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方法。方法:对我院接诊的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院前救护,6 h内安全转运回院39例,现场死亡9例。结论:及早、正确和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院前高血压脑出血急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提高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院前抢救260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快速、安全转运回院258例,现场死亡2例,死于失血过多。结论:早期、及时的现场救护和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院前创伤急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急性颅脑损伤的院前院内急救配合。方法对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救治的38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院内急救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经院前全程急救优化护理、院内急救链生命通道开启等急救措施的实施,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结论院前院内全程有效的急救优化护理配合是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有效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级预警模式在急危重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衔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抽样法抽取某依托型急救中心2017年1-6月出诊的院前患者2728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模式进行急危重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交接;2017年7-12月的2802例为观察组,实施分级预警模式衔接急危重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急救反应时间、病情分级一致率及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内急救反应时间及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情分级一致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级预警模式可量化院前急救患者病情分级,启动相应级别的院内急救调配预案,引入信息化技术衔接急救过程,从而缩短院前急危重患者院内急救反应时间,保障院前与院内急救交接期间的医疗安全,实现院前与院内无缝隙急救衔接。  相似文献   

5.
黄忠会  曹全斌  王杉 《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1):1051-1052
建立有效的通气是危重患者院前及院内急救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院于2003—06~2006—07采用美国Impact750多功能急救呼吸机对256例院前及院内呼吸衰竭的危重患者实施早期的呼吸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合理的、良好的院前急救护理对减少交通事故伤的致死率及致残率的重要性。方法:我院急救中心自成立院前急救科以来,2002年5月~2004年7月院前急救护理交通事故伤2735例患者,与对照组2000年1月~2002年3月无院前护理的交通事故伤急救病例2667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交通事故伤后患者接受急救护理时间:研究组10~52min,平均31.6min,死亡221例(8.1%);对照组急救护理时间54~190min,平均90.4min,死亡408例(15.3%)。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除了先进的医疗设备、精湛的医疗技术外,良好的护理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方案在毒蛇咬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7月我院院前出诊接回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内容包括伤口局部紧急处理、全身处理、心理干预等。记录抢救成功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后,本研究47例患者中,抢救成功46例,并顺利出院;1例眼镜王蛇咬伤患者因咬伤至开始急救处理时间3h,经抢救无效后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7.87%,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方案在毒蛇咬伤患者急救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抢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彭露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2):5274-5275
根据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情况分为观察组52例患者接受过院前急诊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50例患者未接受过院前急诊护理,两组患者采取相同治疗方法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组死亡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救时间及入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取院前急诊护理,可稳定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47例AMI患者的院前救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治愈出院138例,死亡9例,急救成功率93.8%.结论:AMI患者最重要的急救措施是院前救护,此为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现场气管插管在院前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总结在院前现场急救中应用气管插管的经验,以提高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院前气管插管抢救危重病7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患者院前现场施行气管插管,插管时间均少于2分钟,其中重度海洛因杀虫药中毒4例和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2例现场插管成功建立人工通气后,经进一步抢救全部存活;因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插菅的病人68例,均安全转运至专科治疗;现场心肺复苏插管4例中3例未能恢复有效循环死亡。结论:气管插管用于院前抢救是危重病人安全转运的基础,对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裴静  覃少珍  王曲 《全科护理》2012,10(8):681-68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男性乳房发育症病人抑郁和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行局部麻醉手术的男性乳房发育症病人,术前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分别在护理干预前后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病人的心理情况。[结果]52例男性乳房发育症病人护理干预前SDS和SA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护理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轻男性乳房发育症病人的抑郁和焦虑心理,使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实施分组护理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秀梅 《护理学报》2005,12(2):85-86
目的充分利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人性化和主动的护理服务。方法将病区固定床位46张分为两大组,每大组分3个小组,每小组由1名护士负责所管病人的全部治疗护理工作,并规定加床由所在区域的小组护士负责。分组护理的时间是8:00-18:00,夜班根据工作量和护士编制暂未实施分组护理。结果实施分组护理前后平均每天红灯次数、应铃到位时间分别经t检验,病区护理服务满意度经字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1或P<0.001)。说明分组护理后护理效果优于分组护理前。结论分组护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实现把护士还给病人,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This report was aimed at characterizing medication errors and evaluating their consequences for the patients' conditions and for the nursing workload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s (ICU) and Semi-Intensive Care Units (SICU) of two hospitals in the city of S?o Paulo. The sample was 50 patients, and data was gathered in record logs. The severity of the conditions and the nursing workload were assessed before and after the occurrence. Out of a total of 52 medication errors, 12 (23.80%), were non-administration of dosage, 11 (21.15%) were wrong medication, and 9 (17.31%) excessive dosage. There were no changes in patient conditions (p=0.316), but the nursing workload increased (p=0.009). As for the medication group, i.e, potentially dangerous or non-dangerou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ither in the severity of the patients (p=0.456) or in the nursing workload (p=0.264) after the occurrence.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患儿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进行良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34例患儿经治疗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有2例患儿未坚持常规扩肛并发肛门狭窄。结论:良好的术前准备,及时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是促进患儿顺利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部创伤护理监测及评估系统用于腹部创伤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使用腹部创伤监测评估系统,对腹部损伤严重程度的客观评估计分,将护理类型分为3类,拟定了11项基本护理对策.对照组按腹部创伤常规护理程序护理.比较2组受伤至来诊时间、有效抢救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抢救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为(41.82±16.58)min、(20.46±8.85)d.对照组为(67.74±14.36)min、(33.25±7.09)d,2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86%,明显低于于对照组40.38%,2组差异显著.结论 应用腹部创伤护理监测及对策系统对腹部损伤严重程度进行客观评估,提高了护士工作主动性和综合分析能力,缩短了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治时间和康复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舒适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2005年6-9月,将101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即采用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放松、幽默、皮肤刺激等方法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结果舒适护理前2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舒适护理后2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术后72h止痛药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适护理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使患者舒适地度过疼痛期,促进了患者术后顺利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国产ZQL型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国产ZQL型可回收式滤器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将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或)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分别置入国产ZQL型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和进口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再行局部溶栓治疗,最后根据治疗情况取出滤器或长期留置滤器。结果 2组间预防肺动脉栓塞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腔静脉通畅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未再发生肺动脉栓塞。护理上应注意滤器置入、取出及溶栓术后下腔静脉急性闭塞、肺动脉栓塞再发生的观察和处理。结论 国产ZQL型可回收式滤器可满足不同消费能力的人群需求,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头面部化学烧伤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头面部化学烧伤患者各种心理问题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 对52例头面部化学烧伤住院患者的各种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并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 52例患者出院前的抑郁、焦虑评分较入院时有明显改善( P<0.01).结论 对症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在最佳身心状态下接受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19.
肝癌化疗栓塞术52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肝癌化疗栓塞(TACE)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2例肝癌患者行TACE术治疗,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和充分准备;术后进行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加强饮食指导.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时间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好转出院.结论:对肝癌行化疗栓塞术患者给予规范护理程序,强化心理护理,精心术后护理,可提高患者疗效,缩短恢复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显微颅内肿瘤手术中应用全程护理模式的效果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颅内肿瘤患者10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1 d与麻醉前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研究组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17.31%(P0.05)。结论显微颅内肿瘤手术中应用全程护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