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中医证候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骨折病人围手术期临床基本证候分布情况,探讨其发展规律.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需要手术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骨折病人181例进行临床观察,并且按病例纳入标准观察患者的症状、舌脉象、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及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填入证型调查表,并根据诊断标准进行证型的归纳和确定,进而将调查表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证型评分手术前后比较:实证组、虚证组、热证组证型评分前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证组积分明显减低,虚证组、热证组评分明显升高.其他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证型手术前后分布变化分析,术前不同证型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气滞血瘀证患者最多,证型表现较为单一,术后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证型表现呈现多元化趋势.结论:骨折病人在围手术期的证型演变上存在着由实转虚、由实化热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型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56例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实证组和虚证组,实证组包括痰瘀互阻证、肝郁化热证,虚证组包括精髓亏虚证、脾肾两虚证。利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 MMSE量表评分,实证组与虚证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 CA量表评分,虚证组总分、命名和延迟回忆评分均明显低于实证组(P0.05,P0.01),其中延迟回忆评分中,虚证组老年和中青年评分均明显低于实证组(P0.05,P0.01);命名评分中,虚证组老年评分明显低于实证组(P0.05),虚证组中青年评分与实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型的区分,Mo CA量表较MMSE量表更有优势。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虚证患者较实证患者延迟回忆能力更低,老年虚证患者命名能力更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晚期结直肠癌围化疗期的证型变化分布进行前瞻性研究,总结出围化疗前后中医证型变化规律。方法设计临床病例调查表,分别在每次化疗开始的第1天、2周期化疗结束后、4周期化疗结束后观察中医证候,填写调查表,确立证型。将所选106例结直肠癌患者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化疗前后的证型、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化疗前后的证型分布进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推断化疗前后的证型变化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最后引进相关分析对化疗前后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做出总体评估,得出结论。结果结直肠癌组化疗前以痰瘀毒结、湿热下注型较多。随着化疗的进行,实证:痰毒瘀结、湿热下注证型明显减少;虚证:脾虚痰湿、肝肾阴虚、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证型明显增多,其中脾虚痰湿证型增加明显。结论通过观察化疗药物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医证型的变化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得出肿瘤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虚贯穿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始终。进一步应证"药毒伤正,脾肾受损""药毒致虚致瘀"的理论。指导化疗期间根据不同的证型予以不同的中药改善症状,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为围化疗期中医中药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55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中医肝癌证候调查表"采集患者四诊信息,将患者分为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水湿证、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8种基本证候,比较各证型患者在不同临床分期(Ⅰ、Ⅱ、Ⅲ期)的分布及证候量化积分,并结合聚类分析初步探讨其证候组合规律。结果 55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证候按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血瘀证380例、气虚证330例、水湿证264例、气滞证250例、实热证236例、阴虚证136例、血虚证与阳虚证各57例。气滞证在Ⅱ、Ⅲ期中分布较Ⅰ期明显减少,水湿证、阴虚证和阳虚证则在Ⅲ期的分布较Ⅰ、Ⅱ期明显增高(P0.01);血瘀证、气虚证、实热证和血虚证在各期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证、水湿证、气虚证和阳虚证的证候量化积分在各临床分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实热证、血虚证和阴虚证的证候量化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血瘀证和气虚证一类,气滞证、水湿证和实热证一类,阳虚证、阴虚证和血虚证一类。结论原发性肝癌的基本证候以血瘀证和气虚证最常见,随着分期进展,气滞证减少,而水湿证、阴虚证和阳虚证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106例2009年5—1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肝癌患者治疗前后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水湿证、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8种证型分布,分别对各证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证候量化评分。结果治疗前106例患者共出现8种单证,共计412例次,证型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血瘀证(92例,86.8%)、实热证(73例,68.9%),气滞证(62例,58.5%)、气虚证(62例,58.5%)、阴虚证(60例,56.6%)、血虚证(30例,28.3%)、阳虚证(18例,17.0%)、水湿证(15例,14.2%)。治疗后共出现456例次,其中证型比例由高至低为:血瘀证(89例,84.0%)、气虚证(87例,82.1%)、实热证(85例,80.2%)、气滞证(52例,49.1%)、阴虚证(49例,46.2%)、血虚证(42例,39.6%)、阳虚证(32例,30.2%)、水湿证(20例,18.9%)。治疗后气虚证、阳虚证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治疗前后其他证型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量化积分最高的两个证型是血瘀证、气滞证;治疗后量化积分最高的两个证型是血瘀证、气虚证。治疗后气滞证积分降低,实热证、气虚证、血虚证、阳虚证积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治疗需重视理气清热、益气化瘀;TACE治疗后辨证论治应同时重视清热益气补血,兼顾温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各时点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方法:选择开始进入血液透析的患者81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观察糖尿病肾病组和非糖尿病肾病组中的分布差异,并观察透析后各时点的证候变化规律。