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2岁,汉族,职员.主因"反复肝功能异常4年"入院.患者4年前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ALT 126 U/L,无明显不适.在本院门诊检查抗-HCV阳性、HCV RNA阳性,诊断为慢性内型肝炎.因患者拒绝抗病毒治疗,故仅给予普通保肝、降酶治疗,1个月后ALT恢复正常.此后定期复查,ALT在正常~100 U/L之间波动.2年前检查结果显示:ALT 511 U/L、AST 226 U/L、总胆红素(TBil)28 μmol/L,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8岁,因"反复上腹胀1年,复发加重1个月"于2014年10月12日就诊于本院肝病科。患者于2013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满不适,伴嗳气反酸,起初服"消食片"症状可缓解,后病情反复,腹胀进行性加重。2014年6月外院查肝功能:白蛋白(Alb)34 g/L、AST 49 U/L、ALP 198 U/L、GGT 128 U/L。中上腹增强CT:肝脾增大,门静脉增粗,腹主动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70岁,因乏力、纳差半个月伴间歇发热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8.5℃)、纳差、乏力、咽痛、咳嗽、咯少量白痰,咽喉部充血水肿、双肺呼吸音粗,外院拟诊"慢性咽喉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予抗感染治疗(头孢他啶+阿奇霉素)后发热情况好转,但次日即出现肝功能异常[丙氨酸转氨酶(ALT)14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90 U/L],遂停用抗生素并予保肝处理.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9岁。因“乙肝表面抗原阳性3年,间断双下肢水肿2年,腹胀尿少1年”于2005-03-01入院。3年前发现HBSAg( ),肝功能正常,无不适。2年前因双下肢水肿在外院诊断为“肝硬化”,服保肝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1年前出现腹胀、尿少,外院诊断为“肝硬化、腹水”,予利尿及白蛋白治疗,3个月后腹水消失。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入院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心肺正常,腹膨隆,无腹壁静脉显露,无压痛反跳痛,肝未触及,脾肋下6cm,移动性浊音( ),双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ALT73U/L,AST91U/L,总胆红素(TBIL)4.8mm…  相似文献   

5.
<正>1病历资料患者女性,71岁,因"瘙痒5个月余,尿色加深4个月"于2017年7月4日入本院。患者入院5个月前出现全身瘙痒,伴食欲减退、乏力。入院4个月前尿色加深为浓茶色并出现巩膜黄染,于外院查:ALT 1395 U/L、AST 1198 U/L、GGT 104 U/L、Alb36. 2 g/L,TBil 189. 2μmol/L、DBil 124. 68μmol/L、PT 15. 8 s、PTA 50. 4%,Ig G 27. 8 g/L,ANA 1∶320,肝炎病毒(甲、乙、丙、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1岁,教师.因"反复甲胎蛋白(AFP)异常10年,尿黄3个月"入院.患者于10年前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50~70 U/L,AFP 30 ~ 100 μg/L,诊断不明确,当地医院予口服护肝药(具体不详)治疗后AFP稍下降,后又反复升高.3个月前发现尿黄如浓茶色,伴皮肤色素沉着、双手指关节酸痛,无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体质量减轻等.在当地医院查ALT 140 U/L、AST 115 U/L、AFP 218.10 μg/L,遂来我院就诊.既往无病毒性肝炎病史,喜食海产品,对酒精过敏.体格检查:T 36.8℃,P 91次/min,R 20次/min,BP 133/73mmHg.发育正常,体形消瘦,神清.颜面部皮肤晦暗,较多色素沉着,周身皮肤及黏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颈软,心肺未及异常.腹平软无异常,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2岁,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3年,于2018年8月8日以"肝功能异常"收入本院。患者2015年于当地医院体检发现ALT增高,服用保肝药(不详)后好转。2018年8月7日于本院体检再次发现肝功能异常:ALT 173 U/L,AST 117U/L,ALP 374 U/L,GGT 1474 U/L,尿酸417μmol/L,TG 5. 11mmol/L(表1);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标志物均阴性;肝脏彩超示:非均匀性脂肪肝。入院症状:乏力,纳可,夜寐安,二便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0岁.因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10年、反复乏力1个月余入院.患者10年前体检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为HBsAg( ).HBeAg( ).抗HEc( )。肝功能反复检查无异常,近1个月来,患者自觉乏力。外院查肝功能示:ALT 157 U/L,γ-GT 144U/L.余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体检:体温36.8℃,血压110/68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巩膜无黄染.颈静脉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患者,女,36岁,自由职业者。15年前因肝功反复异常查出乙肝,曾服用拉米夫定(LAM)6年余后改为恩替卡韦(ETV),半年前自行停服ETV,此次因"右胁部胀痛伴乏力5d余"入院。2019年1月6日患者出现右胁部胀痛伴明显乏力,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肝功能:TBIL 28.15μmol/L,DBIL 12.88μmol/L,AST为372.0U/L,ALT为491.0 U/L,GGT为95.69U/L,ALB39.70g/L。腹部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4岁。因"进行性皮肤黄染伴瘙痒1月余"于2014年8月21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起病,出现皮肤黄染及瘙痒,伴腹胀、尿色深黄、夜尿增多。外院查肝功能:TBil 319.1μmol/L,DBil 223.8μmol/L,ALT 29.4 U/L,AST 38 U/L,ALP 84U/L,GGT 74 U/L;尿常规:胆红素(+++)。糖链抗原(CA)19-  相似文献   

