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电极法与酶法测定血清中总二氧化碳(TCO2)的可靠性及临床应用,为临床方法的选择和实验结果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有关文件对酶法与电极法测定血清中TCO2进行相关性比较以及对两种测定方法的线性、精密度进行评价。结果酶法与电极法相关性比较,相关系数r=0.9811,预期相对偏差在15mmol/L时为-1.30%,在25mmol/L时为0.94%,在50mmol/L时为2.62%。酶法与电极法线性范围较宽,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9814X-1.4247和Y=0.9871X-0.6005,相关系数均为r=0.9997。两种方法的精密度均很好,酶法与电极法批内及总不精密度(用CV表示)均小于5.3%。结论酶法与电极法测定血清中的TCO2的相关性、线性、精密度均很好,具有可比性,均适用于临床实验室检测,各实验室可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液体试剂与干粉试剂酶法测定血清总二氧化碳的实验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梅  朱晓玲  张迎玖 《检验医学》2004,19(6):511-513
目的评价液体试剂与干粉试剂酶法测定血清总二氧化碳(TCO2)的可靠性.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有关文件对2种试剂测定血清TCO2进行相关性比较并对其线性、精密度进行评价.结果液体试剂与干粉试剂相关良好(r=0.976 0),预期相对偏差在15 mmol/L时为0.07%,在25 mmol/L时为0.16%,在50 mmol/L时为0.22%.2种试剂的线性范围均较宽,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995 9X-1.429 2和Y=0.978 7X-0.574 8,r分别为0.999 8和0.999 7.2种试剂的精密度均很好,其批内不精密度及总不精密度(CV)均<6.1%.结论液体试剂与干粉试剂测定血清中的TCO2的相关性、线性、精密度均很好,具有可比性,而液体试剂使用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液体试剂与干粉试剂酶法测定血清总二氧化碳 (TCO2 )的可靠性。方法 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有关文件对 2种试剂测定血清TCO2 进行相关性比较并对其线性、精密度进行评价。结果 液体试剂与干粉试剂相关良好 (r =0 .976 0 ) ,预期相对偏差在 15mmol/L时为 0 .0 7% ,在 2 5mmol/L时为 0 .16 % ,在 5 0mmol/L时为 0 .2 2 %。 2种试剂的线性范围均较宽 ,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 =0 .995 9X - 1.4 2 92和Y =0 .9787X - 0 .5 74 8,r分别为 0 .9998和 0 .9997。 2种试剂的精密度均很好 ,其批内不精密度及总不精密度 (CV)均 <6 .1%。结论 液体试剂与干粉试剂测定血清中的TCO2 的相关性、线性、精密度均很好 ,具有可比性 ,而液体试剂使用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患者样本分析葡萄糖氧化酶-氧电极法(简称电极法)和己糖激酶(HK)法测定血清葡萄糖(GLU)时的偏倚。方法 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舍(NCCLS)EP9—A文件,每天取患者样本8份,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定血清葡萄糖含量,共测定5d,记录检验结果,去除离群点,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并进行偏倚估计。结果 在进行患者葡萄糖测定时,电极法(Y)和HK法(X)测定结果的回归方程为:Y=0.9857X 0.08967,r^2=0.9992;电极法和HK法测定结果的预期相对偏倚在GLU=15mmo1/L时为0.80%,GLU=9mmo1/L时为0.44%,GLU=6mmo1/L时为0.00%,GLU=3mmo1/L时为1.67%。结论 电极法和HK法测定血清葡萄糖时,测定结果在低浓度时偏倚较大,在中、高浓度时偏倚较小,两法间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葡萄糖苷酶动力学法测定血清氯,在70~140mmol/L间线性良好,精密度试验批内变异系数为2.10%,批间变异系数为2.26%;平均回收率为99.2%,与电极法相关试验r=0.9525,Y酶法=3.4+0.98X电极法,差异不显著(P>0.05).TBIL84μmol/L,TG2.1mmol/L.Cho9.6mmo/L对测定结果无影响,试剂在4℃冰箱保存10d内起始吸光度不高于0.150.  相似文献   

6.