结果:透析前糖尿病肾病正虚证以气阴亏虚为主,实性证候主要为瘀血、水气、湿热证多见。血液透析后,阴虚证更为突出,湿热证呈先增后减趋势,水气证明显减少。证候积分逐渐减少,以实性积分更为明显。糖尿病肾病组与非糖尿病肾病组相比证候分布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肾病有自己的证候分布规律,正虚证中阴虚表现突出,实证中湿热证多于非糖尿病肾病组患者,透析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围手术期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CS行介入治疗(PCI)患者80例,中医辨证分为本虚证、标实证、本虚标实证三组,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术前、术后血清CRP并进行比较.结果:①ACS术前中医证候以实证所占比例最大,其次分别为本虚标实证及本虚证,但随着年龄及病程的增加,虚证所占比例逐渐上升.②术前CRP水平测定,标实证>本虚标实证>本虚证,三组间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组术前、术后比较,本虚标实证、本虚证两组介入术后CR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标实证术后CRP较术前轻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更应注重扶正补虚、标本兼治,可能对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改善疾病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高辉  汪涛  余仁欢  钟菁  王燕  苏国彬 《新中医》2015,47(7):73-74
目的:通过对长期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临床调查,探讨CAPD患者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证型特点。方法:99例腹膜透析患者,分为便秘组54例,非便秘组45例。对便秘组和非便秘组进行频数分析和χ2检验。结果:本虚证中2组均以脾肾阳虚证为主,阴阳两虚证便秘组与非便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实证中以湿热证为主,湿热证便秘组与非便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秘的证型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证以脾肾阳虚为主,标实证以湿热证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脓毒症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房山区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4例脓毒症患者,参照中医辨证方法分析患者的中医证型,并总结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24例患者中,热证患者占44.35%(55/124),瘀证患者占21.77%(27/124),虚证患者占33.87%(42/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证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明显高于瘀证、虚证患者。瘀证患者的PCT、hs-CRP水平高于虚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一证型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证患者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均低于瘀证、虚证患者,虚证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最高(P<0.05)。124例患者死亡病例占50.0%(62/124),其中气阴耗竭者死亡例数最多。结论:脓毒症热证、瘀证、虚证患者中,瘀证、虚证患者普遍存在预后不佳的情况,以内闭外脱、阳气暴脱、气阴耗竭证型为主,临床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脓毒症不同中医证型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318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将入选患者按就诊时不同中医证型分为毒热证组(73例)、腑气不通证组(82例)、血瘀证组(97例)、急性虚证组(66例),比较不同中医证型之间28 d病死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差异;按28 d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244例)和死亡组(74例),比较两组各临床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同中医证型28 d病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急性虚证组(40.9%)、血瘀证组(20.6%)、毒热证组(17.8%)、腑气不通证组(17.1%),4组互为比较,急性虚证组与毒热证组、腑气不通证组、血瘀证组有显著差异,而毒热证组、腑气不通证组、血瘀证组互为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中医证型APACHEⅡ评分分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急性虚证组(24.25±7.67)、血瘀证组(16.85±6.34)、毒热证组(15.64±4.43)、腑气不通证组(14.97±5.23),4组互为比较,急性虚证组与毒热证组、腑气不通证组、血瘀证组有显著差异,而毒热证组、腑气不通证组、血瘀证组互为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型、降钙素原、D-二聚体、心肌肌钙蛋白I是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脓毒症不同中医证型与患者临床预后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是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913例失眠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失眠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拟定《失眠中医证型调查表》,通过对北京,广州、杭州、温州共4地7个中心失眠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频数描述、非参数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探讨失眠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通过对913例失眠患者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型按多到少依次是阴虚火旺、心脾两虚、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胆气虚和其他证型,其中前两型占59.58%;失眠患者总体女性多于男性,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高于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化火和阴虚火旺两型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高于心胆气虚型失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证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低于虚证失眠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失眠患者的证型以阴虚火旺和心脾两虚为主,实证和虚证的PSQI评分无差别。  相似文献   

12.
