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浙江省成年人麻疹分布特征和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成年人麻疹病例分布特征和发病危险因素,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国家麻疹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浙江省2010年麻疹病例中成年人分布特征,采用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分布差异;以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确诊病例作为病例组,非麻疹病例为对照组,开展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危险因素。 结果 浙江省15岁成年人麻疹病例占40%以上,主要集中在20~35岁。与无免疫史比,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成年人患麻疹的OR值为0.35(95%CI:0.22~0.58);发病前7~21 d有医院就诊史的OR值为2.82(95%CI:1.99~4.00);与本地户籍人口比,流动人口成年人麻疹发生的OR值为1.55(95%CI:1.17~2.04)。 结论 浙江省成年人麻疹主要集中在20~35岁,疫苗接种是有效的保护措施,院内感染和流动人口是相关的危险因素。建议通过实施成年人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策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浙江省温州市8月龄婴儿麻疹高发的原因,为探讨降低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温州市2009-2013年8月龄350例婴儿麻疹的分布特征;以麻疹确诊病例为病例组,非麻疹病例为对照组,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危险因素;对血清抗体浓度检测并进行χ2检验。结果温州市2009-2013年年均麻疹发病率为83.05/10万,8月龄婴儿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的35.79%,主要集中在6~8月龄。与发病前7~21天去医院就诊相比,无医院就诊史的OR值为0.68(95%CI:0.49~0.94);与外地户籍比,本地户籍人口8月龄麻疹发生的OR值为0.53(95%CI:0.39~0.72);居住在现住址≤3月龄麻疹发生的OR值为1.53(95%CI:1.07~2.18)。新生儿和6月龄婴儿的平均抗体浓度分别为214.94 IU/L和86.38 IU/L,麻疹血清抗体浓度显示健康婴儿6月龄时仅有18.07%的免疫保护力。结论 8月龄婴儿麻疹抗体浓度较低是麻疹发病的易感人群,院内感染和流动人口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建议对育龄妇女婚前接种含麻疹成分的疫苗,以提高母传麻疹抗体的水平。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黄国  陈成连  张艳红  梁均和 《疾病监测》2015,30(10):828-830
目的 分析江门市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江门市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采用病例交叉研究对病例发病前7~21天和37~51天医院暴露率进行比较,分析医院暴露对麻疹发病的影响;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患者接触史和疫苗接种因素对麻疹流行的影响。结果 江门市2013年麻疹发病率为6.22/10万,发病时间高峰为7-11月。14岁病例占总病例数的67.97%。外来人口(2=238.50,P0.01)、医院暴露(OR=6.64,95%CI:3.88~11.43)、麻疹患者接触史(OR=6.67,95% CI:2.75~16.96)是本次疫情流行的危险因素,接种疫苗(OR=0.07,95% CI:0.04~0.14)是保护因素。麻疹病例24 h流行病学调查率95.31%,48 h检验报告率80.00%,64.06%病例诊断时间超过7 d。48 h疫苗补种率仅13.67%,每起疫情平均补种6.79针次。结论 外来人口、医院暴露、麻疹患者接触史和未进行疫苗接种是麻疹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最新研究显示亚临床甲减(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正相关的。但其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然后通过meta分析来探讨SCH和CKD之间的关系,并对TSH与CKD间进行剂量–效应分析。方法:在这项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我们纳入了从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3150名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525名有亚临床甲减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关于SCH与CKD之间关系研究的英文文献均是在2016年1月通过MEDLINE、EMBASE和谷歌学术数据库检索获得的。研究数据采用STATA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最终筛选出5项观察性研究。结果:本研究表明,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SCH患者更容易罹患CKD(OR1.26;95%CI:1.05~1.52)。累积证据表明SCH和CKD(OR1.81;95%CI:1.43~2.29)之间有显著的关联性。在TSH正常范围内,与低水平血清TSH相比,高水平血清TSH的CKD合并OR为1.68(95%CI:1.45~1.94);剂量–效应的荟萃分析显示CKD的发病风险与TSH的非线性升高相关(P=0.04);CKD发病风险与血清TSH间呈剂量–效应线性递增关系(合并OR1.09;95%CI:1.03~1.16;TSH每升高1mIU/L)。