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研究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致突变物 N-甲基 - N′-硝基 - N-亚硝基胍 ( MNNG)致非定标性突变作用中的地位 ,猴肾 vero细胞在 MNNG处理后 0 ,6,1 2 h制备全细胞抽提液 ,用 Western印迹法观察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的变化 .结果发现 0 .2μmol· L-1MNNG处理 2 .5h后再经 0 h和 1 2 h,45ku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增强 ,经 6h时还有62 ku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增强 ,1 mg·L-1蛋白合成抑制剂环己米特 ( CHM)处理 vero细胞 1 2 h也可引起 45ku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增强 .提示 MNNG处理可能诱发应激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 .  相似文献   

2.
利用原代大鼠气管上皮(RTE)细胞研究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的致转化作用,并对转化细胞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 结果表明:增殖旺盛细胞(EGV)集落是RTE细胞体外转化最早期的特征,EGV转化频率与MNNG剂量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从0.3 mg·L-1 MNNG剂量组分离到2个EGV集落,经消化,传代形成了永生化的细胞系(RTES1,RTES2),RTES1为多倍体核型,2号和7号染色体数目增加至4个且呈高频发生(100%); RTES2呈二倍体核型. 电镜结果证实转化细胞来自大鼠气管上皮组织. 以上结果提示,原代RTE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是研究致癌物定量及致癌机理的理想模型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研究哺乳类细胞受到低浓度烷化剂攻击后蛋白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用双向凝胶电泳结合相应的2-DE分析软件比较烷化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处理组和二甲基亚砜对照组的FL细胞的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结果 MNNG处理后的FL细胞中检测到10个新出现的蛋白点,同时有5个蛋白点在MNNG处理后消失;有30个点在表达量上有显著变化,其中16个点在MNNG处理后表达升高,另14个点则表达量降低。结论 在低浓度烷化剂攻击的FL细胞中有一系列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改变,提示这些发生改变的蛋白质可能参与了哺乳类细胞非定标性突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应用清醒大鼠脑微透析技术以选择性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1H-[1,2,4]噁二唑[4,3-a]喹喔啉-1-酮(ODQ)为工具药研究大鼠小脑NO-cGMP神经通路. 小脑内局部灌流ODQ(5,10,50,100 μmol·L-1,5 μL·min-1)可剂量依赖性降低细胞外基础cGMP水平, 最大可使细胞外基础cGMP水平降低80%. ODQ 100 μmol·L-1可完全对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 200 μmol·L-1)或α-氨基羟甲基异噁唑丙酸(AMPA,100 μmol·L-1)引起的细胞外cGMP水平增加,ODQ也可抑制NO供体S-亚硝基-N-乙酰青霉胺(SNAP,1.5 mmol·L-1)引起的细胞外cGMP水平增加. 说明在基础条件下小脑内cGMP 80%来源于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活. 进一步证明了NO通过激活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增加.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靶向C-raf mRNA(ISIS5132)和PKC-α mRNA(ISIS3521)的反义硫代寡核苷酸合用对肺腺癌A549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MTT法). 单用药组药物浓度为500,200和80 nmol·L-1;合用组A两药浓度分别为250,100及40 nmol·L-1,即两药药量减半,药物摩尔浓度之和与单用药相同. 合用组B两药浓度分别为500,200及80 nmol·L-1,但作用时间减半(各3 h),两药作用时间之和与单用药相同. 结果表明,在合用组A,两药浓度水平为100 nmol·L-1时,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ISIS3521单用药组的200 nmol·L-1水平(P<0.01);在合用组B,两药浓度水平为200和80 nmol·L-1时,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分别大于ISIS3521单用药组的200 nmol·L-1和ISIS5132单用药组的80 nmol·L-1水平(P<0.01);其余合用组各个药物浓度水平的效应,与相应的单用药组的效应相近. 提示靶向不同癌基因的反义药物合用,可能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探讨了内源性速激肽是否参与白三烯C4(LTC4)的气道效应. LTC4(0.5 μg·kg-1, iv)可增高豚鼠肺内压(IPP)和气道内依文思蓝渗出。