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明确飞机草镇痛作用部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充分合理利用飞机草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将小鼠分成6组,采用脊髓化小鼠甩尾法,福尔马林致炎性疼痛法及纳洛酮阻断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分析飞机草镇痛作用部位;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和脑组织中NO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初步研究其镇痛作用机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的飞机草能明显提高脊髓化小鼠热刺激甩尾反应痛阈值(P<0.05);高、中剂量的飞机草对福尔马林致痛早期相、晚期相均有显著镇痛作用(P<0.05),明显减少纳洛酮阻断后冰醋酸性腹膜炎症致痛小鼠扭体次数,并明显延长纳洛酮阻断后热板致痛小鼠舔后足时间(P<0.05),能显著降低福尔马林致炎疼痛小鼠脑组织和血清中NO和PGE2含量(P<0.05)。结论飞机草既有中枢也有外周的镇痛作用,这可能与其降低中枢和外周NO和PGE2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银杏叶总黄酮镇痛作用及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 研究银杏叶总黄酮(TFG)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镇痛实验采用甲醛法、热板法、温浴法、扭体法;血清和脑组织匀浆中NO、PGE2、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采用比色法.结果 ip TFG可显著抑制福尔马林致小鼠疼痛反应;延长小鼠舔足潜伏期并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数.icv TFG50 mg·kg-1可明显抑制小鼠温浴法缩尾反应潜伏期;TFG100mg·kg-1可降低小鼠血清和脑组织MDA、PGE2含量,并能升高脑组织中NO的含量.结论 TFG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E2合成和脂质过氧化及促进脑组织一氧化氮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3.
狼紫草水提物抗皮肤溃疡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狼紫草水提物的镇痛作用及其对皮肤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煎煮法制备狼紫草水提物.用醋酸扭体实验和热板法观察镇痛作用;用醋酸性腹膜炎模型观察对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采用醋酸所致小鼠皮肤溃疡模型研究溃疡愈合以及溃疡组织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 PGE2)含量.结果 狼紫草水提物能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提高热板实验小鼠痛阈,抑制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促进皮肤溃疡愈合,降低溃疡组织中含量.结论 狼紫草水提物具有明显的镇痛和促进溃疡愈合作用,其机制与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PGE2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3-二苯基-1,2,3,6-四氢嘧啶-4,5-二甲酸二乙酯(LH-2703)体内外的抗炎镇痛活性。方法采用乙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和热板致痛模型评价镇痛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评价抗炎作用。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化作为体外炎症模型。酶免疫分析法(EIA)检测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Griess试剂法检测氧化亚氮(NO)的含量。结果LH-2703能减少乙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延长热板致痛的痛阈值,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郭肿胀和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跖肿胀。体外能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炎症因子PGE2和NO,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20、40μmol/L(P〈0.01,P〈0.05)。结论化合物LH-2703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PGE2和NO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野罂粟总生物碱(TAPN)的镇痛作用与前列腺素(PG s)、阿片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扭体法、电刺激法3种致痛模型;测定3种不同致痛物乙酰胆碱(A ch)、醋酸(AA)和硫酸镁(M gSO4)致小鼠扭体反应后腹腔液中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及采用纳洛酮拮抗实验的方法,分析TAPN镇痛作用与前列腺素及阿片受体的关系,初步探讨TAPN的镇痛作用机制。结果TAPN对A ch、AA诱导的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M gSO4的作用,且TAPN能明显降低小鼠AA致扭体后腹腔液中PGE2水平;在纳洛酮拮抗实验中,ip或侧脑室给药(icv)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均不能对抗TAPN的镇痛作用。结论TAPN抑制PG s的合成,可能是其发挥外周镇痛作用的主要机制;其中枢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抵当陷胸汤对癌痛的镇痛及抑瘤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治疗对照组,灌胃给药后测定对小鼠热板致痛、醋酸扭体反应、小鼠腹腔冲洗液PGE2含量及小鼠S180肉瘤生长的影响。结果:抵当陷胸汤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且持续时间和镇痛效果与曲马多相当。其镇痛作用与剂量有关;抵当陷胸汤可明显降低小鼠腹腔冲洗液中PGE2含量,其降低程度与剂量有关。