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6小时下地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21例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人工压迫止血后加压包扎,无沙袋压迫,6小时后下地活动,观察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结果: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10.74%(13例)。结论: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无沙袋压迫,6小时下地活动安全可行,可减少患者的不适。  相似文献   

2.
肖会 《中外医疗》2013,32(7):5-5,7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加压包扎的方法与时间。方法选取肝癌且需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的患者174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58例。A、B、C3组以不同的加压包扎和时间组合,术后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及血肿发生,皮肤有无水疱及破损等。结果 3组术后出血或血肿发生率分别为1.79%、1.83%、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B组(P〈0.05)。结论绷带成"8字型"加压包扎6h,0.5kg沙袋加压6h,优于常规加压包扎方法。  相似文献   

3.
1 病案简介 患者,男性,72岁.因"发现血压增高15年,反复胸闷2年"于2002年3月29日拟"冠心病待排"收住入院,入院后予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左室造影术检查.术时先行左、右股动脉穿刺,均因血管扭曲穿刺未能成功,最后行左桡动脉穿刺手术终获成功.术后第二天下午患者下床解大便时突感右侧大腿穿刺处疼痛、肿胀,伴出汗、头晕、恶心感.  相似文献   

4.
陈美莲 《中外医疗》2014,(36):77-78
目的探讨缩短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加压包扎时长及提高术后舒适度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1—3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无肝素化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病人50例,调查病人术后加压包扎时长及肢体的表现。结果加压包扎时长≤4.5 h的病人中无出血、水泡并发症发生。加压包扎时长〉5 h病人中,发现有3例穿刺点包扎部位周围出现直径为1~2 cm的水泡,6例肢体温度下降,所有病人肢体均表现不同程度肿胀,且表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疼痛。结论适当缩短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加压包扎时长,可减少并发症,且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8岁,因阵发性心慌胸闷半年,加重20天,以“冠心病待排”收入院。经术前准备后于2000年9月8日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选右侧股动脉插管,术后拔鞘局部压迫半小时后加压包扎,6小时后撤沙袋,周围无血肿及渗血。20小时拆绷带,见穿刺点内侧约1cm×  相似文献   

6.
介入诊断、治疗已成为心血管内科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术后沙袋压迫及肢体制动时间长,造成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并且有可能增加血栓形成和皮肤受损的潜在危险。我们采用两组(实验组和常规组)经皮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沙袋压迫和术侧肢体制动的不同时间的方法,观察其与不良反应的关系。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观察对象为我科2 0 0 0年9月~2 0 0 2年1月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左室射频消融术患者,共5 8例,年龄33~74岁。1 2 方法 (1)均采用Judkin穿刺法行股动脉穿刺,动脉鞘管拔出后,按压2 0min ,胶布加压包扎,1kg沙…  相似文献   

