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加巴喷丁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均给予2周更昔洛韦抗病毒及甲钴胺营养神经治疗。试验组16例服用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对照组16例服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总疗程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及塞来昔布均能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加巴喷丁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医学》2017,(8):811-812
目的分析和探讨循证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影响。方法将郑州人民医院此次治疗的1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护理,试验组除了常规护理还应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疗效进行统计。结果对照组满意度和疗效都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患者比较满意,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书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4,(20):2642-2643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将7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治疗组36例加用环磷酰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明显,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为该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该院确诊为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且接受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1周疗效欠佳的住院患儿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泼尼松及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给予泼尼松和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两组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评分下降幅度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毒副作用小。结论人血丙种球蛋白为治疗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安全,毒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抗核小体抗体(AnuA)水平监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2例SLE,52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10例皮肌炎和30例健康人血清AnuA水平,采用SLE疾病活动指数0.05)。AnuA水平与SLEDAI有明显相关性(P=0.015,r=0.441),SLE患者治疗后血清Anu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AnuA水平高低对诊断SLE、监测病情活动和判断疗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文秀 《吉林医学》2014,(3):542-542
目的:研究甘利欣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为试验组48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在静脉推注新鲜的全血或是血浆、支链氨基酸、胸腺肽、人血白蛋白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甘利欣的注射,在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每500毫升加入30~60 ml的甘利欣,1次/d。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肝功能等指标变化比较,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A/G、PT方面的指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在A/G和PT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利欣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小剂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环磷酰胺治疗,研究组50例在其基础上行小剂量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补体、血肌酐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两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陈爱莹 《中外医疗》2013,(35):101-101,103
目的 探讨和评价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收治并确诊的8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缓解率为87.5%稍高于对照组8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患者在肠胃反应、肝功能异常方面发生率分别为12.5%、1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6%、2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复发方面复发率为32.5%稍低于对照组3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米非司酮较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在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无差异,而在不良反应方面发生率小,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30-132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静脉滴注、强的松口服、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达高峰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系统性红斑狼疮生活质量量表(SLE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LE-QOL评分、SLED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4周内血小板上50%以上的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控制疾病活动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肾炎采取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肾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单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组39例采取激素联合环磷酰胺进行治疗,进一步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经积极治疗后,在尿蛋白、血清肌酐、红细胞沉降率三项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红细胞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1.79%),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肾炎患者采取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脏功能;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地按照国务院卫生部等十一部委《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推进社区护士的在岗培训,加快社区护理队伍正规化建设步伐。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社区卫生服务网底,社区护理的绝大部分工作是由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护理人员落实,因此搞好社区护士的在岗培训有重要的意义。分析镇级社区护士在岗培训特点,探讨适合于社区护理技术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对培养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所需的护理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活血渗湿方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预防的动态疗效。方法 利用四氯化碳诱导形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活血渗湿方预防组和模型对照组。造模开始即对活血渗湿方预防组给予活血渗湿方进行预防,分别在第1、2、4、6、10周随机抽取预防组和模型组大鼠各一组处死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血清HA、病理组织学分级结果均显示模型组大鼠从第6周开始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yp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从第4周开始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活血渗湿方预防组与同期模型组从第6周开始血清HA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活血渗湿方预防组与同期模型组从第4周开始Hyp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活血渗湿方预防组与同期模型组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病理组织学分级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活血渗湿方具有显著的预防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具有抗癌活性的萜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为大环二萜化合物的合成做准备。方法 以异戊二稀为原料与溴化氢 (HBr)发生 1,4—加成 ,然后与苯磺酸钠发生取代反应。结果 经过二步反应 ,合成为一种重要的中间体 3-甲基 - 1-苯砜基 - 2 -丁稀。结论 此合成路线原料易得 ,方法简便 ,为天然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人14-3-3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14-3-3。方法从胎脑组织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获得人14-3-3基因的全长cDNA,将其插入pCUm-T载体中;序列测定后,重组携带14-3-3基因的表达载体pcDNA3.1(+)-14-3-3。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PCR和DNA序列测定证实目的基因已插入重组质粒。结论成功构建了14-3-3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14-3-3,为进一步研究14-3-3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知青文学、打工文学、儒商文学,虽然其艺术内容各异,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的共存、发展、相互竞赛,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4-氯-3-甲氧基-2-甲基吡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选择甲苯作为反应溶剂,氧氯化磷稍过量,反应毕直接用氢氧化钠中和,分层萃取,蒸出溶剂即得产品。结果通过对4-氯-3-甲氧基-2-甲基吡啶制备工艺的优化,减少了氧氯化磷的用量,缩短反应时间至2h,降低反应pH值至接近中性。结论本工艺有效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骨节病病人可疑发病因素,寻找影响大骨节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及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可疑致病因素。结果在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显著性差异的有:年人均收入、玉米、豆类、自产粮、卧室卫生5个因素;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只有玉米一项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病区玉米可能是大骨节病的主要危险因数,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高营养水平,改善居住环境有望提高预防大骨节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生  崔丽娟  曾妍  杨磊 《医学综述》2008,14(18):2753-2755
酪氨酸3-加单氧酶/色氨酸5-加单氧酶激活蛋白(14-3-3蛋白)是高度保守的可溶性酸性蛋白家族,它们在细胞有丝分裂、生长、分化、增殖和凋亡等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14-3-3β蛋白在卡波肉瘤组织中高表达,与其发生、发展相关。本文就14-3-3β蛋白的特性以及与卡波肉瘤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承气汤颗粒剂(Da-Cheng-Qi-Tang pellet简称DTP)对便秘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模拟燥结失水便秘模型。观察DTP对便秘小鼠小肠碳末推进运动、碳末排出时间及湿粪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DTP可使便秘模型小鼠外观干瘪瘦小,竖毛、活动少、尿少深黄等症状得到改善;还可使便秘小鼠小肠碳末推进率明显加快、碳末排出时间明显缩短及湿粪计数颗粒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DTP可明显改善便秘小鼠各种症状和指标,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督脉论治与心-脑-肾轴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中分析了督脉的生理功能及经络联系,并回顾了数种疾病从督脉论治的近况,指出在人体内存在以督脉为中心的心脑肾轴,文中分析了该轴的病理表现,探讨了其治疗的途径,进一步提出,经络要从整体的研究入手,敢于探索现代医学所未能揭示的未知领域,才是中西医互促互进的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