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调查该院中药处方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间门诊中药处方3000张,对处方要素的性别、年龄、疾病诊断、药物味数、处方金额和规范性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处方较多;年龄偏向于老年人;内科诊断处方较:多,其次为骨伤科和妇科;中药味数集中在11~15味处方;金额集中在26~50元;不合格集中于处方书写、用药量、配伍禁忌、脚注、剂数、重复用药等方面。结论临床应建立中药处方点评制度,定期点评,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做好中药处方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了解中药应用情况和中药处方现状,为医院管理和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某院2010年中药处方中随机抽取处方9 306张,采用分类汇总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处方用药的基本规律及使用特点。结果:该院中药处方用药基本合理,内科系统疾病的中药处方占半数以上,处方用药味数偏多、剂量偏大、金额偏高以及部分中药使用频率偏高。结论:通过调查分析中药处方及中药的使用情况,对加强中药的管理,促进中药的合理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中药汤剂处方用药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方法:选取2018年—2019年度医院门诊中药汤剂处方563张,依据《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分析其中药处方用药不合理的原因,以及单处方中药味数的占比情况。结果:563张中药汤剂处方中,不合理处方225张(占39.96%),其中用药不规范处方98张(占43.56%),占总处方的17.41%;用药不规范类型主要有中医特色缺乏占13.33%;其次为超大剂量用药占10.20%,再次为未(明确)标注用药方法及脚标占8.00%;再则为诊断与用药不符和不合理配伍分别占6.67%和5.33%;单张处方用药味数≤13味、14~20味和21~30味的分别占22.91%、61.99%和15.10%。结论:医院门诊中药汤剂处方用药规范性有待提升,行政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促进中药汤剂处方用药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中药处方用药情况,分析中药临床用药特点,为药师审方和药品采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别对2011年3月、6月、9月、12月共27 528张门诊中药处方的药品功效分类、超常规剂量、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情况、处方中药味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用药排序前50位的中药使用补虚药占28%、清热药次之为18%;杜仲超量使用频率高达95%;年轻人使用配方颗粒占的比例最高,为7.49%;处方中药味数10味以下占23.33%。结论本院补虚类中药使用占多数,体现了调理身体的患者居多,存在的问题是常用中药饮片临床使用较容易超出《中国药典》中规定的剂量,宜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7,(1):44-47
目的:分析医院中药醋香附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醋香附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抽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中药房2015年1月—2016年3月间含醋香附中药饮片的住院患者用药处方1 010张,按照分类汇总的方法分析其临床使用的相关因素。结果:1 010张含醋香附中药饮片处方中,骨一科、内二科和内五科是中药醋香附用量最多的前3个科室,使用醋香附最多的患者是46~65岁的中老年人群,女性患者醋香附的使用量是男性患者的1.26倍;处方含12味中药的数量537张为最多占53.17%;处方中平均中药味数11味;与中药醋香附配伍使用频率最高的4味中药依次为川芎、白芍、延胡索和木香。结论:中药醋香附在医院临床配伍用药疗效较为显著,也是合理的,它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该院中药饮片处方书写和使用情况,为规范处方书写与合理使用中药饮片提供参考。方法:抽取该院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点评的中药饮片处方4684张,对其中的646张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排序,找出用药规律及存在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一、抽查点评的中药饮片处方,整体合理率86.21%。实行了电子处方,无潦草处方。二、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中,不规范处方占97.83%,不适宜处方占2.17%。三、不合理处方分布:女性多于男性,60岁及以上占42.26%。四、用药味数偏多。五、单张处方用药金额在50元以下的占46.28%。结论:该院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基本合理,实行电子处方(新技术)可以提高处方质量,但是还存在中药饮片处方书写不规范等问题,该院药师应肩负起认真审查核对处方的职责,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该院2021年度细辛中药临床使用情况,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搜索东软信息系统,调取该院2021年含中药饮片细辛处方合计4 113张,分析患者基本情况、科室分布、中医诊断、用药剂量、中药配伍等信息。