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研究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单光子反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技术在肺部肿瘤性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肺部肿瘤患者进行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显像和CT检查, 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符合线路SPECT仪的资料采用目测法及半定量法(L/B值)进行分析.结果:目测法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诊断肺部肿瘤性质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分别是96.8%和87.5%,而CT诊断肺部肿瘤性质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4.2%和67.5%,2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定量法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仪诊断肺部肿瘤性质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分别是93.5%和87.5%,与C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恶性肿瘤的L/B值为9.5±5.1,良性病变的L/B值为3.7±4.2,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和CT这2种检查方法在术前对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度及符合率(分别为66.7%和63.6%以及55.6%和54.5%)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CT相比, 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能更准确地鉴别肺部肿瘤性质,是一种较好的无创性肺癌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PET代谢显像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临床诊断为肺癌的60例患者进行18F-FDG代谢显像。SPECT/PET图像重建用迭代法(OS-EM)获得三维图像。18F-FDGSPECT/PET图像分析采用T/NT比值法及5点打分法对病灶作出定性分析,计算诊断灵敏度并与CT比较。[结果]60例肺癌患者中,18F-FDG显像阳性55例,灵敏度91.67%;CT阳性54例,灵敏度90%。SPECT/PET提示23例双侧肺门、纵隔、锁骨上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共发现78个转移的淋巴结;CT提示16例,共发现25个转移的淋巴结。在27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中,18F-FDGSPECT/PET显像对其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5.71%,特异性为83.33%。[结论]18F-FDG符合线路SPECT/PET代谢显像对肺部肿瘤及其转移灶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局部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较CT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并可对肿瘤的良、恶性作出定性分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PECT)CT显像在肺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间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行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肺癌患者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残端复发、残端复发合并转移、单个病灶、多发转移及胸部未见明显复发转移征象患者例数分别为14、9、4、13和12例。~(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诊断肺癌术后复发灵敏度为93.2%(41/44),特异性为75.0%(9/12),准确性为83.9%(47/56),阳性预测值为93.2%(41/44),阴性预测值75.0%(9/12)。结论~(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肺癌患者术后随访诊断复发价值较高,为临床医师制定辅助化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2-deoxy-2-[F-18]fluoro-D-gluocose,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寻找肿瘤原发灶中的价值。[方法]35例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瘤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寻找原发灶。[结果]21例患者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发现可疑原发灶,其中16例被其他影像学检查、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对原发灶的检出率为45.7%(16/35例),14例未能明确原发灶。^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发现其他影像学手段未发现的新病灶13个,8例改变治疗方案。[结论]^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寻找转移性肿瘤原发灶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叶慧  李杨  莫逸 《肿瘤学杂志》2012,18(10):734-737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48F-FDG)PET/CT显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疑似胰腺癌患者的全身18F-FDG PET/CT及CT平扫加增强的影像学资料,比较两者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46例疑似胰腺癌患者中,44例经手术、腹腔镜取病理确诊,其中胰腺癌38例,慢性胰腺炎6例,另2例PET/CT发现多处肝转移或肺转移,因而放弃手术,经临床随访1年后确诊为胰腺癌.18F-FDG PET/CT检查阳性37例,灵敏度92.5%,特异性83.3%,准确率为91.3%;CT平扫加增强检查,灵敏度75.0%,特异性66.7%,准确率为73.9%.PET/CT对胰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均明显高于CT,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对胰腺癌的诊断与分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18F-FDG SPECT显像在食管癌手术和/或放射治疗的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食管癌手术或放射治疗后的患者同期行^18F-FDG SPECT显像和CT检查,采用双盲法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5例食管癌患者根据病理活检及临床随访结果最后诊断12例复发和转移,^18F-FDG SPECT显像检出11例病人共17个病灶,胸部CT检出9例病人共13个病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10/12),75%(2/3)和67%(2/3)、67%(8/12)。结论:判断食管癌手术或放射治疗后复发和/或转移,一次^18F-FDG SPECT全身显像较CT有更高的准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查符合线路SPECT^18F-FDG肿瘤代谢显像在估价肺部肿块和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8例肺癌或有肺部肿物、结节的患者用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和18F-FDG进行肿瘤代谢显像,并结合半定量分析和非同机图像融合技术,以帮助临床分期,确定肺病灶的良、恶性。结果37例肺部肿物、结节性质待查者最终诊断为炎症9例,肺结核3例,原发性肺癌25例,其中83.3%伴局部和(或)全身转移。11例肺癌治疗后再分期者均确定为复发和局部或全身转移。36例42个肺部恶性病灶的T/NT平均值为4.26±2.52(范围1.27-10.65);3例5个肺部结核病灶的T/NT平均值为3.64±1.95(范围2.2-7.01);9例12个肺部炎症病灶中4个病灶未见异常,余8个病灶的T/NT平均值为1.48±0.21(范围1.25-1.95)。若以T/NT≥1.70为恶性病灶的阈值,本组病例中恶性病灶探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4%、66.7%和87.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5%和80.0%。导致假阳性的主要因素是肺结核。结论肺部结节探查及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是18F-FDG代谢显像中最常见的问题,18F-FDG SPECT符合线路肿瘤代谢显像是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对肺癌的诊断、分期、治疗方法的选择、疗效观察和预后均有重要价值。运用T/NT的半定量方法和非同机图像三维容积融合技术,并与临床结合可以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8.
