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细胞凋亡与Fas、Fas配体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凋亡Fas、Fas配体(FasL)表达其意义。方法:光镜下观察35例子宫内膜癌及15例子宫内膜增生HE染色石蜡切片中的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组织中Fas及FasL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中细胞AI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增生。在子宫内膜癌中高AI与高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大于1/2及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生存率低有关。Fas表达阳性率在子宫内膜癌中明显低于子宫内膜增生。FasL表达阳性率在子宫内膜癌中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结论:细胞凋亡异常在子宫内膜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AI对判断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Fas、FasL表达异常可导致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凋亡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凋亡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的负调节机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凋亡对维持月经周期中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在位及异位内膜和正常内膜相比有功能上的不同,这些不同将导致逆流的子宫内膜细胞成活并形成EMs,其中凋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就凋亡在正常子宫内膜的生理功能和在EMs在位、异位内膜调节的改变,凋亡在EMs恶变中的作用及凋亡与EMs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王红霞  张贵宇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2):114-117,I000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表达及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对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HUA、KLE生长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RT-PCR检测PPARs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表达;用MTT比色法分别检测罗格列酮作用于子宫内膜癌细胞HHUA、KLE不同时间后的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 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RT-PCR结果显示,两种子宫内膜癌细胞中均有PPARαPPARγmRNA表达,未见到PPARβmRNA表达;罗格列酮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结果显示盐酸罗格列酮作用于人子宫内膜癌细胞24h后,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_1期;荧光显微镜,TUNEL检测显示, 200μmol/L罗格列酮作用子宫内膜癌细胞24h后出现典型的凋亡现象,细胞凋亡率为(18.3±1.9)%,与对照组(2.66±0.4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促进细胞凋亡,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PPARγ途径诱导了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PTEN基因表达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PTEN基因表达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兰(MTT)法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在不同浓度米非司酮作用24h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PTEN蛋白表达率、增殖率和凋亡率;应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米非司酮能够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的增殖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AO荧光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表明,经米非司酮培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出现了典型的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变化;米非司酮能够使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出现细胞周期阻滞,使其停滞于G1 期,降低S期细胞比例;PTEN蛋白的表达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米非司酮能够明显抑制人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体外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促凋亡作用与上调PTEN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子宫肌瘤细胞凋亡及增殖状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与凋亡调控基因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2000~2001年应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ty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子宫肌瘤和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细胞凋亡和凋亡调控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子宫肌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子宫肌层组织(P<0.01)。子宫肌瘤组织中PCNA蛋白阳性率高于正常子宫肌层组织(P<0.01)。凋亡细胞多分布在PCNA蛋白阴性区,阳性区仅有少量分布,且PCNA阴性区细胞凋亡指数高于阳性区。结论 细胞凋亡失控在子宫肌瘤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CNA蛋白表达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子宫平滑肌瘤的细胞增殖信息,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增殖和(或)凋亡失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常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存在着周期性、自发性的细胞凋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存在着凋亡相关因子的改变。众多研究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凋亡促进基因fas/fasl表达减低,凋亡抑制基因bcl-2,survivin的表达增强。临床上许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通过调节细胞凋亡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目的。