速激肽NK-1受体拮抗剂CP-96345{(2S, 3S)-顺式-2-( 二苯甲基)-N-[(2-甲氧苯)-甲基]-1-杂氮双环[2.2.2]辛烷-3-胺} 1 mg·kg-1,iv,可减弱LTC4诱导的依文思蓝渗出;NK-2受体拮抗剂SR-48968{(S)-N-甲基-N-[4-(4-乙酰氨基-4-苯基哌啶)-2-(3,4-二氯苯基)丁基]苯甲酰胺},1 mg·kg-1, iv,可抑制IPP的增高. 白三烯拮抗剂ONO-1078 (0.03 mg·kg-1, iv)可阻断这两种反应. 结果说明内源性速激肽增强 LTC4的气道作用,其中NK-1受体介导微血管渗漏,NK-2受体介导支气管收缩.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参入和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平滑肌细胞增殖,研究了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刺激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BCMSMC)增殖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 结果显示,LPC能浓度依赖性(1 nmol·L-1-10 μmol·L-1)诱导BCMSMC摄取[3H]TdR,在LPC的浓度为10 μmol·L-1时作用达最大,cpm由366±142升至1761±296(P<0.01);LPC亦能浓度依赖性(1 nmol·L-1-10 μmol·L-1)诱导BCMSMC增殖,在LPC浓度为1 μmol·L-1时促增殖作用达坪值,A595 nm由0.060±0.009增至0.100±0.015(P<0.01).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特异性抑制剂PD 98059(2-50 μmol·L-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AG 1296(2-50 μmol·L-1)以及蛋白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除莠霉素A(2-10 μmol· L-1)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LPC的上述作用. 表明LPC能促进BCMSMC增殖,其细胞内信号转导与MAPK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皮质酮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及作用机理. 结果显示,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皮质酮(10 nmol·L-1-0.1 mmol·L-1)可浓度依赖地损伤原代培养的海马和皮层神经细胞,其EC50分别为3.2 和85 μmol·L-1. 预先加入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地佐环平(MK 801,终浓度为50 μmol·L-1)可显著拮抗皮质酮(10 μmol·L-1)对海马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 皮质酮同海马脑薄片共同孵育10和20 min可明显增加海马脑薄片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的释放,对天冬氨酸的释放则无明显影响. 实验结果提示,皮质酮可选择性地损伤原代培养海马神经细胞,该毒性作用可能与其增加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
运用mRNA差异显示(DD-PCR)技术,通过26 对锚定及任意引物组合显示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分离了7 个表达有差异的片段.其中3 个片段的相关基因属于对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处理的初级反应基因,2个属于次级反应基因.另有2 个片段的差异表达仅在蛋白合成抑制剂环己亚胺(CHM)合并MNNG处理时才出现.反向缝隙印迹杂交分析印证了2 个片段在DD-PCR中发现的改变,同时分析的本实验室分离的25个片段中,8 个片段的变化被验证与DD-PCR中的改变一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片段与许多基因有高同源性,其中包括一些参与信息传导的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硫辛酸对氧化应激的PC12细胞NF-κB - iNOS-NO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用终浓度为0.4 mmol·L-1的H2O2损伤PC12细胞,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用激光共聚焦法(LSCM)检测细胞内一氧化氮的动态变化;用RT-PCR法检测iNOS mRNA和NF-κB p65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0.4 mmol·L-1的H2O2处理PC12细胞4 h,细胞存活率为27.9%(P<0.01),硫辛酸10 mg·L-1可以提高H2O2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65.4%,P<0.01);LSCM检测显示,DAF-2荧光强度的比值(Ft/F0)的最大值由损伤模型组的5.34下降到1.80;和模型组比较,iNOS mRNA和NF-κB p65 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 (P<0.05或P<0.01)。结论 硫辛酸可能通过抑制NF-κB - iNOS-NO信号减轻氧化应激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o)对体外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突起生长促进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取培养7 d大脑皮质神经元,分为Ato 10μmo.lL-1作用48 h组和阻断剂+Ato组,先分别加入阻断剂PD98059 50μmo.l L-1、LY294002 30μmol.L-1、曲西立滨(TCBN)2.5μmol.L-1和西罗莫司(雷帕霉素,Rapa)100 nmo.l L-1作用1 h,再加入Ato共同作用48 h。