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①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ED)与红细胞膜骨架结构和收缩蛋白(SP)的关系。②方法采用DXC-300A型核孔膜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JEM-1200EX透射电镜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了64例NIDDM病人和39例正常人红细胞滤过指数(EFI)、红细胞膜骨架结构和收缩蛋白二聚体(SP-D)和四聚体(SP-T)的变化。③结果NIDDM病人EFI,SP-D,SP-D/SP-T明显增高,而SP-T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3.86~11.52,P均<0.001),且有血管病变者较无血管病变者变化更明显(t=4.88~14.67,P均<0.001)。NIDDM病人EFI与SP-D,SP-D/SP-T呈正相关(r=0.517,0.536,P均<0.001),与SP-T呈负相关(t=-0.550,P<0.001)。NIDDM病人红细胞膜骨架结构松散,部分缺失,纤维粗丝不一,有许多纤维断裂或融合,网眼大小不一。④结论NIDDM病人ED降低与红细胞膜骨架结构破坏和SP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关系。②方法对54例NIDDM病人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同时也检测了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变化。③结果NIDDM病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明显降低(t=3.661,P<0.001),红细胞膜胆固醇(Ch)、胆固醇/磷脂(Ch/PL)和丙二醛(MDA)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3.528~3.794,P<0.001),PL明显低于对照组(t=3.620,P<0.001),有血管病变者变化更明显;NIDDM病人E-C3bRR与Ch,Ch/PL和MDA呈负相关(r=-0.276~-0.653,P<0.05~0.01),与PL呈正相关(r=0.316,P<0.05),以Ch/PL和MDA升高与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关系更密切。④结论NIDDM病人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异常可能是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现已证实糖尿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为探讨糖尿病病人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理。我们通过血浆D-二聚体和血小板膜表面及血浆α-颗粒蛋白(GMP-140)含量的测定,并同33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显示在本组病人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血浆D-二聚体和GMP-140含量增高是糖尿病合并脑血栓患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在脑血栓形成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变化。方法测定50例 (其中30例急性期患者,20例恢复期患者)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GMP-140的含量,并分别与26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脑血栓形成患者急性期GMP-140浓度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 著性(P>0.05)。结论脑血栓形成患者急性期血浆GMP-140含量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血小板膜表面和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的变化及其对诊断治疗的价值。②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急性白血病病人血小板膜表面以及血浆GMP-140含量进行测定。③结果急性白血病病人血小板膜GMP-140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13.35,P<0.01),而处于完全缓解期的急性白血病病人血小板膜GMP-140含量低于初治期的病人(F=3.22,q=5.76,P<0.01),其血浆中GMP-140的含量则与此相反。④结论GMP-140的检测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相似文献   

6.
贾兆通 《河北医学》1998,4(5):12-15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伴发冠心病病人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精氨酸兴奋实验及放免法,分别检测了85例病人空腹及左旋精氨酸(L—ARG)刺激后2、4、6min钟时的胰岛素(INS)、C肽(C—P)水平的变化,并与50例同期健康人进行了对照。结果:伴发冠心病的NIDDM组空腹INS及C—P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血管病变组(t=2.131~4.971,P<0.001,0.05);L—ARG刺激后无血管病变的及伴发冠心病的NIDDM组INS和C—P分泌均在2min时达峰值,NIDDM伴发冠心病组2min、4min、6min时的INS、C—P分泌值均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t=2.147~9.773,P<0.001,0.01,0.05);合并冠心病的NIDDM伴肥胖组空腹INS、C—P及L—ARG兴奋后INS、C—P峰值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t=2.485~4.996,P<0.001,0.01,0.05)。结论:伴发冠心病的NIDDM病人存在较严重的胰岛素抵抗(IR),同时伴有肥胖者更明显,左旋精氨酸刺激后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增加;IR及胰岛细胞分泌亢进与NIDDM病人冠心病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血浆肾功能指标和核医学检查评价糖尿病肾功能。方法:同周查GFR、ERPF和血糖、尿素氮、肌酐及尿蛋白,正常人10例,IDDM和NIDDM病人33例。数据经t检验处理。结果:IDDM组血糖和GFR最高(t=6.005,P<0.0l);NIDDM肾病组GFR、ERPF明显降低(t=4.18,P<0.0l),其它高于正常。NID-DM组和NIDDM微蛋白尿组仅有微量尿蛋白和高血糖,余接近正常。结论:SPECTGFR在糖尿病早期增高,但时间较短,当控制血糖和治疗后可接近正常,尿蛋白在GFR稳定期,可作为肾功监测指标,其它则不能作为早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血管病变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变化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60例2型糖尿病(NIDDM)病人和48例健康人血浆OX-LDL和sICAM-1水平变化。③结果 NIDDM病人血浆OX-LDL,sICAM-1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7.021,11.203,P〈0.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血浆肾功能指标和核医学检查评价糖尿病肾功能,方法:同周查GFR,ERPF和血糖,尿素氮,肌酐及尿蛋白,正常人10例,IDDM和NIDDM病人33例,数据经t检验处理,结果:IDDM组血糖和GFR最高(t=6.005,P〈0.01),NIDDM肾病组GFR,ERPF明显降低(t=4.18,P〈0.01),其它高于正常,NIDDM组和NIDDM微蛋白组仅有微量尿蛋白和高血糖,余接近正常。结论: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病人尿液特定蛋白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病人24h尿液特定蛋白变化的意义。②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了126例2型糖尿病(DM)病人和118例正常人的24h尿液清蛋白排泄率(UAE),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的变化。③结果DM病人、无DN病人、早期DN病人、临床DN病人的UAE,α1-M,TRF和Ig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3.03~89.85,P<0.01),而无DN和早期DN病人的β2-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16,1.51,P>0.05)。DN病人较无DN组上述指标明显升高(t=11.02~52.48,P<0.01),临床DN组较早期DN组上述指标明显升高(t=5.87~19.45,P<0.01)。