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应用SPSS13.0软件对样本卫生监督机构科室人力资源配置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在样本机构中卫生执法科室人员配置数最多.(2)各科室年龄梯度分布合理,行政后勤科室人员平均年龄最高.(3)综合业务科室、卫生执法科室和行政后勤科室人员综合素质评分成递减趋势.结论 卫生监督人力资源分科室配置基本合理,但人员综合素质评分存在着科室差异和地区差异,西部行政后勤科室综合素质评分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青海省卫生监督机构及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合理配置卫生监督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海省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平台报告并导出进行分析。结果 55家卫生监督机构中职业卫生科室配置过少。卫生监督机构中行政级别以科级以下为主,占98.18%;性别比例男性占45.14%,女性占54.86%;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49岁之间,比例为75.00%;人员学历以大学本科(161人)和大学专科(203人)为主,占84.26%。结论青海省卫生监督机构职级配置不合理,卫生监督人员的晋升空间狭小,待遇较低。卫生监督人员数量偏少,整体素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较大,高学历人才短缺,全省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卫生监督人员明显不足。建议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和科室人员配置,提高卫生监督人才队伍建设。作者认为,增加卫生监督人员数量,提升卫生监督员级别和待遇,是目前提高卫生监督水平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海省卫生监督机构及卫生人员情况分布,为合理配置卫生监督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海省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平台报告并导出,进行分析。结果青海省55家卫生监督机构中职业卫生科室配置过少。卫生监督机构中行政级别以科级、副科级机构及副科级以下机构为主,占比94.55%;性别比例,男性占比42.65%,女性占比57.35%;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岁—49岁之间,比例为65.20%;学历以大学本科学历(239人)和大学专科学历(184人)人员为主,占比90.77%;专业技术职称以中初级人员分布为主,占监督员人员总数的31.37%,高级职称人员占比1.23%。结论青海省卫生监督机构职级配置不合理,卫生监督人员的晋升空间狭窄,人员待遇低。卫生监督人员数量偏少,整体素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较大,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明显不足。建议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和科室配置引进,培养高素质的卫生监督人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增加人员数量,提升卫生监督员级别和待遇,是目前提高卫生监督机构水平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省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的年龄、性别、学历、学位、专业分布等情况,以发现其人员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卫生监督队伍和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 通过普查,获取全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基本资料,选取省级机构人员数据,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省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中,年龄为40~49岁的比例为首(38.51%),大学本科学历(62.97%)和学士学位(63.89%)比例最高,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较多(33.06%).结论 省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数量配备合理性有待完善,人数有待补充;东中西部地区卫生监督人员在年龄、专业、人员学历、学位等各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卫生监督机构监督员现状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0,他引:20  
通过对全国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表明我国卫生监督员队伍初具规模,调查地区平均每个监督机构监督员构成比均在50%以上,有54.9%的监督员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有56.3%的监督员晋升了中级以上的职称。但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学历、职称、专业等分布不均衡,区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各级监督机构人员的实际供给量与人口数、经济状况和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应进行合理的配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四川省三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的现况,为建立结构合理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全样本抽取的方法,调查四川省2016年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配置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按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四川省卫生监督人员数量不足,学历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川西、川北、川中、川南卫生监督人员在人员数量、监督人员负责服务范围、学历构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川西地区监督人员数量不足情况尤为严重。结论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重视卫生监督工作,应加强卫生监督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监督人员综合素质,采取相应措施使得监督机构能够引得进人、留得住人,从而促进卫生监督工作更加全面、更加细致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湖南省三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的现况,为建立结构合理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被调查的卫生监督机构,对湖南省2007年度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配置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按年龄、学历、职称及所学专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7年度湖南省卫生监督机构中学预防医学和法律专业的人才及高级技术职称人才所占比重偏低,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在学历、所学专业和技术职称等的构成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合理配置卫生监督人力资源,加强在岗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是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效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安徽、广西卫生监督机构学校卫生监督人力资源、装备及监督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其差异及存在问题,为加强学校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监督效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统一的调查表格对三地所有地市级和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的239家卫生监督机构设有独立学校卫生监督科室36个,占15.1%;地市级设有独立学校卫生监督科室比率为26.9%;独立科室学校卫生监督员平均每科3.1人;含有学校卫生监督职能科室(含内设和派出机构)中从事学校卫生监督人员1 078人,其中专职占10.8%,兼职占89.2%。各地学校卫生监督机构设置、人员数量和设备配置及监督监测工作开展不平衡,北京优于安徽和广西。