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61篇
药学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标准心肺复苏、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主动按压减压结合高频通气心肺复苏三种复苏法对心肺复苏循环效应影响 ;评价主动按压减压结合高频通气用于心肺复苏的可行性。方法 将9条犬经电击致颤制成心搏骤停模型 ,每只犬先后实施三种复苏法 ,①标准心肺复苏 ;②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 ;③主动按压减压结合高频通气心肺复苏 ,实验顺序由随机法确定 ,每种复苏方法进行 5min ,待循环动力学稳定后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心输出量。结果 收缩压、舒张压、心输出量均为主动按压减压结合高频通气模式大于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模式 (P <0 0 1) ;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模式大于标准心肺复苏模式 (P <0 0 1)。标准心肺复苏模式和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模式胸外按压停顿期血压降至零 ,而主动按压减压结合高频通气心肺复苏模式血压持续稳定。结论 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优于标准心肺复苏模式。主动按压减压结合高频通气心肺复苏模式既可产生较高的动脉血压、心输出量 ,又可提供充分的气体交换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高频喷射通气结合小剂量氟碳 (3ml/kg)液体通气对吸入性损伤犬呼吸的功影响。方法 将 16条犬经蒸气吸入造成吸入性损伤模型 ,并随机分为两组 ,即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动物致伤后均行高频喷射通气 ,但治疗组动物同时经气管导管将氟碳液体 (3ml/kg)缓慢注入肺内 ,在 90min内测机械通气功 (WOBvent)。结果 治疗组在给予小剂量氟碳后的WOBvent与致伤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对照组治疗后的WOBvent与致伤后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治疗组与对照组各时间点的WOBvent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高频喷射通气合并小剂量氟碳 (3ml/kg)部分液体通气并不增加动物的呼吸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推广主动加压减压结合高频通气(ACD-H)心肺复苏方法,与标准心肺复苏术(STD-CPR)的初期复苏效果进行对照研究,验证ACD-H心肺复苏方法的疗效.方法 根据复苏的方法不同,120例心搏骤停患者分为ACD-H组和STD-CPR组,每组60例;比较2组在复苏开始后5、10、15 min收缩压(SBP)、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24 h存活率、心电图(ECG) 按压波形变化.结果 ACD-H组5 min时SBP显著高于STD-CPR组[(84.68±40.73)mmHg vs (63.26±29.25)mmHg,P<0.001],10 min时ACD-H组SBP显著高于STD-CPR组[(74.27±37.45)mmHg vs (61.28±26.48)mmHg,P<0.001],15 min时ACD-H组SBP显著高于STD-CPR组[(66.78±20.64)mmHg vs (45.73±19.71)mmHg,P<0.001];ACD-H组SPO2显著高于STD-CPR组[(89.55±9.63)% vs (61.45±8.63)%,P<0.001];ACD-H组自主循环恢复率显著高于STD-CPR组(28.3% vs 11.7%,P<0.001);24 h存活率ACD-H组显著高于STD-CPR组(23.3% vs 8.3%,P<0.001);ACD-H组ECG按压波形变化较规律,STD-CPR组ECG按压波形变化不规则.结论 ACD-H心肺复苏方法初期复苏效果明显优于STD-CPR.  相似文献   
4.
张惊玲  赵为禄  朱小萍  张勤  虞琦  傅欢 《广东医学》2016,(24):3750-3753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 TCI)时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浓度( EC50)及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60~75岁,体质指数(BMI)18.5~30.0 kg/m2,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C组)、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组( D1、D2、D3组),每组25例。 D1、D2、D3组分别给予0.3、0.5、0.7μg/kg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10 min输注完毕。观察10 min后,采用序贯法丙泊酚TCI,起始血浆靶浓度为2.5μg/mL,相邻靶浓度比值为1.1。以患者意识消失为阳性反应。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0.5μg/kg,罗库溴铵0.6 mg/kg,脑电双频指数( BIS)≤60时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机械通气。计算丙泊酚EC50及95%可信区间(CI)。记录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前(T0),输注结束时(T1),意识消失时(T2),插管前1 min(T3),插管即刻(T4),插管后1、3、5 min(T5、T6、T7)的血压(BP)、心率(HR)和BIS。结果与C组比较,D1、D2、D3组丙泊酚使患者意识消失的EC50降低(P<0.05);与D1组相比,D2组、D3组丙泊酚使意识消失的EC50降低(P<0.05);而D2组与D3组丙泊酚使意识消失的EC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0时刻4组HR、DBP、SBP、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T1时刻D2、D3组SBP、DBP及HR降低(P<0.05);与T1时刻比较,T3时刻C组、D1组SBP、DBP及HR降低(P<0.05);与T3时刻比较,C组、D1组T4~T7时SBP、DBP及HR升高(P<0.05),D2、D3组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与C组比较,T1时刻D1、D2、D3组患者BIS值降低(P<0.05),T2时D1、D2、D3组患者BIS值降低程度不如C组(P<0.05);与T1比较,4组T2~T7时点BIS均明显下降( 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为最佳剂量,既可降低丙泊酚TCI时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EC50,又可以显著降低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部分液体通气(PLV)对吸入性损伤犬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将16只犬经蒸气吸入造成吸入性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动物行机械通气,伤后1.5h PLV治疗组给予氟碳,剂量为12mL/kg,伤后3h放血致死动物,取肺组织分别进行光镜和电镜下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LV治疗组肺组织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轻,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细胞损伤轻。