11.
病历摘要患者女,48岁。因“眼干6年,发热、皮肤黄染3个月”于2004年9月26日入院。患者于1998年无诱因出现眼干、牙块脱落及反复腮腺肿大,未就诊。2004年6月不洁饮食后出现低热、食欲不振、乏力、皮肤及巩膜黄染。无厌油、腹痛。大小便正常。外院查肝功能:ALT927U/L,AST1446U/L,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5岁,因肝炎肝硬化乙型活动性合并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于2001年3月28日行肝移植术.2002年7月20日起自觉乏力、纳差.查ALT 965U/L,AST382U/L,TBIL 40.30μmol/L,予积极保肝治疗.8月12日查ALT 27U/L,AST 33U/L,TBIL 141.2μmol/L,CRE209μmol/L,8月13日肝脏穿刺病理结果:(外院读片)肝细胞多灶性淤胆,疑为慢性排异反应的早期改变.加量服用抗排异药:FK506及霉酚酸脂.8月27日MRCP检查: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  相似文献   

13.
杨才生  李东良  方坚  张晓娟  彭经宙 《肝脏》2007,12(6):447-447
患者,女性,54岁,因纳差、乏力1年余,反复昏迷10d入院。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伴右上腹闷痛,无黄疸,无畏寒、发热,无腹胀、腹泻、黑便,先后于某传染病医院和我院感染科住院,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经治疗症状缓解。于6个月前出现进行性智力减退,对日常事件健忘,表情淡漠,病情逐渐加重,10d前出现昏迷,唤之不醒,大、小便失禁,外院检查肝功能:ALT32U/L,AST68U/L,GGT74U/L,ALP79U/L,Alb21g/L,TBil20.1μmol/L,DBil7.6μmol/L;血常规:WBC1.70×109/L,淋巴细胞29%,中性粒细胞63%,RBC2.11×1012/L,Hb73g/L,PLT65×109/…  相似文献   