胡建兵  谢文  江芳  袁璐  郭韦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11):1045-1045,1047
目的验正测定HG-4A型火焰光度计测定K^+、Na^+的精密度和准确性。方法用3.0mmol/L锂内标准稀释液分别准确配制钾、钠系列标准应用液(1:200),采用一点定标分别测定K^+、Na^+,观察其线性关系。取10份血清标本做回收试验,用定值质控血清测定其精密度和准确性。结果K^+、Na^+测定值对浓度都呈现良好线性关系。K^+回归直线方程Y(测定值)=1.015X-0.087;相关系数r=0.9997;Na^+回归直线方程Y(N4定值)=0.998X+0.861,相关系数r=0.9995;精密度:K^+的批内CV=98.98%,批间CV=98.64%,Na^+的批内CV=99.58%,批间CV=99.24%。结论该仪器测定K^+、Na^+结果随浓度增加或降低,完全成正比例关系。日常测定中只需一点定标即可,给工作带来了方便。该仪器采用Li^+作为内标准物质,减少了由于雾化速度和火焰温度的波动而引起的误差,提高了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性,是一种测定K^+、Na^+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血细胞分析仪CRP测定性能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血细胞分析仪CRP测定的性能特点。方法对ABXMicrosCRP血细胞分析仪系统测定CRP的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稳定性和相关性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ABXMicrosCRP仪器测定CRP的精密度批内变异系数(CV)〈5.1%、批间CV〈10%及日间CV〈4.3%,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携带污染率小于1.20%;室温或4℃冷藏条件下保存的抗凝血标本48h内,CRP结果稳定性较好,相对偏差小于6.0%。线性范围1.0—70.0mg/L,检测低限可达1.0mg/L。该仪器测试的CRP结果和BNII仪器测试的结果(0—219.0mg/L范围)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2=0.9659(血清)、回归方程Y=0.9967X-0.3985;r^2=0.9594(全血)、Y=0.9088X-0.1382;仪器测定的血清CRP结果与全血CRP结果也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2=0.9527、Y=1.0017X-0.8982。通过测试溶血标本和高脂血症标本,发现对MicrosCRP测试方法无明显干扰。结论ABXMicrosCRP仪器测定的CRP结果准确、可靠,可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8.
三种肌酐测定方法偏倚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Jaffe速率法、肌酐酶法和干化学法测定血清(浆)肌酐的结果是否一致,并对其进行偏倚评估。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EP9-A文件方案,每天随机选取临床标本8份,分别用3种方法进行肌酐测定,共测定5d,记录结果,应用SPSS软件包对所测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方法问的偏倚。结果:以肌酐酶法为对比方法,对Jaffe速率法和干化学法进行评估。Jaffe速率法(Y1)与肌酐酶法(X)测定肌酐的回归方程为Y1=1.010X 14.911,相关系数r1^2=0.999;千化学法(Y2)与肌酐酶法(X)测定肌酐的回归方程为Y2=1.011X 9.847,相关系数r2^2=0.999。肌酐浓度为100μmol/L,500μmol/L,900μmol/L时,Jaffe速率法的相对偏倚分别为15.91%,3.98%,2.66%;干化学法的相对偏倚分别为10.95%,3.07%,2.19%。结论:3种方法测定血清(浆)肌酐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相对预期偏倚随肌酐浓度降低而增大;必须对肌酐测定的不同方法建立不同的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9.
酶法糖化血红蛋白试剂盒方法学比对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估一种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试剂盒的性能。方法酶法测定HbAlc,评价的方法学指标为试剂盒的线性范围、不精密度、抗干扰性、回收率,并分别与免疫法和高效液相(HPLC)法进行相关及偏倚分析。结果该试剂盒的检测在4.3-12.9%呈线性;不精密度测定低、中、高值批内及批间CV在0.89%~1.43%之间,总CV在1.77-2.16%;HbAlc标准为5.5%和10.5%其回收率分别为99.0%、102.1%;干扰实验:维生素C〈500mg/L、胆红素〈400mg/L、溶血素〈5000mg/L、乳糜〈2%时,对结果无明显干扰(干扰率(±5%)。酶法HbAlc与免疫法和HPLC法的测定结果比较其回归方程分别是:Y=1.0417X-0.7187和Y=0.9881X-0.0944,相关系数均为r=0.99,P〈0.05,检验方法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经验证酶法测定HbAlc与免疫法和高效液相法的偏倚都在允许范围内。结论酶法HbAlc试剂盒在不精密度、抗干扰性、线性范围均符合临床要求,与常规方法比较相关良好偏差较小,可完全满足临床对HbAlc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卤族元素溴、碘和氟离子以及类卤族元素硫氰酸和迭氮离子对不同测定氯离子方法的干扰情况。