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神经元突起生长状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磷酸化的磷酸肌醇依赖激酶1(PDK1)、磷酸化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西罗莫司靶蛋白(mTOR)、磷酸化的核糖体S6激酶(p70S6K)和磷酸化的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p-4E-BP1)的表达。结果 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Ato 10μmo.lL-1组可明显促进突起生长,表现为突起总长度增加、一级突起数目增多、末端分支数增多及胞体面积增大。PD98059,LY294002,TCBN和Rapa均可阻断Ato对神经元突起生长的促进作用。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Ato 10μmo.lL-1可显著上调p-PDK1,p-Akt(Ser473),p-mTOR,p-p70S6K和p-4E-BP1蛋白表达水平(P<0.01)。LY294002可显著阻断Ato引起的p-PDK1,p-Akt(Ser473)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1)。TCBN可显著阻断Ato引起的p-mTOR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1)。Rapa可明显阻断Ato引起的p-p70S6K和p-4E-BP1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1)。结论 Ato对体外培养皮质神经元突起发育的促进作用可能与激动MEK/ERK信号转导通路有一定的关系,主要可能与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NS-398对胃癌细胞AGS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NS-398 25,50和100μmol·L-1作用于AGS细胞0~48 h,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NS-398 50μmol·L-1作用于AGS细胞48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Notch胞内结构域(NICD)及下游靶基因NF-κB和毛蛋白和断裂1增强子(Hes-1)蛋白表达。结果 NS-398 25,50和100μmol·L-1能抑制胃癌细胞AGS增殖,并呈时间(r时间=-1.00,P=0.003,50μmol·L-1)和浓度(r浓度=-0.999,P=0.027,48 h)依赖性。NS-39850μmol·L-1作用48 h,AGS细胞凋亡率为(20.1±3.5)%,比正常对照组(3.5±1.4)%明显增加(P<0.05);Notch信号通路受体Notch1和Notch2及Notch信号通路配体δ样1(DLL1)和锯齿状1(JAG1)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Notch下游靶基因Hes-1和NF-κB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NICD,Hes-1和NF-κB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可能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途径抑制胃癌细胞AGS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HSC加入丹皮酚1.66~49.8 mg·L-1作用48 h后,MTT比色法和锥虫蓝染色法检测HSC的存活率。HSC与丹皮酚33.2 mg·L-1分别作用6,12,24,36和48 h,锥虫蓝染色法检测HSC的存活率。HSC与丹皮酚1.66~69.7 mg·L-1作用48 h用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中LDH活性。丹皮酚1.66~49.8 mg·L-1与HSC作用24 h分别用光学显微镜、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SC细胞形态、细胞凋亡和凋亡率;丹皮酚1.66~49.8 mg·L-1作用48 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MTT实验结果表明,丹皮酚16.6~49.8 mg·L-1对HSC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效应关系(r=0.955,P<0.05),作用48 h时IC50值为105.4 mg·L-1。锥虫蓝染色实验结果表明,丹皮酚对HSC存活率的抑制作用不仅具有浓度效应关系(r=-0.936,P<0.05),浓度为33.2 mg·L-1时还具有时间效应关系(r=-0.965,P<0.05)。丹皮酚16.6~69.7 mg·L-1作用48 h无明显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丹皮酚8.3~49.8 mg·L-1作用24 h能显著促进HSC细胞凋亡(P<0.05),且具有浓度效应关系(r=0.920,P<0.05)。丹皮酚33.2和49.8 mg·L-1作用48 h可调节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增加(P<0.01),S期细胞减少(P<0.01),具有浓度依赖性(r=0.980,P<0.05)。结论丹皮酚具有促进HSC凋亡和抑制HSC增殖的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PC12细胞的毒性及其对大剂量X线诱导PC12细胞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槲皮素6.25,12.5,25,50和100μmol·L-1分别作用于PC12细胞,于24,48和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PC12细胞增殖。