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鼻出血的主要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老年人鼻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治愈率为98.03%,其中1例3个月内同一部位再发出血,出血部位位于鼻中隔前下部与下鼻甲粘连处,余50例3个月内未再发鼻出血,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人鼻出血与全身因素尤其是高血压有关,鼻腔填塞尤其是鼻内镜下鼻出血止血术后再行鼻腔填塞是治疗老年鼻出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郭丹 《河南医学研究》2000,9(2):169-170
目的 :探讨鼻出血的原因、部位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 12 6例急诊鼻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总结。结果 :鼻出血原因中以高血压多见占 5 5 .6%。好发部位 40岁以上以鼻腔后部多见占 44.7% ,40岁以下以黎氏区多见占 5 1.4%。结论 : 有 12 0例应用前后鼻孔填塞治疗急性鼻出血取得较好疗效 ,占 95 .2 4% ,另有 6例采用颈外动脉结扎或填塞术后止血 ,占 4.76%。  相似文献   

3.
于艳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3):1131-1132
高血压致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老年人鼻出血部位多发于鼻腔后段鼻咽静脉丛,少数可见于鼻中隔前下方利特尔血管丛以及鼻腔其他部位。严重鼻出血如不能及时止血救治可致休克或窒息而危及生命。2003年6月~2006年5月我科收治老年高血压致鼻出血患者27例,经鼻腔填塞,应用降血压、止血药物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均临床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60岁~79岁,平均67.6岁。入院时血压160~240/100~140m m H g。一侧鼻腔出血25例,双侧鼻腔出血2例。2护理2.1急救护理高血压致鼻出血往往出血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腔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6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经鼻内镜检查出血部位进行双极电凝止血,用明胶海绵对创面进行精确地保护性填塞治疗,同时血压高者控制血压,鼻腔有感染者抗感染治疗。结果56例患者均经一次治愈,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鼻腔同一部位无出血。结论经鼻内镜检查治疗难治性鼻出血,能够迅速、准确的止血,效果明显、方法简单,病人痛苦小、费用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鼻出血143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 991年 8月至 1 999年 8月 8年间收治老年鼻出血患者 1 43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老年鼻出血患者 1 43例 ,占同期鼻出血住院患者的 40 .2 %。其中男 99例 ,女 44例 ;年龄 60~ 80岁 ,就诊时间最短 2 h,最长 6d;平均住院天数 1 2 .86d。2 出血部位及处理措施 鼻腔后部出血者5 9例 ,鼻中隔前下方出血者 80例 ,出血部位不明者 4例。鼻中隔前下方出血者 ,行前鼻孔凡士林纱条或碘仿纱条填塞 ,留置 2 4~ 48h,出血部位位于鼻腔后部者 ,则用碘仿纱条行前、后鼻孔填塞 ,留置 2~ 5 d。填塞一次即可有效止血者 1 3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腔出血的常见部位及各种止血方法的优缺点,寻找一种有效、安全、痛苦较小的治疗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收治住院的重度鼻出血病人的出血部位,治疗方法.结果 鼻后部出血者76例(69.1%),前部出血者14洲(12.7%),不明部位出血者20(18.2%).40例(36.4%)病人采用鼻内镜下烧灼止血方法,效果肯定;70例(63.6%)病人采用其他方法止血,虽达到治疗目的 ,但病人痛苦较大,或者花费较多.结论 鼻窦镜下查明出血点,采用烧灼止血的方法是鼻出血较好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使用鼻腔镜治疗患者难治性鼻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安抚鼻出血患者的情绪,对有高血压的患者在口服降压药的同时,应用4mg的肾上腺素加上1%地卡因20ml进行鼻腔黏膜麻醉和压迫性,每次3min止血3次,共约10min.用吸引管清除鼻腔内积留的凝血块,再在鼻腔镜下以可疑出血部位为基准,置入2%地卡因(含1:1000肾上腺素)棉片,根据棉片血染的部位进一步的判断出血位置,待鼻腔出血暂时稳定后,在30°鼻内镜引导下查找鼻腔出血点,明确患者出血点后可采用铬酸、单极电凝或微波探头、射频治疗等,进行止血治疗.结果 鼻出血部位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40~49岁年龄组以下鼻道顶部出血最为常见(24/31,77.4%);50~59岁年龄组以下鼻道顶部与鼻中隔部出血较为常见,分别为(13/26,50%)和(11/26,42.3%);出血部位依次为下鼻道顶部(46/75,61.3%)、鼻中隔部(24/75,32%)、中鼻道后上部(5/75,6.7%);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恢复良好,均未再出血.结论 鼻内镜下微波、射频或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有视野清晰、操作准确、止血彻底、患者痛苦小、明显减少并发症等优点,易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老年性鼻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芳 《华夏医学》2006,19(5):901-902
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导致的鼻出血以老年人为多,在发生鼻出血的全身性疾病中,以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为首位,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我院2003~2005年收治31例鼻出血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65~84岁,平均67.5岁,一侧鼻腔出血23例,两侧鼻腔出血8例,入院时平均血压155/90mmHg,伴高脂血症5例,糖尿病2例,鼻中隔偏曲3例。1.2治疗方法对31例鼻出血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在鼻腔活动性出血期均及时在鼻内窥镜直视下进行烧灼或填塞等进行止血治疗,同时应用长效心痛定等药…  相似文献   

9.