[方法]使用混合血清建立对照组和加入不同浓度可疑干扰物质的实验组,分别使用酶法、硫氰酸汞比色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硝酸汞滴定法测定血清氯化物,计算干扰百分率进行比较。[结果]样品中加入可疑干扰物终浓度达10mmol/L的溴化钾、83.3mmol/L的碘化钾、50.0mmol/L的氟化钠或100.0mmol/L的氟化钾、10mmol/L的硫氰酸钾和15.87mmol/L的迭氮钠对酶法测定氯化物无干扰:氟化物对测定氯化物的4种方法均无干扰;上述浓度的溴、碘、硫氰酸和迭氮离子对硫氰酸汞比色法和硝酸汞滴定法具有显著的正干扰作用;溴、碘和硫氰酸离子对离子选择电极法亦具有显著正干扰。[结论]卤族元素氟的化学性质与其它卤族元素:氯、溴、碘离子和类卤族元素:硫氰酸和迭氮离子不同,对氯化物测定无干扰,酶法测定血清氯化物在抗卤族元素和类卤族元素干扰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甾类糖苷化合物、胆固醇酯酶和胆固醇氧化酶制备的高亲和性酶化合物结合特殊表面活性荆,通过对测定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直接测定方法。方法本法与磷钨酸镁沉淀法和葡聚糖-氯化镁沉淀法相关性良好。结果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在10.0mmol/L以内对本法无显著干扰,磷钨酸镁沉浸法和葡聚糖-氯化镁沉淀法结果分别为相关系数(r)=0.9901、Y=1.0160X-0.0818和r=0.9960,Y=1.008 0X=0.0630,批内变异系数(CV)〈1.6%,日间CV〈2.1%,线性范围达5.4mmol/L,回收率(100±5)%。三酰甘油浓度达30mmol/L、抗坏血酸小于3.5mmol/L、血红蛋白小于4.8g/L和胆红素小于540μmol/L时无显著干扰。应当用纯的不同浓度的低密度脂蛋白加入准确定值的新鲜血清中观察脂蛋白在血清中的反应。结论本文建立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测定法,其性能指标符合临床使用要求。标本无需预处理,精密度好,准确性高,适用于各种自动生化分析仪。  相似文献   

12.
血清尿素丙酮酸氧化酶测定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血清尿素测定的新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脲酶、丙酮酸氧化酶、丙酮酸激酶与色原系统2,4-二氯苯酚、4-氨基安替比林,进行血清尿素浓度的酶法测定。结果磷酸盐缓冲液最适浓度为50mmol、pH7.2,最大吸收峰为510nm,线性范围为0~42mmol/L,显色稳定。精密度:批内(n=20)CV为1.89%~3.21%,批间(n=20)CV为1.96%~3.45%,回收率为96.2%~104.2%,平均回收率为99.5%。与酶偶联速率法比较,相关系数r=0.995,回归方程Y=1.023x+0.38,两法高度相关,正常参考值范围为儿童组2.20~8.50mmol/L,少年组2.60~8.60mmol/L,成人组2.85%~8.95mmol/L。结论本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其操作简便、灵敏快速、标本用量少、结果稳定,适用于全自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更适用于中小医院,有较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的稳定偶氮胂Ⅰ试剂测定血清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新的稳定偶氮肿I试剂,用于测定血清镁的含量。方法 采用贝克曼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终点法测定,并与UVP2450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相比较。结果 ①测定波长,570hm为主波长,700hm为次波长;②稳定性,显色后30分钟内稳定;③线性范围,在0.25~2.41mmol/L之间线性良好,回归方程Y=1.006X 0.03,r^2=0.9971:④回收率,98~101%之间;⑤精密度,批内3.1%,批间1.1%;⑥方法学比较,与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相比较,Y=1.05X-0.06,r^2=0.9900。相关良好。⑦在钙离子浓度为0.80~6.40mmol/L范围内.不受干扰;⑧稳定性,开盖后至少稳定3天。结论 应用新的稳定偶氮肿Ⅰ试剂进行血清镁的全自动分析测定,其抗干扰性、络合镁特异性、反应的灵敏度、精密度均良好。且试剂安全、稳定,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床旁检测(POCT)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准确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88例疑似糖尿病者行POCT方法测定HbAlc和实验室方法测定血浆血糖及HbAlc。将POCT方法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及HbAlc的结果与相应静脉血的实验室测定结果作比较,评估POCT与实验室方法检测血糖和HbAlc的相关系数、平均偏差和一致性限度(LOA)等,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两种方法测定值的相关系数为:血糖r=0.98,HbAlc r=0.95。血糖的平均偏差为0.36mmol/L(95%CI:0.13~0.62,LOA:-2.07~2.79mmol/L;P=0.007),HbAlc的平均偏差为0.02%(95%CI:-0.07%~0.09%;LOA:-0.66%~0.68%;P=0.95)。结论POCT检测HbAlc的结果准确可靠,方便实用,适于社区居民现场检测,以监测DM的疗效;而POCT检测血糖的结果尚需通过实验室血糖检测进行定期校正,不能直接用于DM诊断。  相似文献   

15.