Yang JG  Li CL  Gong M  Zou LF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9):683-685
目的 评价^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断层显像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对肺部肿块良恶性鉴别的应用价值,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对104例胸部X线或CT怀疑肺癌的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两种检查在1周内全部完成。对肺部病变的^18F—FDG浓聚程度及特征进行分析,以局部斑块状放射性异常浓聚灶为阳性(肺癌);无明显放射性浓聚或浓聚呈云片状、散在性模糊的影像为阴性(良性)。三项肿瘤标志物中有1项或1项以上超过正常值上限即为阳性(肺癌)。上述检查完成后1个月内得到病理等最终诊断结果。结果 66例患者确诊为肺癌,38例为肺部良性病变。^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0%、77.2%和77.9%;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6.0%、60.9%和64.4%。统计结果显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明显优于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在5例^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检查假阴性的肺癌患者中,有4例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为阳性,提示后者对肺癌的诊断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有助于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18F]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肺部肿物性质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X线和/或CT检查发现肺部肿物的35例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成像,对显像结果用定性和半定量方法分析,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结果]35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真阳性23例,真阴性9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2例。灵敏度为92.0%,特异性为90.0%,准确率为91.4%,阳性预测值为95.8%,阴性预测值为81.8%。[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成像在肺部肿物早期发现、临床分期及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确诊为肺癌的100例患者,肿瘤分型鳞癌患者14例、腺癌患者70例、大细胞癌5例及其他类型的15例,运用18F-FDG符合线路对患者的纵隔淋巴结的诊断结果分类,包括阴性组70例、阳性组30例。参照肺癌术后的病理学诊断标准,评价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假阴性和假阳性患者各项危险因素指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其阳性预测值为78%,阴性预测值为83%,假阴性组的原发灶T/N比值(7.21±3.52)、淋巴结短径(6.58±2.12)mm,小于真阳性组[(9.58±4.53)、(10.02±2.89)mm];假阳性组伴有局限性肺炎(n=8)、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n=13)的多于真阳性组(n=2、4)。结论: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是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手段,假阴性的发生与原发灶T/N 比值、淋巴结短径短小具有相关性,假阳性淋巴结与局限性肺炎、慢支炎肺气肿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18F-FDG PET/CT显像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海中  于明明  段钰 《肿瘤学杂志》2012,18(10):738-739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49例经胃镜和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显像,其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其他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比较.[结果] 49例患者18F-FDG PET/CT阳性44例,阳性率89.8%;39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18F-FDGPET/CT显像发现32例,灵敏度为82.1%(32/39); 12例有远处转移患者中18F-FDG PET/CT显像发现11例,灵敏度91.6%(11/12).[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胃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具有较高的灵敏度,18F-FDG PET/CT显像在胃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SUV max与免疫组化指标Ki67、ER、PR、Her-2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经手术或活检证实为乳腺癌患者46例,在手术或活检前一周内行PET/CT检查,并将肿瘤组织行Ki67、ER、PR、Her-2检测。数据统计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和独立分组t检验。[结果 ]SUV max为1.2~13.0,平均为6.630±3.250;Ki67为10%~80%,平均值为43.040%±23.200%,SUV max与Ki67呈正相关(r=0.752,P=0.000);ER阳性组SUV max为5.700±2.195,阴性组SUV max为7.673±4.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0,P=0.003);PR阳性组SUVmax为6.285±2.761,PR阴性组SUV max为7.110±4.4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9,P=0.099);Her-2阳性组SUV max为6.706±3.480,Her-2阴性组SUVmax为6.420±4.0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7,P=0.912)。[结论]SUV max可反映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并有助于确认ER的表达状态,SUV max高的乳腺癌ER表达状态可能为阴性,但SUV max与乳腺癌PR、Her-2的表达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在探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其中食管癌4例,胃癌7例,结肠癌6例,直肠癌7例,运用SIEMENS ECAM^deut SPECT仪进行^18F—FDG显像。