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大鼠诱发肝癌过程中sh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制备诱发性大鼠肝癌模型,通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hh、Ptch、Gli1、CyclinB1、CDk1蛋白在诱发性肝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根据HE染色结果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细胞损伤期、肝细胞增生一硬化期和肝细胞癌变期.shh、Ptch、Gli1蛋白阳性表达细胞主要分布在增生结节、癌结节、小叶间胆管上皮细胞和癌周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均随肝癌发生发展过程逐渐增高的趋势:CyclinB1和CDK1阳性表达的细胞主要分布于门管区、肝小叶的周边及癌结节内,在肝细胞增生一硬化期和肝细胞癌变期大鼠肝组织中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Shh信号通路被激活后,可通过影响CyclinB1和CDK1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G2/M期转变,完成有丝分裂,导致细胞失控性增殖,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大鼠诱发性肝癌中肝脏组织中细胞角质素19(CK19)及C-kit(CD117)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利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制备诱发性大鼠肝癌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K19及C-kit蛋白的表达。结果根据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将诱癌过程分为肝细胞损伤期、肝细胞增生-硬化期和肝细胞癌变期。胆管上皮、卵圆细胞、癌周组织中的细胞和少量癌细胞上均可见CK19蛋白阳性表达;C-kit蛋白表达在卵圆细胞,并随着诱癌的进行出现向肝小叶内穿插的现象。结论 CK19及C-kit蛋白标记的卵圆细胞是大鼠DEN诱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启动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PINCH1和F-actin蛋白表达特点,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制备诱发性肝癌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INCH1和F-actin蛋白在对照组、模型Ⅰ组(6周)、模型Ⅱ组(14周)、模型Ⅲ组(22周)大鼠肝脏中表达的差异。结果在对照组大鼠肝脏中少见PINCH1和F-actin蛋白表达阳性的细胞,其在模型Ⅰ组(6周)中主要表达在肝小叶周边的损伤区的周围。在模型Ⅱ组(14周)分布于门管区、肝小叶的周边及非典型增生结节内,其中PINCH1位于非典型增生结节内居多,而F-actin主要分布于基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中。在模型Ⅲ组(22周),PINCH1蛋白在肝癌结节周边区域呈过表达,癌周组织中也可见PINCH1蛋白表达阳性的细胞;F-actin主要表达在癌周的肝细胞、基质细胞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中。模型组(22周)的PINCH1和F-actin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均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在诱发肝癌发生过程中PINCH1和F-actin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肝癌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曹永清  冯德云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0):1859-1860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3(CDK3)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30例慢性肝炎,41例肝硬化和49例肝细胞癌组织中cyclin D1和CDK3的表达.[结果]cyclin D1阳性信号位于细胞核,CDK3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细胞浆,少数呈核浆型;在慢性肝炎、无非典型增生肝硬化、有非典型增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中cyclin D1的表达强度依次增高;CDK3在肝细胞癌和有非典型增生的肝硬化组织中表达最强,无非典型增生的肝硬化组织中表达次之,慢性肝炎组织中几乎阴性,且CDK3在有非典型增生的肝硬化组织和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统计学分析表明在cyclin D1和CDK3的表达强度具有明显正相关.[结论]在肝细胞癌发生过程中cyclin D1和CDK3的表达具有良好的一致性;CDK3的过表达和激活可能是肝细胞癌发生的早期事件,故检测CDK3的表达和活性有可能作为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背景:有研究表明在人类肝细胞癌中存在Hedgehog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但在动物肝细胞癌中Hedgehog信号通路是否激活尚不清楚。苦参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周期,但其与Hedgehog信号通路的关系少见报道。目的:观察Hedgehog信号通路在人工诱导SD大鼠肝细胞癌中的作用,以及复方苦参药物对Hedgehog信号通路影响。方法:二乙基亚硝胺诱导SD大鼠建立肝细胞癌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苦参组和高剂量苦参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建模后15周,分别在低、高剂量苦参组腹腔注射30,90mg/(kg·d)复方苦参治疗3周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法检测这所有大鼠组织中在Hedgehog信号通路中靶基因转录因子Gli2和跨膜蛋白受体复合物Ptch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相比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和高剂量苦参组肝癌组织中Gli2和Ptch均呈高表达(P〈0.01)。结果提示,在人工诱导的SD大鼠肝癌模型中,Hedgehog信号通路处于激活状态。在给予高低剂量复方苦参干预下,Hedgehog信号通路靶基因转录因子Gli2和跨膜蛋白受体复合物Ptch呈高表达。  相似文献   

6.
