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疼痛(chronic pain,CP)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顽固性合并症之一,是损伤平面以下皮肤感觉已消失区域出现的表现形式多样的慢性疼痛,发生率为34%~94%,且近年来呈逐年增高的趋势。1982年,Donovon提出了脊髓损伤后疼痛的分类,即5个不同的疼痛综合征:中枢性疼痛、根性或节段性疼痛、内脏性疼痛、肌肉骨骼性疼痛、精神性疼痛。有研究显示,在353例脊髓损伤患者中,有64%发生各种各样的脊髓损伤性疼痛,其中神经性疼痛占30%,非神经性疼痛占17%,既有神经性疼痛又有非神经性疼痛者占17%。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社区居住的脊髓损伤患者疼痛现况。方法收集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科2015年至2018年的国际脊髓损伤疼痛数据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015年至2018年间连续随访的脊髓损伤患者共19例,所有患者(100%)主诉均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5.91±0.43)分,中度及以上疼痛者占94.7%(18/19);84.2%(16/19)患者曾经同时经历过肌肉骨骼疼痛和神经性疼痛。84.2%(16/19)患者的疼痛对日常生活等存在中度以上的干扰;68.4%(13/19)患者曾经接受过疼痛相关的治疗,治疗多为非甾体抗炎药和理疗,但其中61.5%(8/13)仅在一次调查中接受治疗。结论大部分社区脊髓损伤患者会经历中度以上多种类型的慢性疼痛;疼痛对大多数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存在中度以上干扰;绝大多数时候,脊髓损伤患者慢性疼痛未得到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慢性疼痛管理需要多学科参与。  相似文献   

3.
2005年4月~2009年7月,我们对30例截瘫患者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精心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截瘫患者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17~64岁,平均40.5岁.病因:车祸伤15例,高处坠落伤7例,重物砸伤6例,肿瘤引起截瘫2例.其中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C2~8)18例,表现为损伤脊髓节段平面以下各种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胸椎骨折并伴有脊髓损伤10例,表现为除有双下肢的痉挛性瘫痪及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障碍外,还出现呼吸困难;腰骶段脊髓损伤(L1-S2)2例,表现为双下肢迟缓性瘫痪,提睾反射、膝腱反射消失.  相似文献   

4.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后顽固性神经性疼痛17例报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顽固性神经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细胞学治疗后获得疗效的脊髓损伤合并顽固性神经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2004年11月~2007年11月间的17例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年龄18~68岁,平均40.4岁。受伤6~312个月,平均105.9个月,受伤原因包括车祸、坠落、放射性损伤、机器挤压伤、枪伤、跳水。疼痛持续时间6~309个月,平均102.2个月。嗅球嗅鞘细胞胰蛋白酶消化成单细胞后培养12~14 d。细胞移植到损伤段的上下两端。疼痛评价使用国际神经修复学会脊髓损伤日常生活功能评价量表:0分为极度疼痛,止痛药无效;1分为中度疼痛,需用强效止痛药;2分为轻度疼痛,普通止痛药有效;3分为无疼痛。结果随访时间0.5~88个月,平均17.5个月,疼痛平均改善1.2分。结论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对脊髓损伤(SCI)病人伤后尽快作出神经缺损的准确评定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将伤后72小时与伤后24小时进行徒手肌力测定(MMT)的预计肌肉功能恢复作一比较。方法:29例C~(4~7)脊髓完全损伤的病人,男性27名,女性2名,年龄15~70岁。患者伤后24小时内即送入当地脊髓损伤中心。22例SCI 为完全运动、完全感觉消失;7例SCI 在住院期间为完全运动、部分感觉消失。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的标准确定每例神经损伤的水平。选择的肌肉为肱二头肌、桡侧  相似文献   

