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33例胸腰段脊椎骨折脱位施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6~36个月,拍片可见骨片复位、脊柱生理曲度、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及感染等并发症,未见钉棒弯曲、断裂及松动现象,伤椎高度恢复无明显丢失.所有病例神经功能均有l~2级恢复.结论 后路切开减压、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38例行后路椎管减压骨折复位、合并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伤椎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较治疗前均有极明显下降(P<0.01)。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具有较好的脊柱稳定作用,应注意患者是否存在神经损伤以决定是否行减压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46例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手术顺利,随访9~24月,椎体前缘高度从30%恢复至95%,后缘高度从70%恢复至98%,不完全性神经损伤不同程度功能恢复,无钉棒折断、脊柱畸形、神经症状加重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可有效恢复椎管容积及椎体高度,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短节段钉棒系统结合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意义。方法采用肌间隙入路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和轻中度爆裂性骨折38例,了解术后内固定及疼痛情况变化。结果 38例患者均得到6~24个月随访。术后0周至末次随访时R值及Cobb角,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肌间隙入路短节段钉棒系统结合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25例严重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减压、钛网和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评估治疗前后ASI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AMS)。结果术后随访12~23个月,骨折均达到复位并临床愈合,未发生内置物断裂和螺钉松动现象,无明显矫正丢失。术后末次随访AM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79.2分vs.36.8分)(P<0.05)。结论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减压、钛网和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具有创伤小、椎管减压彻底和复位固定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后入路减压同时经伤椎椎弓根向伤椎椎体内植骨,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后入路经伤椎弓根向伤椎椎体内植骨,同时行椎管环形或次环形减压、短节段或长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83例,其中59例获得随访。术前及随访时行X线和CT检查,测量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值,比较术后椎体高度的恢复程度,同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无植骨操作所致的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无感染。CT检查显示椎体内植骨块融合良好,术后平均随访24.5个月,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值[T12(3.07±0.34)cm,L1(3.19±0.35)cm]与正常值[T12(3.21±0.35)cm,L1(3.35±0.50)cm]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路行椎管减压及内固定的同时,经伤椎椎弓根向椎体内植骨,能够达到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损伤阶段的前、中柱的稳定性,也能预防术后远期发生椎体塌陷。局部自体骨取材方便,较异体骨费用低廉,较取髂骨并发症少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对椎管变形和脊髓神经根受压则行减压。骨折节段分布在T11~L3。观察术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50例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无断钉、断棒;伤椎前、后高度及脊柱后凸角度(Cobb角)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按Frankd分级评定,除7例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其余神经功能均有1~3级的恢复。椎体骨折均顺利愈合,神经系统症状大部恢复。结论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夔 《安徽医药》2009,13(10):1246-1247
目的探讨前路钢板固定与后路椎弓钉棒系统固定在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方法对26例胸腰段骨折分别采用前路钢板固定与后路椎弓钉棒系统固定,比较其优缺点。结果26例患者获6—60月随防,对于不稳定的胸腰段骨折及伴随脊髓神经损伤,通过手术解除压迫,重建脊柱的稳定,前路手术减压更彻底,固定融合更可靠,后路手术损伤小,恢复快,治疗费用低。结论对于胸腰段骨折,脊柱不稳定,原则上应采用前入路钢板内固定,后入路椎弓钉棒系统固定作为一种补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管占位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4例确诊为椎管占位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融合技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34例平均随访26个月,术后X线片、CT显示复位、固定良好,椎体内、外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Cobb’s角由术前平均26.3°恢复到术后平均4.7°,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3.4%恢复到术后的平均95.8%。术后均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无感染,无断钉、断棒及螺钉松动等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熟练操作程序,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椎管占位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可有效地矫正和防止脊柱后凸畸形,避免晚期腰背痛及迟发性神经损伤等后遗症,减少卧床时间,为早期康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52.47±56.23)min;术中平均透视时间为(13.78±4.2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59.32±62.21)ml。术后患者的脊髓神经压迫症状明显减轻,并且无神经功能恶化发生,患者术后的AMS评分明显优于手术前,并且椎体压缩比、椎管狭窄率及Cobb角均明显优于手术前(P〈0.05)。结论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改良X线影像二维导航通过模拟椎体三维影像的方式在引导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3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行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撑开复位手术,采用改良二维导航的方法获取手术椎节的正侧位及斜位片,虚拟成椎体的正侧位及椎弓根轴位片,引导椎弓根钉的植入术.