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目的研究哺乳期大鼠反复吸入七氟醚对母体及子代海马神经元cofilin蛋白表达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只健康的哺乳期雌鼠及其仔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母鼠25只仔鼠,记录仔鼠体重;七氟醚组大鼠每3天一次,分别接受3. 0%和1. 5%的七氟醚麻醉1 h,对照组相同时间吸入运载气体。麻醉7次后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母体及子代的认知功能;分离母体和子代大鼠的海马体神经元提取总蛋白,通过Westernblot分析cofil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三组大鼠生长状况良好,体重稳定增加,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 0. 05); 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反复吸入七氟醚会延长哺乳期母鼠的逃避潜伏期、降低穿台次数和延长停留时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相比,3. 0%七氟醚组仔鼠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同时穿台次数明显降低,平台停留时间显著增加(P 0. 05);Westernblot分析发现反复吸入七氟醚母鼠海马体神经元cofilin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 0. 05),而七氟醚组仔鼠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哺乳期大鼠反复吸入七氟醚不会对母鼠的认知功能和海马神经元cofilin蛋白表达及仔鼠的生长产生显著影响,但会抑制仔鼠海马神经元cofilin蛋白表达,降低仔鼠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老年 Sprague-Dawley(SD)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方法 36 只 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异氟醚麻醉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18 只。麻醉组给予 2% 异氟醚和 40% 氧气诱导及维持麻醉3 h,对照组单纯吸入含 40% 氧气的空氧混合气体 3 h。麻醉组或对照组干预结束 24 h 后开始为期 1 周的盲法测试学习记忆能力。 结果 麻醉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相比,Y 迷宫测试成绩错误反应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除第 7 天麻醉组大鼠起步电压高于对照组(P < 0.05)外,其余时间两组大鼠起步电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除第 3 天麻醉组大鼠跑步电压高于对照组(P < 0.05)外,其余时间两组大鼠跑步电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2% 单纯异氟醚吸入麻醉不改变老年大鼠麻醉后学习和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缺血期七氟烷后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方法择期在CPB下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C组)和七氟醚后处理组(S组)。S组在阻断升主动脉时经膜式氧合器吸入2%七氟醚10min,开放升主动脉前吸入2%七氟醚10min,C组不吸入七氟醚,其他处理同S组。分别于切皮前(T0)、主动脉开放即刻(T1)、1h(T2)、3h(T3)、24h(T4)时间点取血测定NO、ET-1、cTnI和CK-MB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S组在T1、T2、T3、T4时间点ET-1表达较低而NO的表达较高(P〈0.05);与C组相比,S组在T1、T2、T3、T4时间点cTnI和CK-MB表达量低(P〈0.05);与TO时刻相比,ET-1、NO、cTnI和CK-MB表达逐渐增高,在T2达高峰后下降(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阻断升主动脉时开始经膜肺吸入2%七氟醚能促进NO释放,降低血浆ET-1的水平,减少心肌酶的释放,对心肌亦可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对七氟醚麻醉下老年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七氟醚组、DEX预处理组,每组20只,对照组大鼠吸入体积分数60%O_2 6 h,七氟醚组大鼠吸入体积分数3.4%~3.6%七氟醚6 h,DEX预处理组大鼠在吸入七氟醚前1 h腹腔注射15μg/kg DEX。分别于麻醉前(T_1)、麻醉后12 h(T_2)、24 h(T_3)、48 h(T_4)每组各处死大鼠5只并取出其海马,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荧光双标法检测LC-3与NeuN、mTOR共定位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组织自噬蛋白Beclin-1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自噬蛋白LC3-Ⅰ、LC3-Ⅱ及p-Akt、p-mTOR通路蛋白相对表达量。于麻醉后48 h处死大鼠前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记录各组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结果七氟醚组海马组织神经细胞胞质染色变浅、细胞核染色增深,DEX预处理组神经细胞形态改善和胞核染色较七氟醚组明显减轻;七氟醚组、DEX预处理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7.69±2.79)、(13.38±2.36)分]低于对照组[(22.15±1.47)分](P0.05),七氟醚组低于DEX预处理组(P0.05);七氟醚组、DEX预处理组、对照组大鼠逃避潜伏期依次缩短(P0.05),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平台象限次数依次增加(P0.05);T_1~T_4时,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LC3-Ⅰ、LC3-Ⅱ、Beclin-1及p-Akt、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4时,七氟醚组