2958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证候分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索江苏省启东地区乙型病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对符合纳入条件的当地社区居民进行HBsAg筛查,建立HBsAg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研究队列,分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4组,根据证候判定标准进行乙型肝炎基本证候和复合证候判定,再对基本证候进行量化评分。结果 2958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基本证候前4位的是气滞证(28.8%)、血瘀证(26.2%)、气虚证(14.0%)和实热证(10.7%);复合证候前4位的是肝郁气滞证(29.5%)、肝郁脾虚证(19.0%)、肝郁血瘀证(16.9%)和肝肾阴虚证(13.7%);肝硬化组与其他3组间气滞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间实热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与其他3组间水湿证和气虚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苏省启东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证型呈现出明显的虚实夹杂特点,疾病进展在病机演变上可能主要体现在气滞证、气虚证、实热证及水湿证程度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手术及化疗对胃癌患者中医证型演变的影响,为胃癌中医的辨证论治及分阶段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00例胃癌患者按手术前后、手术方式、化疗前后及化疗频次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中医证型的动态演变。结果单证型及两证夹杂的胃癌患者手术前后,以脾虚证为主;手术后(根治术后和姑息术后)脾虚证、血虚证明显增加;化疗前后证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对前6次化疗的证型频次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以虚证为主,在中医药参与治疗胃癌的过程中,宜分期论治,但中医药对化疗后患者证型的出现频次是否存在远期作用,仍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病历资料完整并接受3 d动态血糖监测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辨证分为实证组和虚证组,实证组包括热盛津亏证、痰湿内阻证、血瘀脉络证,虚证组包括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观察患者血糖均值(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并分析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虚证组与实证组 MB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GE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证组各证型间 MAGE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虚证组阴阳两虚证MAGE高于气阴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平均血糖无关,而与中医证候具有相关性,虚证类证候血糖波动性较大,阴阳两虚证血糖波动性最大。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方法:将22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①证素研究中血瘀证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证候,且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分类证候研究中虚证以3支以上为主(66.7%),明显高于实证组(30.2%)与虚实夹杂组(47.1%);实证组单支病变为主(41.3%),高于虚证组(25.0%)和虚实夹杂证组(23.6%),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呈现:虚证组>虚实夹杂证组>实证组;3者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研究显示,血瘀证在冠状动脉三支病变较非血瘀证出现的多,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②Gensini积分研究显示:虚证积分高于虚实夹杂证和实证,即: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3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瘀证的积分高于非血瘀证,但二者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虚证和血瘀证的患者冠脉病变累及支数多,病变程度重,提示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分析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医证型分类的意义,为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后中医药干预的客观合理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405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围手术期结肠癌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征,并分析证型与临床分期、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围手术期结肠癌患者临床分期与不同中医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Ⅰ期、Ⅱ期以实证和虚实夹杂为主,湿热蕴结最多,脾虚湿盛次之;而Ⅲ期、Ⅳ期以虚证为主,依次为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术后Ⅰ期和Ⅱ期以脾虚湿盛最多,其次为湿热蕴结;Ⅲ期和Ⅳ期以虚证为主,以气血双亏分布最多,其次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不同中医证型与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围手术期证候演变具有术前到术后由实证到逐渐变为虚证,由术前的湿、热等标实之证变为术后的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证。