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云南省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云南省昆明、丽江和永平3个地区随机抽取20所中学(其中6所是完中)共323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问卷进行调查。运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过去12个月里,14.23%的中学生曾认真想过自杀,女性自杀意念的报告率显著高于男性。不同城市、年级以及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学生之间自杀意念报告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包括父母亲的管教方式,父亲的文化程度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结论中学生自杀意念的报告率较高。应联合学校、家庭和社会根据其影响因素给予相应的干预。  相似文献   

2.
袁飞  俞晓红  于颖慧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076-1077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中学生自杀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健康教育和社会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张家港市普通和重点初、高中以及职业高中16所共5012名初一~高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张家港市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总体报告率分别为15.3%,6.1%和2.1%,其中自杀意念报告率呈现出随年级升高而逐渐上升的趋势,高中生报告率(18.6%)明显高于初中生(11.2%);普通高中和重点初中学生的各种自杀行为报告率与同阶段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经常感到孤独、因长相或身体缺陷而被嘲笑、因学习压力感到不愉快、连续2周以上感到伤心绝望、过去1a曾和别人打架、网络成瘾及赌博等均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预防中学生自杀需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并建立起有效的干预机制和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熳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31-132
目的了解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初中学生2 625名和高中学生2 49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5.35%,自杀意念的产生与年龄、性别、地区有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可能的危险因素为父亲文化程度高、与父亲交流时间少、家庭成员关系不融洽、自觉学习上有压力、认为父母在学习上施加压力、饮酒、使用过成瘾性药物等。结论江苏省中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较高,应引起社会与家庭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4.
医学生心理-社会因素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安徽省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的关系,为自杀意念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Beck自杀意念调查表(BSSI)、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安徽省某医学院校一~五年级216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1周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4.6%、女生、单亲家庭的医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低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率以及较高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量、不良人际关系、较高的抑郁、焦虑和精神症状是自杀意念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医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高校教育者和相关部门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力求把大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发生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任梦飞    李海燕    侯雅楠    王丹    陈芸    郑文贵   《现代预防医学》2019,(23):4332-4336
目的 探索影响中学生自杀的影响因素,为预防中学生自杀提供干预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潍坊市3县(市)6所初中、6所高中318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进行卡方检验、分类树模型等统计方法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3185名中学生中,自杀意念检出率为8.41%(268/3185);单因素分析显示,同学关系差、学习成绩差、居住地为农村、经常喝酒、吸烟、睡眠质量差、心理健康状况差等的中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类树模型共筛选出5个解释变量:心理健康状况、头痛情况、居住地、学习成绩和同学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状况;分类树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95%CI=0.839~0.884,P<0.001),预测效果较好。结论 潍坊市中学生产生自杀意念受多因素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差、头痛、居住地为农村、学习成绩差和同学关系差是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西省大学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进行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用自编大学生自杀意念问卷对江西省10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1.19%。不同性别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质学校、不同学历、不同专业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Х^2=-24.24,P〈0.01;Х^2=-4.58,P〈0.05;Х^2=29.46,P〈0.01),积极应对、家庭和谐、性格外向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儿童期被忽视、人际关系紧张、记忆中有深刻的自杀印象(媒体报道或亲眼目睹)、就业压力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江西省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值得关注,消除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提高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可以有效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东城区中学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区中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现况,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中学生自杀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区8所中学2193名中学生;利用全国统一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发放问卷、统一收回,学生不记名自填的调查方法。[结果]该区中学生自杀意念的报告率为13.2%,女生高于男生;学生的不良情绪(如孤独、抑郁)均对其自杀意念产生影响;受欺侮与斗殴等校园暴力、学习压力也是造成自杀意念产生的重要因素;离家出走与自杀意念存在显著联系。[结论]中学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关键因素制定干预措施,降低自杀意念的发生率,维护中学生的健康和生命。  相似文献   

8.