背景:有研究表明在人类肝细胞癌中存在Hedgehog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但在动物肝细胞癌中Hedgehog信号通路是否激活尚不清楚。苦参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周期,但其与Hedgehog信号通路的关系少见报道。目的:观察Hedgehog信号通路在人工诱导SD大鼠肝细胞癌中的作用,以及复方苦参药物对Hedgehog信号通路影响。方法:二乙基亚硝胺诱导SD大鼠建立肝细胞癌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苦参组和高剂量苦参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建模后15周,分别在低、高剂量苦参组腹腔注射30,90mg/(kg·d)复方苦参治疗3周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法检测这所有大鼠组织中在Hedgehog信号通路中靶基因转录因子Gli2和跨膜蛋白受体复合物Ptch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相比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和高剂量苦参组肝癌组织中Gli2和Ptch均呈高表达(P<0.01)。结果提示,在人工诱导的SD大鼠肝癌模型中,Hedgehog信号通路处于激活状态。在给予高低剂量复方苦参干预下,Hedgehog信号通路靶基因转录因子Gli2和跨膜蛋白受体复合物Ptch呈高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抑制音猬因子(Shh)信号通路对胰腺癌细胞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给予人胰腺癌SW1990细胞0、10 nmol/L、20 nmol/L、40 nmol/L、80 nmol/L、160 nmol/L的紫杉醇刺激,MTT测定细胞增殖情况,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约为50 nmol/L。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0、50 nmol/L紫杉醇处理后细胞中Shh信号通路蛋白Shh、锌指转录因子1(Gli1)、补丁蛋白1(Ptch 1)的表达水平。分别用紫杉醇、Shh信号通路抑制剂cyclopamine处理SW1990细胞,用紫杉醇和cyclopamine共同处理SW1990细胞,MTT测定增殖,克隆实验测定细胞克隆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剪切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Shh、Gli1、Ptch 1蛋白水平。结果 10 nmol/L、20 nmol/L、40 nmol/L、80 nmol/L、160 nmol/L的紫杉醇抑制SW1990细胞的增殖,50 nmol/L的紫杉醇可以抑制细胞中Shh、Gli1、Ptch 1蛋白表达。紫杉醇和cyclopamine单独处理后的细胞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降低,细胞凋亡增多,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水平升高。与紫杉醇和cyclopamine单独处理的细胞比较,紫杉醇和cyclopamine共同处理后的细胞增殖和克隆能力下降更多,细胞凋亡率更高,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水平更高,细胞中Shh、Gli1、Ptch 1蛋白水平更低。结论抑制Shh信号通路能够增加胰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蛋白1(LRRC1)通过巨盘状蛋白1(DLG1)/Yes相关蛋白(YAP)信号通路调节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癌灶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检测LRRC1的表达水平。使用小干扰RNA(siRNA)抑制HepG2及Huh7中LRRC1的表达后,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及YAP、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表达水平。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定位HepG2细胞中LRRC1与DLG1分布。结果 肝细胞癌患者癌灶中LRRC1表达量较癌旁组织升高。siRNA 抑制HepG2及Huh7细胞中LRRC1基因表达后,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YAP、Cyclin D1及CDK4表达水平下降。镜下发现HepG2细胞中LRRC1与DLG1均主要分布于细胞膜内侧面,两者分布位置高度重叠。结论 LRRC1通过DLG1/YAP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周期,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Sh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Shh、Ptch1、Smo和Gli1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MDS转白血病(AML-MRC)患者骨髓CD34~+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3例MDS和30例AML-MRC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CD34~+细胞数,磁珠分选CD34~+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D34~+细胞上Shh、Ptch1、Smo和Gli1基因的表达,比较4种基因在MDS和AML-MRC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并以2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结果:Shh、Smo和Gli1在MDS组和AML-MRC组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表达水平随疾病进展呈递增趋势(P 0.05); Ptch1表达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相对低危组比较,Smo和Gli1在相对高危组和AML-MRC组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 0.05)。MDS组和AMLMRC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7.5,16.5)和6(3.0,9.0)个月(P=0.000)。生存分析显示,MDS和AMLMRC组中Smo和Gli1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P 0.05)。结论:MDS肿瘤干细胞中存在Shh信号通路的活化,其参与了MDS疾病进展并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背景:G_1期调节蛋白对调控增殖细胞的增殖周期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关于成骨细胞G_1期调节蛋白的研究甚少,绝经后骨质疏松与成骨细胞G_1期调节蛋白的关系更未被阐明.目的:观察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发病过程中成骨细胞G_1期调节蛋白的改变,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方法:100只6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各50只,模型组进行双侧卵巢结扎切除术,假手术组除未行卵巢结扎切除外,其余步骤与手术组相同.所有大鼠于术后4,8,12,18,24周分批取材,每批每组各处死10只,取大鼠腰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骨组织中成骨细胞G_1期调节蛋白Cyclin D1、CDK4、p21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Cyclin D1、CDK4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骨小梁表面的成骨细胞.假手术组有Cyclin D1、CDK4蛋白阳性表达,模型组表达强于假手术组.p21蛋白阳性表达部位与Cyclin D1相似,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有明显阳性表达,但模型组的表达维持在较高水平,在各时期均明显高于同期假手术组(P<0.01).结果证实,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发病过程中,成骨细胞Cyclin D1、CDK4、p21蛋白出现明显高表达.提示成骨细胞增殖加快,同时成骨细胞周期受阻滞亦增多,成骨细胞数量相对不足,骨形成低于骨吸收,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综述,为早期识别营养不良高危因素,制定有效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和SinoMed数据库,收集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相关资料及质量评价结果,并对文献进行定性分析。 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分析纳入研究结果显示,目前造血干细胞术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仍较高,且评估工具多样化,其影响因素有人口学因素、移植方式和治疗、营养支持方式和身体健康相关因素等,但有些因素的作用仍存有争议。 结论 现有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营养不良的因素仍存在争议,且纳入研究样本量较小,今后需加大样本量,多中心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3.
