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对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健茵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3):4551-4552
目的:探讨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患者170例,用酶法测定其活性。病例分为四组,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组28例,病毒性脑膜炎组37例,化脓性脑膜炎组33例,对照组72例。结果:以ADA>18 U/L为阳性阈值,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ADA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为脑脊液ADA测定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的测定在结核性脑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结核组,选择46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非结核组,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ADA活性及阳性率测定结果。结果:结核组脑脊液ADA活性和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DA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感染性疾病患者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和腺苷脱氨酶(ADA)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ELISA法和连续检测法对23例化脓性脑膜炎、26例结核性脑膜炎、28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NSE水平和ADA活性进行测定,并与对照组(22例)进行比较。结果①化脓性脑膜炎组(化脑组)及结核性脑膜炎组(结脑组)的脑脊液NSE水平较病毒性脑膜炎组(疱疹性)、对照组显著升高(均为p<0·001);②病脑组脑脊液NSE和AD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结脑组患者脑脊液中ADA活性明显高于化脑组、病脑组及对照组(p<0·001);④化脑组ADA较对照组和病脑组升高(p<0·05)。结论脑脊液NSE的水平测定可作为鉴别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一项实验指标;而脑脊液ADA活性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意义更大。因此,同步检测脑脊液NSE和ADA对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4的探讨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活性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结核性脑膜炎、58例化脓性脑膜炎、84例病毒性脑膜炎和35例非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CSF)进行ADA、AST、LDH检测并分析。砖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CSF的ADA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人群CSF的ADA活性(P〈0.05),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和化浓性脑膜炎患者CSF的AST、LDH活性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和非脑膜炎患者(P〈0.05),其它相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检测CSF的ADA、AST、LDH活性有助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CSF的ADA活性检测则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对CSF的LDH和ADA活性同时测定则对结核性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钠离子浓度、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Gene X-pert MTB/RIF)、脑脊液ADA在早期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99例,其中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观察组,59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血清钠离子的浓度、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分析比较2组检测结果,分析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前后检测结果。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组相比较非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ADA、脑脊液蛋白升高(P<0.05),脑脊液氯化物、血清钠离子的浓度降低(P<0.05);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脑脊液浓缩集菌抗酸菌检测及脑脊液结核菌培养(P<0.05);接受抗结核治疗1个月后,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ADA、脑脊液蛋白降低(P<0.05),脑脊液氯化物、血清钠离子的浓度升高(P<0.05)。结论 老年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不典型,血清钠离子的浓度、脑脊液X-pert、脑脊液ADA在早期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在...  相似文献   

6.
凌再芹  孔海丽  朱峰  李磊 《重庆医学》2021,50(12):2089-2092,209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在结核性脑膜炎病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该院结核内科收治的176例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结核性脑膜炎患者46例为结核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48例为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39例为病毒性脑膜炎组.以头痛为主诉而脑脊液正常患者43例为头痛症状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脑脊液IL-33、ADA水平,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中IL-33、ADA水平明显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头痛症状组(P<0.05).治疗6周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L-33、AD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4周后、治疗2周后、入院当天(P<0.05).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L-33与ADA水平呈正相关(P<0.05).IL-33、ADA联合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95%CI:0.790~0.949),特异度为95.8%,灵敏度为76.1%.结论 脑脊液IL-33、ADA水平可作为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及病情好转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凌再芹  孔海丽  朱峰  李磊 《重庆医学》2021,50(12):2089-2092,209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在结核性脑膜炎病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该院结核内科收治的176例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结核性脑膜炎患者46例为结核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48例为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39例为病毒性脑膜炎组.以头痛为主诉而脑脊液正常患者43例为头痛症状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脑脊液IL-33、ADA水平,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中IL-33、ADA水平明显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头痛症状组(P<0.05).治疗6周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L-33、AD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4周后、治疗2周后、入院当天(P<0.05).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L-33与ADA水平呈正相关(P<0.05).IL-33、ADA联合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95%CI:0.790~0.949),特异度为95.8%,灵敏度为76.1%.结论 脑脊液IL-33、ADA水平可作为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及病情好转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胡丹  李莲 《医学动物防制》2011,(10):957-958
目的探讨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活性测定对结核性脑脊液患者的诊断及随访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0例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ADA活性,并于规律性抗痨治疗6周后再次测定ADA活性,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0例初次就诊腰穿术获得脑脊液标本ADA活性检测均大于参考值8U/L,最低值为9.27U/L,最高值为24.79U/L,平均值18.08U/L,其阳性值为100%;抗痨治疗6周后复查,17例ADA下降幅度≥5U/L,2例介于2~5U/L之间,1例下降值位于0~1U/L。结论脑脊液ADA对结核性脑膜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可作为抗痨治疗后随访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是一种与机体细胞免疫活性有重要关系的核酶,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脑脊液中ADA即明显增高,因此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活力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动态检测脑脊液中酶活力变化却鲜见报道,我们对3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ADA进行定期检测,  相似文献   

10.
