻度肾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在小儿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经皮肾镜治疗的16例肾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儿中,行一期穿刺取石15例,二期取石1例,无一例改开放手术。结石清除时间5~30 min,平均15 min。结石清除率为100%。1例术后出现明显腹胀,1 d后自行好转,3 d后消失,考虑为冲洗液外渗所致。所有病例术中术后均未发生大出血、肾盂肾盏穿孔或撕裂、感染性休克及气胸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5~8 d,平均6 d。术后随访3~24个月,无继发性出血、肾周尿囊肿或脓肿形成;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无结石复发。结论:PCNL治疗小儿肾结石具有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MPCNL治疗的孤立肾肾结石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中,并发肾积脓10例患者先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5~7天后行二期MPCNL,其余28例均行一期穿刺取石,均为单通道取石,一期结石清除率86.8%。,有2例残留结石移行至输尿管上段给予ESWL治疗,结石顺利排出,随访6~12个月,肾功能不全的20例患者中,13例肾功能恢复正常,其余明显好转,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M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可反复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刘恬 《黑龙江医学》2014,(11):1267-1268
目的 分析肋上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在鹿角形肾结石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0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肋上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及肋下通道PCNL,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少数发热,后好转。结论 肋上通道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具有较高的清石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肾盂和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对其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其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对本组262例患者进行PCNL手术,对术中和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处理及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本组对PCNL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均满意。结论PCNL术疗效肯定,是治疗复杂性肾、肾盂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理想方法之一,但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预防和处理的关键为合理选择患者,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轻柔,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