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惠平 《华夏医学》2004,17(4):582-583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是由于化疗后肿瘤细胞大量溶解,快速释放细胞内物质.导致代谢异常和电解质紊乱的一组症候群,各种肿瘤均可发生。ATLS国内外报道较少.我院1999—2003年共收治急性白血病患者96例.其中6例出现ATLS。现将其临床特征和诊治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cute tumor lysis syndrome,ATLS)是肿瘤或白血病治疗过程中紧急的并发症,由于肿瘤细胞大量溶解破坏,快速释放细胞内容物,超过了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能力,使代谢产物蓄积而引起,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顽固性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一组症候群。其病情发展迅速,易被临床医师忽视,因此,早期诊断并治疗ATLS,对减少肿瘤患者治疗相关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肿瘤病人化疗后因肿瘤细胞大量溶解而发生的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称为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ATLS为肿瘤内科急症之一,其死亡率高,国内甚少报道。现将我们几年来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中发生的6例ATLS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后并发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方法:对12例化疗后发生ATLS与未发生ATLS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并对发生ATLS的患者化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发生ATLS的高危因素可能与外周血白细胞数量、骨髓幼稚细胞比例、生化中乳酸脱氢酶、血尿酸有关;ATLS均表现为高钾血症、高磷血症、高尿酸血症、低钙血症及肾功能损害,并且预后差,死亡率高。4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6例及时治疗后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结论:针对可能出现ATLS的患者进行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张燕  曾小菁  沈如刚  何玲  黄懿  王季石 《重庆医学》2013,42(20):2403-2405
目的探讨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ATLS的临床资料。结果 ATLS易发生在肿瘤负荷高、对化疗敏感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常发生于肿瘤化疗后,亦有自发性ATLS发生,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可出现肾功能不全。用别嘌呤醇抑制尿酸合成、碱化尿液、水化,必要时血液透析治疗,15例患者获得较好疗效,1例未治死亡。结论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需注意ATLS的防治,及时诊治,患者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林金盈 《微创医学》2001,20(1):80-82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cute tumor lysis syndrome,ATLS)是对化疗敏感或肿瘤负荷重的肿瘤经治疗后,大量肿瘤细胞破坏,快速释放细胞内物质,导致代谢失常和电解质紊乱而发生的一组代谢异常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高钾血症、高尿酸血症、高磷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采取措施,部分病人可突然死亡。ATLS可发生于各种肿瘤治疗后,病情发展迅速,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易被临床医师忽视。因此提高对ATLS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对减少肿瘤患者治疗相关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现复习文献,对ATLS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血液生化改变、预防及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cute tumor lysis syndrome,ATLS)是由于肿瘤细胞的大量溶解破坏,细胞内物质快速释放进入血液,导致代谢异常和电解质紊乱而发生的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该症是肿瘤急性并发症,部分病人可因此突然死亡。现就我院1990~2001年收治的15例恶性肿瘤并发的ATLS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的发生是细胞内容物快速释放入血流并增加到危及生命的浓度的后果。该综合征以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酸盐血症和低钙血症为特征,上述代谢改变可导致危险并发症,甚至猝死。ATLS常见于肿瘤巨大、增殖比率高且对抗癌化疗高度敏感的肿瘤,其中包括高度恶性淋巴瘤、白细胞数增高的白血病,偶或见于实体瘤。ATLS常于诱导化疗后1~5 d内发生。作者报告一例维吾尔族儿童,患弥漫性恶性淋巴瘤(B大无裂细胞性),在诱导化疗后次日晨发生ATLS。结合抢救体会对ATLS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和预后作了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化疗后发生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的临床特征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对6例化疗发生ATLS的ALL患者进行各项生化指标分析并进行相应治疗。结果ATLS患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血钾、高血磷、低血钙,用别嘌呤醇及静脉碱化利尿后,所有病例短期内血生化指标恢复正常。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别嘌呤醇及静脉碱化利尿是治疗ALTS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cute tumor lysis syndrome,ATLS)是肿瘤或白血病治疗过程中紧急的并发症,由于肿瘤细胞大量溶解破坏,快速释放细胞内容物,超过了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能力,使代谢产物蓄积而引起,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顽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SCLS)发生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的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以利于早期的预防和有效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5例及国内外文献共50例小细胞肺癌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特点.