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其血常规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通过数据分析寻找中辨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阳虚水泛证的血红蛋白计数(Hb)水平其他证型(P﹤0.05);痰热壅肺证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白细胞计数(WBC)其他证型(P﹤0.05);痰浊阻肺证的红细胞计数(RBC)其他证型(P﹤0.05);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痰蒙神窍证的PaO_2明显阳虚水泛证(P﹤0.05);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痰蒙神窍证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肾气虚证(P﹤0.05);阳虚水泛证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下降程度比较高;痰蒙神窍证的pH下降程度比较高;肺肾气虚证、阳虚水泛证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下降程度最高(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不同证候,肺功能、血气指标、血常规指标等有不同的倾向,可以为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实验室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胀常见证候之间心肺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临床收治肺胀阳虚水泛证、肺肾气虚证、痰热郁肺证患者分别进行心、肺功能评价、心脏超声检查、肺功能测定等,并统计各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肺胀阳虚水泛证、肺肾气虚证、痰热郁肺证左心室射血分数、肺功能检查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second,FEV1)、FEV1/FV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阳虚水泛证与肺肾气虚证之间心功能分级、肺功能分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肾气虚证与痰热郁肺证患者证候之间的心功能分级、肺功能分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痰热郁肺证与阳虚水泛证之间肺动脉压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痰热郁肺证与阳虚水泛证患者心功能分级、肺功能分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阳虚水泛证与肺肾气虚证之间肺动脉压比较以及肺肾气虚证与痰热郁肺证之间肺动脉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胀阳虚水泛证的心功能分级、肺功能分级处于较低水平,痰热郁肺证的心功能、肺功能水平相对较好,肺肾气虚证的肺动脉压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400例COPD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检测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3、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阳虚水泛、肺肾气虚CD3、CD4渐降,CD8渐升,而CD4/CD8渐降(P<0.01);痰浊阻肺证、痰热蕴肺证、痰蒙神窍证与阳虚水泛、肺肾气虚相比CD8明显降低而CD4/CD8渐高(P<0.01);IgG、IgA水平在痰浊阻肺证、痰热蕴肺、痰蒙神窍证中高于阳虚水泛、肺肾气虚(P<0.01或P<0.05);COPD各中医证型的细胞因子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阳虚水泛、肺肾气虚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低于痰热蕴肺、痰浊阻肺组(P<0.01)。结论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可为COPD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为"辨体-辨病-辨证"论治COPD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收治的COPD患者416例,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对患者体质进行判定,采集患者四诊资料以进行中医证型判定,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中医体质与COPD证型、COPD分级、体质量指数、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COPD患者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为主; COPD证型以肺肾气虚证、痰浊阻肺证、痰热郁肺证为主;气虚质、阳虚质与肺肾气虚证相关,气虚质、痰湿质与痰浊阻肺证相关,湿热质与痰热郁肺证相关,阳虚质与阳虚水泛证相关;不同病情、体质量指数、年龄患者体质分布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COPD患者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为主,证型以肺肾气虚证、痰浊阻肺证、痰热郁肺证为主,体质与证型密切相关,同时受病情、体质量指数、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辨证分型与白细胞计数、肺功能、血气分析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北京丰台医院近2a来20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观察,根据临床常见的4个证型与相关性分析,研究COPD急性加重期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白细胞计数:痰热壅肺型COPD与阳虚水停型COP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痰热壅肺型COPD与阳虚水停型COP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EV1/FVC%等大部分常规肺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风寒束肺型COPD与痰浊阻肺型COPD、阳虚水停型COP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各指标比较,PaO2在风寒束肺型COPD与痰浊阻肺型COPD、阳虚水停型COPD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aCO2在阳虚水停型COPD与风寒束肺型COP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FEV1、FEV1/FVC%、PaO2、PaCO2可以作为COPD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平面细胞极性(Wnt/PCP)信号通路中Ras homolog gene family member A(RhoA) mRNA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尝试为AECOPD中医证型诊断提供客观标准。