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南阳市某医院收治的1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依从性、症状自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干预前依从性、生活质量及SCL 9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SCL 9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4%,低于对照组的1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中甲基化相关沉默目标-1(TMS1)、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和DNA甲基化结构域2(MBD2)蛋白的表达情况,及TMS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情况,探讨3个基因的关系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48例肝癌组织和48例对照肝组织中TMS1、MBD2和DNMT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34例HCC患者、26例乙型肝炎患者和23例健康者血清中的TMS1基因甲基化情况。结果肝癌组织、正常肝组织中TMS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08%、97.92%,MBD2分别为18.75%、80.00%;DNMT1分别为77.08%、32.25%,TMS1、MBD2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正常肝组织,而DNMT1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MS1、MBD2与DNMT1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TMS1蛋白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无相关性,而与肿瘤的TNM分期和分化程度相关(P0.05)。HCC组、乙型肝炎组、健康者组TMS1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为70.6%、50.0%和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乙型肝炎组的甲基化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者组,并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TMS1高甲基化可能是肝组织癌变的早期事件,TMS1、MBD2和DNMT1蛋白异常表达在HCC的发生、发展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三者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新生物学指标,并可成为HC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估S14G-humanin(HNG)在SH-SY5Y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体外氧糖剥夺/ 复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模型中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SH-SY5Y 细胞分为 对照组、OGD/R 模型组、HNG 干预组、HNG 联合FLLL32 抑制剂组。三气培养箱建立SH-SY5Y 细胞OGD/R 损 伤模型;抑制剂组给予不同剂量HNG、FLLL32(JAK2/STAT3 通路抑制剂)。CCK8 细胞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 分析JAK2、p-STAT3(Y705)、p-STAT3(S727)的表达。结果:OGD/R 导致SH-SY5Y 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给予0.1、1、5、10 μg·L-1 HNG 干预的 SH-SY5Y 细胞与未行HNG 干预的OGD/R 细胞相比,存活率更高(P<0.01),凋亡明显减少(P<0.01),1 μg·L-1 HNG 干预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比较,OGD/R 降低JAK2 和p-STAT3(Y705)蛋白水平(P<0.01)。给予HNG 干预的细胞表达JAK2(P<0.01)和p-STAT3(Y705)(P<0.01)蛋白水平增加。给予1、5 μg·L-1 HNG 干预的细 胞表达JAK2(P<0.01)、p-STAT3(Y705)(P<0.01)和p-STAT3(S727)(P<0.05)蛋白水平有更显著的增加。给予 FLLL32 和HNG 干预的细胞无法增加细胞存活率。结论:HNG 通过激活JAK2/STAT3 信号通路抑制OGD/R 诱 导的细胞凋亡,有希望用于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的石蜡包埋淋巴结组织中DNA质量。方法 选择储存10年以内经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固定时间6-24 h内的淋巴结活检标本,每年4例,提取DNA后检测DNA浓度及A260/A280比值,采用内参分子量标准对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后行毛细管电泳DNA片段化分析。结果 10年间样本DNA浓度及A260/A280值无明显差异,而DNA片段长度有明显差异。结论 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淋巴结组织储存5年之内的标本提取的DNA可用于目前大多数的基因检测平台,而储存5年以上的标本DNA片段化明显,不能满足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表达与HPV E6/E7基因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相关试验、理论研究成果讨论两者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其相关性做一综述.结果 高危型HPV E6/E7蛋白是病毒致癌蛋白,在宫颈癌的发生起重要的作用,端粒酶活性表达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同样起重要的作用,其活性表达与HPV感染密切相关.结论 将hTERT与HPV E6/E7基因有关的基因或蛋白结合起来应用可提高对宫颈肿瘤的早期诊断率,并将其作为一种早期的筛查HPV手段,对宫颈癌的预警和筛查有重要作用,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孚康栓联合双唑泰泡腾片治疗初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在第一疗程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 86例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4 3例 ,治疗组 (孚康栓 +双唑泰泡腾片 )及对照组 (孚康栓 )放入阴道深处。结果 :治疗组的近期疗效及远期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孚康栓 +双唑泰泡腾片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治愈率高 ,复发率低 ,副作用小 ,价格低廉 ,易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CT表现及分期与E-cadherin(E-cad)和P-selectin(P-sel)表达的相关性.方法:62例术前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标本中E-cad和P-sel 的表达,分析E-cad和P-sel表达与CT分期、病理分,E-cad和P-sel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及32.3%.随大肠癌CT分期增加,E-cad阳性表达百分率逐渐降低,P-sel阳性表达百分率逐渐增加.E-cad和P-sel表达在大肠癌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E-cad阳性表达率在Ⅱ期、Ⅳ期之间及Ⅰ期、Ⅳ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P-sel阳性表达率在Ⅰ期、Ⅳ期之间,Ⅱ期、Ⅲ期之间及Ⅱ期、Ⅳ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E-cad和P-sel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肉眼形态、强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与Ducks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E-cad和P-sel在大肠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术前CT影像表现,对患者预后的判断及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具有较强的侵袭转移性,皮肤转移罕见,本文报道1例老年男性患者,右侧季肋区皮下结节4个月余。组织病理学联合免疫组化检查符合转移的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完善相关检查后提示多发转移,遂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规律服用靶向药物,现随访中。  相似文献   
10.
肺间质性疾病的HRCT表现及相关病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肺间质性疾病的HRCT表现及其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和疾病对照组14例分别行HRCT扫描、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HE、Masson氏三色染色)及免疫组化。结果:早期组中肺小叶间隔增厚81.25%,肺内渗出毛玻璃影18.75%,肺内小结节影66.67%,胸膜下曲线12.5%;中、晚期组中肺小叶间隔纡曲、僵直、变形85.71%,支气管血管束纡曲、僵直35.71%,范围较广的肺气肿32.14%,蜂窝肺28.57%,胸膜增厚39.29%。结论:HRCT是一种安全、反映准确、无创性的诊断ILD的手段,经与病理对照、毛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肺内小结节影、网状影和胸膜下曲线是ILD早期征象;而肺小叶间隔纡曲、僵直、变形,支气管血管束纡曲、僵直,范围较广的肺气肿及蜂窝肺是中、晚期的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