就凋亡在正常子宫内膜的生理功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及异位内膜调节改变中的作用、凋亡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的关系等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作用下人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凋亡率与凋亡抑制蛋白Bcl-xl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blotting法检测阿司匹林对Bcl-xl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①阿司匹林引起细胞阻滞在G1期,细胞凋亡率增加,与药物作用浓度相关(P<0.05);②阿司匹林降低Bcl-xl蛋白的表达,与药物作用浓度相关(P<0.05);③Ishikawa细胞凋亡率与Bcl-xl蛋白的表达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r=-0.873,P<0.05)。结论:Bcl-xl蛋白在阿司匹林促进子宫内膜腺癌细胞凋亡的调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凋亡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存在着周期性、自发性的细胞凋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存在着凋亡相关因子的改变.众多研究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凋亡促进基因fas/fasl表达减低,凋亡抑制基因bcl-2,survivin的表达增强.临床上许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通过调节细胞凋亡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目的.就凋亡在正常子宫内膜的生理功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及异位内膜调节改变中的作用、凋亡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的关系等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RD4抑制剂JQ1与醋酸甲羟孕酮(MPA)单独或联合作用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JQ1与MPA单独或联合作用于孕激素敏感的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和孕激素不敏感的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 3、PARP、cleaved PARP及mTOR/Akt通路等相关蛋白的表达。利用siRNA沉默BRD4后,MTT法检测BRD4 siRNA与MPA联用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在孕激素敏感的Ishikawa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较,JQ1组、MPA组、JQ1+MPA组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均<0.05),其中JQ1+MPA组的细胞增殖率最低,析因分析提示JQ1与MPA有交互作用(P<0.05);JQ1组、MPA组、JQ1+MPA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均<0.05),凋亡相关蛋白变化明显,其中JQ1+MPA组的细胞凋亡率增加最为显著(P<0.05),凋亡相关蛋白变化最大。利用siRNA沉默BRD4后观察联合MPA的作用显示,与对照组比较,BRD4 siRNA组、MPA组、BRD4 siRNA+MPA组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均<0.05),其中BRD4 siRNA+MPA组的细胞增殖率最低。结论:BRD4抑制剂JQ1联合MPA对孕激素敏感的子宫内膜癌细胞有较好的增殖抑制及凋亡作用,其可能机制与抑制mTOR/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米非司酮对离体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分组加入米非司酮后的生长情况及形态学变化 ,并检测其凋亡率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方法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的异位子宫内膜离体组织进行培养 ,在相同的生长期加入一定剂量米非司酮后 ,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并用TUNEL法检测其凋亡率。结果 :加入米非司酮后 ,细胞生长速度减慢 ,其凋亡率较未用药组明显增加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米非司酮对异位细胞有抑制作用 ,并诱导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凋亡 ,应用于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金雀黄素诱导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凋亡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金雀黄素(Genistein,GEN)诱导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凋亡,探讨金雀黄素诱导HEC-1B细胞凋亡与抑癌基因PTEN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抑癌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金雀黄素诱导HEC-1B细胞的凋亡,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金雀黄素可上调HEC-1B细胞抑癌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结论金雀黄素能够诱导HEC-1B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HEC-1B细胞PTEN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2.
脂联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脂联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信号的传导。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及RT-PCR法检测子宫内膜癌Ishikawa3-H-12细胞AdipoR1/R2蛋白及mRNA的表达,不同浓度脂联素(2.5,5,10,20μg/ml)作用子宫内膜癌细胞30min,Western blot检测AMPK磷酸化程度,不同浓度脂联素作用细胞48h及AMPK抑制剂(复合物C)预处理后脂联素再作用48h后,MTT试验及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结果:子宫内膜癌Ishikawa3-H-12细胞AdipoR1/R2蛋白呈棕黄色颗粒状表达,并可见AdipoR1/R2基因表达。除2.5μg/ml浓度外,其余浓度组脂联素均显著诱导AMPK磷酸化,不同浓度组AMPK活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985,P0.01),脂联素以浓度依赖模式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AMPK活化。脂联素以浓度依赖模式显著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F=13.322,P0.01),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F=46.826,P0.01),复合物C可以阻断脂联素诱导的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结论:脂联素可能通过影响AMPK信号通路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13.