脑脊液LDH、AST、ADA活性和蛋白含量对脑膜炎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伟  黄凤楼  吴丽娟  杨沛 《重庆医学》2008,37(3):234-235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膜炎时脑脊液酶活性与蛋白含量变化.方法 对62例脑膜炎患者脑脊液(CSF)LDH、AST、ADA活性和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组(简称结脑组)、化脓性脑膜炎组(简称化脑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简称病脑组)CSF LDH、AST、ADA活性和总蛋白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脑组CSF ADA活性升高程度较化脑组和病脑组高(P<0.01).结脑组和化脑组CSF AST、LDH活性升高程度较病脑组高(P<0.05).CSF蛋白质含量升高程度化脑组>结脑组>病脑组.结脑组、化脑组和病脑组CSFβ2-MG和CRP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升高,且以病脑组升高最为显著.结论 CSF AST、LDH活性有助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CSF ADA活性和蛋白质含量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化脓性脑膜炎(化脑)和病毒性脑膜炎(病脑)的鉴别诊断,对CSF的LDH和ADA活性同时测定对结脑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及腺苷脱氨酶(ADA)对三种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检测结核性脑膜炎20例.化脓性脑膜炎17例,病毒性脑膜炎22例患者的脑脊液中LDH、ADA的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LDH为85.62±20.45μ/L,ADA为5.23±3.23μ/L,结核性脑膜炎组LDH78.92±22.39μ/L,ADA为14.68±9.53μ/L.病毒性脑膜炎组LDH为22.42±9.57μ/L ADA为3.38±0.96μ/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分泌性靶抗原6(ESAT-6)在结核性脑膜炎(TBM)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3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组,同期30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及ESAT-6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ESAT-6阳性率84.38%,ADA阳性率63.33%;对照组患者的ESAT-6阳性率6.25%,ADA阳性率10%,研究组患者的EAST-6及AD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脑脊液EAST-6阳性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具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测定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04年4月~2008年4月收治的共9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均检测ADA,以ADA>33U/L作为阳性阈值,同时完善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所有患者中脑脊液ADA>33IU/L达90%(81例).结论:脑脊液ADA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在男、女性之间无明显差别,其检测方法简便,诊断的敏感性高于其他实验室及器械检查,值得推广做为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4.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对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测定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确诊的37例结核性脑膜炎、38例化脓性脑膜炎、40例病毒性脑炎及40例非脑炎患儿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脑脊液ADA. 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ADA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ADA>8U/L作为阳性阈值,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1%、98.3%、94.2%、93.8%、94.4%. 结论脑脊液腺苷脱氨酶可作为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1973年,Piras等测定了结核性脑膜炎(结脑)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ADA)活性,认为对结脑的诊断很有意义。此后,Malan等亦提出脑脊液中的ADA水平有助于结脑的诊断,他们认为结脑患者脑脊液中ADA水平都高于4μ/L,而且有90%高于6μ/L。为了进一步探讨ADA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我们对37例结脑患者,44例非结脑患者中脑脊液ADA水平测定结果作一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霞  刘晓潭  张冬杰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12):914-915,918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腺苷酸脱氨酶(ADA)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TBM)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检测127例TBM患者(TBM组)和102例非TBM患者(非TBM组)脑脊液中ADA的活性,分析ADA在TBM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TBM组患者脑脊液中ADA活性明显高于非TBM组(P<0.05),预后良好患者脑脊液中ADA活性明显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ADA活性对TBM预后结局的预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结论 