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毫米波等综合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毫米波、牵引、调制中频电等综合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将8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毫米波、牵引、调制中频电治疗,对照组采用超短波、牵引、调制中频电治疗。两组均配合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即时疗效和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12天评定疗效。治疗组治愈率为62.5%,对照组治愈率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治愈和显效患者中未发现复发病例,而对照组于6个月内有4例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对交感型颈椎病有很好的疗效,毫米波治疗效果优于超短波。  相似文献   

2.
物理疗法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综合物理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3例,分为2组,观察组63例采用半导体激光、中频电流及按摩手法复位等综合物理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颈椎牵引及中频电流治疗。结果:治疗20次后,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6.2%、53.3%,P〈0.05)。结论:物理疗法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物理治疗急性胰腺炎腹胀不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55例。在剧烈腹痛缓解后分为2组。常规组维持常规药物治疗.物理组同时配合超短波及电脑调制中频治疗。结果:物理组患者治疗时间、胰周及腹腔积液的吸收、腹胀不适的消失等与常规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超短波与调制电脑中频综合治疗能加快缓解胰腺炎的腹胀症状,在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方面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晕的综合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龙氏正骨手法结合局部药物注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头晕的治疗效果。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头晕患者180例,随机分为2组各90例,综合组采用龙氏正骨手法辅以局部药物注射治疗;中频组采用调制中频电流治疗。结果:经过20次治疗,综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中频组(92.2%、67.7%,P〈0.01).结论:龙氏正骨手法结合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的头晕优于单一的物理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调制中频电刺激与超短波对前列腺炎Ⅲa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2例前列腺炎Ⅲa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超短波电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调制中频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分析尿频、排尿不尽感、尿痛、会阴胀痛、前列腺压痛等症状、体征变化以及尿流率检测数据。结果:经20次治疗,两组患者的尿频、排尿不尽感、尿痛、会阴胀痛、前列腺压痛等症状、体征变化及尿流率检测数据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临床治愈16例,对照组临床治愈8例(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3.3%(P<0.05), 两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调制中频电刺激与超短波电场综合治疗前列腺炎Ⅲa疗效显著,且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单纯超短波、超短波加调制中频电及超短波加调制中频电配合综合心理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等量的原则将88例受试者分为高频电组,高中频电组和综合治疗组。高频电组采用单纯超短波治疗,高中频电组采用超短波加中频电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超短波加调制中频电配合综合心理治疗,并采用盲法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综合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3.54%,高中频电组临床有效率为78.13%,单纯超短波组临床有效率为64%,三组临床治愈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综合治疗组在生存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组。结论:超短波加调制中频电的物理疗法配合综合心理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物理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方法:83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2例。选用调制中频电疗法和超短波电疗法治疗。对照组31例,以按摩手法治疗。结果:物理疗法治疗对腰痛、腰部活动受限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物理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好、见效快。  相似文献   

8.
调制中频电流并超短波综合治疗哺乳期乳腺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哺乳期乳腺炎是理疗科常见病 ,临床证明 ,超短波、紫外线、低频电流、超声均对其有不同的治疗效果。随着优生、优育、爱婴知识的普及 ,哺乳期乳腺炎趋向于就诊时病情轻 ,对治疗要求高的特点。鉴于临床上存在病程长、愈后残留硬结、易复发等问题 ,1996年 12月以来 ,我们采用低频调制中频电流并超短波治疗哺乳期乳腺炎 ,方法和结果如下。资料和方法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 12 0例 ,年龄 2 3~ 32岁 ,均经外科和妇产科确诊。随机分为低频调制中频电流并超短波组 (综合组 )和超短波组 (对照组 ) ,各60例。综合组病程 <1d 16例 ,~ 3d 2 9例 ,~ …  相似文献   