黄海玲  劳汉玉  黄亚珍 《妇幼护理》2023,3(18):4522-4523
目的:探究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中应用高频振荡通气对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所发挥的作用,并总结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抽取68例患有肺透明膜病早产患儿纳入治疗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是34例。观察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方案,对照组实施常频通气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撤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儿的血气指标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几项指标数据形成组间对比,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并发症少。在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升疗效,建议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主题日服务在优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泌尿外科病房的患者100例为试验组,按卫生部优质护理要求执行,并提供主题日服务;与2011年4月~2011年9月收治的100例按卫生部优质护理要求进行护理的患者采用前后对照研究方法,比较该病区两组住院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情况。 结果:住院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这三方面,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展“主题日服务”对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效果明显,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延伸了优质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16.
Protein phosphatase type-1 (PP1),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Ser/Thr protein phosphatases,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various cell functions. Almost all the PP1 molecules exist as holoenzymes in vivo consisting of a catalytic subunit (PP1C) and a variable regulatory subunit that regulates substrate specificity and/or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In order to clarify fine regulation of PP1, we overexpressed a nuclear inhibitor of PP1 (NIPP-1) in a Flag-tagged form in mammalian cells. The Flag-tagged NIPP-1 was found to be immunoprecipitated with three isoforms of PP1C, namely, PP1alpha, PP1gamma1, and PP1delta with a similar efficiency, suggesting that NIPP-1 makes a complex with the PP1C through the region conserved among the three isoforms.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NIPP-1 can b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various PP1 holoenzymes in vivo.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Ets-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物(TIMP-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BTCC组织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Ets-1、MMP-1及TIMP-1的表达;分析Ets-1与BT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研究BTCC中MMP-1、TIMP-1表达与Ets-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阳性率为82.5%(P<0.01),且随BTCC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肿瘤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肿瘤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5)。②MMP-1阳性表达率膀胱癌组(85.0%)明显高于对照组(58.3%)(p<0.05);TIMP-1阳性表达率对照组(83.3%)明显高于膀胱癌组(47.5%)(P<0.05)。③MMP-1与Ets-1表达呈正相关(Rs为0.824,P<0.01),而TIMP-1与Ets-1表达呈负相关(Rs为-0.821,P<0.01)。结论①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并随BTCC分期分级升高而增加;Ets-1与BTCC转移及复发密切相关。②BTCC中Ets-1上调MMP-1表达,而下调TIMP-1表达,从而参与BTCC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18.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if genetic variants in the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enes GST-T1, M1, and P1 reflect risk factors in acetaminophen (APAP)-poisoned patients assessed by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 to prothrombin time (PT), which is a sensitive marker of survival in these patients. A total of 104 APAP-poisoned patients were genotyped for deletion polymorphisms in the GSTT1 and GSTM1 genes and for the GSTP1 Ile105Val polymorphism. We found a borderline association (p = 0.05) between the GSTT1 homozygous deletion genotype and high trough PT (a marker of prognosis in APAP poisoning) compared to carrying two functioning copies of the gene.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any of the GSTM1 and GSTP1 genotypes and PT. The frequency of GSTP1 Val/Val genotyp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patients than in the background population (p = 0.047).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GSTT1 homozygous deletion genotyp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 better prognosis after APAP poisoning and that carriers of the GSTP1 homozygous variant genotype may have a decreased risk of being APAP poisoned.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