、DEX预处理组海马组织LC3-Ⅰ、LC3-Ⅱ及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较T_1时增高(P0.05),p-Akt、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较T_1时降低(P0.05),DEX预处理组LC3-Ⅰ、LC3-Ⅱ、Beclin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七氟醚组(P0.05),p-Akt、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七氟醚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明显改善七氟醚麻醉下老年大鼠的神经运动和认知功能,可能与激活PI3K/Akt/mTOR通路、抑制海马神经元自噬,从而减轻脑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新生大鼠发育期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72只出生7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雌雄各半。其中:A组,吸入3%七氟醚6 h;B组吸入2 h;C组为空白对照。8 d时,每组处死12只大鼠,分离血清待用。待大鼠发育至28~36 d时依次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与Y型迷宫实验观察其学习记忆功能。并于37 d时,处死剩余大鼠,分离血清,同8 d时分离的血清一起检测S100β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表明:发育至29~32 d时,A、B组平均逃避时间明显高于C组(P0.001),其中31 d、32 d时,A组显著高于B组(P0.001);而发育至33 d时,A、B、C各组间120 s内原平台象限活动时间和穿越原平台次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Y型迷宫实验结果表明:34 d时A、B组大鼠全天总反应时间(TRT)和错误次数(EN)均显著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5 d、36 d时各组间TRT和EN无显著差异(P0.05)。8 d时,A、B组大鼠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A组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显著高于B组(P0.001)。但37 d时,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暴露于3%七氟醚,可一过性降低发育期S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且这种影响与暴露时间长短呈正相关,其机制可能与七氟醚一过性增加大脑中S100β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期大鼠单次长程或反复惊厥对学习能力和海马锌离子转运体1(ZnT1)表达的远期影响及运动训练的干预作用。方法:生后6d(用P6表示)的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各12只。单次惊厥组(SS组)和反复惊厥组(RS组)在P6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持续30min,SS组诱导P1,RS组连续P6;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3组大鼠分别于P27-31、P58~61、P80-82进行3次Morris水迷宫测试,检测学习和记忆功能;同时在PS1~56对SS组和RS组进行踏转轮训练,30min,每天1次,连续P6。P82时行脑组织切片观察ZnT1在海马的表达。结果:①逃避潜伏期:各组各次逃避潜伏期均有逐渐缩短趋势,其中第1次水迷宫测试RS组P1~4潜伏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5次各组差异不明显;第2次水迷宫RS组P1~2潜伏期较对照组仍显著延长(P〈0.05),P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第3次测试各组间差异不明显。②ZnT1原位杂交:RS组ZnT1 mRNA在海马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S组(P〈0.01)。结论:新生期反复长程惊厥能够对学习功能产生远期损害;而单次长程惊厥对学习能力无明显影响。早期运动训练能够改善反复惊厥所致的学习能力损害,这可能与海马ZnT1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七氟醚通过上调MicroRNA-96(miR-96)影响大鼠认知障碍的效果与机制。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15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七氟醚暴露4 h组(实验1组)、七氟醚暴露8h组(实验2组),对照组在相同的环境下吸入2 L/min氧气8 h,实验1组停止吸入七氟醚后吸入2 L/min氧气4 h。采用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认知功能,检测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血气指标、体温、血清IGF-1水平和miR-96表达情况。结果实验1组与实验2组麻醉后3 d、7 d与14 d的逃避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目标象限累计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大鼠PaO_2与体温在麻醉前、麻醉4 h与麻醉8 h的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1组与实验2组麻醉后3 d、7d与14 d的血清IGF-1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实验2组显著低于实验1组(P 0. 05)。实验1组与实验2组麻醉后7 d海马组织的miR-96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实验2组显著低于实验1组(P 0. 05)。结论七氟醚能通过上调大鼠海马组织miR-96的表达,抑制血清IGF-1的表达,从而损伤大鼠的认知功能,且七氟醚暴露8 h较暴露4 h对其损伤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氟醚吸入麻醉对成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15只和异氟醚麻醉组15只;麻醉组给予2%异氟醚和40%氧气诱导及维持麻醉3h,对照组单纯吸入含40%氧气的空氧混合气体3h。