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成妹  陈瑞林 《全科护理》2011,9(21):1918-1919
[目的]评价通络宝治疗仪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病人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RA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5例RA病人在临床均采用疏通血管、非甾体抗感染药对症治疗,实验组35例RA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络宝辅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对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健康评价问卷(HAQ)、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晨僵持续时间(min)进行评分和评估。[结果]实验组病例中显效12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病人经过通络宝辅助治疗后,关节肿胀、疼痛指数、HAQ、VAS、晨僵持续时间(min),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通络宝治疗仪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于改善病人疼痛、肿胀以及改善病情活动等方面效果明显,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康复治疗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药湿热敷辅助理疗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辅助理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肿胀个数、双手握力、关节肿胀指数以及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肿胀个数、关节肿胀指数、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双手握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辅助理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朱珑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12(25):2416-2417
目的 观察药浴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及关节晨僵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在风湿免疫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药浴.用视觉模拟尺评分法(VAS法)评分比较2组疼痛改善效果并评价两组晨僵的时间、关节肿胀及关节功能障碍的改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按风湿免疫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晨僵时间关节功能障碍较对照组改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对RA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浴能够改善RA症状.  相似文献   

4.
陈成妹  陈瑞林 《护理研究》2011,25(8):696-697
[目的]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方法]44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在常规抗风湿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赛普25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相关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应用健康评价问卷(HAQ)进行测试。[结果]治疗3个月后病人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及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和健康评价问卷(HAQ)结果均有明显改善(P<0.01),用药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益赛普可有效降低RA炎症或病情活动指标,降低致残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药浴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症状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珑 《现代护理》2006,12(25):2416-2417
目的 观察药浴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及关节晨僵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在风湿免疫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药浴。用视觉模拟尺评分法(VAS法)评分比较2组疼痛改善效果并评价两组晨僵的时间、关节肿胀及关节功能障碍的改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按风湿免疫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晨僵时间关节功能障碍较对照组改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对RA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浴能够改善RA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硒酸酯多糖联合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56例R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加服硒酸酯多糖胶囊。观察两组的检测指标变化。结果经6周治疗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血沉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关节压痛指数治疗前后的差值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硒酸酯多糖是改善RA疼痛症状疗效好、毒副反应轻的协同性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恩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方法]为46例应用恩利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慎重、合理选择用药量和注射部位,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和临床症状的变化,加强健康护理工作,保证治疗顺利。[结果]通过优质护理,病人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其关节压痛指数、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类风湿因子(RF) 及晨僵时间、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加强观察和护理有助于提高恩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关节操对早中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12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关节操康复治疗,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治疗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情况,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关节疼痛情况、晨僵时间和关节功能障碍情况,同时对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晨僵时间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关节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高于对照组(90.16%vs 73.77%,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关节操能够有效缓解早中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受累关节的疼痛程度,改善关节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补肾通络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方法采用单双号随机化分组将90例R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补肾通络汤。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BAP、PⅠNP、TNF-α、IL-1β水平及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及关节功能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BG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补肾通络汤治疗RA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能改善骨代谢指标,减轻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甲氨蝶呤和雷公藤多苷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DAS28指数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值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关节压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比对照组少,晨僵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CRP、ESR水平、DAS28指数及VAS分值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比对照组(66.67%)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缓解疼痛,提高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来氟米特片口服20mg,每日1次;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独活寄生汤口服和中药熏蒸治疗。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监测患者肿胀关节数、触痛关节数、晨僵持续时间(min)、疼痛VAS评分、双手平均握力、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结果:2组肿胀关节数及关节触痛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CRP、ESR、RF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味联合中药熏蒸可有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2.
中药熏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对传统的中药熏蒸疗法治疗RA作出客观评价,进一步阐明中药熏蒸对RA的治疗机制。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中医科住院的RA患者60例,按照随机开放性原则将60例RA患者分为中药熏蒸组(熏蒸组)与非中药熏蒸组(非熏组),非熏组采用常规治疗,熏蒸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熏蒸治疗。治疗1个疗程(20 d)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两组之间关节症状、体征、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0 d后两组疼痛VAS评分、关节肿胀度、压痛程度、关节疼痛数目、晨僵持续时间、关节屈伸度、局部温度、ESR、CRP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P0.05),熏蒸组在总有效率及达到ACR70改善的百分比上明显高于非熏组(P0.01)。熏蒸组在患者的关节压痛程度、关节疼痛数、晨僵持续时间和关节局部温度的改善明显优于非熏治疗组(P0.05),在关节肿胀度和关节屈伸度改善方面与非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ESR、CRP,熏蒸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明显的抗炎消肿及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康复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的效果,将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9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在药物治疗下,加康复治疗,包括热敷、按摩、关节体操训练,对照组只采用药物治疗。两组相比较,晨僵改善时间和关节活动范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临床观察显示,无效6例,有效23例,显效22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肌内效贴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肌内效贴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麦克马斯特大骨关节炎评分量表(WOMAC)评定标准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疼痛情况、晨僵以及日常活动难度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肌内效贴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过程中开展系统的护理干预,可缓解病人疼痛、改善晨僵等症状,促进膝关节活动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配合手关节功能锻炼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局部疼痛及晨僵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常州市中医医院2017年8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8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蓝色球为对照组(43例),进行手关节功能锻炼,红色球为研究组(42例),进行中药熏洗配合手关节功能锻炼治疗,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手关节疼痛、关节症状变化(晨僵持续时间、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度等)及(斯坦福)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手关节症状也较干预前改善,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Q评分中八大日常活动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中药熏洗配合手关节功能锻炼可以增强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局部疼痛、改善手关节症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谢芳  丛莘 《护理研究》2005,19(28):2576-2577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法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效果.[方法]对52例骨性膝关节炎病人采用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并给予活动与功能锻炼指导,将治疗前和治疗20 d后病人疼痛程度、晨僵、肿胀、日常步行活动能力以及疼痛缓解时间进行分级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配合刺络放血法结合活动指导及功能锻炼治疗骨性膝关节炎,能够快速缓解病人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改善步行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新风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口服非甾类抗炎药美洛昔康或双氯芬酸、甲氨蝶呤及叶酸片)、新风胶囊治疗组(30例,基础方案加服中药复方新风胶囊),观察两组患者一般症状的改善情况、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双手握力、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小板(BPC)、网织红细胞、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血清免疫球蛋白(IgG)、α1-酸性糖蛋白(α1-AGP)、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新风胶囊治疗组在总体疗效、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以及对RBC、Hb贫血指标与RA活动期RF、IgG、CRP、ESR等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基础方案对照组(P<0.05);基础方案对照组在取得总体疗效、改善症状及RA活动期实验室指标的同时对血WBC、RBC、Hb、PLT、网织红细胞有影响(P<0.05)。结论新风胶囊配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疗效明显,好于单用非甾体类抗类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动处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分为对照组(25例)和锻炼组(25例),两组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锻炼组辅以运动处方进行指导。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临床效果,并使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锻炼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握力、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处方可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康复治疗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晨僵状态及关节活动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康复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效果,将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9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在药物治疗下,加康复治疗。包括热敷、按摩、关节体操训练,对照组只采用药物治疗。两组相比较,晨僵改善时间和关节活动范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临床观察显示,无效6例,有效23例,显效22例。  相似文献   

20.
王萍  任喜荣 《护理研究》2014,(1):220-221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联合红外线理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联合红外线理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关节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66.67%).[结论]中药湿热敷联合红外线理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病人疼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