6.
杨荣 《当代护士》2018,(9):68-70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性疼痛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神经性疼痛问卷调查,通过简明疼痛问卷表(brief pain questionnaire,BPQ)记录其疼痛的部位、性质,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其疼痛的程度。结果 60例患者中,12例四肢瘫痪,48例截瘫;36例感觉和运动障碍,24例部分感觉障碍;麻木、感觉迟钝、烧灼感及刺痛最常用来描述神经性疼痛;夜间疼痛的程度明显高于傍晚、清晨和午夜。结论神经性疼痛严重影响了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且夜间疼痛的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药物、冷刺激及休息等可以缓解神经性疼痛,而体力活动、焦虑、失眠等常常使疼痛加剧。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后并发症住院患者的疼痛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形式调查了 88例在脊髓损伤诊疗机构就诊的有并发症的脊髓损伤患者。调查指标包括疼痛程度、整体健康自我评价、情绪 (Kessler情绪调查表 )和对活动的影响程度 (VonKorf残疾量表 )。结果 6 6例 (75 % )患者有疼痛经历 ,平均发病时间是受伤后 (8.0 2± 12 .4 )年 ,2 7%患者评定自己的疼痛为严重的或痛苦的。伴疼痛者中评价自己的整体健康状态为“极好”的所占比例 (2 3% )仅为不伴疼痛者 (4 4 % )的一半 ,伴疼痛的脊髓损伤患者比不伴疼痛者精神痛苦级别更高。患者中 ,疼痛是一个普遍症状 ,它影响患者的活动、减低患者整体健康自我评分 ,并使患者遭受更严重的精神折磨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后疼痛的处理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后疼痛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机械性疼痛 ,与骨折局部异常有关 ;另一种起源于脊髓本身 ,即中枢性疼痛 ,临床多发 ,在脊髓损伤患者中占 11%— 94 %。中枢性疼痛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 (相当于感觉消失部位 )呈扩散性的感觉异常性疼痛 ,常为烧灼痛、针刺痛、麻木或跳动痛 ,一般为自发性 ,多与情绪改变有关。临床有一些患者的主诉实际上属于感觉紊乱 ,严重者可影响患者饮食、睡眠及日常生活 ,应及时处理。1疼痛的发生机制疼痛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仍以闸门学说的创始人Melzack和Bedb…  相似文献   

9.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 50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 42例,女 8例;年龄 20~ 45岁;病程 45 d~ 1年;属脊髓裂伤 20例,脊髓挫伤 30例,所有患者均已进行脊髓减压术。诊断标准:均有外伤史,经 X线检查证实有脊柱骨折或脱位;经脊髓探查或 CT检查证实无脊髓横断性损伤。入院查体见患者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完全或不完全丧失,肌力Ⅰ级以下,感觉功能减弱或消失,二便功能障碍。排除病历标准:除外脊髓横断性损伤患者和肢体肌力Ⅱ级及以上者。方法 (1)取穴:主穴取损伤平面以下的华佗夹脊穴。配穴为上肢功能障碍者加极泉、尺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髓背根入髓区(Dorsal root entry zone,DREZ)切开术在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慢性疼痛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慢性神经源性疼痛10例,年龄28~72岁,病程8月~28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截瘫,疼痛位于下肢感觉减退和缺失区,为烧灼样、压榨样、痉挛性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8~10分。10例均行脊髓背根入髓区显微外科切开术,切开范围由患者疼痛范围决定。结果:随访4月~2年,4例疼痛消失,停用镇痛剂,生活质量改善;5例疼痛明显减轻,VAS 2~4分,其中,3例停用镇痛剂,2例镇痛剂使用量明显下降,生活质量改善;1例疼痛无明显改善。结论: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对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慢性疼痛疗效满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患者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经历,为制订有效的镇痛方案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6例脊髓损伤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Colaizzi分析法分析脊髓损伤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经历。结果脊髓损伤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经历分为3个主题:不确定的疼痛体验、疼痛情感错综复杂和重拾信心应对疼痛。结论脊髓损伤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不同于一般的慢性疼痛,其是一种顽固且不确定的疼痛。目前医护人员对脊髓损伤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缺乏规范与系统的管理,尤其是护理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而患者对疼痛的正面应对方式也需要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12.
脊髓损伤后在损伤的保留区可出现感觉过敏 ,表现为束带样感觉 ,痛觉过敏等 ,尤其是损伤区根性疼痛 ,对患者睡眠及日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止痛剂、常规理疗及局部封闭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本文报道 1例常规治疗无效的脊髓损伤后根性疼痛患者 ,接受超激光治疗后 ,疼痛消失。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6 5岁 ,因突发腰背痛伴双下肢乏力 2天入院 ,病情呈进行性加重 ,3天后出现双下肢运动障碍 ,感觉消失 ,大、小便功能障碍。颈椎MRI示 :C6 —T12 急性脊髓炎症改变 ,查体示 :T8以下感觉消失 ,肌张力减弱 ,双下肢肌力 0级 ,膝、踝反射消失 ,大…  相似文献   

