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门脉性肝硬变病人脾切除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结果表明,门脉性肝硬变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布是正常的,血精免疫球蛋白IgG升高。脾切除后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和辅助细胞(Th)降低,抑制细胞(Ts)升高,Th/Ts比值下降,血清免疫球蛋白IgM降低,提示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紊乱。  相似文献   

2.
对35例病脑患儿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病脑急性外周血CD^+3CD^+4,CD^+8细胞百分率以及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低正常对照组,血清IgA,IgM和IgG均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或偏低;重型病脑组血清IgG,IgA,IgM水平均显著低于轻型组,而T细胞及亚群等未见显著变化,提示病脑时T细胞及其亚群数量或功能降低,低免疫球蛋白状态,机体免疫功能的低下或紊乱是病  相似文献   

3.
脾大脾亢患者脾次全切除术后部分免疫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脾次全切除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肝硬变脾大脾亢患者行脾次全切除手术前后不同时期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补体,Fn,TNF,NK细胞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变化,并与全脾切除的病人对比。结果:脾次全切除术前后IgG,IgA,IgM补体,纤维连接蛋白,TNF及NK细胞活尾均无明显变化,淋巴细胞转化率在术后2周时降低,术后3月即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的变化,及其与病理学分期及转移率、转移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红细胞花环法和125I释放法测定56例各期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变化,并和健康对照组相比。结果:食管癌患者总T淋巴细胞数目、TH细胞降低、Ts细胞升高、TH/Ts比值及NK细胞活性降低(P<0.05),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食管癌的病理分期及转移情况有关。结论:食管癌患者存在显著的免疫抑制现象,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于判定食管癌病情进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骥 《浙江医学》1995,17(6):341-342
对3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进行测定。结果表明,RRI患儿血清IgG与IgA有所降低:T细胞亚群中CD4、CD8细胞均有显著变化。提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是RRI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观察头颈癌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对32例头颈癌病人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③结果头颈癌病人外周血CD+4细胞降低、CD+8细胞升高、CD+4/CD+8比值降低、血清sIL-2R水平升高(t=4.61~12.88,P均<0.01);Ⅲ,Ⅳ期头颈癌病人较Ⅰ,Ⅱ期者CD+4/CD+8比值降低(t=3.25,P<0.01)、血清sIL-2R水平升高(t=2.34,P<0.05);若以正常对照组CD+4/CD+8比值的x-2s为下限、血清sIL-2R的x+2s为上限,2项中1项异常者即认为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则头颈癌病人异常检出率为87.50%.④结论头颈癌病人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sIL-2R有助于头颈癌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监测和对诊疗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8例过敏性哮喘发作期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gE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过敏性哮喘患者发作期血清IgE、IL-4清单或高,CD8下降,CD4/CD8比值升高,与缓解期和对照组差异有谪度显著性。且血清IgE与IL-4水平有明显的正相关,说明了T淋巴细胞激活及其释放的IL-4在哮喘发病中重要作用,IgE合成增另是过敏哮喘发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银杏黄酮甙对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讨银杏黄酮甙对人体免疫的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具有银杏黄酮甙适应证病人,于用药前和用经后2周分别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用药后病人T淋巴细胞CD3、CD4亚群比值双及免疫球蛋白G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3H-TdR掺入法、3H-TdR释放试验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别研究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转化、NK细胞的活性及T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结果表明,20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3H-TdR掺入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为对照的73.4%(t检验,P<0.01)。NK细胞的活性也明显低于正常人(为对照的80.1%,P<0.01)。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Ta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Ts的比例略高于对照组(P>0.05),这就使得患者的TH/TS值明显降低.肿瘤患者的总T细胞百分数亦低于正常人(前者为66.4%,后者为71.8%)。说明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低下,Ta/Ts比值的降低可能是造成免疫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再次角膜移植排斥反应者泪液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同时应用OKT系列单克隆抗体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为再次角膜移植后首次发生排斥反应时,泪液IgG含量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当排斥反应复发时,OKT4数值增加,OKT4/OKT8比值升高,表明细胞免疫功能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共同对移植片起排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状态下对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阐明以ALT分组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乙肝)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选取慢性乙肝患者36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LT异常情况分为ALT正常组(131例)、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且小于2倍增高组(110例)和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2倍增高组(122例)。