结论:目前证据表明,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SCH可能是CKD发生的危险因素;血清TSH升高与CKD发病风险间呈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2010年9月28日,江西省于都县黄坑村发生25例疑似伤寒病例。为查明病因和传播途径,开展了本次调查,结果黄坑村共搜索到40例病例(疑似病例25例,确诊病例15例),39例(98%)在沉坑组居住,沉坑组罹患率(34%)明显高于其他村民组(0.34%)(RR=983,95%CI:136~7096)。沉坑组居民中使用沉坑山水源村民的罹患率(42%)显著高于使用其他水源村民的罹患率(4%)(RR=11,95%CI:2.1~160)。对使用沉坑山水源村民的队列研究显示,饮用生水者发病风险高于饮开水或桶装水者(RR=2.5,95%CI:1.1~7.9)。饮用生水者中,饮水剂量与发病风险呈现剂量反应关系(线性趋势2=5.7,P=0.016)。环境卫生调查发现,沉坑山水源为山渗水,无任何安全保护措施,6份水源水样标本检测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均超标。15例病例Tubex检测伤寒IgM均阳性。本次伤寒暴发的危险因素是饮用受污染山渗水的生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男性人群肺结核病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166例男性初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作为病例组,每个病例选取1名与患者同性别、年龄相近(≤3岁)的涂阳病例密切接触者(排除结核病)作为对照。由经培训的调查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将所获得的数据双录入,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首先采用配对χ2检验、配对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筛选出13个变量与男性肺结核发病有关联,经多因素分析得出9个变量与男性肺结核发病有关联,其中低收入、承担家庭经济主要责任、吸烟、过量饮酒、生活事件总刺激量、消极应对是肺结核危险因素,其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4.506(1.949~10.415)、21.449(4.693~98.030)、2.553(1.223~5.331)、4.633(0.958~22.413)、1.023(0.996~1.052)、1.115(1.031~1.205),而居室通风、婚姻和客观支持是肺结核保护因素,其OR和95%CI分别为0.062(0.017~0.233)、0.157(0.065~0.380)、0.892(0.786~1.012)。结论:个人低收入、在家庭经济中承担主要责任、吸烟、过量饮酒、生活事件刺激量大和消极应对是男性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家居通风、婚姻和客观支持可降低男性发生肺结核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联。方法检索万方数据、维普、Google 学术、PubMed、CNKI、CBM、EMBASE、Web of Science 等电子数据库,检索范围从建库至2013 年9 月,采用Stata12.0 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计纳入7 项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279 例COPD患者和1482 名健康对照人群。SP-A基因多态性与COPD易感性增加有关(等位基因模型OR=1.53, 95%CI: 1.14~2.05, P=0.005;显性模型OR=1.65, 95%CI: 1.02~2.69, P=0.043;隐性模型OR=1.66, 95%CI: 1.17~2.35, P=0.005;纯合子模型OR=2.06, 95%CI: 1.24~3.41, P=0.005;杂合子模型OR=1.59, 95%CI: 1.13~2.22, P=0.007),但SP-B和SP-D基因多态性均与COPD易感性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亚组分析表明,SP-A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群COPD易感性增加关系密切,但与欧美人群无关。结论SP-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亚洲人群COPD易感性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深入分析GST基因缺失与儿童ALL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基于纳入和排除标准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15年8月,检索过程中无语言限制。采用STATA 12.0软件计算OR及其95%CI,敏感性分析验证结论的稳健性,漏斗图检测发表偏倚。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7项病例和对照研究,包括3736例患者和5549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GSTM1和GSTT1缺失基因型与儿童ALL之间的总OR值分别为1.41(95%CI:1.21~1.65)和1.26(95%CI:1.05~1.50),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2)。在亚组分析中,黑种人群、亚洲人群、PB组(来自普通人的对照)、HB组(来自医院的对照)、"≥100病例数"组和"100病例数"组携带GSTM1基因突变的儿童发生ALL的风险显著增高。而对于GSTT1,其多态性仅与亚洲人群、PB组和"≥100病例数"组的发病风险有相关性。结论:GSTM1和GSTT1缺失基因型可能是儿童ALL的易感因素,但该结论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项瓯 《疾病监测》2017,32(6):504-508