手术前中医证型的分布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术后中医证型变化与机体应激状态关联性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证候类中药新药的临床评价方法,采用证病结合的临床研究模式,针对肝郁化热证,选择具有该证候的偏头痛、非器质性失眠和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评价清肝解郁方对患者证候及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07月至2014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180例,采用分层随机、阳性药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清肝解郁方免煎颗粒进行治疗,偏头痛对照组患者使用天舒胶囊,失眠或焦虑对照组患者使用乌灵胶囊进行治疗。应用《肝郁化热证证候评价量表》对2组患者的证候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并采用SF-36生命质量量表评价2组患者生命质量。结果:1)经治疗后,2组患者肝郁化热证证候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前后证候评分差值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2)治疗前后,2组患者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其中社会功能(SF)维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3)肝郁化热证证候评分变化与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变化的相关性分析提示: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与肝郁化热证证候评分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清肝解郁方可改善偏头痛、非器质性失眠及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肝郁化热证证候,并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揭示血栓前期状态分子标志物检测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196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且按病例纳入标准观察患者的四诊资料及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检测指标填人证型调查表,并根据诊断标准进行证型的归纳和确定,进而将调查表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骨折患者的血栓前状态的发病率为32.14%,其中以气虚血瘀证为主;气虚血瘀证PT指标与其他各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证以及气滞血瘀证DD指标明显高于正常指标,且分别与湿热内蕴证、积瘀化热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虚血瘀证与气滞血瘀证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内蕴证ESR指标与其他各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折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检测指标的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气虚血瘀证骨折患者是发生血栓前状态的主要证型,同时有转化成血栓性疾病的风险,故对该型骨折患者应该重点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高血糖危重症的疗效与中医证型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关系。方法:将高血糖危重症[危重症病情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达标]患者50例,随机分为强化组30例(血糖维持在4.4~6.1mmol/L)和常规组20例(血糖维持在10.0~11.1mmol/L),并于入院后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第5天和第10天测定血清IL-6值(ELISA法),观察中医辨证分型与患者死亡率、IL-6的关系。结果:强化组治疗后第1天、第5天和第10天血清IL-6表达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后各证型IL-6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各证型间IL-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热证、气滞血瘀证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热证最低,气滞血瘀证最高。治疗后强化组有1例气滞血瘀证及1例腑气不通证患者死亡,常规组有2例气滞血瘀证、1例腑气不通证及1例厥脱证患者死亡。治疗后2组各证型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热证、气滞血瘀证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热证最低,气滞血瘀证最高。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疗效与中医证型及IL-6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癌的中医证型及其舌象分布特点。方法:选取肺癌患者372例,通过中医辨证,统计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痰热、热毒、气滞、血瘀9个单一证型的出现频次,分析证型构成比,以及舌象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痰湿证、痰热证、热毒证、气滞证、血瘀证9个单一证型共出现1053例次,其中血瘀证最多,其次为气虚证,痰证(包含痰湿证10.07%、痰热证7.12%)居第3位,阳虚证最少(3.23%)。(2)9个单一证型舌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气虚证与痰热证、气虚证与气滞证、血虚证与阳虚证、阴虚证与热毒证、痰热证与气滞证外,各证型间舌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个单一证型舌苔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气虚证与气滞证、气虚证与血瘀证外,各证型间舌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的中医证型以血瘀证、气虚证、痰湿证、痰热证为多;各证型的舌证符合率比较,以实证的舌证符合率较高,而虚证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