14.
停服拉米夫定致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自成  陈庆山 《肝脏》2005,10(1):60-60
患者,男,36岁,因“肝功能反复异常半年”于2004年4月2日入院.患者3年前体检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指标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80U/L,按“慢性乙型肝炎”给予护肝治疗1个月,肝功能正常后停药.以后多次出现肝功能异常,自觉症状不明显,ALT波动在100~200U/L之间,先后应用甘草甜素及中药治疗,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魏胜霞 《肝脏》2016,(10):830-830
<正>患者,女性,39岁。1年前患者自觉肝区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化验肝功能异常,自诉ALT100 U/L,口服药物(具体药名不详)治疗半月后停药,未复查。以后间断感觉肝区不适。间断化验肝功能均异常,ALT波动于100 U/L左右,间断服用"联苯双酯滴丸"。于2015年11月2日就诊于当地医院,复查肝功能:ALT144 U/L、AST110 U/L;诊断为"肝损伤",给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行自体骨髓干细胞二次移植与首次移植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的4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分为首次移植组和二次移植组。首次移植组23例患者均经内科治疗,症状平稳后行经股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二次移植组的22例患者则在首次移植后4~12个月行第二次干细胞移植。所有患者均于每次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第4、8周复查血常规、凝血指标及肝功能生物化学指标。结果 二次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8周后,肝功能多项指标明显改善,血浆白蛋白(Alb)由移植前的(37.26±5.90) g/L升至(42.49±4.80) g/L(P<0.01),丙氨酸转氨酶(ALT)由(57.05±45.51)U/L降至(44.86±29.19)U/L(P<0.05),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由(53.73±24.98)U/L降至(39.14±15.07) U/L(P>0.05);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好转,凝血酶原时间由(16.15±3.01)s降至(14.63±2.32) s(P<0.01),纤维蛋白原(Fib)由(2.44±0.61) g/L升至(3.00±0.81)g/L(P<0.01)。与首次移植组患者同期相比,二次移植组移植8周后血浆Alb水平进一步升高,由(38.00±6.33)g/L升至(42.49±4.80) g/L(P<0.05),AST、ALT也明显改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Child-Pugh B级患者的评分由(7.22±0.67)分降至(6.67±0.71)分(P<0.05)。二次干细胞移植后,部分凝血指标及胆红素与首次移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干细胞移植前相比仍有改善。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行二次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进一步改善肝功能,维持肝硬化症状的缓解期。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30岁。因乏力、ALT升高,于2001年5月15日以慢性乙型肝炎收治,当时化验结果为ALT 122U/L、AST 44U/L,HBeAg( )HBeAg( )抗-HBc( )、HBVDNA 1.12×107拷贝/ml,(PCR)。经拉米夫定100mg日、保肝降酶药物治疗4个月后;ALT、AST达正常范围,HBVDNA在1×105拷贝/ml以下,HBeAg转阴。治疗9个月后,患者自行停用拉  相似文献   

18.
我们最近收治的一对同胞兄妹均因肝功能异常入院,行有关检查后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HLD)。现报告如下。 1 病例1 患儿,12岁,因“肝功能异常两天”于2003年2月9日入院。外院检查肝功能Alb 29.2g/L、Glb 32.4g/L、TBil18.80μmol/L、IBil 5.8μmol/L、ALT 52U/L、AST 63U/L、  相似文献   

19.
李清平  丁典 《肝脏》2016,(3):237-237
<正>患者,男性,20岁,因反复发热、喘息2年,发现丙型肝炎肝硬化1年,抗病毒治疗4月,再次加重1周于2015年9月14日入住我院。患者于16年前因出现蚕豆病,急性溶血性贫血有输血史。患者于2年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伴咳嗽,咳白色痰,伴喘息,予以抗感染等治疗,患者症状稍好转。后多次反复发作抗感染治疗无效,2015年4月26日ALT87 U/L,AST122 U/L,HCV RNA2.44×107 IU/mL,武汉同济医院明确诊  相似文献   

20.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13岁,因"反复上腹痛、黑便2个月,呕血半个月"于2015年12月2日入本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右上腹部隐痛,间断黑便1次/d。半个月前中上腹疼痛加重,呕吐暗红色血液约500 ml,于成都市某医院急诊住院治疗,实验室检查:Hb 64 g/L,ALT 57 U/L、AST 46 U/L,Alb 27.9 g/L,PT 14.6 s。腹部增强CT及血管三维重建:巨脾,肝脏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