对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2倍增高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随访24周。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乙肝抗原抗体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采用全自动荧光定量PCR分析仪检测被测者的病毒载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分类,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2)、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检测不同组别中不同载量HBV对机体免疫学指标的影响及抗病毒治疗前后患者病毒学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在ALT正常组中,不同载量HBV患者T淋巴细胞总数、Th/i淋巴细胞数、Ts/c淋巴细胞数及血清中IL-2、IFN-γ、IL-4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2倍增高组,随着病毒载量的增加,患者T淋巴细胞总数和Th/i淋巴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Ts/c淋巴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反映Th1细胞的细胞因子IL-2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反映Th2细胞的细胞因子IL-4和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前比较,恩替卡韦治疗24周后,患者HBVDNA明显下降(P<0.05),T淋巴细胞总数和Th/i淋巴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Ts/c淋巴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血清中IL-2和IFN-γ水平明显下降(P<0.05),IL-4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HBV在不同ALT状态下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不同的影响,对于ALT大于等于正常上限2倍增高的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明显改变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网织红细胞及淋巴细胞亚群数值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10月在徐州市儿童医院选取ITP患儿110例,根据治疗效果,将110例ITP患儿分为治愈组、有效组、无效组,同时设立对照组(25例)。应用FACS Canto II流式细胞技术仪和Sysmex-XT4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不同荧光强度的网织红细胞(RET)百分比的变化。 结果 ①治愈组、无效组和有效组中T淋巴细胞CD3+、辅助T淋巴细胞Th (CD3+CD4+)显著降低,抑制T淋巴细胞Ts (CD3+CD8+)及B淋巴细胞(CD3+CD19+)显著增高,患者治愈组、无效组和有效组中CD3+、Th、Ts及B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NK细胞(CD3-CD56+/CD16+)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患者组与对照组NK细胞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儿童ITP患者低荧光网织红细胞比率(LFR%)明显降低,而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高荧光网织红细胞比率(HFR%)、中荧光网织红细胞比率(MFR%)以及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检测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儿童ITP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获得性纯红再障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本研究通过分析获得性纯红再障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 ,进一步探讨该病的细胞免疫发病机制。方法 用抗人CD3、CD4、CD8、IFN γ及IL 4单抗结合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流式细胞术分析单个核细胞中CD3 +、CD4+、CD8+细胞数Th1、Th2、Tc1、Tc2细胞数以及CD4+/CD8+、Th1/Th2、Tc1/Tc2比值。结果 贫血组患者 ,外周血CD3 +细胞和CD8+细胞明显增加 (P <0 .0 1) ,CD4+/CD8+比例倒置 (P <0 .0 5 ) ;Tc2细胞明显增加 (P <0 .0 5 ) ,Tc1/Tc2比值降低(P <0 .0 5 ) ,治疗后血象恢复的患者各增高的亚群细胞均有所恢复 ,接近正常。结论 在获得性纯红再障患者T细胞明显增高 ,其中主要是CD8+细胞 ,而在CD8+细胞中 ,是Tc2细胞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治疗有效的患者 ,其增高的T细胞亚群降低 ,提示以纠正病人细胞免疫异常为主的治疗方案有益于获得性纯红再障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食管癌患者设为食管癌组,并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单放组)40例和同步放化疗组45例,另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对照组。单放组采用单纯放射治疗,同步放化疗组加用顺铂20mg·m-2·d-1+紫杉醇40mg·m-2·d-1。结果:食管癌组T淋巴细胞总量(T总)、辅助性T细胞(Th)、抑制性T细胞(Ts)比例及Th/T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总、Th比例及Th/Ts均明显升高,Ts比例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同步放化疗组T总、Th比例及Th/Ts均明显高于单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能明显提高其T总、Th比例及Th/Ts值,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应用细胞内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cid α-naphthyl acetate esterase,ANAE)标记T淋巴细胞的方法观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外周血T淋巴细胞(TL)及其亚群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Ts)的变化。