方法:收集AECOPD患者100例,分为痰浊壅肺证、痰热郁肺证、痰蒙神窍证、肺肾气虚证、阳虚水泛证5个组别,每组20例。正常组15例。所有入选患者空腹抽取静脉血,血液总RNA的提取采用试剂盒,按说明书进行操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RhoA基因在AECOPD中医证型患者血液中mRNA的表达量,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痰热郁肺组和痰蒙神窍组比较无差异;与正常组比较,痰浊壅肺组、痰热郁肺组、痰蒙神窍组、肺肾气虚组和阳虚水泛组中RhoA 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P 0. 01); 5组证型间RhoA mRNA表达量,痰浊壅肺组痰热郁肺组/痰蒙神窍组肺肾气虚组阳虚水泛组。RhoA mRNA相对表达量与AECOPD 5组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直线线性相关关系,且呈正性相关。结论:Wnt/PCP信号通路中Rho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5组中医证型中存在显著差异,可能给AECOPD中医证型诊断提供一定的客观标准,并揭示其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COPD并发肺心病中医证型与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应分析方法分析病情程度与中医证型关系。结果COPD并发肺心病不同中医证型病情程度差异明显,对应分析显示痰浊蕴肺证偏于轻度,痰热壅肺及气阴两虚证偏于中度,阳虚水泛证偏于重度。结论COPD并发肺心病的中医证型与病情程度具有一定关系,由痰热、痰浊至气阴两虚及阳虚水泛证,疾病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证型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0例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分为痰浊壅肺证、痰热蕴肺证、痰瘀阻肺证、肺肾气虚证,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信息,进行肺功能等相关检查,并由患者本人填写COPD评估测试(CAT),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分析中医证型与年龄、病程的关系,CAT评分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关系、中医证型与CAT评分的关系.结果:在患者平均年龄、平均病程、CAT评分方面,痰浊壅肺证、痰热蕴肺证与痰瘀阻肺证、肺肾气虚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AT评分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FVC%之间存在负相关.结论: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的年龄、病程、CAT评分以及肺功能在各中医证型中存在差异,CAT评分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属中医"肺胀"范畴。可分为外寒里饮,痰浊阻肺,痰热郁肺,痰蒙神窍,肺肾气虚,阳虚水泛证型。病位在肺、心,涉及脾肾,病机为痰浊水饮或瘀血。笔者认为痰浊与肺心病发病关系密切,从痰饮论治可获满意效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40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研究,总结该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附属中医医院呼吸科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402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病史、发病诱因、主要临床表现等,明确其诊断、分级及中医分型等内容。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1)中医分型:各证型所占比例由多到少依次排列为:痰浊阻肺型>痰热蕴肺型>肺肾气虚型>阳虚水泛型>痰蒙神窍型。(2)COPD患者II级以痰浊阻肺,III级痰热蕴肺,IV级肺肾气虚、阳虚水泛型多见。(3)性别:男、女性别在四种不同年龄段分布,在<40岁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而40~60岁、60~80岁、>80岁患者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4)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主要集中在60~80岁年龄段之间。(5)诱因:六淫是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发作的主要致病原因。(6)中医证型与呼吸衰竭发生率的关系:痰蒙神窍组、肺肾气虚组、阳虚水泛组呼吸衰竭发生率高。结论:(1)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以痰浊阻肺型最多。(2)性别:在<40岁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而40~60岁、60~80岁、>80岁患者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3)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主要集中在60~80岁年龄段之间。(4)六淫是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发作主要致病原因。(5)痰蒙神窍组、肺肾气虚组、阳虚水泛型呼吸衰竭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1.
杨惠琴  刘琴  李风森 《陕西中医》2014,(11):1513-1515
目的: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5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痰培养阳性患者做调查,同时对其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总结,总结该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细菌分布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相关性,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在新疆医科大附属中医医院呼吸科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痰培养阳性患者500例,记录主要临床表现、肺功能、痰培养等,明确其诊断、分级及中医分型等内容。结果:1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中医分型中占主导证型的是:痰浊阻肺型、痰热郁肺型;2COPD分级与证型的关系,I级以燥邪伤肺型为主,II级以痰浊阻肺型居多,III级痰热郁肺型居多,IV级以肺肾气虚、阳虚水泛为主;3COPD分级与细菌分布的关系:I、II级患者感染以球菌居多,III、IV级患者感染以杆菌为主,级别越高,耐药率越高。结论:1慢性阻塞性肺病以痰浊阻肺型最多,其次是痰热蕴肺型、脾肾气虚、燥邪伤肺型。2COPD(肺功能)分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I级以燥邪伤肺为主,II级以痰浊阻肺,III级痰热郁肺,IV级肺肾气虚、阳虚水泛多见。3细菌分布与COPD(肺功能)的关系:I、II级感染以球菌居多,III、IV级感染以杆菌为主。  相似文献   

12.