9.
McKenzie诊疗法在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Mckenzie疗法在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Mckenzie疗法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按颈椎Mckenzie疗法进行治疗,并结合牵引,手法整复或加用物理因子等常规疗法,对照组仅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项目有VAS、Mckenzie运动功能缺失度等。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都高,疼痛明显减轻(P<0.001),颈椎活动范围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Mckenzie疗法对现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疼痛减轻和颈椎活动度增加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适用于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有较好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调制随机中频电流治疗肩周炎疗效。方法采用调制随机中频电流机治疗肩周炎患者107例。通过治疗前后自身对比,用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恢复程度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肩关节平均活动范围均有显著改善(P<0.01),68.2%患者肩关节肌力恢复到轻度受限标准以上。治愈显效率达78.4%。结论调制随机中频电流是治疗肩周炎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调制随机中频电疗配合按摩对颈背肌、腰肌劳损的疗效。方法采用调制随机中频电疗配合按摩治疗颈背肌、腰肌劳损患者212例,与磁疗治疗211例作对照,用功能恢复程度评价疗效。结果颈背肌、腰肌劳损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7.9%和97.5%,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4%和92.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制随机中频电疗配合按摩是治疗颈背腰软组织劳损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中药注射、中频理疗、局部熏蒸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悬吊运动疗法,两组患者均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下背痛减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可以有效减轻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双动态调制中频电流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双动态调制中频电流的止痛作用与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研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双动态调制中频电流和正弦调制中频电流刺激,于刺激后分别测其痛阈;临床观察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方法同上,观察其对5种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双动态调制中频电流的痛阈明显高于正弦调制中频电流;双动态调制中频电疗法对5种常见疾病的疗效亦高于正弦调制中频疗法。结论:双动态调制中频电流的疗效优于正弦调制中频电流;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调制中频电疗法配合刺五加胶囊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调制中频电疗法穴位刺激及口服刺五加胶囊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方法:CFS患者63例,随机分为A、B2组。A组32例采用调制中频电疗法穴位刺激及口服刺五加胶囊治疗;对照组31例按常规剂量应用谷维素、维生素B1、维生素B6口服或氨基酸静脉滴注治疗。治疗前后用疲劳量表(FS-14)、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SDS、SA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FS-14、SDS、SAS评分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0.01),A组减分率明显低于B组。临床疗效比较,A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90.6%、67.7%与65.6%、29.0%,P〈0.05)。结论:调制中频电疗法及刺五加胶囊治疗能显著改善CFS患者躯体和精神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cKenzie法结合运动疗法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力学效应。方法:90例确诊患有该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A组采用McKenzie法结合运动疗法及牵引,B组采用中医推拿配合中频电疗及牵引治疗。治疗前后均使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下背痛评分标准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JOA下背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0d后2组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1),2组间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A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McKenzie法结合运动疗法及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显著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抗生素,超短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价值。方法:181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91例,采用激光介入照射联合抗生素、超短波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90例,采用单纯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率达到84.6%,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显效率(38.9%),经SPSS11.5版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差异显著性(P〈0.01)。结论:激光介入照射联合抗生素、超短波治疗慢性前腺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35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352例,男204例,女148例;年龄4-51岁,平均27.5岁;病程2-14周;面神经麻痹轻度86例,中度112例,重度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6例,均采用超短波和调制中频电流疗法治疗。①超短波:圆板状电极,直经8cm,置于患侧乳突和耳门处,无或微热量,10min,每日1次。②调制中频电流:方法同上,耐受量,20min,每日1次。对照组配合按摩,取患侧地仓、颊车、牵正、迎香、合谷穴,每日1-2次,15-20min。观察组配合面部主动运动,用力抬眉、皱眉,无动作出现时在眉中央处向上加力、在眉的侧角向内加力;用力闭眼,不能完全闭合用手指加力;用力示齿,力量不足时手指牵拉嘴角外侧向外上用力,均按摩协助完成运动,每个动作15-20min。  相似文献   

18.
为寻找一种疗效满意的治疗纤维织炎的方法,对120例纤维织炎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物理因子治疗,结果用电脑中频加超短波治疗组总有效率95%,音频电流加红外线治疗组总有效率80%。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物理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雪娟 《中国康复》2004,19(4):200-200
经腰椎正侧位X片、CT或MRI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表现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6 9例 ,分为 2组 :①超短波并电脑中频组 (A组 ) 85例 ,男 5 5例 ,女 30例 ;年龄 2 4~ 5 9岁 ;病程15d~ 5年。②超短波组 (B组 ) 84例 ,男 5 2例 ,女 32例 ;年龄2 1~ 5 5岁 ;病程 5d~ 7年。CM 2 0 0 0型电脑中频治疗仪 :患者仰卧于治疗床 ,将 75 %酒精涂于 10cm× 15cm橡胶电极板上 ,1组并置腰背患处 ,另 1组置患肢 ,电流为调制中频电 ,强度 4 0~ 80mA ,根据病情和对电流的耐受程度由低到高调制 ,每次 2 0min。CD 31型超短波电疗仪 :患者仰卧 ,板状电极 …  相似文献   

20.
张勃欣  闵若谦 《中国康复》2014,29(5):379-380
目的:探索适合民航乘务员下背痛的康复治疗方案。方法:患有下背痛的乘务员80例,分为对照组28例、观察A组25例及观察B组27例。对照组仅接受下背痛相关健康教育及腰背部锻炼的指导。观察组别在此基础上给予中频电疗、高频电疗及腰椎牵引等治疗。观察A组每周治疗1次,观察B组每2周治疗1次。治疗前、治疗1及3个月时采用下背痛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简明疼痛评估(BPI)评定3组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时,观察A、B组的VAS及BPI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观察A组VAS及BPI评分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时及对照组和观察B组均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组、各时间点的VAS及BPI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频电疗、高频电疗及腰椎牵引治疗的康复治疗组合,可在每周1次的治疗频率,持续3个月后改善民航乘务员下背痛症状。该方案可在机场周边建立实施,为解决民航乘务员下背痛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