7.
目的:冠状动脉支架术术后出血显著影响预后,如何减少术后出血,一直被广泛重视.方法:观察本院2006年1月~2011年11月本院对1152例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由于少见原因所致出血进行分析并处理.结果:介入术后给予穿刺部位压迫止血.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部位解除压迫后出血3例;股动脉穿刺予8字包扎后腹胀、呕吐致上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通过对冠心病介入术后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护理,能减少术后出血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脑血管造影行股动脉穿刺后,采用旋钮式动脉压迫器对股动脉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评价其止血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患者的感受进行舒适度评分。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行脑血管造影的患者120例,造影完毕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60例患者采用旋钮式动脉压迫器进行压迫止血,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压迫6~8h后拆除压迫器,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传统人工压迫的方式进行股动脉穿刺点止血,弹力绷带八字交叉进行加压包扎,24h后拆除绷带。结果 脑血管造影结束后,采用动脉压迫器组的止血操作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压迫器组右下肢制动时间显著少于人工压迫组(P<0.05),可以根据患者右下肢的感受调整压迫器的深度,患者术后舒适程度动脉压迫器组优于人工压迫组(P<0.05);压迫器用力点精准,力度可调,便于观察,术后并发症动脉压迫器组少于人工压迫组(P<0.05)。结论 动脉压迫器可以更好地对股动脉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能够人性化的调整压迫深度,减少右下肢制动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的术后焦虑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舒适度和对脑血管造影检查的依从性,可以在介入导管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股动脉迟发性血肿发生情况及血肿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股动脉迟发性血肿的临床特征、血肿发生情况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PCI术后30~80 h患者大、小便或轻微用劲时,穿刺部位及其周围突然出现疼痛或原有疼痛突然加重伴有局部肿胀、大汗、恶心,严重时出现低血压等异常变化.15例患者通过限制肢体活动,局部绷带继续加压包扎24~48 h,疼痛逐渐消失局部肿胀逐渐缩小;1例患者腹股沟下局部切开止血引流.结论:年龄偏大、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压增高增加了术后迟发性血肿发生的可能性.穿刺针刺入动脉血管部位不当是造成介入迟发性血肿的重要因素.抗栓药物联合应用促使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生.限制肢体活动,局部绷带继续加压包扎24~48 h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措施.如疗效欠佳可给予切开引流、止血等处理.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 2 0 0 2年 12月收治 1例右股动脉———大隐静脉瘘 ,术后恢复顺利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患者男 ,5 5岁。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心绞痛收住心内科 ,第一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于右股动脉穿刺置入 6Fr动脉鞘管 ,经造影考虑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回旋支狭窄。 5天后行PTCA +支架植入术 ,于右股动脉穿刺置入7Fr动脉鞘管 ,分别于左前降支及回旋支行球囊扩张及置入支架。PTCA +支架植入术后 9天检查发现右腹股沟连续机器样血管杂音及震颤。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查提示右股动脉穿刺点处见异常高速血流速 ,宽 0 4cm ,内见高速连续性…  相似文献   

11.
黄丽霞 《右江医学》2003,31(4):408-409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及明确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主要手段 ,目前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我科于 2 0 0 0年 6月~ 2 0 0 3年 1月共进行了 80例 ,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就其护理要点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 80例 ,男性 5 6例 ,女性 2 4例 ;年龄5 2~ 71岁 ,平均 6 5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13例 ,心绞痛 17例 ,可疑冠心病 5 0例。2 .方法 Seldingers法常规穿刺右侧股动脉 ,Judkins法行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术 ,术后拔除动脉鞘管 ,徒手压迫止血 15~ 2 0min ,加压包扎 ,右下肢制动并平卧 12h。3.结果 本组病例全…  相似文献   

