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难碎难排性肾结石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经3~5次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无效的临床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均经超声检查获得诊断,声像图特征表现为:结石处在系统边缘者14例,合并有周围液性暗区;同时存在集合系统内外结石患者8例;肾囊内结石4例;肾下盏结石合并少量肾积水患者6例.结论 难碎难排肾结石,超声声像图特征明显,包括有肾下盏结石、海绵肾结石、肾下盏合并局部肾功损伤、肾囊肿内结石等,在今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髓质海绵肾是一种肾乳头集合管扩张的先天性疾病 ,临床上不多见 ,易引起误诊误治。我院自 1 987年以来共发现 5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 987年至 1 998年共发现 5例髓质海绵肾结石患者。男性 3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6-4 9岁。双侧病变 4例 ,单侧病变 1例。 4例合并肾绞痛 ,2例有尿道排石史 ,3例有不同程度肉眼血尿。1 .2 辅助检查尿常规 :红细胞 ~ ,白细胞少~ 。肾功能检查均正常。KUB平片 :5例患者均可见肾锥乳头处成簇状钙化影 ,绿豆至黄豆大小不等 ,1例右侧输尿管上段、下段及膀胱交界处 2枚结石 ,1例膀胱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9年6月采取MPCNL治疗双侧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68例.双肾结石42例,一侧肾结石合并对侧输尿管上段结石26例.结果 ①对32例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结石为单发,且直径﹤2.5cm)实施一期双侧MPCNL,其中双肾结石18例、一侧肾结石合并对侧输尿管上段结石14例.手术时间68~124分钟,平均100分钟.肾结石清除率为88%(44/50),输尿管上段结石为93%(13/14).②对3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结石直径﹥2.5cm或多发结石)采取分期手术.该组双侧肾结石24例,一侧肾结石合并对侧输尿管上段结石12例.一期行单侧MPCNL 4例,双侧32例,手术时间97~150分钟,平均118分钟;二期行单侧MPCNL 11例,双侧25例.肾结石清除率为68%(41/60),输尿管上段结石为92%(11/12).结论 对双侧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如结石为单发,且直径﹤2.5cm,可行一期双侧MPCNL治疗;如肾结石直径﹥2.5cm或为多发结石,应分期手术以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X线平片及CT诊断髓质海绵肾,并观察合并的结石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髓质海绵肾合并尿路多发结石的X线平片及CT表现,对比观察结石的变化。结果髓质海绵肾X线平片和CT表现患肾增大,皮髓质交界处大小及数目不等的小结石,肾盂、肾盏及输尿管内多个大小不等的结石。肾盂、肾盏及输尿管内结石术后多次复发,且结石增长速度相对较快。CT能较好的显示肾积水。结论 X线平片和CT结合是诊断髓质海绵肾的重要方法,能很好的显示并发的尿路结石及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容豫  黄永础  陈向荣 《中外医疗》2014,(15):101-102
目的:探讨分析髓质海绵肾的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证实的髓质海绵肾患者的CT表现。结果髓质海绵肾的CT平扫表现为沿肾锥体呈放射状、簇状排列的多发小斑点状结石或钙化影、周围有小囊状或梭形低密度影,增强后扩张的集合管内结石周围有造影剂充盈,无结石的锥体集合管呈条纹状或小囊状造影剂积聚。结论髓质海绵肾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有利于髓质海绵肾的早期诊断并对其并发症的检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董旭 《中国医学创新》2007,4(5X):119-120
目的 对髓质海绵肾的临床资料和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加强对该病声像图表现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所诊断的12例髓质海绵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双侧肾脏,2例单侧肾脏发现病变.结论 超声诊断能很好地显示肾脏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还能多个切面进行随意观察,更好地体现病变特点,排除其它易混淆的疾病影像改变后作出正确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避免漏诊或误诊,从而为临床的诊治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髓质海绵肾的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影(IVP)和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髓质海绵肾临床影像学资料,14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7例行IVP检查,4例仅行CT平扫检查,6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各自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结果:髓质海绵肾在X线平片上表现为肾实质内肾乳头区多发斑点状钙质样致密影,呈簇状分布成扇形排列。IVP表现为集合管扩张积液,内见结石,肾功能正常。CT平扫表现为肾盏旁锥体内多发小斑点状结石,成扇形排列。增强扫描后扩张的集合管内结石周围有造影剂充盈,无结石的集合管呈条纹状或小囊状造影剂积聚,肾功能正常。