目的 探讨温州地区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为CHD的病因学研究和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集温州地区2015-2016年围生儿中500名CHD患儿和500名正常儿童母亲的相关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CHD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单胎妊娠、服用叶酸等为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741(95%CI:0.551~0.996)、0.191(95%CI:0.083~0.441)和0.528(95%CI:0.368~0.757);接触化学物质、孕早期感冒、服促排卵药、接触宠物、居屋装修、染发、饮酒、异常生育史、丈夫吸烟9项为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9.033(95%CI:1.116~73.129)、1.616(95%CI:1.193~2.189)、17.333(95%CI:7.197~136.751)、2.679(95%CI:1.089~6.593)、15.240(95%CI:5.945~39.068)、3.030(95%CI:1.656~5.546)、8.448(95%CI:1.043~68.432)、3.028(95%CI:1.655~5.538)和1.336(95%CI:1.008~1.772)。结论 积极做好预防工作,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降低CHD的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江苏省昆山地区急性胃肠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社会经济负担. 方法 开展为期12个月的社区人群横断面调查,分析急性胃肠炎的发病情况、影响因素分布、临床表现、诊治情况以及经济负担. 结果 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共调查1200人,急性胃肠炎患病率为3.5%(95%CI:2.5%~4.5%),年发病率为0.464次/人年(95%CI:0.329~0.599),每年约有89.2万人次发生急性肠胃炎,食源性比例为31.9%.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文化程度越低、家庭收入越低、居住在农村地区,急性肠胃炎患病风险越高.76.2%的病例去医院就诊,就诊病例中37.5%的人送检粪便样本;药物治疗的病例中76.2%服用抗生素.急性胃肠炎造成总经济损失约为1.83亿元,占2012年昆山市国内生产总值(2720亿元)的0.67. 结论 昆山地区急性胃肠炎社会和经济负担较重,未到就业年龄人群和农村地区人群患病风险较高,应建立健全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体系,探索有针对性干预措施,为减轻食源性疾病的社会经济负担,提高防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疆成年人基础代谢率和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提高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3月应用四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18岁以上人群13 896名。进行问卷、体检和血糖、血脂检测及颈动脉斑块超声检测,采用Schofield公式计算人群基础代谢率,Logistic回归分析该人群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基础代谢率分别为(1 488.8±235.2)kcal/d、(1 536.7±237.8)kcal/d和(1 454.7±220.7)kcal/d;颈动脉斑块形成组人群和无颈动脉斑块形成组人群基础代谢率分别为(1 506.71±246.80)kcal/d和(1 481.14±236.14)kcal/d(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693,95%CI:0.5540.867,P=0.001),年龄(OR:1.036,95%CI:1.0280.867,P=0.001),年龄(OR:1.036,95%CI:1.0281.044,P<0.001),基础代谢率(OR:1.982,95%CI:1.1261.044,P<0.001),基础代谢率(OR:1.982,95%CI:1.1262.451,P<0.001),体重指数(OR:0.974,95%CI:0.9512.451,P<0.001),体重指数(OR:0.974,95%CI:0.9510.998,P=0.037),收缩压(OR:1.010,95%CI:1.0060.998,P=0.037),收缩压(OR:1.010,95%CI:1.0061.015,P<0.001),肾小球滤过率(OR:0.995,95%CI:0.9931.015,P<0.001),肾小球滤过率(OR:0.995,95%CI:0.9930.998,P<0.001),甘油三酯(OR:1.092,95%CI:1.0460.998,P<0.001),甘油三酯(OR:1.092,95%CI:1.0461.142,P<0.00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853,95%CI:0.7421.142,P<0.00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853,95%CI:0.7420.979,P=0.024)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基础代谢率和颈动脉斑块形成密切相关,且高基础代谢率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室间隔心肌切除术(SM)与化学消融术(AS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CBM disc及VIP里的比较SM和ASA治疗HOCM的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10月。根据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资料。对符合质量标准的对照研究采用Rev Man 5.2进行异质性检验及Meta分析。