结果 使用细辛处方的女性患者居多,占比56.9%(2 340/4 113),大于60岁患者居多,占比35.6%(1 466/4 113);处方所含中药味数以11~16味居多,占比57.6%(2 367/4 113);细辛用药单剂量以≤3 g最多,部分处方用量超过3 g(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剂量),未有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细辛处方多分布于骨伤科门诊及中医内科门诊;诊断以腰痛病最多,占23.2%(952/4 113);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证最多,占29.5%(1 215/4 113);单味药与细辛配伍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甘草、麸白芍、桂枝、独活、槲寄生、木瓜。结论 细辛为该院临床常用中药,主要用于腰痛病、虚劳病等,分析其用药规律,掌握用药剂量及配伍等,可有效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调查我院门诊中药处方情况,规范处方管理,促进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4月~2016年9月中药处方1000张,采用列表分析的方法,找出处方用药的规律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1000张处方合格率为91.4%.女性患者较多;年龄集中在30~60岁;消化系统的疾病诊断较多,其次为呼吸道疾病和妇科疾病;处方中药味数集中在11~15味.结论 提高中草药处方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对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隐患,提高患者健康水平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处方现状,为医院管理和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法,利用Excel工作表,对我院2 618张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脚注问题比较严重,占处方总数的9.4%,其次处方前记和药名书写的问题也比较多,主要存在于手写处方,处方帖数和帖均费用相对合理,处方味数相对偏多。结论我院中药处方问题不少,医疗机构应加强中药处方的管理,重视医生继续教育,提高中药处方质量,同时医保管理部门应在医保政策范围内对中医临床用药实行科学监管,从而推动中医临床因病施治、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黄鸣秋  刁雨辉  陈燕华  方芸 《中国药房》2013,(43):4126-4128
目的:为临床合理开具中成药处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桌院2012年1--6月389657张自费处方中中成药与西药的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89657张处方中,中成药与西药联用处方有i00481张,占25.79%;超过3种中成药的处方有845张,占0.22%。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使用涉及临床各科室,尤其是心脑血管科和骨科。中药注射剂处方有40588张,占总处方数的i0.42%。结论:该院中成药与西药联用的不合理现象较普遍,以西医开具中成药处方最为突出。为避免配伍禁忌,西医需掌握中成药的特点和相互作用,以充分发挥中成药与西药联用的协同作用,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以下简称"该院")门诊心血管类中成药处方情况,并探讨用药合理性,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抽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该院门诊心血管类中成药处方4800张(每月400张),对患者年龄进行统计,并对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结果:抽取的4800张门诊心血管类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中药处方存在的不规范问题,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中药处方规范化应用。方法: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的规定,对我院2010年中药处方进行调查,找出不规范处方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结果:中药处方在诊断与用药、药名书写、处方脚注、剂量表述、药物超剂量、修改处未签名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应采取措施加强和落实对中药处方质量的管理,做好药学服务,促进中药处方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部中药饮片合理用药情况。方法从2013年下半年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中随机抽取5000张,依据2010版《中国药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采用列表分析的方法,对处方书写情况、用药味数情况、单味药物超量使用及毒性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存在中药饮片处方临床诊断不规范、剂量偏大、有毒中药饮片使用剂量偏大等问题。结论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规范医师处方开具,药师应仔细审核处方,为促进中医临床合理用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规范处方书写,促进合理使用中成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7~9月的门诊中成药7 478张处方,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7年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中的规定进行分析。结果:合格处方7 245张,不合格处方233张,处方合格率为96.88%,符合三甲医院综合管理处方统计指标(处方合格率≥95%)的要求。