结论学校卫生监督人力资源不足,中西部学校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有待加强,需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学校卫生监督的投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卫生监督与疾控机构中学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学校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判断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北京、辽宁、甘肃三省卫生监督机构与疾控机构中学校卫生相关科室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校卫生人力资源相关信息,对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职称和工作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卫生监督机构和疾控机构中,设独立学校卫生科室的机构比例分别为48.48%和23.53%,学校卫生工作人员专职比例分别为43.23%和42.91%,年龄分布均以30~50岁为主,专业均以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为主,学历以大专和本科为主,职称以初级和中级职称为主,但半数以上学校卫生工作人员从事学校卫生工作的时间不足5年。三省学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同。结论设独立学校卫生科室的机构较少,学校卫生工作人员整体配备不足,素质参差不齐,应加强对学校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疆地州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今后合理配置地州级卫生监督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2009年新疆15所地州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调查。结果 15所地州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编制426人,在岗人员数406人;学历构成以大专和本科学历为主分别占43.10%和34.98%,中专为21.43%,硕士研究生仅占0.49%,没有博士研究生;专业构成以预防专业为主占47.29%;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6~45岁之间,比例为42.36%。结论新疆地州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人员数量偏少,整体素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不大,但各地相差较大,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明显不足。增加地州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配置,引进、培养高素质的卫生监督人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乡村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相关部门制定卫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乡村卫生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卫生从业人员年龄分布基本合理,性别分布较合理,但学历和职称分布不合理,本科以上学历较少,大部分为中专和大专学历,以初级职称为主,专业分布不合理,主要以临床和护理专业为主,公共卫生人员偏少。结论乡村卫生从业人员学历和职称偏低(所调查的村医均无职称),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平衡。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2001~2006年我国卫生监督体系人员流动特征情况,明确机构人力资源的配置是否有所优化。方法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6年来卫生监督机构流动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和岗位等基本资料。结果(1)人力资源配置有所优化:大量新进毕业生涌入,学历水平有所提高,法律类、非医学专业类人员增多,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壮大;(2)但仍存在不足:职称水平下降,专业人员引进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内部人员管理是做好院内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医院通过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建立员工健康监测体系,全面跟踪员工健康状况并建立反馈机制。统筹协调各部门,了解医院员工在岗情况,严防因工作聚集造成的院内感染,实现了人力资源高效、合理配置,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2001-2006年间我国卫生监督体系人员流动总体情况。方法: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6年来卫生监督机构流动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和岗位等基本资料。结果:6年来,卫生监督体系总体上表现为人员净增加;现有人力素质综合得分为6.01分,而新进人员和流出人员的素质综合得分分别为6.27分和5.47分,已经初步形成了“高素质人员流入、低素质人员流出”氛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海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到176所乡镇卫生院的4 262名卫生人员信息,对海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的性别、年龄、学历和职称构成进行描述。结果海南省176所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配置和专业结构较为合理,院均24.2人,医护比为1:0.87,医防比为1:0.292;年龄构成不合理,35~44岁年龄组仅占31.1%;学历水平较低,中专学历占64.3%;高级人才短缺,高级职称人员仅占2.3%。结论卫生主管部门应该重视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对卫生人力资源进行配置,重点应放在提高农村卫生人员整体素质,加强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上。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西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今后合理的配置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2007年江西省的99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调查。结果江西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数量足够,但是专业结构分布不平衡,人员整体专业素质较低,继续教育工作各地相差较大。结论科学配置人才队伍,加强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安徽省不同级别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薄弱环节,为健全感控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于2020年4月对安徽省各级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基本情况、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配置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68所医疗机构,其中省级医院6所,市级医院19所,县级医院43所。省、市、县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配比达标的医院分别占16.67%、26.32%、51.16%。全省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中女性占84.82%;医院感染管理队伍以护理专业为主,占59.53%;高级职称人员仅占21.01%。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在专业、学历分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年限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安徽省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存在专职人员配备不足、专业单一、学历偏低、职称晋升困难等情况,人力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医疗机构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感染监控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感染监控工作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西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调查109家广西二、三级医院输血科(血库)人力资源状况.结果:广西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人员编制、职称比例基本符合达标,但学历偏低、有输血专业背景的专业人才缺乏等.结论:广西输血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偏低,素质不高,应制定临床输血全员培训计划及输血科(血库)人员业务能力的跟踪和资格认证系统,以适应现代输血技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