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秋丽  张鑫  王晶  王长远 《医学研究杂志》2021,50(9):124-126,132
目的 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e,NL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收治147例老年脓毒症患者,随访30天,根据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转归分为死亡组32例和生存组115例。分别比较两组老年脓毒症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WBC)、PLR、NL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Ⅱ)评分的区别;比较PLR、NLR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同时比较PLR、NLR和PCT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别。结果 死亡组与生存组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5),死亡组PCT、NLR、PLR和APACHE Ⅱ评分均大于生存组(P<0.05);PLR、NLR与APACHE Ⅱ评分均有相关性(r=0.334,0.248,P<0.01)。PLR预测死亡的AUC为0.705(95% CI:0.619~0.791),PCT的AUC为0.728(95% CI:0.634~0.822),NLR的AUC为0.716 (95%CI:0.620~0.811),NLR、PLR的AUC与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0,0.726),NLR、PLR预测死亡的AUC均小于APACHE Ⅱ评分(P=0.006,0.001)。结论 PLR和NL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较好的评估价值,PLR和NLR升高提示患者病情危重,预后不佳,但预测价值仍小于APACHE Ⅱ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Ⅲ)、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东方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确诊的脓毒症患者100例,根据脓毒症患者入院28 d后预后情况被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脓毒症组、存活组与死亡组APACHEⅢ评分、SOFA评分、NLR比值差异;ROC曲线分析比较APACHEⅢ、SOFA评分、NLR比值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准确性。结果脓毒症组患者APACHEⅢ评分、SOFA评分、NLR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死亡组APACHEⅢ评分、SOFA评分、NLR比值均较存活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Ⅲ、SOFA、NLR评价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8、0.770、0.702,APACHEⅢ、SOFA、NLR三者联合检测AUC值为0.874。结论APACHEⅢ、SOFA、NLR评价脓毒症患者预后能力为APACHEⅢ最优,其次为SOFA评分、NLR比值,且APACHEⅢ、SOFA、NLR三者联合预测能力优于单独预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96例脓毒症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比较各组早期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NLR、APACHEⅡ评分及PCT、CRP,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NLR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脓毒症患者ICU内总死亡率为47.6%,其中不同预后组住ICU内时间、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NLR、血乳酸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归分析提示机械通气时间≥3.5d、APACHEⅡ评分≥21.5分、NLR≥10.8均为脓毒症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NLR、APACHEⅡ评分与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应重视NLR异常升高的脓毒症患者。  相似文献   

4.
韩英娜  王晶  何婧瑜  王长远 《医学研究杂志》2024,53(1):161-164, 169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和简化版肺栓塞指数(simplified pulmonary embolism severity index,sPESI)评分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30天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291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入院时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NLR、PLR、sPESI评分等指标。病例随访或电话随访其30天内死亡情况,根据预后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区别。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PE患者30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NLR、PLR及联合sPESI评分对死亡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的区别。结果 APE患者30天内死亡11例(3.78%),生存280例(96.22%)。死亡组患者WBC、NLR、PLR和sPESI评分大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R、NLR和sPESI评分为APE患者30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LR预测APE患者30天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为0.799(P=0.001),NLR的AUC为0.827(P=0.001), sPESI评分的AUC为0.874(P=0.001),PLR、NLR与sPESI评分预测死亡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1,0.340);NLR联合sPESI评分的AUC为0.925(P=0.001),大于NLR的AUC(P=0.004)。PLR联合sPESI评分的AUC为0.901(P=0.001),大于PLR的AUC(P=0.002)。结论 NLR、PLR和sPESI评分是APE患者30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对预后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PLR、NLR分别联合sPESI评分对预后的评估价值大于单独应用PLR和NLR。  相似文献   

5.
朱斌  潘笑  金毅 《浙江医学》2023,45(6):577-580
目的 探讨年龄休克指数(ageSI)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老年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4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8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101例和死亡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老年脓毒症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ageSI、NLR及两者联合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并以NLR、ageSI最佳截断点为界分组,比较组间28 d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PLT、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ageSI及NL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主要感染部位、WBC、Hb、血钠、血钾、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geSI(OR=1.057)、NLR(OR=1.055)、PLT(OR=0.993)是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ageSI、NLR及两者联合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43、0.730、0.7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eSI、...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等血液学指标对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预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腹型35例,单纯型38例,分析其临床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腹型患者NLR、CRP、嗜酸性粒细胞(E)和红细胞(RBC)计数均高于单纯型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评估NLR与CRP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诊断价值,NLR的AUC为0.715,CRP的AUC为0.7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和RBC的AUC均小于0.07。结论 NLR、CRP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谢勇  杨丽霞  莫尚尧  李亚萍 《西部医学》2022,34(8):1222-122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28天死亡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69例AECOPD患者病例资料进行研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及入组时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并分别计算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及N/LPR。根据28天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以ROC分析法评估NLR及N/LPR对AECOPD患者28天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 纳入的169例AECOPD患者中28天内死亡3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慢阻肺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及并发脓毒症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中性粒细胞计数、NLR、N/LPR及APACHEⅡ评分、PaCO2均高于生存组,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PaO2均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NLR、N/LPR、PaCO2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PaO2与APACHEⅡ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NLR对AECOPD患者28天死亡最佳预测截断值为14.28,敏感度为71.42%,特异度为78.36%,曲线下面积(AUC)低于N/LPR(0.766,95%CI:0.691~0.842 vs 0.916,95%CI:0.869~0.963);当最佳预测截断值为17.13时,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86.57%。结论 N/LPR可用于AECOPD患者的28天死亡预测,且其预测价值较NLR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在老年肺结核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湖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核组),入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根据痰菌转阴情况分为痰菌阳性组24例和痰菌转阴组39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显示健康者65人作为对照组。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MLR水平,分析其与不良预后发生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结核组CRP水平、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及NLR、ML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痰菌阳性组CRP水平、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及NLR、MLR水平均明显高于痰菌转阴组(P0.05),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痰菌转阴组(P0.05)。血小板计数、NLR、MLR升高均是影响老年肺结核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外周血NLR、MLR联合预测老年肺结核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0.820~0.943),敏感度为89.80%,特异度为79.60%。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外周血NLR、MLR水平升高,与患者痰菌未转阴等不良预后发生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评估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金阳医院收治的309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和非SAP组,比较SAP组与非SAP组患者外周静脉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LYM)计数、NLR及BISAP评分、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机械通气率、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率和病死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SAP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NLR、BISAP评分及NLR联合BISAP评分对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SAP组患者的HCT、NEUT计数、NLR及BISAP评分显著高于非SAP组(P<0.05),LYM、PDW显著低于非SAP组(P<0.05);2组患者的WBC计数、P...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细胞分类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脓毒症患者中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351例,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n=87)和非脓毒症组(n=264).所有患者均进行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中性粒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