13.
脊髓损伤后疼痛是脊髓损伤患者经常面临的问题之一。据报道 ,有 11%~ 94%的脊髓损伤患者发生疼痛[1] 。 1982年Donovan等[2 ] 根据脊髓原发损伤所致的疼痛以及继发性病理改变所致的疼痛将脊髓损伤后疼痛综合征分为 5种类型 :中枢性疼痛、根性或节段性疼痛、内脏性疼痛、肌肉骨骼性疼痛、精神性疼痛。 1991年 ,Davidoff等[3] 对这种分类方法加以修正 ,增加了损伤性疼痛、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和继发于压迫性单神经病的肢体疼痛。 1997年 ,Beric[4 ] 将脊髓损伤后的慢性神经性疼痛分为外周性疼痛及中枢性疼痛。其中外…  相似文献   

14.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引起的中枢性疼痛是指发生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皮肤感觉消失或减弱的区域出现的表现形式多样的疼痛,是SCI后的顽固性并发症。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非常棘手,尚无常规、有效的方法。我们应用加巴喷丁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方法1.一般资料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38  相似文献   

15.
脊髓损伤后疼痛(spinal cord injury pain,SCIP)的发生率约为34%~94%,常出现于伤后几天到数月内.该疼痛较为顽固,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多采取药物结合针灸理疗等综合治疗,少数病例行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手术等治疗,疗效各不相同.我科2010年行2例脊髓射频毁损治疗脊髓损伤后慢性疼痛,术后疼痛缓解满意;现结合国内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江薇  郑叶平  陈佳欢 《护理与康复》2013,(10):1005-1006
中枢性疼痛(centralpain,CP)是指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损害引起的异常性疼痛,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相当于感觉消失部位)呈扩散性感觉异常性疼痛,常为烧灼痛、针刺痛、麻木或跳动痛,一般为自发性,多与情绪改变有关。CP是脊髓损伤(spinalcordiniury,SCI)的顽固性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有效康复训练。研究报道,77%~81%SCI患者发生疼痛,其中20%~33%患者疼痛严重。本院2008年收治1例SCI致高位截瘫患者,2010年出现CP并于治疗期间发生哌替啶依赖,经抗抑郁治疗、戒断替代药物治疗6周后,患者能较好应对中枢性CP并戒除对哌替啶的依赖。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脊髓损伤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8例脊髓损伤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应用rTMS治疗5周,治疗前后采用疼痛数字分级量表和睡眠状况自评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数字分级评分下降4~6分,疼痛程度由重度降至轻中度;睡眠状况自评分下降9~20分。结论 rTMS对部分脊髓损伤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效,可与药物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给予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疼痛康复治疗的疼痛抑制效果。方法选取76例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疼痛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疼痛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估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时疼痛强度评分(PP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0.678、3.897、4.455、14.910、18.441,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χ~2=4.145,P<0.05)。结论给予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疼痛康复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276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入院后是否合并下肢DVT, 将其分为DVT组(63例)和非DVT组(21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型、吸烟史、手术史、入院距离脊髓损伤的时间、脊髓损伤原因、骨折情况、脊髓损伤节段、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ISA)分级、合并症等相关指标, 采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脊髓损伤患者合并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276例脊髓损伤患者中, 有63例(22.83%)出现下肢DVT, 其中84.13%为小腿肌间静脉血栓(CMVT)。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脊髓损伤患者合并下肢DVT, 与贫血[OR=2.753, 95%CI(1.233, 6.146), P=0.013]、低钠血症[OR=5.349, 95%CI(1.970, 14.525), P=0.001]、入院距离脊髓损伤的时间[74~195 d, OR=0.231, 95%CI(0.084, 0.636), P=0.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NEU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在河南省煤炭总医院治疗的78例脊髓损伤后NEU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妥乐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普瑞巴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焦虑抑郁情况、睡眠质量、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HAD-A评分、HAD-D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5/39)与对照组(7.69%,3/39)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后NEUP患者使用普瑞巴林治疗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缓解疼痛,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