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细胞凋亡在生物有机体的正常生理调节和病理过程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来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异位内膜组织腹腔液中活化的巨噬细胞受累所致。凋亡可出现于在位和异位的子宫内主腹腔液巨噬细胞中并受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家族的调控,凋亡在子宫内闰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bcl-2/bax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32例EM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组织,选取同期28例因浆膜下子宫肌瘤手术并经病理证实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采用RT-PCR法检测子宫内膜内质网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78,GRP-78)、葡萄糖调节蛋白-94(glucose-regulated protein94,GRP-94)和凋亡因子Caspase-12、Caspase-3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内膜GRP78、GRP94和Caspase-12、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EM患者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且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在位子宫内膜;EM患者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GRP78、GRP94和Caspase-12、Caspase-3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且异位子宫内膜GRP78、GRP94和Caspase-12、Caspase-3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在位子宫内膜。结论 EM患者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减少,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下调可能是EM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增殖症与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及其与凋亡相关基因产物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TUNEL法检测正常增殖期、增殖症及癌变子宫内膜组织标本的凋亡细胞,应用组免法检测Bcl 2、P53、Fas及Fas L抗原。结果:(1)与正常增殖期相比,增殖症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凋亡细胞比率高,Bcl 2 蛋白含量高,Fas、Fas L蛋白含量低下;(2)内膜癌癌细胞中凋亡细胞比率高,Bcl 2蛋白含量低,1/3标本中Fas、Fas L蛋白含量丰富;(3)P53 仅存在于12% 的内膜癌细胞核内。结论:增殖症内膜凋亡细胞增多显示了良性病变内膜中细胞凋亡对过度增生的抑制。内膜癌细胞凋亡增多则与Bcl 2 低表达,Fas、Fas L高表达及P53部分表达相伴,表明癌变内膜中细胞凋亡调控受多种基因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mu-miR-141在早孕小鼠胚胎着床前、后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荧光定量PCR(FQ-PCR)及原位杂交检测早孕小鼠胚胎着床前、后子宫内膜mmu-miR-141的表达;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孕第4日(d 4)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被mmu-miR-141抑制剂作用72 h后其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mu-miR-141在小鼠胚胎着床后(d 6)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着床前(d 4)(P<0.05),且表达于基质细胞;其表达下调能使基质细胞增殖活力下降(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1)。结论:mmu-miR-141通过调控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增殖或凋亡,在早孕小鼠胚胎着床前、后的子宫内膜组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对体外培养的异位的和正常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处理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0~60小时细胞抑制情况,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36小时异位的和正常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变化。结果: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呈时间和剂量方式抑制细胞的生长增殖,且相同浓度后者作用更强。药物作用36小时,各组细胞均发生从G1期到S期的抑制,且各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结论:①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但后者作用更强。②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对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不如对异位细胞的作用强。  相似文献   

18.
凋亡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的负调节机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凋亡对维持月经周期中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在位及异位内膜和正常内膜相比有功能上的不同,这些不同将导致逆流的子宫内膜细胞成活并形成EMs,其中凋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就凋亡在正常子宫内膜的生理功能和在EMs在位、异位内膜调节的改变,凋亡在EMs恶变中的作用及凋亡与EMs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人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米非司酮处理,观察米非司酮对细胞形态的影响,MTT法检测米非司酮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检测米非司酮处理细胞后子宫内膜发育相关基因ESR1和PGR的含量、坏死途径蛋白p-MLKL、RIPK3的表达和凋亡途径蛋白Bax、procaspase3/caspase3的变化。结果:经米非司酮处理后,人子宫内膜细胞细胞形态明显变差,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变弱,且随着米非司酮处理浓度增加,其对细胞生长的毒性作用加强;米非司酮处理的细胞中ESR1和PGR含量明显减少,而坏死途径蛋白p-MLKL、RIPK3表达和凋亡途径蛋白Bax、pro-caspase3/caspase3表达增加。结论:米非司酮可促进人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和坏死而抑制其细胞增殖,其作用可能与调节ESR1/PGR含量、坏死途径蛋白p-MLKL/RIPK3及凋亡途径蛋白Bax/pro-caspase 3/caspase 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肿瘤坏死因子与女性生殖器官的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凋亡的妄动和发展需多种基因如癌基因、抑癌基因、病毒基因及基因产物如细胞因子的参与。肿瘤坏死因子是其中重要的细胞因子,在女性生殖器官中能促进卵巢颗粒细胞、黄体及子宫内膜功能层细胞的凋亡,从而在女性生殖器官的生理学特性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