结果 术中共植入92枚椎弓根钉,导航虚拟路径与实际椎弓根钉影响平均位置差1.4 mm,角度平均偏差1.0°,术后CT显示全部椎弓根钉均位于椎弓根内,未出现涉及或突破皮质的现象.术后CT测量椎弓根钉与椎体纵轴角度平均偏差2°.结论 改良二维导航通过术中获取病中的正侧位及左右的斜位片,模拟手术椎体的正侧位及椎弓根轴位的虚拟影像,从而可以更加引导椎弓根钉的植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指征和治疗效果.方法 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16例,其中相邻节段椎体骨折10例,距1节段椎体骨折4例,跨2节段椎体骨折2例.结果 经12~36个月随访,平均21.5个月,Cobb角度术前10°~37°,术后恢复到0°~9°;椎体高度术前10%~60%,术后恢复到88%~99%.术后神经损伤大部分有所改善或恢复正常,骨折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结论 胸腰椎多节段骨折造成椎体严重不稳,需及时手术治疗,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和有限的椎管减压,可重建脊椎的稳定性,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方法:对52列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器复位固定,横突间及小关节后外侧植骨,术前,术后均行摄片及CT扫描。结果:术后伤椎高度显恢复,Cobb角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除ASIA A级4例无改善,E级5例未出现神经症状),2例患者3根椎弓根钉断裂。结论:后路短节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袁伟  刘锋  王凡  王聪聪  李诺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87-187
目的:探讨短节段AF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56例,观察疗效.结果:共随访患者56例,随访时间为6~16个月.其中53例复位良好,固定稳定,脊椎融合成功.3例出现椎弓根钉断裂.结论:短节段AF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显著,可广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X线检查患者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患者Cobb角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患者发生脊髓神经损伤加重、感染等并发症,且无一例患者发生钉棒弯曲、松动、断裂等现象,同时患者伤椎高度恢复均无显著丢失现象发生,42例患者神经功能均获得1~2级恢复。结论给予胸腰段脊柱骨折脱患者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骨科2000年2月—2008年2月收治的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减压椎管前壁成形,椎弓根内固定,同时植骨融合治疗78例。结果 78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8个月(10个月~6年)。术前平均角度cobb角32,°术后矫正为10°。78例中72例术后神经功能提高1~3个Frankel分级,恢复率92.3%。无内固定物断裂及松动,无感染及异位骨化。结论采用经椎弓根减压椎管前壁成形,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同时植骨融合治疗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减压充分、内固定牢固、方便植骨融合等优点,同时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恢复椎管容积,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是一种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三平面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后路三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 对15例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三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骨折椎体一侧或双侧椎弓根完整,椎体下半部及下终板无爆裂,在骨折椎体上应用椎弓根螺钉垂直应力方向向前加压,达到椎体应力平衡.随诊6~18个月.结果 在骨折椎体上应用椎弓根螺钉向垂直应力方向加压使骨折椎体移动复位,有效控制正常椎间盘高度的撑开,术后Cobb角及前柱高度恢复良好,无断钉和内固定松脱.结论 有条件地采用后路三平面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增强内固定牢固性,有利于后凸畸形的矫正和维持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陈武  胡召云 《安徽医药》2008,12(8):719-720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8例应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及神经功能状况。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术后患者X线片示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均大部恢复,神经功能除4例Frarkel分级A无恢复其余均有提高,3例断钉,7例伤椎椎体高度丢失10%左右。结论后路椎弓根对胸腰段爆裂型骨折的复位、固定和对椎管间接减压更加简便、有效,为防止断钉等并发症发生,应严格限制术后早期负重活动。  相似文献   

19.
牟善营  亓光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419-2420
目的:探讨AF系统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胸腰段骨折经AF系统内固定,并行关节突或横突间植骨的胸腰段骨折患者的术前、术后X线、CT等检查结果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复位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X线、CT复查提示椎管有效矢状径达到正常范围,Cobb角及椎体前、后缘高度均明显恢复.远期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79.2%.结论:后路AF系统固定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节段少等优点,适用于胸腰段骨折需后路减压和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治疗,对椎管减压、伤椎高度恢复疗效肯定,但存在矫形丢失、内固定断裂、松动等问题,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使用椎弓根螺钉能获得良好的复位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撬拨复位内固定并横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行经伤椎椎弓根撬拨复位内固定并横突间植骨治疗患者68例,伴有截瘫症状者同时切开椎板行椎管内彻底减压。结果 68例病例均有完整随访资料,平均随访18个月。X线检查伤椎椎体高度由术前平均40%恢复至术后平均〉90%,椎体序列规整,植骨融合,神经功能有明显的恢复和改善。结论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撬拨复位内固定椎弓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及直接间接减压,克服了传统短节段四钉法固定易出现的伤椎复位不良、术后断钉断棒、矫正角度丢失及迟发后凸畸形等并发症,较以前的固定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