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3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自行设计患者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水平高于国内常模(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并发症情况、入院前是否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是其焦虑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糖尿病并发症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达标是其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比国内常模较高,其焦虑情绪受糖尿病并发症和入院前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影响,其抑郁情绪受糖尿病并发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影响。医护人员加强患者糖尿病相关疾病知识健康教育,讲解入院后采取的各种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控制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发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的调查表对4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与45例健康自愿者进行配比对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中有肯定的焦虑占35.56%,有肯定的抑郁占31.11%。结论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伴发焦虑、抑郁情绪的现状,探讨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6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比例分别为11.2%和30.1%;生存质量与病程、并发症、合并症等因素相关(P〈0.01);病程10年以上、并发症4个以上、伴发焦虑、抑郁的患者生存质量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与年龄、并发症、病程等因素呈正相关(P〈0.01),与文化、经济收入呈负相关(P〈0.01).结论 有糖尿病并发症、伴焦虑、抑郁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改善不良情绪是提高精神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抽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0名设为C组.A组与B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健康教育,A组施以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观察3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3组焦虑状况,抑郁自评量表评定3组抑郁状况;同时检测A组与B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C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且A组均较B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糖控制状况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与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治疗6个月末评定血糖控制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心理干预6个月末,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且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糖控制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血糖控制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化糖尿病教育对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用随机对照原则,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教育组及常规教育组(各40例),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进行治疗前后测评,同时与正常人群对照。结果:教育后强化教育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常规教育组(P〈0.05);强化教育组与常规教育组比较,抑郁、焦虑症状等问题得到改善。结论:强化糖尿病教育可更好地改善抑郁、焦虑症状及糖代谢情况。  相似文献   

7.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及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7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末评定临床疗效,同期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治疗第6周末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第6周末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亲属焦虑、抑郁状况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将100名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亲属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前患者亲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 P<0.01),其中61.0%的亲属有焦虑症状,39.0%的亲属有抑郁症状,34.0%的亲属二者均存在。健康教育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亲属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长期鼻饲老年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40例长期鼻饲伴抑郁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末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第8周末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长期鼻饲老年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的情况并探讨健康教育对抑郁症状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5例2型糖尿痛患者及68例正常人群进行测评并对比。将抑郁指数≥0.5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26例。研究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为期8周的健康教育,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及糖代谢控制水平评估。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情绪检出率66%,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抑郁指数糖代谢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分别P〈0.01、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状发生率高,健康教育可改善抑郁症状及有助于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自尊水平、焦虑及抑郁现况,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自尊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和患者健康问卷对221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自尊得分为(26.52±4.07)分,低于国内常模(P<0.01);并发症种类与焦虑、抑郁是自尊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尊水平较低,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干预或健康教育时,应关注糖尿病并发症、焦虑和抑郁水平高者,帮助其做好自我心理调适,从而提高患者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200例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为临床治疗和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收住入院的2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将测试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并从不同性别、年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及病程方面进行心理状况的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SAS评分(45.18±9.64)、SDS评分(51.81±12.18)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男女之间、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之间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常存在焦虑、抑郁心理,且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与自我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与疾病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自我管理量表、基本资料量表,对198例门诊患者作一般资料、疾病资料、焦虑抑郁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的调查。结果 198例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患病率8.0%,焦虑症患病率14.1%,同时患有焦虑抑郁症8%;自我管理总分来看,水平良好25.7%,中等48.9%,差25.2%;中等水平集中在饮食、药物、低血糖管理;管理水平差主要反映在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足管理。Spearman’rho分析显示:焦虑抑郁水平与自我管理总分、饮食管理、低血糖管理和病足管理呈负相关。结论 需要高度重视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与自我管理之间的联系,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缓初诊2型糖尿患者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分析患者的焦虑水平和应对特点,并给予护理干预,包括糖尿病宣教、心理护理等,比较干预前后SAS分值.结果:初诊2型糖尿患者焦虑程度干预前后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应对方式因职业、年龄和文化程度而异,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治疗和预后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失眠、焦虑及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及阿森斯失眠量表、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的调查问卷,对257例失眠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失眠平均得分(13.63±4.03)分,失眠得分18分以下者占86.0%。失眠合并焦虑或抑郁者分别占37.7%和34.6%。失眠合并抑郁及焦虑者占24.9%,失眠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P<0.01)。受教育程度为失眠的影响因素,体质量指数、生活习惯为焦虑的影响因素,体质量指数为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失眠与焦虑、抑郁相互影响,受教育程度低者失眠得分较高,低体质量指数为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是焦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96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3个月后,应用SDS、SAS和SCL-90再次进行评测.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SDS、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经过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SDS、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群等负性情感;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近1个月的睡眠情况。结果:患者PSQI总分平均为(11.27±4.69)分,其结果因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发症数目、心脑血管疾病及抑郁、焦虑的心理因素存在差异(P<0.05),主要表现为日间功能障碍、入睡时间长、睡眠效率低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较差,需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状况及护理需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因素及护理需求情况。方法选取256例老年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观察表对其进行测评,了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分析焦虑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护理需求情况。结果256例老年ACS患者存在焦虑症状占47.26%,抑郁症状占18.36%,同时合并焦虑抑郁症状占12.89%,焦虑抑郁总发生率为78.5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发焦虑抑郁状况主要与疾病相关知识、行为方式、医院环境、社会支持系统等因素有密切关系(β=-1.354,-2.045,-1.012;P〈0.05);焦虑抑郁患者的疑病观念、不适主诉增多、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等均高于无焦虑抑郁症状患者(P〈0.05);有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各种护理需求中,需要吸氧(118例)、需要扣背(90例)、需要按摩(99例)、需要心理健康干预(112例)较无症状者(24,15,14,18例)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18,11.49,10.18,10.84;P〈0.05)。结论对于老年ACS伴发焦虑抑郁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有针对性的进行个体健康教育,对有效减少或防止老年ACS焦虑和抑郁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好转、改善愈后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晚期女性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对产后6个月体质量滞留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9-10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接受产检的165名孕晚期(孕34~35周)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等,对孕晚期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并于产后6个月随访,进一步调查体质量情况。结果产妇产后6个月平均体质量滞留为(5.69±2.64)kg,孕前体质质量指数、孕期增重、孕晚期焦虑、抑郁及家庭支持状况是其产后6个月体质量滞留的影响因素。结论为了预防产后体质量滞留,降低女性超重和肥胖发生率,除了产前体质量管理外,孕期女性心理状态和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也应得到医护人员及家属的足够重视,并根据孕妇不同心理状态给予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以提高女性孕期和产后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口服药物自杀未遂者的心理状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Zang’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评定42例口服药物自杀存活患者心理状态,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3个月后,应用Zang’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再次进行评测,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口服药物自杀存活患者Zang’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和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分值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经过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后口服药物自杀存活患者的Zang’s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和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口服药物自杀未遂患者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等负性情感;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