结果^18F—FDG显像诊断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转移和复发的灵敏度为94.7%,特异性80.0%,准确性91.7%。在^18F—FDG显像真阳性18例中,2例为局部复发,5例为局部复发伴转移,11例为远处转移。在有复发的7例患者中,5例^18F—FDG显像结果与CT检查结果一致,2例CT检查局部未见异常,在有转移的16例患者中,共检出转移灶55处。结论符合线路SPECT仪^18F—FDG显像是检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敏感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8F-FDG-SPECT/CT显像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正确的诊断对肺癌疑似患者是至关重要的.根据肿瘤组织摄取18F-FDG的能力远大于正常组织的原理,本研究探讨了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CT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18F-FDG-SPECT/CT检查,对良恶性肿块的摄取比值R进行比较,并与CT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摄取比值R≥2为标准,18F-FDG-SPECT/CT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82%,特异度为87%,准确率为84%.18F-FDG-SPECT/C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1%,而CT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52%,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8F-FDG-SPECT/CT对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临床分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研究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CT仪18F-脱氧葡萄糖(FDG)显像和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病灶的诊断效能。方法肺癌患者56例,分别行18F-FDGSPECT/CT胸腹部显像和99mTc-MDP全身骨显像,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结果56例患者中24例有骨转移,共发现92个转移灶;18F-FDGSPECT/CT检查发现68个转移灶,探测骨转移灶的灵敏度73.9%,特异性94.1%,准确率为81.1%;99mTc-MDP全身骨显像发现82个转移灶,探测骨转移灶灵敏度89.1%(P<0.01),特异性为72.5%(P<0.05),准确率为83.2%(P>0.05)。当把骨骼转移性病变以成骨性与溶骨性方式分类时,99mTc-MDP骨显像可判定94.3%的成骨性转移灶和82.1%的溶骨性转移灶,而18F-FDGSPECT/CT可判定58.5%的成骨性转移灶和94.9%的溶骨性转移灶。结论探测肺癌骨转移,18F-FDGSPECT/CT显像具有较高的特异性,99mTc-MDP骨显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两者诊断的准确性无明显差异。99mTc-MDP骨显像联合18F—FDGSPECT/CT显像检测肺癌骨转移,可起到信息互补、明确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PET/CT 18F-FDG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肺部病灶18F-FD G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病灶短径以及肺癌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以评估SUVmax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2月127例行18-FD GPET/CT显像的肺部占位患者,在PET/CT图像上测算肺部病灶的SUVmax值及最短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组和良性组的短径与SUVmax之间分别均呈正相关;肺癌组与良性组的SUVmax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2),但两组短径无统计学差异(P=0.0938);鳞癌组与腺癌组的短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59);非小细胞肺癌组和小细胞肺癌组之间的SUVmax及短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8932;P=0.6355).[结论]18F-FDG PET/CT SUVmax可以作为肺部病灶良恶性诊断的有效指标,有助于肺部病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18F—FDGPET—CT在检测NSCLC骨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F-FDGPET.CT扫描的NSCLC患者362例,按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骨盆、肩胛骨和锁骨、长骨、胸骨、肋骨及颅骨将机体骨骼分为10个区域,比较同机CT、PET及PET—CT诊断骨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共有82例患者的331个区域被确诊为骨转移。PET—CT诊断NSCLC患者骨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3.9%,98.9%和97.8%,高于同机CT和PET的74.4%,90.7%,87.0%和84.1%,93.2%,91.2%(P均〈0.05)。PET—CT诊断病灶骨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8%、98.6%和98.7%,显著高于同机CT的79.5%、87.9%、84.5%和PET的94.3%、89.2%、91.2%,P均〈0.05。结论18F-FDGPET—CT在诊断NSCLC骨转移中优于同机CT和18F—FDGPET,对NSCLC的临床分期及治疗计划确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患者探测复发及转移灶中的应用。[方法]64例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患者均进行了18F-FDGPET/CT显像,并与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ET/CT诊断阳性56例,1例假阳性;阴性8例,2例假阴性。PET/CT诊断灵敏度为96.5%,特异性为85.7%,阳性预测值为98.2%,阴性预测值为75.0%,准确率为93.8%。[结论]应用18F-FDGPET/CT检查对于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患者复发及转移灶的探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血清CEA升高可以作为18F-FDGPET/CT检查前初筛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