ADA活性在TBM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TBM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检测脑脊液诊断结核性和病毒性脑膜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脑脊液(CSF)结核抗体(PPD-IgG)、腺苷脱氨酶(ADA)、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在鉴别诊断结核性与病毒性脑膜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6例结核性脑膜炎,42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PPD-IgG、ADA、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 脑脊液PPD-IgG、ADA、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三者对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性分别为84.6%(132/156)、95.5%(149/156)、97.4%(152/156);特异性分别为100%、71.4%和92.9%。结论 脑脊液PPD-IgG、ADA、脑脊液糖与血糖的比值对鉴别诊断结核性与病毒性脑膜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4例结核性脑膜炎、29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VEGF的含量,同时检测各组中ADA的水平。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ADA水平[(13.40±5.32)U/L]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6.84±5.13)U/L](P<0.01),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清ADA水平[(17.12±3.62)U/L]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14.38±5.21)U/L](P<0.05);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VEGF水平[(59.1±21.5)ng/L、(120.1±52.6)ng/L]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36.4±13.7)ng/L、(54.3±20.2)ng/L](P均<0.01)。联合检测脑脊液VEGF、ADA水平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4.12%,72.41%,84.12%。结论:联合检测脑脊液VEGF、ADA可以作为临床上鉴别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脊液(CSF)与血浆生化指标比值对结核性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的鉴别意义。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3年1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及感染科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55例(结核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73例(化脓性脑膜炎组)。采集患者静脉血及CSF标本,测定其CSF及血浆糖、蛋白、腺苷脱氨酶(ADA)和氯化物含量,并计算CSF/血浆中上述生化指标的比值。结果 两组CSF糖、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脑膜炎组氯化物含量低于化脓性脑膜炎组,ADA含量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P<0.05)。两组血浆糖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脑膜炎组蛋白、氯化物含量低于化脓性脑膜炎组,ADA含量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P<0.05)。两组CSF/血浆糖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脑膜炎组蛋白比值、ADA比值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氯化物比值低于化脓性脑膜炎组(P<0.05)。绘制CSF/血浆ADA比值联合氯化物比值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ROC曲线,选取切点ADA比值≥1.19且氯化物比值≤0.93时,灵敏度为78.2%,特异度为78.1%,曲线下面积为0.836。结论 CSF中ADA、氯化物含量和CSF/血浆蛋白、ADA、氯化物比值在结核性脑膜炎中有特定意义,特别是CSF/血浆ADA比值≥1.19联合氯化物比值≤0.93时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意义较大,有助于临床医生鉴别结核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情程度和疾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135例脑膜炎患者,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结核组)50例,病毒性脑膜炎(病毒组)45例,细菌性脑膜炎(细菌组)40例,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采用酶显色检测法检测AD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核组患者根据全身性炎症反应程度进行分组,分为未合并败血症组、合并轻度败血症组和合并重症败血症组,比较三组ADA水平,分析脑脊液ADA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结核组脑脊液ADA水平明显高于病毒组、细菌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重症败血症组ADA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败血症组和合并轻度败血症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9周ADA水平显著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预后不良组ADA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 脑脊液ADA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病情和疾病预后的预测方面具有可靠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