了解黔北农村初中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行动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中学危机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黔北农村初中生5 608名,采用自杀行为问卷、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黔北农村初中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行动报告率分别为12.7%,4.6%,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抑郁和其他压力是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行动的共同危险因素,少数民族是自杀计划和自杀行动的共同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黔北农村初中生自杀行为报告率居于全国一般水平.应针对自杀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村中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肥东县某农村地区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肥东县某农村地区的2所中学,对初一至高三年级分别随机抽取12个班级,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师生关系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自尊量表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总体自杀意念报告率为20.7%。女生为25.3%,男生为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41,P=0.000);初中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7.8%,高中生为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38.618,P=0.000);父母婚姻状况对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6.034,P=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中年级、家庭环境得分低、自尊得分低和消极应对方式是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师生关系得分高和积极应对方式是自杀意念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中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较高。应联合学校和家庭,根据其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合肥市中学生自杀行为与若干心理因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合肥市中学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行为报告率并分析学校生活满意度、应对方式与自杀行为相关性.方法 方便抽取合肥市7所中学(2所普通中学,2所重点中学,该市所辖3个县选取的3所普通乡村中学),每个中学分别在初一至高三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2个班,对其所有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3127份.自杀行为的定义与问卷设计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相同.同时采用“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及一般资料调查表,评价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应对方式等心理特点.采用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筛选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中学生总体自杀意念报告率为28.0%,自杀计划报告率为119%,自杀未遂报告率为4.0%.学校生活满意度高是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共同的保护因素;消极应对方式是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共同危险因素.结论 应根据中学生自杀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特征及其与亲子依恋的关系。方法 以江西省南昌市和抚州市共3所中学7129名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杀相关行为条目和父母和同伴依恋量表相关条目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23.9%,自杀计划检出率为10.6%,自杀未遂的检出率为3.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亲子依恋是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控制人口社会学变量后,父/母子信任和沟通是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保护因素(OR=0.302~0.515,P<0.001),而父/母子疏离是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危险因素(OR=1.103~4.895,P <0.001)。结论 亲子依恋的质量对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可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所中专学校学生自杀行为及其人口特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中专生自杀行为的现状及其人口统计学特征,为中专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某市2所中专学校共2 032名中专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况调查.自杀行为的定义与问卷设计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青年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相同.结果中专生总体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6.6%,自杀计划发生率为13.4%,自杀企图发生率为7.5%.各年龄分组比较,自杀意念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17岁以下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显著高于18岁以上组(P<0.001),女生自杀意念发生率显著高于男生,非汉族中专生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汉族学生.来自农村学生3种自杀行为的发生率均低于来自城市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是否在外工作(打工)对中专生的自杀行为无显著影响.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大为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非汉族、家住城镇和学习成绩差为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家庭所在地为城市、学习成绩差为自杀计划的危险因素;年级为自杀企图的保护因素,而家住城市为危险因素.结论中专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企图发生率较高,自杀行为的发生率受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影响.应加强对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抑郁、焦虑症状与中学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11  
目的分析合肥市城乡中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方法参考美国CDC(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青少年危害健康行为监测(YRBS)问卷,编制了"青少年健康行为问卷",对合肥市城乡中学生3127名进行无记名调查.运用x2检验分析具有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中学生的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及其分布差异,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焦虑心理症状与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结果在控制了性别、父母亲文化程度等社会统计学变量后,抑郁症状是打架、自杀意念、每天吸烟、1 a内喝过酒、大量饮酒、7 d内无大强度运动、饭后催吐、节食、少吃蔬菜、上网时间过长、见过毒品的危险因素.焦虑症状是打架、自杀意念、每天吸烟、喝过酒、大量饮酒、节食、饭后催吐、上网时间过长、见过毒品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的抑郁与焦虑症状是多种危害健康行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和主要原因,以便更好地预防高校自杀事件的发生。方法利用SCL-90量表、一般情况表、16PF量表对某大学3568名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9.76%;性格特点为敏感、多疑、紧张、少与人相处、多幻想、心理健康水平差等;性别、有无心理问题、父母是否离异、家庭成员关系、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常为自己的容貌及外表苦恼、对自己的评价、经济状况、抑郁状况等因素为引起自杀意念的个体和社会因素。结论自杀意念的形成是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了解武陵山区农村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开展健康安全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武陵山区农村1 091名在校中学生,对缺乏体育锻炼、非安全场所游泳、自杀意念、吸烟、饮酒、网络成瘾等健康危险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武陵山区农村中学生缺乏体育锻炼、非安全场所游泳、偏食、吸烟、饮酒、网络成瘾、自杀意念的报告率分别为70.49%,64.62%,26.86%,21.81%,26.76%,15.58%,18.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生易发生偏食、网络成瘾行为(OR值分别为0.68,0.49),高中生易发生非安全场所游泳、自杀意念行为(OR值分别为1.57,0.46);女生易发生偏食、缺乏体育锻炼、自杀意念行为(OR值分别为0.71,0.65,0.44),男生易发生吸烟、网络成瘾、非安全场所游泳行为(OR值分别为6.75,3.54,2.20);独生子女是偏食的危险因素(OR=1.55),孤独是偏食、非安全场所游泳、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70,1.45,1.54),网络成瘾是偏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71,1.87).结论 农村中学生健康安全问题突出,普遍存在健康危险行为;学校应及早采取相关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河南省城市初中学生离家出走行为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4个省辖市12所初中的5158名学生,应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前的1a中,初中生产生过离家出走意念和尝试离家出走的报告率分别为35.3%和7.2%;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首次吸烟年龄、与继父生活、自杀意念、节食减肥、孤独感、看电视时间、失眠等7项因素与离家出走意念的产生关系密切。结论应高度重视学生离家出走行为的预防和控制,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江苏启东市青少年伤害危险行为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少年伤害相关的危险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阶段抽样方法,抽取16所学校(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86个班级共4090名在校学生,采用"江苏省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学生步行乱穿马路、骑自行车违规、非安全场所游泳等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的报告率分别为49.96%,39.99%,11.58%,故意伤害危险行为的发生以学习压力重、离家出走意念、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最高,高中生高于初中生(P<0.01),过去1a伤害的发生率为31.67%。结论青少年存在多种易导致伤害的危险行为。教育与卫生部门应针对青少年的性别、年龄特点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预防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