王昭  徐震  帖永新 《河南中医》2019,39(7):1076-107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中医证候与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及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81例AECOPD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比较各证型APACHEⅡ评分、第一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呼吸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分压(Pa O2)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 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结果:病程从短到长依次为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痰瘀阻肺证、肺肾两虚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FEV1、FEV1/FVC、Pa O2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痰瘀阻肺证、肺肾两虚证,Pa CO2由低到高依次为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痰瘀阻肺证、肺肾两虚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PACHEⅡ评分由低到高依次为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痰瘀阻肺证、肺肾两虚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痰热壅肺证的PCT、hs-CRP水平明显高于痰浊阻肺证、痰瘀阻肺证及肺肾两虚证(P 0. 05)。结论:AECOPD中医证候与APACHEⅡ评分、肺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呼吸衰竭中医证候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检索近15年COPD呼吸衰竭文献数据库,筛选整理规范名称,建立数据库,对COPD呼吸衰竭中医证候构成及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OPD呼吸衰竭的常见证候以实证为主,痰瘀互结、痰热壅肺、痰浊壅肺和痰蒙清窍最为常见,多兼有血瘀证候,虚证所涉及的病性及脏腑归属较为复杂,肺肾气虚多见。结论痰瘀互结、痰热壅肺、痰浊壅肺和痰蒙清窍最是COPD呼吸衰竭中医辨证的基本证型,多兼有血瘀证候,其虚证的内在规律较为复杂,肺肾气虚多见。  相似文献   

14.
分6型辨证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278例,痰热郁肺型用桑自皮汤加减,痰浊壅肺型用三子养亲汤加减,痰蒙神窍型用二陈汤加减,肺肾两虚型用补肺汤加减,阳虚水泛型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表寒内饮型用小青龙汤加减。结果显效50例,有效198例,无效9例,死亡27例,总有效率为89.5%。以痰热郁肺、痰浊壅肺和表寒内饮疗效较好,有效率分别为94.8%、92.9%和91.1%,以痰蒙神窍型效果最差,死亡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为AECOPD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纳入AECOPD患者320例,判定其中医辨证,检测降钙素原(PCT)、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肺功能、血气、白蛋白(ALB)等客观指标的水平,分析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中医证型中以痰热壅肺证(38.75%)最常见;证型分布比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痰热壅肺证、肺肾两虚证、痰浊阻肺证、痰瘀阻肺证;痰瘀阻肺证和肺肾两虚证的FEV1/FVC(%)、FEV1Pred、PO2明显低于痰浊阻肺证和痰热壅肺证,而PCO2明显升高;痰热壅肺证PCT、WBC、hs-CRP最高;痰瘀阻肺证PLT、Fib最高;肺肾两虚证Hb、ALB最低。结论 AECOPD与血气、肺功能、炎症指标、血常规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AECOPD中医证型判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实证与客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COPD患者189例按照中医分型中实证标准纳入观察并分为痰热壅肺证64例、痰浊蕴肺证62例、痰瘀阻肺63例;比较观察各实证证型间痰培养、血常规、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 COPD急性发作期实证证型中痰培养致病菌阳性率按痰浊蕴肺证、痰瘀阻肺证、痰热壅肺证逐渐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急性发作期痰热壅肺证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NE)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痰热壅肺证淋巴细胞(LY)明显低于痰浊蕴肺证;各证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二氧化碳潴留,以痰热壅肺证为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证型在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方面均增高,纤维蛋白原以痰热壅肺证偏高.结论 COPD急性发作期痰培养、血常规、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等客观指标与中医实证分型具有一定相关性,对于COPD急性发作期中医分型判定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证侯分型。方法:对收治的36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医证候进行分析。结果:痰瘀痹肺型占50.41%,痰浊阻肺型占0.59%,痰热壅肺型占10.84%,燥邪伤肺型占6.51%,阳虚水泛,水瘀互结型占4.88%,寒饮伏肺型占3.25%,痰蒙神窍型占2.44%,喘脱危证型占1.08%。结论:此病四大主症包括咳、痰、喘、满(胸腹胀满)。三大病理要素包括痰、瘀、虚。病机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痰、瘀、虚胶结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8.