结论:抵当陷胸汤对实验性癌痛有显著镇痛效果和一定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消纤痛颗粒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方法:观察对小鼠热板法、扭体法致疼痛模型的影响,大鼠角叉菜胶致炎症模型的影响。结果:消纤痛能明显延缓小鼠因热板法和注射冰醋酸引起的疼痛,减轻大鼠因注射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肿胀程度,抑制PGE2的释放。结论:消纤痛颗粒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其镇痛的机制主要在于改善机体对疼痛刺激的耐受性,降低痛觉感受器的敏感性从而提高痛阈。抗炎的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能减少PGE2等多种炎症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老瓜头生物总碱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 研究老瓜头生物碱的急性毒性及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应用扭体法、热板法观察老瓜头生物碱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应用蛋清致大鼠足趾肿、大鼠棉球肉芽肿及对大鼠足趾炎症组织内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观察老瓜头生物碱的镇痛、抗炎作用。结果 老瓜头生物碱对小鼠扭体次数,热板法对小鼠舔足时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蛋清致大鼠足趾肿、大鼠棉球肉芽肿及对大鼠足趾炎症组织内PGE2的含量,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老瓜头生物碱具有镇痛、抗炎作用,此作用与抑制炎症组织内的PGE2有关,此作用的强度与吲哚美辛、氢化可的松相似或略强。  相似文献   

9.
两面针结晶8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两面针结晶8的镇痛作用并对其镇痛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①采用热板法、扭体法观察结晶8的镇痛效果;②采用HPLC测定小鼠血清及脑组织中的单胺类递质的含量变化。结果:①结晶8高低剂量组均对热板法所至小鼠的疼痛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能使小鼠血清中的5-T含量减少(P〈0.05或0.01);②结晶8低剂量组对小鼠的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能使小鼠脑内的DA含量减少(P〈0.05)。结论:结晶8具有镇痛作用,而镇痛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脑内DA和外周组织5-HT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藏药十八味欧曲膏(简称欧曲膏)外敷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通过抗炎实验了解小鼠耳郭肿胀情况,测定大鼠足跖炎症组织中的前列腺素E(2PGE2)含量;镇痛实验采用扭体法和热板法。结果欧曲膏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郭肿胀(P〈0.01),降低大鼠足跖炎症组织中的PGE2含量(P〈0.01),明显减少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P〈0.05或P〈0.01),明显延长由热刺激而引起的小鼠痛反应时间(P〈0.05或P〈0.01)。结论欧曲膏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乌头乙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乌头乙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通过乌头乙醇提取物的干预,观察其对小鼠热板及扭体的镇痛作用,并以醋酸致小鼠急性腹膜炎为模型,观察乌头乙醇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 乌头乙醇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小鼠热板实验中的痛阈,并减少小鼠扭体次数,明显抑制醋酸致小鼠急性腹膜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结论 乌头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生肌玉红膏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外用中药制剂生肌玉红膏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美宝湿润烧伤膏组、生肌玉红膏组,采用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生肌玉红膏的镇痛作用,采用耳廓肿胀法观察生肌玉红膏的抗炎作用,并测定炎症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 生肌玉红膏可显著提高小鼠的热板痛阈提高百分率,延长小鼠的疼痛潜伏期(P<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竹节人参提取物与维拉帕米(Ver)、硝苯吡啶(Nif)、粉防己碱(Tet)合用后镇痛作用增强及其中枢性镇痛作用;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采用热板法、扭体法及侧脑室注射法(icv)给药,观察小鼠疼痛阈值改变;结果 竹节人参提取物与Ver、Nif、Tet合用后其镇痛作用明显增强。icv 30mg给药,竹节人参提取物具有显著镇痛作用,提示其镇痛作用可能有中枢机制参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络通痹方对疼痛模型和胶原关节炎(CIA)小鼠模型的疼痛行为的影响,及背根神经节(DRG)环氧合酶(COX)-2mRNA及血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清络通痹方干预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热板和醋酸扭体致痛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塞来昔布组(30mg/kg)、清络通痹低剂量组(4.35g/kg)、中剂量组(8.70g/kg)、高剂量组(17.4g/kg),观察各组痛阈值和扭体次数的改变。DBA/1小鼠,复制CIA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清络通痹方组(8.7g/kg)及塞来昔布组(30mg/kg),观察一般情况及关节肿胀,各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阈值(TWL)的变化,灌胃给药4周后,检测DRG COX-2mRNA及血清PGE2含量。