结果显示:CML未缓解(NR)组外周血TL、Th和Th/Ts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检验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01),而Ts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缓解(CR)组外周血的TL、Th和Th/Ts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CML在发病和NR时细胞免疫水平明显下降,CR后免疫水平趋于正常,并认为ANAE标记法可作为观察CML疗效的一个指标。本结果提示细胞免疫功能异常与CML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亚群:辅助T细胞(Th,包括Th1、Th2、Th17)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表达、平衡关系的变化,以及在卵巢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卵巢癌疾病组及2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hl、Th2、Thl7、Treg表达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并计算Th1/Th2、Th17/Treg的比值.结果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2、Th17及Treg亚群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Th1百分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各亚群变化与临床分期相关,但与组织类型及细胞分化无关(P>0.05).卵巢癌组Th1/Th2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患者存在Th2方向极化;卵巢癌组Treg/Th17比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CD4+细胞亚群表达异常,存在Th1/Th2、Treg/Th17比值失衡,为卵巢癌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应用放免法检测了29例生育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女性患者血浆雌二醇(E_2)、睾酮(T)水平,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随机检测了其中22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1.ITP患者组E_2水平明显升高,T水平无差异.E_2/T比值明显增高。2.患者组总T细胞无差异,但T辅助细胞(T_h)降低.T抑制细胞(T_s)增高.T_h/T_s比值下降。3.患者组E_2/T与T_h/T_s呈负相关关系.E_2与T_3呈正相关关系。表明:ITP女性患者生育期存在性激素紊乱和细胞免疫异常,且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初发非霍奇金淋巴瘤不同中医证型间免疫状态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比例的差别,旨在探讨NHL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检测指标。方法依据中医辨证分型方法,选取寒痰凝滞型NHL21例和阴虚火旺型NHL17例,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h、Ts/Tc及NK细胞阳性率,并比较不同中医证型间上述细胞阳性率的差别。结果寒痰凝滞型患者外周血NK细胞阳性率与阴虚火旺型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外周血Th细胞阳性率较阴虚火旺型患者显著降低(P<0.05),Ts/Tc细胞阳性率较阴虚火旺型患者明显升高(P<0.05)。结论检测恶性淋巴瘤患者Th、Ts/Tc及NK细胞阳性率,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NHL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也是影响生存质量及生存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骨髓免疫重建中T淋巴细胞的重建规律及其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重建的差异。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血液科行allo-HSCT的4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骨髓及外周血标本,收集同期7名健康供者的骨髓及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样本。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移植前和移植后15、30、60、90、180 d时的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包括CD4+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Th)1、Th2,并用Luminex技术检测Th1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在移植后15 d和30 d时骨髓中CD4+T淋巴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至移植后180 d仍未见回升;CD8+ T淋巴细胞比例在移植后早期(15、30 d)低于对照组(P均<0.01),60 d时恢复至正常水平;骨髓中CD4+和CD8+ T淋巴细胞比例整体水平均低于外周血中水平(P=0.001、0.002)。恶性血液病患者在移植后15、30、60、90、180 d时骨髓中Th1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整体水平高于外周血中水平(P=0.006);骨髓中Th2比例在移植后90 d内均无明显变化,在180 d时高于对照组(P=0.034),但整体水平与外周血中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骨髓中CD4+/ CD8+ T淋巴细胞比值在移植后逐渐下降,至移植后180 d时低于对照组(P=0.040);而骨髓中Th1/Th2比值在移植后90 d内各时间节点(15、30、60、90 d)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180 d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中IL-2R水平在移植后15、30、60、90 d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IL-18水平在移植后15、30、60 d高于对照组(P均<0.05),但移植后90 d时仅外周血中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骨髓与外周血中IL-2R和IL-18整体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allo-HSCT后,骨髓中各T淋巴细胞亚群的重建规律不同,且与外周血中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Th)及气道炎症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3例慢性持续期中度哮喘患者,给予氟替卡松/沙美特罗连续治疗1.5和3.0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h亚群(Th1、Th2和Th3)、血清细胞因子及IgE水平,观察诱导痰炎症细胞的变化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