结果检出相关文献380篇,根据纳入标准最终入选10篇文献;共入选病例927例。SM组与ASA组在术后住院病死率(OR:0.90;95%CI:0.233.47)、术后随访期病死率(OR:1.01;95%CI:0.603.47)、术后随访期病死率(OR:1.01;95%CI:0.601.70)上未见明显差异(分别P=0.88,P=0.97)。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LVOTG)的下降和NYHA分级的提高均有意义(P<0.05);与ASA组相比,SM组患者的LVOTG下降(SMD:-0.46;95%CI:-0.6 01.70)上未见明显差异(分别P=0.88,P=0.97)。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LVOTG)的下降和NYHA分级的提高均有意义(P<0.05);与ASA组相比,SM组患者的LVOTG下降(SMD:-0.46;95%CI:-0.6 00.32)及术后NYHA分级提高(SMD:-0.40;95%CI:-0.620.32)及术后NYHA分级提高(SMD:-0.40;95%CI:-0.62-0.17)均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M组在术后右束支传导阻滞(OR:0.08;95%CI:0.03-0.17)均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M组在术后右束支传导阻滞(OR:0.08;95%CI:0.030.23;P<0.01)、完全性传导阻滞(OR:0.27;95%CI:0.110.23;P<0.01)、完全性传导阻滞(OR:0.27;95%CI:0.110.70;P<0.01)、室性心律失常(OR:0.17;95%CI:0.040.70;P<0.01)、室性心律失常(OR:0.17;95%CI:0.040.75;P=0.02)及安装永久性起搏器(OR:0.22;95%CI:0.130.75;P=0.02)及安装永久性起搏器(OR:0.22;95%CI:0.130.38;P<0.01)的发生率上均较ASA组明显降低。两组患者在术后植入性除颤器的安装率(OR:0.73;95%CI:0.310.38;P<0.01)的发生率上均较ASA组明显降低。两组患者在术后植入性除颤器的安装率(OR:0.73;95%CI:0.311.71)上未见统计学差异(P=0.46)。结论 SM仍然是治疗药物难治性HOCM的金标准;ASA作为一种替代治疗,远期结果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随访。  相似文献   

13.
席胜军  何玉芳  周晓红 《疾病监测》2009,24(11):839-842
目的了解浙江省杭州市为男同性恋者提供有偿性服务的男子(money boy, MB)艾滋病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国家《艾滋病行为监测问卷》,在会所、浴室、酒吧等场所方便抽样调查206名MB,对年龄、文化程度、知识得分、性取向、商业性伴数等共18个因素与发生商业男男性行为时从不使用或有时使用安全套比率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商业男男性行为时:最近一次未使用安全套和最近6个月从未使用或有时使用安全套的比率分别为25.2%、5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公园寻找性服务对象,未曾检测过HIV,商业性伴数20人,MB人群从不使用或有时使用安全套的比率较高,OR值分别是7.15(95%CI:1.30~39.25),2.48(95%CI:1.11~5.52),2.68(95%CI:1.19~6.02);而自己认为没有感染HIV可能性、第一个性伴为女性,其比率相对较低,OR 值分别是0.41(95%CI:0.18~0.95),0.44(95%CI:0.23~0.86)。结论MB人群艾滋病危险行为发生率高,寻找性服务对象的场所,曾经未检测过HIV和商业性伴数越多是危险因素;而自己认为没有感染HIV可能性和第一个性伴为女性是保护因素,在公园等重点场所持续开展MB人群的艾滋病宣传干预工作,包括咨询检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肩难产发生的高危因素、产程特点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择北京协和医院1993年至2012年间的81例肩难产患者作为病例组, 同期随机选取的足月、单胎、头位、阴道分娩者共6299例为对照组, 回顾性分析肩难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结果  肩难产的发生率为0.47%(81/17 287)。分娩时孕周大于40周及合并糖尿病者肩难产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均 < 0.001)。肩难产组产程中出现宫缩乏力、胎心监护异常、羊水Ⅲ度污染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 < 0.001)。肩难产组中有更多的患者采取了助产及会阴切开(P均 < 0.001)。肩难产组的新生儿体重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4), 新生儿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新生儿窒息及会阴Ⅱ度以上裂伤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均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巨大儿、宫缩乏力、合并糖尿病、采用助产、孕周大于40周为导致肩难产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 < 0.001)。  结论  巨大儿、合并糖尿病、孕周大于40周是肩难产发生的高危因素, 产程中出现继发性宫缩乏力、采用助产时要高度警惕肩难产发生的可能。母婴并发症与是否使用助产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有关。  相似文献   