刘梅  彭文照  郝小梅 《新中医》2018,50(7):75-78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以及比较不同证型间的T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淋巴细胞(Th) 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Th22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115例COPD患者,将20例同期体检未患COPD者设为对照组。将COPD患者根据辨证标准分为8个证型,将风寒束肺证、外寒内饮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设为偏实证组,将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设为偏虚证组。分析不同中医证型间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并将偏实证组、偏虚证组与对照组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比较。结果:COPD患者中医证候分布:风寒束肺证2例,占1.74%;外寒内饮证1例,占0.87%;痰热壅肺证22例,占19.13%;痰湿阻肺证29例,占25.22%;脾肺气虚证21例,占18.26%;肺肾气虚证23例,占20.00%;肺肾气阴两虚证6例,占5.22%;气虚血瘀证11例,占9.57%。痰热壅肺证组Treg细胞分数、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Th22细胞分数与痰湿阻肺证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脾肺气虚证组Th17细胞分数、Treg细胞分数、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Th22细胞分数与肺肾气虚证组、肺肾气阴两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阻肺证组Th17细胞分数低于痰热壅肺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肺气虚证组、肺肾气虚证组、肺肾气阴两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的Th17细胞分数、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Th22细胞分数均低于痰热壅肺证组与痰湿阻肺证组(P<0.05),Treg细胞分数均高于痰热壅肺证组与痰湿阻肺证组(P<0.05)。偏虚证组和偏实证组的Th17细胞分数、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Th22细胞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偏虚证组Treg细胞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偏实证组Treg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偏虚证组Th17细胞分数、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Th22细胞分数均低于偏实证组(P<0.05),Treg细胞分数高于偏实证组(P<0.05)。结论:持续存在的慢性炎症、自身免疫失衡与COPD病情变化密切相关,是导致COPD患者由“邪气胜”的实证向“精气虚”的虚证转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型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医证候及证素特点。方法: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375例AECOPD患者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信息采集,进行临床横断面调查,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结果:①本组病例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基本集中在老年(60-89岁之间),汉族病例明显多于其他民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与吸烟、过敏体质及家族史相关。②证素特点:实证的发生率由多至少依次为:痰热犯肺证、痰浊阻肺证、血瘀证、表寒肺热证;虚证的发生率由多至少依次为:肺气虚证、肾气虚证、脾气虚证,构成该病的证素居前4位的是痰、热、血瘀、气虚,但在证候构成中主要以虚实夹杂为主;其靶点主要是肺脾肾。③证候组合结果分布:以4-5种以上复合证候多见,尤以肺脾肾虚兼痰热瘀阻肺最为常见。表寒肺热、肺肾阴虚痰热犯肺、肺脾气虚痰瘀阻肺及肺脾肾虚痰瘀阻肺、肺脾肾虚痰热瘀肺证5种证型为AECOPD主要证型,分别为7.20%、10.40%、21.07%、16.80%及44.53%。④不同病情分级的中医证候分布:Ⅱ级(中度COPD)和Ⅲ级(重度COPD)在本组病例中分布较多;Ⅰ级(轻度COPD)与Ⅳ级(极重度COPD)病例分布较少。Ⅰ级患者以痰热阻肺、表寒肺热为主,Ⅱ级患者以肺脾气虚痰浊阻肺多见,Ⅲ级以肺脾肾虚痰瘀阻肺证为主,Ⅳ级患者则以肺脾肾虚痰瘀阻肺证为主。结论:AECOPD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机复杂的时期;痰浊瘀热和正气亏损代表了AECOPD的主要病机和证候要素特点;中医证型多为"肺脾肾虚痰热瘀阻肺"的复合证型。  相似文献   

20.
肺性脑病中医常见证候临床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多中心临床回顾性研究,分析肺性脑病的证候分布规律及主要证型的症状特点。方法:在全国选择4所医院作为研究中心,对肺性脑病住院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运用频数描述、logistic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合格调查表41份。结果显示,出现频率较高的证型依次为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肺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痰热蒙窍、痰湿蒙窍。聚类结果为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肺肾气虚证、痰蒙神窍证、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结论: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肺肾气虚证、痰蒙神窍证、气阴两虚证、血瘀证是肺性脑病的主要证型,临床调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