郭华 《检验医学》2012,(10):813-815
目的评价酶法测定钠离子的性能。方法评价血清钠离子酶法试剂的准确性、精密度、开盖稳定性、线性、与电极法的相关性、回收率及抗干扰性。结果酶法测定钠离子的变异系数(CV)<2%,定标周期能够维持5 d,准确度满足朗道质控品要求,线性范围达到100~160 mmol/L,与电极法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89 9],回收率为100.9%,在胆红素≤600μmol/L、甘油三酯≤20 mmol/L、维生素C≤0.5 g/L、血红蛋白≤10 g/L、铵离子≤25 mmol/L、钾离子≤10 mmol/L、镁离子≤5 mmol/L、钙离子≤5 mmol/L、锌离子≤50 mmol/L、铜离子≤50 mmol/L对钠离子测定无明显干扰。结论钠离子酶法试剂有较好的重复性、准确性和稳定性,线性良好,抗干扰能力强,能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血清Ⅳ型胶原蛋白的方法进行临床实验评价。方法实验评价包括精密度、线性测定、前带反应、相关性、回收实验以及干扰实验。结果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Ⅳ型胶原蛋白批内精密度测定CV%为2.47%~3.48%,批间精密度测定CV%为3.46%~4.07%,回收率为96.2%~99.3%。线性测定良好,可接受范围为800ng/mL,回归方程为Y=1.0118X-1.7883,不同质量浓度的标准品检测相关性r2—0.9999,Y=1.0031X-1.2362。对胆红素、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均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结论利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在全自动生化仪上测定血清Ⅳ型胶原蛋白的结果符合临床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免疫透射浊度法测定血清前白蛋白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免疫透射浊度法测定血清前白蛋白(PA)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浊度法在岛津CL-7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PA。结果血清PA的检出限为20~670mg/L,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57%,3.79%;回收率为(97.5~103.8)%。该法(X)与免疫散射浊度法(y)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83,相关方程Y=5.528 0.974X。血清甘油三酯(TG)浓度3.5mmol/L以下,血红蛋白(Hb)浓度5g/L以下,胆红素浓度400μmol/L以下对测定基本无干扰。结论此法测定血清前白蛋白操作简单,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准确性高,适用于全自动分析仪在常规实验室测定。  相似文献   

18.
液体单试剂酶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洁  顾国宝  华俊  卢燕  李静 《检验医学》2006,21(1):52-54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单试剂酶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HCO3^-)。方法利用自配单试剂建立了两点法的检测方法,可满足全自动和手工测定,用Bayer 1650生化仪对本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本法的线性范围可达50mmol/L,批内变异系数(CV)为2.48%,批间CV为3.24%,平均回收率102.8%,与血气分析仪(X)相关良好,Y=1.019X-0.745,r=0.9903,黄疸、脂血、溶血标本对结果几乎无影响,健康人静脉血HCO3^-浓度为21.5~32.3mmol/L。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反应特异、灵敏准确、试剂较稳定,适用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9.
对吡喃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中葡萄糖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毗喃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中的葡萄糖进行评价。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试验和方法间比较试验。结果检测限为0.039mmol/L,反应进程检测低值血清498s时吸光度趋于稳定,反应吸光度为0.35A;检测高值血清10min时吸光度趋于稳定,反应吸光度为2.0A,批内CV低、中、高值分别为0.70%、0.58%、0.70%,日间CV低、高值分别为2.32%、0.63%,线性范围36.61mmol/L,平均回收率102.7%,血红蛋白14.2g/L以下、总胆红素546.65μmol/L以下、甘油三酯25.78mmol/L以下、维生素C(Vc)100mg/dL以下无显著性干扰,与己糖激酶法相关,Y=0.9906X-0.0412,r=0.9998;与葡萄糖氧化酶法相关,Y=0.9980X-0.0379,r=0.9998,相关良好。结论该法简单、稳定,与己糖激酶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相关性良好,能较好地抗溶血、黄疸、乳糜、Vc的干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综合氧化法与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中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性能。[方法]通过测定精密度、准确性及各种于扰物等的影响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二法的精密度接近,均符合临床要求。准确度用罗氏高低值质控血清做测定依据,平均中靶率综合法与钒酸法分别为总胆是87.6%和81.5%,直胆是86.9%与82.9%。综合氧化法稍优。二法的线性范围综合法明显领先;二法对溶血与脂血的干扰,综合法总胆在Hb〉7.4g/L时开始有干扰,而钒酸法1.9g,/L时就发生干扰.但二者的相关性良好。Y(综)=0.9127X(钒)-3.3999R^2=0.9901。[结论]二法在临床应用中均能达到各项指标,但综合氧化法呈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