鼻腔深部出血止血方法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友军  高杰 《吉林医学》2011,32(15):2996-2996
目的:通过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的诊治对鼻腔深部出血采用填塞及射频治疗鼻腔深部出血两种止血方法的比较观察探求最优的止血方法。方法:选取138例患者经鼻内窥镜采用填塞/射频治疗鼻腔深部出血,观察各种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种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填塞患者的痛苦较大,使用射频治疗患者痛苦小,再次出血少。结论:两种止血方法比较各有所长,鼻内镜下射频治疗有一定的优势,诊治老年顽固性鼻出血效果好,患者痛苦小、危险性少,容易接受,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出血的常见原因、部位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鼻出血原因中鼻腔局部疾病所致鼻出血发病率最高,共198例,占77.3%,全身疾病所致鼻出血42例,占16.4%;出血部位中鼻中隔出血196例(76.6%),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后鼻道(25例,9.8%)及中鼻道或中鼻甲(17例,6.6%)出血。行微波治疗、医用油纱条填塞或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止血53例,后鼻孔填塞25例,鼻内窥镜下结合双极电凝止血治疗196例,1例行颌外动脉栓塞联合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止血,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鼻出血病因复杂,鼻腔局部疾病为其主要病因;出血部位鼻中隔黎氏区出血最为常见;针对不同病因鼻内窥镜下结合双极电凝治疗为鼻出血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2012年2月一2012年10月沈阳市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门诊收治的156例HSP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98例,显效34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8.7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共108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及单纯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72例采用西药加扶正化瘀中药治疗,采用经期抗炎及经间期中药治疗;单纯西医对照组36例单用西药治疗,采用经期抗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1.67%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既减少了西药治疗剂量大、副作用多、复发率高的弊端,又弥补了中药治疗见效慢的不足,明显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高血压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肾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肾性高血压患者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及24h尿蛋白量(UAE)的变化。结果:本组40例,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0%;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无一例患者因不能耐受而退出治疗;治疗后血BUN、SCr和24h尿蛋白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肾性高血压可降低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及尿蛋白水平,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4例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125例(观察组),对照组89例,常规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70例,显效40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痊愈27例,显效22例,有效2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77.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明显好于单用西药组。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内胆汁淤积5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具有肝内胆汁淤积的病例96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以下简称1组)52例,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组(以下简称2组)44例,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有效率1组在94.23%,2组86.36%(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中医药在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实施情况与治疗效果。方法:采取问卷形式,从江西省定点医院收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历信息,以患者姓名和医院名称对接转院前后病历,获取患者从首次入院至治愈出院的完整信息。统计中医药应用患者数,计算中医药实施度:中医药应用患者数/患者总数×100%,以反映中医药实施情况。比较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纯西医治疗患者间平均住院时长、平均病毒核酸转阴时长和发热时长中位数。结果:本次研究共从50家定点医院收集了78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完整住院信息,占江西省内总患者数的83.7%。江西省首批确诊患者即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共有739例进行了中医药干预,中医药总实施度为94.3%,且中医药实施度在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4类患者中依次递增。普通型患者中,连花清瘟颗粒(胶囊)结合西医、清肺排毒汤结合西医或口服中成药结合西医等3种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均显著优于纯西医治疗。结论:中医药在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过程中实施较早,实施度高;结合西医治疗,清肺排毒汤、连花清瘟颗粒(胶囊)或口服中成药能有效促进普通型患者康复。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应坚持中西医结合政策方针,以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儿童慢性鼻窦炎120例,分别用中西医结合作为治疗组,单纯西药作为对照组,统计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评定及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张向元 《当代医学》2014,(12):157-158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患者临床效果。方法以内江市东兴区椑木中心卫生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74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n=37)。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每天口服2次雷尼替丁,0.15 g/次,14 d为1个疗程。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服用2次/d克拉霉素片,0.5 g/次,服用阿莫西林2 g/d,同时加用中药组方。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64.86%。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5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糖尿病眼底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组55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辨证施治。对照组29例,常规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23例,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2%;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明显好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