12.
姜琳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2477-2478
目的:评价在冠脉介入术后,穿刺动脉应用血管封堵器Angio-Seal止血或常规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160例患者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分为两组,A组42例应用Angio-Seal封堵器;B组118例应用常规压迫止血作为对照组。记录加压包扎时间,卧床时间及并发症。结果:加压包扎时间A组0小时,B组(6.65±1.36)小时;卧床时间A组(2.1±0.6)小时,B组(31.4±3.9)小时;并发症A组显著低于B组。结论:Angio-Seal闭合器与手压止血比较明显缩短了卧床时间,无明显的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术后舒适度提高,方便了患者及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朱红欣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7):56-56,88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经桡动脉或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引起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将我院2001年1月-2009年1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102例按不同穿刺部位分为两组(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对两组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A、B、C、D四组),A、c组采用整体护理,B、D组采用普通护理。结果102例患者术后12h内发生低血压24例(23%),两组患者术后收缩压比较出现统计学差异,其余比较未出现统计学差异。结论整体护理方法对于不同穿刺部位的冠状动脉介入术均能起到很好的配合治疗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辉 《新疆医学》2006,36(2):143-14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按常规需压迫股动脉的时间为20~30分钟,穿刺口加压包扎,再以1kg沙袋压迫伤口16小时,穿刺一侧肢体制动12小时以上。在此期间易发生皮下出血、淤血、血肿、深静脉血栓、迷走神经反射致心率过缓、血压下降等各类并发症。从2003年2月以来应用Angio-Seal^TM血管闭合器止血,明显缩短术后的止血时间及患者肢体制动时间,并且减少了血管穿刺部位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由于其具有的特殊性,所以应重点给予患者护理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任亚娟  丁守良  英敏 《医学争鸣》2007,28(4):341-341
0 引言 冠心病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患者经股动脉穿刺做心脏相关检查和治疗后,因其穿刺点小,且为避免穿刺局部出血形成血肿,一般采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制动24 h的方法来止血. 由于包扎时间较长,使皮肤长时间受到机械性和化学性的刺激,患者常因此产生恐惧心理,担心不能忍受术后肢体制动带来的痛苦. 我科2004年起应用血管封堵器后,明显缩短了患者卧床时间,减少了术后不适感,提高了其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手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手术的204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探讨发生假性动脉瘤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结果:204例患者中有2例在术后72 h出现假性动脉瘤.在超声定位下,徒手压迫交通口处1h后,动脉压迫器加压包扎穿刺点24~72 h后复查超声,交通口闭合,假性动脉瘤痊愈.结论: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手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主要与术后制动不佳、肥胖和疾病因素等有关,对介入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预防假性动脉瘤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介入诊疗中常选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拔除股动脉鞘管(FSR)后,用压迫器或指压使股动脉壁上的穿刺孔封闭以止血,压迫15至20分钟后,观察穿刺点无渗血后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小时,24小时后拆除绷带。FSR中迷走反射及术后局部血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现将我院178例介入诊疗股动脉穿刺者术后压迫止血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为冠心病的主要易患因素之一,临床工作中会遇到大量需同时进行冠状动脉和肾动脉造影的患者。经股动脉途径用Judkin。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进行诊断陛冠状动脉造影,并用Judkins右量子状动脉造影导管行左右肾动脉造影,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89年Campeau等1省先报道了经桡动脉途径的心脏导管术,随后这一技术因较股动脉途径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更为方便,车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1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64岁.因"反复胸闷7年,加重3天"门诊入院.既往有高脂血症史,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否认嗜烟酒史,已绝经10余年.查体:神清,血压110/70 mm Hg,体温36.5度,呼吸18次/分.心界无扩大,心率85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律、非特异性ST-T改变;血脂示甘油三酯2.93 mmol/L、胆固醇7.9 mmol/L;心超示静息状态下未见明显异常;行冠脉造影提示右冠未见明显狭窄,左前降支近中端第一对角支开口处70%狭窄,内附有血栓,致血流明显变缓.左回旋支可见散在斑块,可见40%~50%狭窄,未做特殊处理.但术后当天发现右腹股沟穿刺处一小血肿约2.0 cm×2.0 cm,已予沙袋加压包扎6小时.术后4天患者诉右大腿根部胀痛伴行走时不适,血肿范围扩大,周围皮肤青紫,听诊可闻及杂音,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术后诊断:1、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Ⅱ级; 2、高脂血症;3、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予加强抗栓抗缺血治疗(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法安明,异舒吉),同时行B超检查.  相似文献   

20.
股动脉穿刺是行心脏介入术常用方法之一 ,为了避免出血 ,术后常规对穿刺点加压包扎 ,并以 0 .75~ 1kg砂袋压迫 8h ,嘱病人保持术侧肢体伸直制动 ,卧床休息 2 4h后方可下床活动[1] 。而笔者发现在介入术后常规护理中 ,病人由于砂袋压迫及术侧肢体制动时间过长 ,常引起烦躁 ,腰酸背痛 ,睡眠障碍 ,排尿困难等并发症。为此笔者采用减少穿刺点压迫时间 ,允许被动活动术侧肢体及改变体位等护理措施 ,与常规护理比较 ,在减少并发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7例患者均为 1998年 4月~ 2 0 0 0年 6月收住本院经股动脉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