槲皮素12.5,25和50μmol·L-1分别与PC12细胞预孵育2 h,随后采用4 GyX线辐照PC12细胞,于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PC12细胞增殖反应,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菲啉络合法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DCFH-DA探针法检测活性氧(ROS)含量。结果槲皮素6.25~100μmol·L-1与PC12细胞作用24 h(r=0.887,P<0.01)和48 h(r=0.872,P<0.01)具有促细胞增殖作用,作用72 h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且随浓度增加毒性增大(r=0.942,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C12细胞受辐射后细胞增殖反应、SOD活性和T-AOC降低(P<0.01),MDA和ROS含量增加(P<0.01)。与辐照对照组比较,槲皮素12.5,25和50μmol·L-1防护组PC12细胞增殖反应(r=0.751,P<0.01),SOD活性(r=0.837,P<0.01)和T-AOC(r=0.940,P<0.01)随槲皮素浓度增大而增高,MDA含量(r=0.845,P<0.01)和ROS含量(r=0.930,P<0.01)随槲皮素浓度的增高而降低。结论槲皮素对大剂量X线诱导PC12细胞氧化性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在12.5~50μmol·L-1浓度范围内其防辐射作用与浓度呈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δ阿片受体激活剂D-丙(2)-D-亮(5)脑啡肽(DADLE)诱导心肌细胞增殖的可能信号途径。方法体外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采用结晶紫法和[3H]TdR检测心肌细胞的增殖;Western印迹法测心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水平。结果DADLE1μmol.L-1增强心肌细胞ERK磷酸化,促进心肌细胞增殖,δ阿片受体抑制剂纳曲吲哚10μmol.L-1,蛋白激酶C(PKC)特异性抑制剂星形孢菌素1μmol.L-1和ERK特异性抑制剂U012610nmo.lL-1明显降低ERK磷酸化水平,抑制DADLE的促心肌细胞增殖作用。结论DADLE可能通过δ阿片受体活化PKC,进而激活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ERK通路诱导心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乳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分别加入APS 25,50和100 mg.L-1作用30 min后再加入TNF-α50μg.L-1作用48 h。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消化分离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细胞体积;RT-PCR检测心肌心钠素(ANP)和Toll样受体4(TLR4)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p65和IκBα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外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NF-α组心肌细胞蛋白含量增加了52.8%,细胞体积增大了66.7%,ANP和TLR4 mRNA分别增加了60.3%和68.7%,p65蛋白表达增加了50.5%,IκBα蛋白表达减少了43.1%,IL-1β表达增加了5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NF-α模型组相比,APS 50,100 mg.L-1和IκBα阻断BAY11-7082 5μmo.l L-1组蛋白含量、细胞体积、ANP mRNA、TLR4 mRNA、IL-1β和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APS 25 mg.L-1组蛋白含量、细胞体积和ANP mRNA表达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APS对TNF-α诱导的乳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和抗砷性ECV-304(AsRE)细胞株中水通道蛋白AQP9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以及其对亚砷酸钠(NaAsO2)耐受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CCK8法测定NaAsO22.5~40μmo.l L-1作用24 h对ECV-304和AsRE细胞株的毒性。NaAsO22.5~20μmol.L-1处理ECV-304和AsRE细胞株2 h,实时定量PCR法测定AQP9 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AQP9和p38蛋白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AQP9蛋白磷酸化水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法测定细胞内砷含量。结果 NaAsO2在AsRE和ECV-304细胞的IC50分别为12.59和4.06μmol.L-1。在NaAsO2同浓度下,AsRE细胞内砷摄入量均低于ECV-304细胞(P<0.05)。NaAsO2处理ECV-304和AsRE细胞后,AQP9 mRNA表达水平均有所下调,但在AsRE细胞中的下调幅度显著高于ECV-304细胞(P<0.05);AQP9蛋白水平在AsRE细胞呈浓度增加而下降,而ECV-304细胞中则无明显变化;ECV-304细胞中AQP9磷酸化水平随浓度有所上升,AsRE细胞中AQP9磷酸化水平则一直维持在更高的表达水平。NaAsO2处理后,p38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在两个细胞株间无明显变化。结论 AsRE细胞中AQP9的磷酸化水平与砷耐受性有明显相关性,其可能机制是AQP9通过影响细胞对砷的摄入影响砷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