麻醉组和对照组干预结束24h后,开始每天上午水迷宫训练连续7d,第8d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测试潜伏期、经过平台次数和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测试结束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生化方法检测乙酰胆碱酯酶(TchE)、单胺氧化酶(MA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活性(LPO)。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麻醉组大鼠潜伏期、经过平台次数和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脑组织TchE、MAO、SOD和LPO活性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2%单纯异氟醚吸入麻醉不改变成年大鼠麻醉后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N2O吸入麻醉对老年大鼠短期及长期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只18月龄SD大鼠随机分配入麻醉组和对照组。麻醉组给予1.3%七氟醚+50% N2O吸入4 h,对照组给予50% O2吸入4 h。两组均于麻醉48 h后进行连续6 d的定航训练,并分别于第7、14天进行空间探索实验。水迷宫实验结束后,大鼠断头取脑,分别采用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麻醉组大鼠在第1次空间探索实验时,认知功能较对照组减退(P<0.05),且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增加(P<0.05);第2次空间探索实验中,两组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凋亡相关指标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联合N2O吸入麻醉致老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呈可逆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七氟醚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 SD 大鼠90只,随机分为三组:伪手术组、对照组及七氟醚预处理组,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各组大鼠平均动脉压(MAP)、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HE 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随着七氟醚预处理浓度的增加,大鼠 MAP 呈下降趋势,但在七氟醚浓度2%-3%的临床常用剂量范围内,大鼠的 MAP 波动于92.1±6.0 mmHg。各组肾缺血前与再灌注后,PCO2浓度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及七氟醚预处理组 BUN 和 Cr 于再灌注后12 h、24 h 均明显高于伪手术组(P <0.05),但七氟醚预处理组再灌注后12 h、24 h 的BUN、Cr 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05)。七氟醚预处理组和对照组均较伪手术组血清 SOD 活力减低,但七氟醚预处理组 SOD 活力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肾脏病理观察发现伪手术组肾脏组织结构完整,对照组肾脏外髓部分组织结构严重破坏,而七氟醚预处理组肾脏组织破坏较小,肾小管组织相对完整。结论七氟醚吸入式麻醉能够有效降低 BUN、Cr 水平,保护 SOD 活力,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胆碱能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TMS组,每组18只。采用两血管阻断法制作VaD模型,对照组仅分离暴露双侧颈总动脉而不结扎。rTMS组于制模成功后给予rTMS治疗,模型组模拟rTMS固定大鼠头部放置线圈但不给予脉冲磁刺激。各组在造模第30天应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测定海马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活性,行海马CA1区胆碱酯酶阳性纤维染色及密度测定,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rTMS组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相同时间内在原平台象限跨越相应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rTMS组AChE及ChAT的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rTMS组AChE及ChAT的活性均明显增加(P<0.05);rTMS组海马CA1区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纤维的密度及BDNF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5)。结论:rTMS能改善V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机制可能与rTMS治疗能促进海马CA1区BDNF的表达、恢复海马胆碱能系统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怀孕大鼠接受咪唑安定对其子代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怀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M组)与对照组(C组),各15只,M组经尾静脉给予咪唑安定并维持2h,C组单次尾静脉给予等诱导剂量的生理盐水;然后分别对其所产子鼠按20日龄、30日龄分组,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子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结果20日龄、30日龄M组子鼠与C组子鼠的逃避潜伏期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怀孕大鼠接受眯唑安定对其子代学习记忆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 K-801对海洛因成瘾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海洛因成瘾组、MK801组及对照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的定位航行实验以及空间探索实验评价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定位航行实验中,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搜索距离均随训练进程延长而逐渐缩短;成瘾组大鼠搜索距离大于M K-801组和对照组( P<0.05)。