结论:应使医师对中成药应用有较为深入的认识,掌握中药的辨证论治,提高处方书写质量,合理使用中成药,药学人员也应切实负责,严把处方质量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以下简称"该院")西医师开具中成药的现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9年7月该院西城院区西医师开具的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数据,对其中的中成药和西药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2019年7月,该院西城院区门诊中成药处方总金额为652.73万元,其中门诊西医师开具的中成药处方金额为597.36万元(占91.52%);门诊共有679名西医师开具了处方,其中483名西医师开具了中成药处方(占71.13%);门诊西医师共开具处方243019张,其中中成药处方43652张(占17.96%);由西医师出诊的门诊科室中,平均中成药处方金额占比为12.38%。结论:门诊是医师开具中成药的主要场所,>90%的中成药由普遍缺乏相关中医药基础理论的西医师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风险。综合医院应规范门诊中成药处方的开具,促进中成药科学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门诊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情况,提高处方合理用药水平。方法:调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2月中药配方颗粒门诊处方信息,对其中患者性别、年龄、科别、用药金额及比例、涉及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药品在处方中出现次数和剂量等进行统计、分析,对中药配方颗粒处方的临床诊断也进行人工统计、分析。结果:女性用药比例高于男性;中老年用药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普通内科、呼吸科、皮肤科、脾胃科和专家门诊用药比例高;2011年12月的处方量和用药金额高;我院涉及配方颗粒的药品有400种,当归、陈皮、黄芩、茯苓、白芍居使用频率排序前5位;使用频率排序前20种药品的使用剂量在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剂量范围内平均出现频率为56.97%,超出规定剂量平均出现频率的41.84%;处方临床诊断不规范比例为17.6%。结论:我院中药配方颗粒处方中存在用药剂量问题,处方中的临床诊断也存在不规范问题。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要加强临床用药剂量监测和合理用药检查,切实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为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全部门急诊处方、处方数量前5位科室、医师的处方分别进行处方评价,并分析处方数量前5位药品的使用情况。结果: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50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2.90%,注射剂使用率为2.08%,基本药物使用率为20.44%,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43.02元;处方数量前5位科室分别为口腔颌面外科、中医黏膜科、急诊科、儿童口腔科和综合科;处方数量排序前4位的医师均为中医黏膜科医师,居第5位的为综合科医师;处方数量排序前5位药品为局部麻醉药2种、中成药2种、含漱剂1种。结论:我院各项处方指标基本正常,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基本药物的使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我院2006年度中成药处方调查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书华  李丽  王薇  周荣梅 《中国药房》2007,18(33):2637-2640
目的:考察我院中成药处方的书写和用药现状,促进其规范书写和合理用药。方法:从我院门诊中药房随机抽取2006年度中成药处方11018张,选择年龄与性别、临床诊断、药品剂型、规格、用法、金额等6项目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分析中成药处方存在的不规范与不合理现象。结果:书写不规范的中成药处方3068张,占抽查总处方数的27.85%,其中年龄与性别缺项占0.47%,临床诊断缺项占5.59%,药品剂型缺项占2.72%,用法缺项占1.39%,规格、剂量不明确占23.64%;使用1种药品的处方占90.86%;特殊人群用药占30.51%;处方金额≥200元的处方占5.92%。结论:我院中成药处方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我院中成药门诊处方用药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中成药处方质量,促进合理应用中成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9月、11月的门诊中成药处方,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7年印发的《处方管理办法》的通知为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查处方8986张,合格处方8674张,不合格处方312张,处方合格率为96.53%,符合医院管理年活动中三甲医院综合管理处方统计指标(处方合格率≥95%)要求。不合格处方主要表现为书写不规范、不舍理用药等、结论:处方书写欠规范,合理用药有待加强,需深入开展医药学工作者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知识的再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徐州市儿童医院门诊口服中成药不合理处方情况,为儿科临床合理使用口服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临床用药支持软件收集徐州市儿童医院2017 年的门诊口服中成药处方共计5 826 张,对处方中涉及的患儿年龄、性别、科室、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该院2017 年门诊口服中成药类别以清热解毒剂、解表剂、止咳祛痰剂为主,剂型以口服液、颗粒剂、散剂为主。不合理处方为250 张,占4.29% (250/5 826),包括不规范处方57 张(22.80%) 和用药不适宜处方193 张(77.20%)。结论:该院门诊使用口服中成药存在药物选择不合理、剂量偏大、重复用药等问题,需要临床药师加强对全院口服中成药的监控,确保儿童使用口服中成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