结论 PLV能减轻吸人性损伤的肺组织损伤,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高碳酸血症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LIRI)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2~3月龄,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组):开胸后游离左侧肺门,不予其他处理;IR组:采用左肺原位缺血45min,再灌注180min建立大鼠左肺IR模型;L、M、H组:通过调节RR,使P_(ET)CO_2分别达到46~55mmHg(L组)、56~65mmHg(M组)、66~75mmHg(H组),预处理5 min,然后同IR组处理建立大鼠左肺IR模型。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180min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8和IL-10浓度;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标本,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ronchial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TP)含量,肺组织湿/干重比(W/D)、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TNF-α蛋白阳性细胞面积。结果与S组比较,IR、L、M、H组血清IL-8浓度、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肺组织W/D、MDA含量,以及TNF-α蛋白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L、M、H组血清IL-8浓度、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肺组织W/D、MDA含量,以及TNF-α蛋白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L组比较,H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IR组血清IL-10浓度明显高于S组(P0.05)。结论通过改变呼吸模式造成高碳酸血症预处理,可以抑制大鼠LIRI后氧自由基爆发和促炎细胞因子生成,降低早期炎症反应水平,减少炎性渗出,对减轻LIRI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在P_(ET)CO_2 46~75mmHg内,随着P_(ET)CO_2升高,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CH)后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的变化,评价其可行性.方法 选择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硝酸甘油组(A组)和瑞芬太尼组(B组).手术开始时以15~20 ml·kg-1·h-1的速率输入4%琥珀酰明胶,使Hct稀释为25%~32%.在剪开硬脑膜后行CH,A组泵入硝酸甘油1~5 μg·kg-1 ·min-1;B组泵入瑞芬太尼12~30 μg·kg-1·h-1,使MAP维持在60~65 mm Hg,动脉瘤夹闭后10 min停止CH.记录两组患者AHH前(T0)、AHH后(T1)、降压前(T2)、降压后30 min(T3)、动脉瘤夹闭后5 min(T4)的MAP、HR、Hb和Hct,分别于T2~T4时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和桡动脉血作血气分析,检测动、静脉血氧饱和度(SaO2、SjvO2)、动、静脉血氧分压(PaO2、PjvO2)、Hb和Hct,计算动脉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氧含量(CjvO2)、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2)、颈内静脉球部动脉乳酸差(VADL)和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 与T0时比较,T1~T4时两组Hb和Hct均显著降低(P<0.01).与T2时比较,T3、T4时两组MAP明显降低,A组HR明显增快,B组的HR明显减慢(P<0.01);T3、T4时B组SjvO2和CjvO2明显高于T2时和A组,Da-jvO2和CERQ明显低于T2时和A组(P<0.01).结论 AHH联合瑞芬太尼CH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不但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而且明显降低脑氧代谢率,较AHH联合硝酸甘油CH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中老年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50例,年龄60~75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两组,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采用右美托咪定(D组)和丙泊酚(P组),同时均吸入七氟醚。观察和记录麻醉期间患者MAP和HR的变化,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和术毕时出现的烦躁和谵妄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麻醉前比较,P组MAP在气管插管前显著降低,气管插管后和拔管前显著升高(P<0.05),D组MAP未有显著变化;麻醉诱导后D组HR明显减慢(P<0.05),P组HR仅在气管插管后和拔管前显著增快(P<0.05)。术毕P组出现3例烦躁,D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中老年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心率减慢,血压稳定,苏醒及时,烦躁等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主动按压减压结合高频通气 (ACD- H)用于心肺复苏的可行性。方法 ACD- H:按压减压与通气同时进行 ,按压与呼气同步 ,减压与吸气同步 ;而主动按压减压结合传统通气技术 (ACD- C) :按压减压连续 5次停 2秒进行一次通气。 9只犬吸入 10 5℃蒸气 4秒致伤后用以上方法复苏。结果 心搏骤停前观察 :ACD- H吸气流速峰值 7.32 L / m in,呼气流速峰值 9.5 0 L / min;潮气量 79.5 0 ml,每分通气量 7.9L / m in,Pa O2 2 2 .2 5 k Pa,Pa CO2 4.93k Pa,明显优于主动按压减压结合持续供氧 (ACD) ,也明显优于单纯的 HFJV及主动按压 (AC)。电致颤心搏骤停后 ,按压与提拉条件不变 ,观测循环指标 :动脉收缩压最低值 ACD- C为 0 ,ACD- H为 18.6 8k Pa,平均值 ACD- C为19.0 7k Pa,ACD- H为 2 2 .81k Pa,两者有非常显著差异 ;心排血量最低值 ACD- C为 0 ,ACD- H为 (0 .81± 0 .45 ) L / min,平均值 ACD- C为 (0 .6 5± 0 .14) L / m in,ACD- H为 (0 .92± 0 .33) L / m in,两者差异非常明显。结论  ACD- H用于心肺复苏 ,其效果尤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未控制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对未控制高血压患者的LC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结果:麻醉效果好,术中血压易控制,剧烈循环波动发生率低,术后未发生高血压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未控制高血压患者LC的麻醉,效果确切、方法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