1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86例allo—HSCT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研究了ARF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Cox回归法分析了ARF与allo—HSCT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ARF发生率为31.40%,发病中位时间为allo—HSCT后59.5天。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移植前肾脏疾病、败血症或感染中毒性休克、高胆红素血症为allo—HSCT后AR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ARF是影响allo—HSCT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llo—HSCT后ARF发生率高;败血症或感染中毒性休克、高胆红素血症、既往肾脏病史是allo—HSCT后AR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RF是影响allo—HSCT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李汭傧  崔炜  耿雪 《临床荟萃》2014,29(2):125-133
目的 客观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和肌钙蛋白(troponin)升高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CC、Highwire数据库及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检索策略为:(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OR PCI) AND (statin OR statins OR hydroxymethylglutaryl-CoA) AND (randomized trial).入选试验满足条件:随机对照试验,PCI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试验组为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对照组为服用安慰剂、未服用他汀类药物或者服用非大剂量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以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或者CK-MB、肌钙蛋白升高发生率为研究结局.采用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 作为结果分析的统计量.应用RevMan 5.0以及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与未应用他汀类药物对比:与未应用他汀类药物比较,PCI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降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OR=0.44,95%CI=0.34~0.57,P<0.01),术后CK-MB升高的发生率(OR=0.50,95%CI=0.40~0.62,P<0.01)以及肌钙蛋白升高的发生率(OR=0.65,95%CI=0.49~0.86,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只有PCI术前应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才可以减少围手术期心肌梗死(OR=0.41,95%CI=0.30~0.55,P<0.01),术后CK-MB升高(OR=0.43,95%CI=0.33~0.56,P<0.01)以及肌钙蛋白升高的发生率(OR=0.57,95%CI=0.46~0.70,P<0.01);而非大剂量他汀类药物不能降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OR=0.58,95%CI=0.34~0.99,P=0.05)、术后CK-MB升高(OR=0.75,95%CI=0.49~1.14,P>0.05)以及肌钙蛋白升高的发生率(OR=0.91,95%CI=0.66~1.26,P>0.05).②术前应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与应用非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对比:与应用非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对比,PCI术前应用大剂量他汀可以降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OR=0.40,95%CI=0.20~0.79,P<0.01),术后CK-MB升高的发生率(OR=0.46,95%CI=0.27~0.76,P<0.01)以及肌钙蛋白升高的发生率(OR=0.58,95%CI=0.38~0.88,P=0.01).结论 PCI术前只有给予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治疗才可以降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以及术后CK-MB和肌钙蛋白升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引起短期多例神经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2013年2月1日至3月15日所有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资料,进行相关暴露因素分析,探讨可能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第五手术间”OR=4.07(95%CI=0.52~36.65),第五手术间环境微生物采样除麻醉剂袖带菌落总数超标以外均符合国家要求;各“手术主刀医生”“手术参与者”的手术部位感染专率较神经外科手术部位平均感染率均无差异(P〉0.05);“二次手术”OR=18.00(95%CI=2.00~180.00)。结论:“二次手术”是此次短期多例神经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对其干预措施可由此入手,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