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MHD患者54例,随机分为LFHD组18例、HFHD组18例和HDF组18例,监测治疗前后AGEs、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MHD患者透析前AGEs、CRP、IL-6及TNF-α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LFHD组单次和透析8个月后均不能降低AGEs、CRP、IL-6、TNF-α(P>0.05);HFHD组单次透析后AGEs明显下降(P<0.05),CRP、IL-6及TNF-α下降不明显(P>0.05),透析8个月后,AGEs有下降趋势(P>0.05),CRP、IL-6及TNF-α明显下降(P<0.05);HDF组单次和透析8个月后AGEs、CRP、IL-6、TNF-α明显下降(P<0.05);透析8个月后,HDF和HFHD组AGEs、CRP、IL-6、TNF-α水平低于LFHD组同期水平(P<0.05),HDF组AGEs、CRP、IL-6、TNF-α水平低于HFHD组同期水平(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AGEs潴留和微炎性反应状态,HDF和HFHD对降低MHD患者AGEs水平、改善微炎性反应状态有重要的意义,HDF可能优于HFHD。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MHD患者54例,随机分为LFHD组、HFHD组和HDF组各18例,检测治疗前后AGEs、Hcy、CRP、IL-6及TNF-α水平的变化,另纳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MHD患者透析前AGEs、Hcy、CRP、IL-6及TNF-α水平均升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LFHD组单次和透析8个月后均不能降低AGEs、Hcy、CRP、IL-6、TNF-α(P>0.05);HFHD组单次透析后AGEs、Hcy下降(P<0.05)。透析8个月后,Hcy、CRP、IL-6及TNF-α下降(P<0.05);HDF组单次和透析8个月后AGEs、Hcy、CRP、IL-6、TNF-o下降(P<0.05),透析8个月后,与LFHD组比较,HFHD组及HDF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HDF组低于HFHD组(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性状态,HDF和HFHD可以降低AGEs及Hcy水平,改善微炎性状态,HDF可能优于HFHD。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后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规律透析6个月以上的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透析组(HD组)和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分别在首次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留取透析前的血液标本,检测血清中SOD、MDA、CRP、IL-6、TNF-α的水平。结果:HFHD组治疗3个月后,SOD、MDA、CRP、IL-6、TNF-α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6个月后,血清SOD水平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均升高,MDA、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SOD、MDA、CRP、IL-6、TNF-α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SOD、MDA、CRP、IL-6、TNF-α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D可升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SOD水平,降低MDA、CRP、IL-6、TNF-α水平,进而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改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 HFHD)对静脉补铁诱导的长期血液透析( MHD)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时间超过6个月的5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HFHD组和低通量透析( LFHD)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在血液透析开始2 h后通过透析器静脉端输入100 mg蔗糖铁注射液,每周2次;完成总剂1000 mg后改为每周1次。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丙二醛( MDA)变化,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LFHD组患者血IL-6、TNF-α、hs-CRP、MDA水平均升高(P<0.01),SOD、GSH-Px降低(P<0.01);HFHD组与治疗前相比IL-6、TNF-α、hs-CRP、MDA水平均降低(P<0.01),SOD、GSH-Px升高(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HFHD可改善MHD患者因静脉补铁而加重的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48例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48例患者分为两组,25例患者行血液透析滤过(HDF),23例患者行血液透析(HD),两组患者均透析2年,观察胸腔积液减少和完全消失所需的治疗时间以及胸腔积液的复发情况;检测两组患者透析前后和透析6个月后Cr、BUN、P^3+、iPTH水平与IL-18、IL-6、IL-8、TNF-α水平。结果HDF组患者胸腔积液减少50%和完全消失所需时间明显较HD组短(P〈0.05),HDF组在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后,胸腔积液复发例数均明显少于HD组(P〈0.05),HDF组透析前后,Cr、BUN、P^3+、iPTH的清除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半年后,血P^3+、iPTH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DF组透析后P^3+、iPTH与HD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半年后,HDF组P^3+、iPTH与透析前比较及与HD组透析前后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HDF组透析前后仅IL-6下降差畀有显著性(P〈0.05),透析半年后IL-6、TNF-α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HD透析后IL-18、IL-8、IL-6、TNF-α呈上升趋势,IL-8、IL-6升高与HD组透析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D组透析半年后IL-8与CHD透析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HDF组透析半年后与HD组透析半年后比较IL-6、IL-8、TNF-α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可明显缩短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并降低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的复发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常规血液透析(HD)和血液透析滤过(HDF)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入选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HD组(n=25)和治疗组HDF组(n =25).比较入组时、单次透析后及透析3个月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并比较各组间是否存在差别.