结果 ATLS常发生于化、放疗早期,多数在化疗后1~7天,也有报道11天后发生,典型表现为三高一低(高钾血症、高尿酸血症、高磷酸血症和低钙血症)及肾功能衰竭.结论 ATLS经积极治疗有效率为65.57%.治疗无效死亡者占34.3%.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其潜在的致命的并发症,以便采取适当的检测措施和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和分析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方法:总结自2004年1月~2004年12月间ATLS 6例的一般情况、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及治疗.结果:6例病人均为淋巴组织恶性病(3例为ALL L 2,3例为NHL),ALL者骨髓增生极度活跃,NHL者均为Ⅲ~Ⅳ期,B组且为大细胞高度恶性.化疗前4例患者即出现ATLS的代谢异常.应用的化疗方案除细胞毒药物外均含有激素.化疗后ATLS分别出现在2~7 d.ATLS的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少尿、心慌、胸闷、乏力、大汗等.ATLS的实验室检查异常主要有高血钾(6/6)、高尿素氮(6/6)、代谢性酸中毒(6/6)、高尿酸(3/5)、高血糖(3/6)、低血钙(2/2)、高血磷(1/2)、高血镁(1/2)等.经积极抢救(水化、碱化尿液、减少尿酸生成,处理其它合并症).3例缓解,3例死亡.结果:ATLS主要发生在恶性度高、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与肿瘤负荷巨大有关,以淋巴组织恶性病为最多见.可有自发性ATLS存在.除细胞毒药物外,激素也可引起ATLS.3/6出现高血糖,超过正常值5~6倍,机制有待研究.结论:ATLS仍是致命的合并症,早期诊断和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急性白血病并发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发生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的临床特征、促发因素、高危因素及预后,分析9例发生ATLS的A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各项生化指标.ATLS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并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异常.用别嘌呤醇、碱化尿液、水化疗法和利尿后,7例(77.8%)短期内血液生化指标恢复正常,2例死亡.AL并发ATLS多发生在化疗早期,早期诊断及时给予别嘌呤醇,碱化尿液、水化疗法和利尿是防治ATLS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病人化疗后因肿瘤细胞溶解而发生的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称为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cute tumour lysis syndrome,ATLS)。国外有较多报道,但国内尚未见报道。近几年我科收治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中有3例发生ATLS,兹报导如下,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肿瘤溶解综合症(ALTS)的预防及护理情况。方法分析218例初发血液及淋巴肿瘤患者化疗的护理特点。结果在化疗前评估危险因素、做好宣教和心理支持,化疗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及实验参数的变化,预防重度ATLS的发生。结论前瞻性的评估病情.密切监测病情及生化指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防止重度ATLS的发生,同时重视宣教、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获得最优的护理。  相似文献   

16.
陈美华  江子芳  崔鸣欧 《浙江医学》2018,40(23):2603-2604,2607
总结1例Burkitt淋巴瘤患儿化疗引起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为警惕ATLS高危因素,在化疗前给予静脉水化、碱化、利尿,口服别嘌呤醇,预防在先,分次小剂量化疗给药,化疗过程中密切监护生命体征变化,监测乳酸脱氢酶、血尿酸、肾功能、电解质及中心静脉压的动态变化,密切观察尿色、尿量、尿液pH值、出入量及体重的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患儿通过临床多学科综合治疗和护理,顺利完成化疗出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肿瘤溶解综合症(ALTS)的预防及护理情况.方法 分析218例初发血液及淋巴肿瘤患者化疗的护理特点.结果 在化疗前评估危险因素、做好宣教和心理支持,化疗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及实验参数的变化,预防重度ATLS的发生.结论 前瞻性的评估病情,密切监测病情及生化指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防止重度ATLS的发生,同时重视宣教、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获得最优的护理.  相似文献   

18.
杨金丽  陈娟华 《当代医学》2008,(11):125-126
目的 探讨急性肿瘤溶解综合症(ALTS)的预防及护理情况.方法 分析218例初发血液及淋巴肿瘤患者化疗的护理特点.结果 在化疗前评估危险因素、做好宣教和心理支持,化疗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及实验参数的变化,预防重度ATLS的发生.结论 前瞻性的评估病情,密切监测病情及生化指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防止重度ATLS的发生,同时重视宣教、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获得最优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在化疗后发生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的临床特征、促发因素、高危因素及诊断防治的经验教训。方法:对AL在常规化疗前和化疗中常规进行各项血生化指标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不同项目和不同程度的血生化指标异常,主要表现为高钾血症、高尿酸血症、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以及肾功能异常。9例发生了ATLS,其中1例死于急性肾衰,5例死于高血钾所致的心律失常。3例经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病情好转。结论:早期诊断、及时给予羟基脲及别嘌呤醇和碱化尿液可防治ATLS。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小细胞肺癌化疗引起的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4例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对观察组采取药物综合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临床指标状况的改变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细胞肺癌化疗引起的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进行观察和分析,采取药物综合治疗和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