结论:髓质海绵肾的X线平片、IVP和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髓质海绵肾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评价和比较B超,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CT及MRI对髓质海绵肾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例髓质海绵肾的影像学表现,春中6例行B超检查,5例行腹部平片、IVP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并进行献复习。结果:(1)髓质海绵肾以肾结石及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组6例均有双肾多发性小结石及血尿;(2)腹部平片显示双肾区小斑点状高密度影;(3)静脉肾盂造影或CT显示肾锥体集合管扩张,充盈造影剂,呈小囊状,内可有小结石。结论:髓质海绵肾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CT较IVP更敏感发现肾锥体内细小结石及早期的肾集合管扩张,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接受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的5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侧结石43例,双侧结石13例,鹿角形结石48例,合并脓肾18例,合并肾积水11例,结石长径5~8 cm。采用B超定位建立经皮肾镜操作通道,EMS第3代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机粉碎并清除结石。结果手术时间30~120 m in,中位时间50 m in。结石一次取净率80.3%,术后残留结石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碎石,结石完全排净。结论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小、结石清除率高、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CQS-01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在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手术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共408例适合经皮肾镜治疗的肾结石和/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CQS-01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进行碎石清石治疗。结石侧别:单侧368例,双侧40例;结石部位:单纯肾结石312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42例,单纯输尿管上段结石54例;结石负荷:铸型结石95例。合并肾积脓32例,肾功能不全23例,孤立肾16例,马蹄肾伴肾结石2例,海绵肾伴肾结石2例。记录手术时间,观察结石清除率、残石率和手术并发症。结果:结石完全清除372例(净石率91.2%), 残留结石36例(残石率8.8%),平均手术时间(90.5±68.0) min, 术后因肾出血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6例(1.5%),术后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1例,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CQS-01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在经皮肾镜治疗中安全、有效,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腔内微创技术在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尿路结石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3例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尿路结石施行腔内微创治疗.肾结石5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2例,双肾结石合并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1例,肾结石合并膀胱结石1例;单侧输尿管结石18例.双侧输尿管结石2例,输尿管结石合并尿道结石1例;膀胱结石1例,尿道结石2例.结果:14例尿道结石、膀胱结石和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行输尿管镜取石术(URL)硬镜下治疗.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例肾结石行输尿管软镜URL,14例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2例尿路多发性结石行URL+MPCNL,手术均获成功,均无大于0.3 cm碎石残留.术中、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随访10~25个月,2例复发,成功再次行URL.其余31例结石无复发.结论:对有手术指征的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尿路结石,综合运用腔内微创技术治疗可行,安全、高效、痛苦少、恢复快.无需后续处理,可作为一线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CT扫描对髓质海绵肾的早期诊断.方法 本文搜集近几年来5例髓质海绵肾的病例,均做螺旋CT扫描,分析其CT表现.结果 髓质海绵肾的CT平扫显示环绕诸肾小盏的钙化灶,可单发或呈簇状,一般钙化较小,呈砂粒状,无肾盂肾盏的积水征.增强扫描可见钙化,周围扩张的收集管内有造成影剂聚集,有时可见集合管的囊状扩张.结论 CT对海绵肾中细小结石及远端集合管扩张的发现较敏感,有利于对本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笔者运用自拟方清补消石饮治疗该病,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本组75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例,年龄13~64岁,平均31.4岁;病程1 d~2 a;其中双肾结石6例,双肾合并单侧输尿管结石17例,单肾结石7例,单肾结石合并单侧输尿管结石14例,单侧输尿管结石26例,单侧输尿管结石合并膀胱结石5例,结石合并肾积水41例.  相似文献   

14.