DN病人的α1-M,TRF,IgG与UAE呈正相关(r=0.547~0,964,P<0.01),而β2-M与UAE无相关性(r=0.036,P>0.05)。④结论UAE,α1-M,TRF,IgG对DN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而β2-M对早期DN诊断无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浆中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14 0 (GMP 14 0 )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了34例老年脑梗死急性期病人CSF和血浆中GMP -14 0、vWF的含量。结果 病人组CSF和血浆中GMP 14 0、vWF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 <0. 0 1)。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和血小板活化功能亢进以及脑血管内皮的损伤;检测CSF中GMP 14 0和vWF含量的变化对于观察病情演变、判断预后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及血浆中GMP-140、vWF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浆中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了34例脑梗死急性期病人CSF和血浆中GMP-140、vWF的含量。结果:病人组CSF和血浆中GMP-140、vWF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存在高凝状态和血小板活化功能亢进以及脑血管内皮的损伤;检测CSF中GMP-140和vWF含量的变化对进一步了解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观察病情演变、判断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动态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表面GMP-140、血浆GMP-140、白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进而评价不同方法溶栓及抗凝的效果。方法:用放免法测定不同性质、不同程度、不同治疗方法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0例及对对照组30例。结果:血小板表面GMP-140、血浆GPM-140、IL-6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脑血栓形成组、短暂性及脑缺血发作组均明显高于其它疾病组;溶栓及抗凝组血小板表面GMP-140、GMP-140、IL-6含量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动态观察溶栓后上述各物质含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溶栓、抗凝联合治疗优于单项治疗。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测定上述物质含量可早期评价溶栓及抗凝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及Ⅱ型患者与血小板膜GMP—140(GMP—140)水平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62例Ⅱ型患者及46名健康者GMP—140水平及血小板直接计数.结果:糖尿病肾病及Ⅱ型患者GMP—140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P<0.001),糖尿病肾病患者亦显著高于Ⅱ型患者(P<0.001),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数目明显低于健康者及Ⅱ型患者(P<0.01和P<0.005)。结论:表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与GMP—140水平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小板活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0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114例正常对照组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水平。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PAF、GMP-140、β-TG和PF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体积越大,脑梗死患者血浆PAF、GMP-140、β-TG和PF4水平水平越高(P<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小板活化增强,且与脑梗死体积相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伴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方法随机选择41例单纯脑梗死、44例伴高血压病的脑梗死、38例伴糖尿病脑梗死、42例伴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的脑梗死患者,以133Xe吸入法测定脑血流量,并在恢复期复查。结果另3种类型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下降均较单纯脑梗死明显,P<0.05~0.01;巨以伴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的脑梗死患者尤明显,与其他类型比较,P<0.01;恢复期单纯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与正常对照组相似,而其他类型脑梗死虽改善,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且以伴糖尿病和高血压病者脑血流量恢复最差。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进一步减少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冠心病不同阶段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变化.方法选择4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痛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及30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并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多支病变组及单支病变组,测定各对象的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浓度,及经ADP活化后血浆GMP-140浓度.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分别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正常组相比,血浆GMp-140显著升高(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用ADP活化后,各组血浆GMP-140均较活化前升高(P<0.01),且活化后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GMP-140均高于正常组(P<0.01,P<0.01,P<0.05);在冠状动脉单支与多支病变组间,血浆GMP-140无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不同阶段血小板活化状态不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高,血小板活化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栓前状态与肝素治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可以并肺血栓栓塞,为研究COPD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检测了37例COPD患者敏感度较高的有关凝血标志物:凝血酶原片段F1+2(F1+2)display structuredispla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病人血浆vWF、GMP-140及Fg在CHD发痛中的作用。方法:将CHD病人分为3组,观察各组血浆vWF、GMP-140及Fg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培果:CHD病人血浆vWF、GMP-140厦Fg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MI上述指标明显增高(P<0.01)。结论:CHD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vWF、GMP-140及Fg可预:则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