结果:入组时、单次透析后Hs-CRP、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后血液透析滤过组Hs-CRP、IL-6、TNF-α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透析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略升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HDF可以降低MHD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改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组合型人工肾对维持性血透(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2例MHD患者随机分为组合型人工肾组(HD+HP)组和血液透析(HD)组,2组患者在首次治疗前后及,HD+HP治疗8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TNF-α、IL-6、CRP水平的变化。结果HD+HP组治疗后,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CRP水平降低(P〈0.05),治疗8周后复查比首次治疗后轻度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治疗前后TNF-α、IL-6、CR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型人工肾能有效降低MHD患者血清TNF-α、IL-6、CRP水平。通过本研究提示:进行间断的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可以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3种常用血液净化方式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6个月后患者残余肾功能( RRF)的变化。方法回顾性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组( LFHD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 HD+HDF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组( HD+HP组)。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尿肌酐、尿素水平,通过公式计算RRF;比较透析前、后患者残余肾功能及β2-微球蛋白(β2-MG)和甲状旁腺激( PTH)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LFHD组、HD+HDF组和HD+HP组患者R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3组患者RRF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其中LFHD组下降最显著,与HD+HDF组和HD+H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D+HDF组RRF与HD+H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透析前β2-微球蛋白、PTH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 HD+HDF、HD +HP 组β2-微球蛋白、PTH 水平明显低于 LFHD 组(P 〈0.05);HD+HDF组与HD+H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透析过程中RRF均有下降,但HD+HDF组及HD+HP组RRF下降程度明显低于LHHD组,提示HD联合HDF治疗和HD联合HP治疗比单纯LFHD治疗能延缓患者RRF的减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透析方法的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降钙素(calcitionin,CT)、甲状旁腺素(parathormone,PTH)及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等的变化规律,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随机分为HFHD组12例和LFHD组18例,连续观察4周。健康成人对照组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及化学发光法测定血透患者透析前后血清BGP、CT、PTH、β2-MG及透析4周后PTH、β2-MG等水平。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前BGP、PTH、β2-MG及P3-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CT和Ca2+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和P〈0.05) LFHD组透析后β2-MG升高(P〈0.01),HFHD组降低(P〈0.01) BGP、PTH在HFHD组下降更明显(P〈0.01),CT在透析前后LFHD组升高,HFHD组降低(P〈0.01) 透析前、后和透析4周后PTH、β2-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FHD组患者皮肤瘙痒、关节疼痛、抽搐、肌肉痉挛等症状明显缓解。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器可用于普通透析,且透析效果更好,对清除PTH、β2-MG等大分子物质效果显著,优于LFH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3种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维持性血透患者毒素的清除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滤过组(HDF)、高通量透析组(HFHD)、低通量透析组(LFHD)3组。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肌酐(Scr)、血钙(Ca2+)、磷(P3-)和甲状旁腺素(PTH)的变化。结果 (1)3种透析方式治疗后BUN、Scr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1)。(2)P3-、PTH在HFHD、HDF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HDF组血PTH明显低于HFHD组;HFHD、HDF组Hb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FHD组P3-、PTH、Hb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透析方式均能很好地清除BUN、Scr。清除P3-的效果,HDF、HFHD优于LFHD。清除PTH的效果,HDF最佳,HF-HD次之,LFHD效果不明显。HDF、HFHD可以改善尿毒症患者贫血状态。HFHD是一种高效、经济的透析模式,可作为尿毒症患者长期维持血透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RP、IL-6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滤过对终末期肾衰竭(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透析龄超过6个月的稳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滤过组(HDF)15例和常规血液透析组(CHD)15例,两组常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两组患者分别在进入实验前及治疗两个月后通过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同时测定15例健康志愿者CRP、IL-6血清含量作为对照。结果:①共观察了26例MHD患者(有4例中途退出),其中,HDF组12例。CHD组14例,全部MHD患者血清CRP、IL-6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O.01)。②HDF组治疗前CRP(16.93+8.28)mg/L、IL-6(33.38+8.15)pg/ml,治疗后CRP(10.76+3.99)mg/L、IL-6(28.82+6.77)pg/L,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O.05)。