空间搜索实验中,成瘾组大鼠安全岛所在象限搜索时间及安全岛所在象限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的百分比均小于对照组及M K-801组( P<0.05),但对照组与M K-80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海洛因成瘾可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M K-801可减轻海洛因造成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8只健康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七氟醚组(S组).C组仅开胸并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但不阻断血流150 min;IR组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阻断30 min,再灌注120 min; S组予以吸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孕期大鼠接受氯胺酮全身麻醉对其后代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怀孕SD大鼠随机均分成氯胺酮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氯胺酮组怀孕SD大鼠经尾静脉持续输注氯胺酮麻醉2h,对照组则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出生后20d和30d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大组所产子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两组子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结果出生后20d和30d氯胺酮组子鼠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长,出生后30d氯胺酮组子鼠第2次水迷宫试验所测得的逃避潜伏期明显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胺酮组子鼠海马组织神经元超微结构出现明显异常。结论母体孕期接受氯胺酮全身麻醉对SD大鼠后代学习记忆功能有损害作用,其机制与氯胺酮可引起后代海马区神经元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异氟烷用于控制性降压对大鼠脑海马S-100β表达和学习记忆的影响,研究围术期控制性降压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学习记忆功能正常的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A组),异氟烷Ⅰ组(B组),异氟烷Ⅱ组(C组),异氟烷+硝普钠组(D组),每组16只大鼠.分四个时间点:麻醉后即刻(A 组为麻醉前)、麻醉后1d、3d、7d,各取4只大鼠.上述四组分别于行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A组不做降压处理;B 组1%~1.5%异氟烷吸入麻醉,血压维持在大鼠正常生理范围;C组3%~4%异氟烷吸入10~15min达到目标血压,即MAP 50mmHg;D组0.9%盐水配制成400μg/mL硝普钠(SNP),1%~1.5%异氟烷吸入麻醉,10~15min达到目标血压.各组麻醉和控制性降压持续4h,A组术前,B、C、D组术后即刻,控制性降压术后1d、3d、7d利用Y迷宫进行认知功能的测定,四个时间点以4%多聚甲醛150~200mL灌注固定后断颈取脑海马组织,采用免疫组化观察S-100β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并进行阳性细胞计数.结果 麻醉前四组大鼠生理指标和学习记忆功能组间无显著性.1.麻醉后1d正确反应次数C组小于A、B、D组,全天总反应时间C组大于A、B、D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麻醉后3d、7d四组间正确反应次数和全天总反应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2.麻醉后即刻和麻醉后1d C组大鼠海马CAI区S-100β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多,密度高于A、B、D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A、B、D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后3d、7d B、C、D组海马CAI区S-100β阳性细胞密度降低,四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异氟烷+硝普钠用于控制性降压安全可行,对大鼠认知功能没有明显影响.2.以单纯吸入高浓度异氟烷的方法,长时间控制性降压,影响大鼠脑海马S-100β的表达水平,对其认知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观察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改变,评估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CO中毒迟发性脑病(DNS)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40只SD大鼠,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中毒组、0.9%氯化钠注射溶液组、依达拉奉组。采用MORRIS水迷宫测定4组S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微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数量。结果依达拉奉组逃避潜伏期及跨越平台次数优于DNS组及0.9%氯化钠注射溶液组(P<0.05)。依达拉奉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明显多于DNS组及0.9%氯化钠注射溶液组(P<0.05)。结论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能改善DNS大鼠受损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轻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