凌井明  张俭 《吉林医学》2012,33(17):3712-371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方法:采用MPCNL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216例,其中肾铸形结石或鹿角形结石52例,单发肾盂、肾盏结石101例,双肾结石2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或合并肾结石127例,孤立肾肾结石3例,合并脓肾18例,合并肾积水11例,其中单侧结石43例,双侧结石13例,结石长径2~4cm。结果:216例中有184例均行Ⅰ期取石,26例行Ⅱ期取石,6例行Ⅲ期取石;其中单通道取石163例,双通道取石38例,三通道取石15例,平均结石清除率89.18%,平均手术时间86 min,肾造瘘管平均留置时间6 d,随访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高效,具有对患者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和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一种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海绵肾在超声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经过静脉肾盂造影证实为海绵肾的患者同时结合超声检查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海绵肾声像图表现概括为:肾脏形态大小基本正常,其主要病变表现在肾实质内,声像图表现为肾实质普遍增厚,回声呈不均匀蜂窝状改变,如果肾髓质出现钙质沉积时,于肾髓质乳头部可探及呈放射状排列的强回声光点,而且肾窦区回声结构模糊,海绵肾发病多累及双肾。结论:超声对海绵肾诊断既无创又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髓质海绵肾结石12例失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强 《浙江医学》1997,19(2):96-97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已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但有关髓质海绵肾结石的碎石治疗很少见报道。我院自1989年5月以来遇到髓质海绵肾结石12例,作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均无结石排出。故笔者就髓质海绵肾结石的诊断及碎石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21~39岁,平均33.6岁。左侧5例,右侧7例。7例在外院作腹部平片检查后即行ESWL,无效后来我院作静脉肾盂造影后明确诊断。余5例均在本院行静脉肾盂造影后确诊,除早期2例外,3例在本人坚决要求下施行ESWL。B超检查示肾多发性结石7例,肾盏结石5例。 行ESWL时,12例均采用仰卧位,工作电压为17~22kV,每次治疗冲击次数为1900~3200次。治疗后无一例有结石粉末排出,复查腹部平片结石无变化。 讨论 髓质海绵肾是肾乳头管及集合管呈梭形或囊状扩张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由于乳头管进入肾小盏处类似括约肌的结构肥厚、收缩,导致梗阻而出现乳头管和集合管扩张迂曲,尿流不畅,更兼该部尿中成石物质浓度  相似文献   

17.
B超定位下经皮肾镜弹道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B超定位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波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肾结石患者采用B超定位下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一期或二期碎石.结果 双肾结石32例;单侧肾结石57例,其中合并患侧输尿管结石15例;一期穿刺碎石成功89例次,需二期碎石5例次.结论 单用B超定位经皮肾穿刺,临床简便可行;经皮肾镜弹道超声碎石治疗肾结石疗效确切,除具有创伤性小、碎石快的优点外,还具有在彻底清除结石、防止结石残留方面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扫描对海绵肾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例海绵肾病人的CT表现。结果:海绵肾CT表现为肾髓质锥体内集合小管散在致密微结石影,呈低密度灶,有小的类圆形囊状扩张,肾皮质与髓质界限模糊不清。结论:CT扫描对海绵肾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髓质海绵肾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自1998~2004年的16例髓质海绵肾病例,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 X线平片检查6例,表现为肾乳头、髓质区见簇状排列的圆形、椭圆形致密影;IVP检查3例,显示肾集合管囊状、刷子状扩张;B超检查5例见肾髓质内呈放射状分布的小无回声区和强回声光点,其后方伴有声影;CT检查6例,平扫呈环绕肾小盏分布的点状或簇状钙化灶,集合管囊状扩张,增强后因钙化周围的集合管内造影剂聚集,造成钙化影增大的假象.结论 X线平片、IVP为髓质海绵肾的首选检查方法,IVP对集合管的扩张显示具有直观、特异性,B超、CT对显示肾多发小结石敏感,特别是CT能清楚显示肾内结石的形态、大小及分布状况,对集合管的囊状扩张能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J管内引流在体外震波碎石(ESWL)治疗复杂肾结石及双肾结石、防止石街形成、防止急性肾功衰的作用.方法对单侧较大肾结石或双肾结石不愿手术者,采取留置双"J"管后行ESWL治疗.结果一次性碎石,完全排出191例占74.4%;需二次ESWL36例占14.4%;形成石阶23例占9.2%.最终结石全部排出,无急性肾后性肾功衰.结论双J管作为较大肾结石ESWL治疗的辅助治疗,能有效防止石街形成,有利于结石排出,特别对双侧肾结石治疗时避免双侧输尿管梗阻引发急性肾功表.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