结果清络通痹方使小鼠热板法致痛模型痛阈值提高、醋酸扭体法致痛模型扭体次数减少(P0.01);可显著减轻CIA小鼠足肿胀(P0.05),提高其MWT(P0.01)和PWL(P0.05)阈值,降低DRG中COX-2mRNA的表达(P0.05)和血PGE2的含量(P0.05)。结论清络通痹方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可能与抑制DRG中COX-2mRNA表达和血清中PGE2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桂产藿香蓟乙醇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各自分别取60只合格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组(0.4 g/kg)、桂产藿香蓟乙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2只.采用热板法、扭体法和甩尾法来观察桂产藿香蓟乙醇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并测定热板法小鼠血清丙二醛(MDA)、前列腺素E2(PGE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 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桂产藿香蓟乙醇提取物能显著提高热板法小鼠热刺激痛阈,在给药后30、60、90、120 min均能显著延长小鼠舔足反应的潜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显著降低小鼠血清MDA和PGE2含量,提高SOD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桂产藿香蓟乙醇提取物均可显著减少醋酸致痛时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其中桂产藿香蓟乙醇提取物高、中和低剂量组(6.0、3.0、1.5 g/kg)扭体抑制率分别为45.45% 、35.65%和15.66%.③无论是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还是与本组给药前比较,桂产藿香蓟乙醇提取物在给药后30、60、90、120 min能显著延长小鼠甩尾反应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桂产藿香蓟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减少炎症介质释放、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海南地不容总生物碱的镇痛抗炎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扭体法及甲醛测痛试验观察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棉球诱导小鼠肉芽组织增生试验模型观察抗炎作用,通过胸腔白细胞游走试验研究其对炎症渗出液中白细胞数量的影响,应用交叉菜胶致足肿胀试验测定炎性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并初步探讨其抗炎机理,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LD50。结果海南地不容总碱能明显延长小鼠舔后足时间,减少扭体次数,降低甲醛测痛试验第一、二时相的疼痛强度;减轻小鼠耳肿胀,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肉芽组织增生,有效抑制白细胞游走,并能明显减少大鼠炎症组织中PC-E2含量。其LD50为0.569g·kg-1,95%可信限为0.519~0.623g·kg-1。结论海南地不容总碱镇痛、抗炎作用显著,其机理可能与抑制PGE2的产生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7.
荆芥酯类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荆芥酯类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方法 ①扭体法 :小鼠给药 30min后 ,腹腔注射 0 .6 %的醋酸 ,使小鼠剧烈疼痛而产生扭体反应。记录腹腔注射醋酸后 10min内小鼠的扭体反应数 ;②热板法 :将筛选合格的小鼠在给药后 15、30、6 0min置于热板温度为 (5 5± 0 .5 )℃上 ,记录小鼠因热刺激产生疼痛反应的潜伏期。结果 荆芥酯类提取物能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反应数 ;在给药后 (热板法 ) 15、30、6 0min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疼痛反应的潜伏期。结论 荆芥酯类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夜来香正丁醇提取物镇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夜来香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致痛法、电刺激致痛法研究夜来香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夜来香正丁醇提取物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热板致痛、电刺激致痛诱发的疼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但纳洛酮不能对抗其镇痛作用。结论:夜来香正丁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复方南星止痛膏的镇痛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甲醛致大鼠急性疼痛模型和小鼠醋酸致痛模型,评价复方南星止痛膏的镇痛作用.通过观察血液中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来探讨其镇痛的作用机理.结果 复方南星止痛膏可以提高大鼠足跖肿胀压痛的痛阈值,减少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并且可以降低血液中PGE2水平,提高β-EP的含量.结论 复方南星止痛膏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减少血液中PGE2水平、增加β-EP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曲克芦丁的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曲克芦丁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和小鼠热板法。结果 0.30g/kg和0.60g,kg剂晕的曲克芦丁叮明显减少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延长扭体反应潜伏期,高剂量显著降低扭体发生率:但0.15~0.60g/kg剂量不能提高热板法模型中小鼠痛阈。结论 曲克芦丁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