CHD组治疗后CRP(18.14+6.94)mg/L、IL-6(37.81+6.82)pg/ml,均显著高于治疗前CRP(14.15+7.97)mg/L,IL-6(27.61+7.61)pg/ml(P〈0.05)。结论:①CRP可以作为评价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标志物。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③HDF结合了HD与HF的优点。可以高效清除中小分子物质,可以降低MHD患者血清中CRP和IL-6含量,对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n-line Hemodiafiltration,以下简称联机OL-HDF)清除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白细胞介素(IL)-1β、IL-6、C反应蛋白(CR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2例,分别进行OL-HDF(OL-HDF组)、高通量血液透析(HPD组)和常规血液透析(CHD组)治疗,观察3个月。选取20名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对照组。透析前和每月透析后采患者静脉血测定IL-1β、IL-6、CRP水平,以观察不同透析方式对细胞因子的清除效果。同时比较患者血IL-6水平与血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在各组中均未能检测到血IL-1β水平;各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IL-6、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OL-HDF组透析后血IL-6、CRP水平较透析前明显下降(P<0.01);患者血IL-6水平与血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77,P<0.01)。结论联机OL-HDF对毒素清除较其他透析方式更安全有效,是尿毒症患者的最佳透析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细胞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M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80例,检测血清IL-6I、L-8、TNF-α的浓度,然后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simvastatin treatment group,S组)和非辛伐他汀治疗组(patient control group,P组),S组40例在血液透析治疗同时给予辛伐他汀治疗,P组40例单纯血液透析治疗,于6个月后再次检测S组、P组IL-6I、L-8、TNF-α值。【结果】辛伐他汀临床干预6个月后S组IL-6I、L-8、TNF-α水平较前明显下降(P<0.01);而非辛伐他汀组IL-6I、L-8、TNF-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降低MHD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营养状态及微炎症状态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透析龄超过3月的MHD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每次结束透析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 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治疗3个月,分别检测治疗前后MHD患者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身体质量指数(BMI)、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Alb、PA、Hb和BMI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而CRP、TNF-α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Alb、PA、Hb、BMI、CRP、TNF-α和IL-6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改善MHD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5.
濮红梅  尹忠诚  刘秉成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370-1371,1419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2例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聚砜膜分别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与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测定其透析前后的血浆IL-10、IL-6、hs-CRP的水平;同时选择1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HFHD组、LFHD组透析前IL-10、IL-6和hs-CRP的血浆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F-HD组透析后IL-10、IL-6、hs-CRP的血浆水平与透析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FHD组透析后IL-10、IL-6和hs-CRP的血浆水平均显著高于透析前(P<0.05);HFHD组与LFHD组透析后IL-10、IL-6和hs-CRP的血浆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血浆IL-10、IL-6和hs-CRP水平的异常增高,HFHD未升高血浆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是目前较好的血液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分子毒素水平、炎症状态、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2例MHD患者随机分成高通量透析组和低通量透析组,每组21例,高通量透析组采用GAMBROPolyflux17R透析器,低通量透析组采用NIPROSureflux-150G透析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留取血液标本检查B:一微球蛋白(B:-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高通量组治疗后B2-MG、hs.CRP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通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组治疗后TC、TG、LDL.C下降,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与低通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可以有效清除透析患者血液中的中分子毒素水平,减轻慢性微炎症状态,改善透析患者的血脂代谢,有利于改善长期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33例正常对照者和73例食道癌切除术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检测血清NO、NOS、TNF-α、IL-6、IL-8水平。结果手术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食管癌患者血清NO、NOS、TNF-α、IL-6、IL-8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手术治疗后3个月,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未转移组的血清NO、NOS、TNF-α、IL-6、IL-8水平与转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手术治疗后3个月,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除NO含量显著升高外,其余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可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