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41例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室肥厚(LVH)患者予口服缬沙坦6个月,记录缬沙坦对EH患者的降压效果,并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量治疗前后左室重量指数,观察缬沙坦对EH患者LVH的逆转作用。结果显示,缬沙坦能平稳降低24h血压且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减低(P<0.05)。提示缬沙坦能有效地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能显著逆转其左心室肥厚,且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LVH)逆转情况.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EH合并LVH病例81例,给予口服厄贝沙坦治疗12月,观察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超声测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逆转.结论厄贝沙坦能有效逆转左室肥厚,在临床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国产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的疗效及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52例EH患者予国产厄贝沙坦150~300mg/d,顿服。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查24h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结果 厄贝沙坦能有效降低EH患者24h血压、逆转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肥厚、降低左心室重量指数。结论 国产厄贝沙坦能降低EH患者的24h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逆转情况。方法选择近年来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病例60例,给予口服缬沙坦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重量指数超声测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逆转。结论缬沙坦能有效逆转左室肥厚,在临床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逆转情况。方法选择近年来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病例60例,给予口服缬沙坦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重量指数超声测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逆转。结论缬沙坦能有效逆转左室肥厚,在临床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性左室肥厚(EH—LVH)是长期压力负荷增高的代偿,造成心肌重量增加,进而影响心脏舒张,诱发或加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猝死等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保护靶器官为临床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高血压(EH)引起的左心室肥厚(LVH)是引发各种心血管并发症的具有独立作用的危险因素。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延缓和(或)逆转左室肥厚,从而降低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现已证实,ACEI类药物对高血压心脏结构及功能有保护作用。2002年2月~2003年12月我院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EH)所致左室肥厚(LVH)直接影响心脏功能及预后,厄贝沙坦(商品名:吉加,江苏恒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能逆转LVH,现将本院接受吉加治疗49例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猝死事件发生率较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病人明显增高 [1 ] ,且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治疗高血压 ,不仅要降低血压 ,更重要的是逆转心室肥厚 ,保护靶器官。我们应用安体舒通、卡托普利和小剂量双氢克尿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 ,观察降压及对左室肥厚逆转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6 5例来自本院 1997年 2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门诊病人。诊断均符合 1993年 WHO/ ISH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肝肾疾病患者。左室肥厚诊断标准符合下列任何一…  相似文献   

10.
盛国安 《浙江实用医学》2003,8(4):210-210,212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LVH)与动态脉压的影响。方法 53例老年高血压(EH)伴LVH患者服药前行动态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并于服药后8周进行复查比较。结果 53例EH伴LVH患者服用比索洛尔8周后,24小时平均脉压、白昼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均明显下降。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明显降低,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比索洛尔可使老年EH患者动态脉压降低,左室肥厚逆转及左室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1.
观察23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应用倍他乐克治疗10 ̄12周后,血压、心率明显下降(P〈0.01及0.05),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重量指数(LVMI)明显下降(P〈0.05),E/A比值明显升高(P〈0.01)。提示倍他乐克既可降压又可使高血压性左室肥厚逆转,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左室肥厚是典型的高血压性心脏病表现,它可导致心室肥厚与僵硬,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同时降低冠脉储备能力,加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因此,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逆转左室肥厚,是高血压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为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试加用了心肌能量代谢药物曲美他嗪,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且简便易行,价格低廉,病人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心肌肥厚逆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琦 《中国医刊》2002,37(10):14-15
1 左室肥厚是心血管事件独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性心脏损害与动脉血压的升高有关。它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 (LVH)、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及冠状动脉血流异常。左室肥厚 (LVH)是一个独立于血压之外的增加总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LVH对心脏的直接作用是增加心衰和心律失常 ,减少冠脉血流储备、增加心肌缺血事件。因而 ,逆转左室肥厚已成为降压治疗的重要目标。在成年人群中 ,LVH的检出率为 2 5 %至 5 % ;而在高血压病患者中 ,LVH的发生率为 15 %至2 0 %。Framingham心脏研究随访 4年发现 ,左室心…  相似文献   

14.
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崇良  刘勇  贺美先 《医学综述》2001,7(10):616-617
高血压左室肥厚 (LVH)是一项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按心电图的LVH诊断标准 ,其检出率为 3%~ 10 %,而用超声心动图则检出率为 30 %~ 40 %。可以计算左室重量指数并测量左心室后壁厚度和室间隔厚度来诊断LVH。现已肯定 ,LVH无论是心肌本身的肥大还是其间质的增生 ,在一定条件下均可逆转。1 左心室肥厚逆转的病理生理意义[1 ]1 1 降低心室僵硬度、改善心室充盈 随着左室肥大和间质增生逆转 ,可使僵硬度降低和左室舒张功能改善。但临床证明 ,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的改善和结构的逆转 ,两者并非同步 ,在时间和程度上 ,功能的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降压疗效及其对原发性高血压(EH)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100例EH患者口服替米沙坦40~80mg,1次/d,治疗12周后用动态Bp监测仪记录降压效果,用超声心动图测量LVH患者的左心室肥厚的改善情况.结果 替米沙坦可平稳下降24h Bp,并能有效逆转左室肥厚(治疗前后LVMI P<0.01).  相似文献   

16.
观察氯沙坦对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降压及逆转左室肥厚疗效。方法:选择30例初诊的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监测其经氯沙坦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及左室重量指数。30例患者治疗六月后,血压及左室重量指标均有效降低。结论:氯沙坦在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同时也能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拜新同与洛汀新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疗效,并且与络活喜和代文对照组进行对比,治疗 24周观察血压降低和左室肥厚逆转情况.实验结果表明 :拜新同与洛汀新联用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及左室肥厚逆转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降压疗效及其对原发性高血压 (EH)左室肥厚 (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60例患者口服卡维地洛 1 0~ 2 0 mg,2次 / d,治疗半年 ,用动态血压仪记录卡维地洛治疗 EH的降压效果 ,用超声心动图测量 LVH的逆转情况。结果 :卡维地洛可使 2 4 h血压平稳下降 ,且左室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减低 (P<0 .0 1 )。结论 :卡维地洛能有效地控制血压的升高 ,对 EH的 LVH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QT离散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旨在探讨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逆转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并不单纯与血压升高的水平有关,必须结合患者总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合并的靶器官损害作全面评价。治疗目标及预后判断也必须以此为基础。目前研究认为,高血压(EH)对心脏蕈塑不但可使收缩功能受损,还可使其舒张功能受损,而且舒张功能异常早在无左室肥厚时即已出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变化的意义. 方法 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伴左室肥厚组(EH+LVH组)和不伴左室肥厚组(EH组),给予氯沙坦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浆TGF-β1的变化. 结果 经过氯沙坦治疗后,EH+LVH组和EH组血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EH+LVH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较治疗前显著减低,E/A显著升高,左室重量指数(LVMI)显著降低(P<0.01),同时EH+LVH组血浆TGF-β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EH组血浆TGF-β1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TGF-β1水平与LVMI呈正相关(P<0.01),而与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伴左室肥厚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TGF-β1升高,降低TGF-β1表达,可能是氯沙坦逆转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